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2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纵使觉得自己好像体会了,也要讲出来,夫子看看你悟得对不对,悟偏了就麻烦了。误了自己,还把这些道理去讲给别人听,误了别人。我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他不知道已经讲给几个人听了!所以体悟的东西没有经典印证,没有善知识印证,不能你看我的体会是这样、这样,拼命讲给别人听,言语都要负责任的。有一个同修讲,我这个人就是学老实,学老实挺好,学老实,老实听话。他看到别人去请教师长,他说你不老实,请教师长不老实,他的意思就是他很老实,别人问师长不老实。当然我们听他这么讲,也明白他的意思,什么意思?他曾经听师长说,你问那么多问题不老实。你看听经不容易,你听不能着在那个相上,师长说你问那么多不老实,是针对那个人,那个人给他讲了一大堆道理,都不去落实,尽在那里想一大堆问题。就告诉他,你不老实,明白了先做,问那么多问题,并不是说他不能问问题。他一听了问问题都是不老实,结果人家问师父问题,不能问,不老实。《弟子规》说「心有疑,随札记」,那这句话怎么解释?那套他的话,问问题都不老实,这句话就不用做了。所以你就看听什么道理,那都要从他客观的因缘当中,把意义领会到而不是学那个相。执着那个相,又拿着这个因缘去套另外一个因缘,把人家搞得都不知道怎么做好了。所以「余力学文」这很有味道,但力行,不学文很容易任己见,要依照经典来对。
子贡马上把疑问讲出来,「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说老师,我这么早就能够亲近你,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事君子就是事奉孔子。明了这些理,我怎么还会去犯这偷盗的过失?我不会这么做。「孔子曰,汝未之详也」,你对我刚刚讲的话还没有通透的明白,大家看这就是盗这个字着在哪?拿东西叫盗。不该是我们的拿过来都是盗,不是东西而已,你功劳往身上揽也是盗。接着,夫子解释他刚刚说的话,「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你去当官了,当官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帮当地发掘人才,举孝廉,用对了人他就去造福老百姓。你去了以后拿贤德的人去取代贤德的人,那是错误的,为什么?贤德的人你把他换下来,他这么用心你把他换下来,那不就没有积极性了吗?被否定了吗?你又把一个新的贤德的人换上去,他假如了解情况,人家本来那人是贤德的人我还占了他的位子。那他也很难过是吧?有德行的人,他也不想去占人家的位子。这些人情事理都要很敏锐,他看不到,可是随时在影响每个人的人心。所以变成夺,把人家利益人的机会都给搞掉了,这个用人是大事要很慎重。人家假如在请问你:可不可以用这个人?可不可以换那个人?谨慎对待。
「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你以没用的人取代贤德的人,这是破坏了整个地方的吏治,那就真的是给人民祸患,没德行的人来了,老百姓就受累。「缓令急诛,是谓之暴」,你看这都解得很细微,你假如从相上来看,我又没去抢,我又没有去伤害老百姓。用人不对了统统会发生,而且更严重你抢只是抢个东西,你把一个贤德的人换下来,那影响的是一方百姓,比直接的意思深远太多!暴:我也没有对老百姓很凶暴。可是你在执行法令的时候,这个法令很慢才公布,却非常严苛的就开始执行,要求老百姓,老百姓都被你吓坏了,那你不是暴吗?都没有设身处地到老百姓的情况。而且法令太晚公布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到老百姓的身上去。所以我们现在做领导的人,当下属有情况不能马上先批评、先指责,首先我们教他了吗?我们安排妥当了吗?他家里有没有特殊情况了?你看这些角度都要考虑。不然直接错误行为就开始指责,这个暴我们也很难避免。
接着,「取善自与,是谓之盗」,这些善事的功劳都揽在身上,这不就是盗了吗?我们之前大家一起学习过,介之推的一篇「介之推不言禄」,介之推那句话振聋发聩,说到「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去拿取人家的钱财这是盗的行为。「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况且把上天,以至于他祖先的功劳,都觉得是自己的功劳,这比盗还要厉害。这是提醒当时候,陪伴文公十九年的这些臣子,统统在那里争功,介之推觉得我陪伴国君是我的本分,我羞耻于跟他们去争功,谋自己的功名利禄,他就离开了。所以这个意境,夫子教育自己的弟子,都是能从心态去提醒他。当然不取善自与,很重要的一个心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进一步告诉他,「盗非窃财之谓也」,不是你偷钱才是,你揽功劳都属于盗的部分。「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我所听到、了解到的,当官的人很重要的依照国家的法令,然后为人民谋福利,奉公守法利益百姓。「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生也」,不会好好当官的人,贪赃枉法侵害人民的权益财产,这是怨恨之所以来的原因。这个也提醒学生时时都要守法,时时要为老百姓着想。接着还提到很多处世的智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一些人很会做事但是不会做人,忽略了这个人和、人情事理,最后能力是很强,但是搞了很多人事问题出现。
接下来讲,「匿人之善,斯为蔽贤」,你掩盖别人的善行这就是蔽贤,就是让贤德的人不能发挥,埋没人才。我们曾经跟大家谈过,「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你为团体、国家进了一个贤才,这个国家就受益了,团体受益了,功德无量。鲍叔牙推荐管仲,他的后代十几代为名大夫,你看这福报多大。蔽贤蒙显戮,李斯把他的师弟韩非子害死,韩非子很有能力,秦国就用不到这样的贤才,结果他跟他的后代就被诛杀,就断子绝孙。所以这个嫉妒心犯的罪业很重很重,不能埋没了人才;所以当官举人才很重要,提醒他不要嫉妒人。「扬人之恶,斯为小人」,你去张扬别人的恶,那这是心胸太狭隘,不能包容。而且「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最后对立冲突起来,这个团体就没有宁日。所以这都是人和当中很重要的,要「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所以这里提到,要让团体亲善和睦第一个不能有嫉妒心,不能去张扬别人的恶。然后整个团体内部,相训就是互相劝勉、互相提醒护念,就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这是道义所在,应该劝同事同仁,不能去扬他的恶,要劝他。而外相谤,没有劝他,还拿着他的不好到处去宣扬、去毁谤他,这都不是亲善、和睦的行为。所以我们在一个地方当官,在一个团体效力不能添麻烦,要我们在的地方都能和睦团体。这些原理原则,这是治团体、治国家跟治家都是一样道理,家丑不可外扬就不能外相谤。所以要互相赞叹,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我们看一个心态对一个团体的影响,可能是天壤之别,不可不慎重自己的态度、一言一行。所以「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赞叹别人的善就好像自己有一样的高兴。「见人之得,如己之得」,有随喜人家、赞叹人家的胸怀。
这个人胸怀大才留得住人,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心胸狭隘,人家做得好你就看不顺眼,就嫉妒,那有德的人算了、算了,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你就留不住有德的人。这一句格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德不广不能使人来」,有德此有人,有德才会招感志同道合的人。你度量要宏大,「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心胸狭隘,处处都批评,看人不顺眼,人家不蹚这浑水,你就留不住人。所以一个团体假如流动率高,我们团体的负责人就要反思到,德量的问题。接着「言人之恶,若己受之」,去讲别人的不好,就好像感觉到别人在讲我那个样子,这就是「将加人,先问己」,有这种感受,就不愿意去讲别人的不好。「故君子无所不慎焉」,他如何当官这个都要很谨慎,如何用人、如何与人相处,处处时时都谨慎,就像这里讲的,「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