【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第五,不亲近求声闻的四众弟子。 修学法华、楞严的大乘菩萨,见到小乘四众不亲近,亦不问讯,这是因为修学要向更高的觉悟看齐,而不是向低觉悟看齐。“不问讯”并非是轻视的意思。若于房中,“房”比喻心安住的地方。 声闻者心住虚空,而大乘者因不住相见而无所不住。显然,大乘者的安住之地最为圆满。 若经行处,“经行”比喻受持的方法。声闻者的修行是围着虚空打圈圈, 而大乘者是灭掉相见,会相归性。显然大乘方法更加高明,是真正的解脱相见束缚之道。 若在讲堂中,“讲堂”比喻修行的依据。声闻者所讲之法为灭有归空,偏于空境, 而大乘者所讲之法是于无差别中不碍差别,性相如一、空有不二。很显然,大乘法义更加究竟。 大乘者和声闻者的境界高下如此不同,大乘者更为高明,如何能够就下法门,与声闻者共同住止呢?当然,这是对于佛知见不坚固的初发心菩萨而言。 对于大根机的菩萨们,他不会受声闻人影响。 如果声闻四众前来请法,菩萨可以随宜方便说法,但不要抱什么希望。越抱有希望,就越容易失望,自找烦恼。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第六,应当远离男女欲想。 十二类众生中,人道众生属胎生,由欲想而来,最容易被男女之欲扰乱心性。故而佛陀特别提醒,菩萨不应当于女人身而产生男女欲想,也不乐于见到男女之欲。若是入他家,最好不要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以免造成误会,徒惹麻烦。亦不要亲近五种不男之人。根据宣化上人《大乘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浅释》的说法,五种不男之人即是生、犍、妒、变、半五种不男不女之人。 “生”是指生出来就没有男女根。“犍”是指后天男根被割掉了,或者生疮烂掉了。“妒”是指因为妒嫉心而导致性别同向或异向变化。见男人变男人、见女人变女人为同向变化,见男人变女人、见女人变男人为异向变化。。“变”是指性别随时间而变。比如,十二点钟是男人,到一点钟又变成女人。“半”是每半月而产生变化。比如,上半月是男人,下半月变女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生这种不男不女的坏相,起因于往昔同性恋或者自己对自己行淫欲而产生的果报。 为了令初发心的菩萨不受这种坏相的影响, 佛陀特别告诫:不要亲近他们,更不要建立亲厚的关系,不要单独进入他家,如果有因缘必须独入时,要一心念佛,以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受污染和违害。 菩萨若为女人说法时,露齿笑、现胸臆,关系亲厚等,都容易令异性产生男女欲想。欲想一旦产生,就会纠缠不休,干扰行者的修行。比如,阿难之所以会遭遇摩登伽女之难,受娑毗迦罗先梵天咒的违害,就是因为摩登伽女对阿难的欲想。又比如,唐朝的辨机和尚死于非命,传说也与高阳公主有关。 出家和尚都是如此,更何况在家居士菩萨呢?所以,在男女场合上,菩萨要特别提高警惕,尽量防患于未然。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第七,不乐养年纪很小的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和他们同为师兄弟。 能够从小修行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但是,对于初发心菩萨而言,无论是做小孩的师父,还是做小孩的师兄,照顾小孩都是一件非常操心的事情。并且,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最容易产生情执,障碍菩萨的清净心。而且,末法时期的环境与过去不同。在唐宋时期,修道环境相对较好。一些特别有资质的孩子,亦会送到寺庙修行,故而那时候成就者特别多。而现在,这种行为容易遭到非议。人们普遍认为,去学校读书才是正经事,培养孩子修道就是培养一些无所事事的寄生虫。此外,现在的孩子比较娇气,家长又看得重,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官司。因此,当菩萨没有大力时,这样的行为还是远离的好。上述的这七个不亲近,看似分别中的住相说,实则是无差别中不碍差别的智慧说。当菩萨修行功夫不具足时,这样的行持能保护菩萨的清净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七个不亲近,解决了菩萨人事上的纷扰。菩萨由此才能清净下来,安静坐禅,在空闲处,修摄其心归于正道。这就叫菩萨的初亲近处。如此修行,菩萨的妄念就会渐渐减少,乃至平复下来。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妄念减少了,接着,菩萨就能慧观一切法空。如何观呢? 从空如来藏看,自性真觉中,观一切法“如实相”。 从六根看,不将六根所见之妄觉当作真觉,叫做“不颠倒”。 从六尘看,看破六尘生灭幻相,见到其不生不灭的“不动”实相。 从六识看,六识无分别中,是识“不退”。 从法相看,真觉对实相,于无分别中而产生的识,都是净识。 净识无分别,又怎么会随着境界而转呢?故为“不转”。 从不空如来藏看,自性真尘中,一切法“如虚空”中的幻相,因缘而聚,因缘而散,本身没有自体,亦不归谁所有,故而“无所有性”。比如,瞪视虚空而产生的虚空花,归谁所有啊?归虚空吗?归所见者吗?显然都不是。必须要有这样的因缘和合,这个虚空花才会现出。 从空不空如来藏看,识性无分别处,为“一切语言道断”,无法言传。 因为无分别,故而“不生”新的识种。 因为无分别,无牵引中“不出”新的业力。 因为无分别,无是非中“不起”新的妄想。 没有了妄想,则一切法于“无名、无相”中“实无所有”。 《圆觉经》: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三藏本是一心,此心“无量、无边,无碍、无障”,种种法不过是“以因缘有”而幻化出来的。众生以幻为真,故而“从颠倒生”出了妄心世界。 如果菩萨常常这样以一心三藏之法,慧观一切法相,这就叫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这样观的结果,就是以佛智慧而入诸佛境界。 如果说初亲近处是收摄其心而修定,那么,第二亲近处就是修慧,修成佛之慧。这个第二亲近处,可以说是集中概括了佛知见。 第一义只能体证,无法言说,圆觉自性,非性性有,随诸性起,无取无证。三法印是第一义的表现。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不近恶友;宁舍身命,不犯净戒。──《大宝积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