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69|回复: 4

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第七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讲记七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  (第七集)  1992/11  美国加州圣荷西迪安萨学院  档名:07-002-0007



  请掀开讲义第八页第四行,我们先将经文念一段: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从这个地方看起。在前面我们曾经举了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确实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正如同观音菩萨在《普门品》里面所宣说的,一切世界六道之中,特别是苦难多的;换句话说,众生愈是在苦难当中,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悲愿愈切。像观世音、大势至、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这些菩萨在因地当中都发广大的行愿,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为一切众生「作不请之友」。我们不求他,他就来了;等到我们求他,那就迟了,不求他都来。从这个地方才显示出真实的大慈大悲,菩萨应化在世间,实在讲哪一道都有。我们佛门里头有个小册子,这是古人搜集的,这小册子我们也印了很多,书名叫《物犹如此》,里面多半讲的是动物。佛菩萨要度畜生,他就要现畜生身;换句话说,一定要现同类身才能够度得了牠。他要度人,他要到人间来应化;他要度天人,他也要现天人的身分;他要度那个猪,他也得现个猪的身,跟猪天天在一起,牠有牠们的言语,也给牠讲经说法,才能度得了牠。如果要度饿鬼,他就现鬼王身,现饿鬼身,所以说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样的身分。

  菩萨到底是什么样的形状?给诸位说,没有,决定没有形状,他是随类化身,而且数量很多。一尊菩萨他的能力,就能够化无量无边身,何况许多我们数不清的这些菩萨、罗汉、诸佛。他示现在哪里,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何况还有小菩萨,小菩萨也到这个世间来自行化他。小菩萨有隔阴之迷,虽有隔阴之迷也不怕,为什么?我们读过《金刚经》,《金刚经》上就讲得很清楚,佛嘱咐这些大菩萨要善护念诸菩萨,那个诸菩萨是小菩萨,要善护念诸菩萨。这些菩萨在世间自行化他,如果迷惑了,大菩萨来赶紧把他点醒。他毕竟是再来人,一点他就觉悟了。大菩萨没有隔阴之迷,到这个世间来表演的,也表演先迷惑颠倒后开悟,他唱戏的。菩萨到世间来表演的,像前面跟诸位说的永明延寿,那就是演戏,那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再仔细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又何尝不是演戏来的!他在《梵网经》上说过,他向我们讲,他这次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了。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不是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间夜睹明星就悟了道,不是的,那是表演,演戏给我们看的。

  所以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佛把身分说出来,久远劫就成佛。佛如是,佛的弟子当中像这样的人很多,佛在世的时候像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是倒驾慈航,早就成佛了,现在退到菩萨的位次上,帮助佛教化众生。说起地藏菩萨那就更不必说了,诸位看看《地藏本愿经》,那还得了!那个讲经法会的盛况,《无量寿经》也不能比,《华严》、《法华》也比不上。盛况从哪里看?你看来参加法会的是什么人?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这个法会太庄严。从来没有看到一部经上说,十方一切诸佛都来听释迦牟尼佛讲经,没这回事情。由此可知,地藏菩萨他是大愿太深,真的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永远在菩萨位次上。十方诸佛来听经的是什么人?都是他的学生。无量无边的学生都成佛了,老师还做菩萨,这是老师的大愿,不是他不能成佛,他要愿意成佛太容易,这是誓心。

  佛菩萨常常在世间,也许我们常常遇到,肉眼凡夫不认识,毕竟是有缘,没有缘遇不到。我们一般遇到的有化身、有应身,应身是住在这个世间。像我们中国历史上,大家所熟悉的永明延寿、智者大师、傅大士、布袋和尚,近代的像印光大师,这是应身而来的,在我们这个世间出生,也住几十年。另外一种是化身,化身你见到他之后,以后再见不到,就消失了。像《虚云老和尚年谱》上所记载的,他去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浙江拜到山西路上走了三年,吃尽了辛苦。有好几次在路上病了,在荒山之中四面找不到村庄,没有人救护。这时候就遇到一个人,也是破破烂烂的,好像乞丐一样,这样就碰到了照顾他,生病期间照顾他,一直调养,病好了之后,他两个又分手了。又过了很久的时候,老和尚又生病,又碰到他。他就问他的姓名?他说我姓文,叫文吉,吉祥的吉,叫文吉。问他住在哪里?他说我住在五台山。他正好要到五台山去,照顾他一段期间,这个人又不见了。以后到五台山到处问人,有个文吉,我路上遭难救了我两次,人家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化身。这是属于化身,有缘的时候会遇到。

  过去台中周邦道居士的夫人,抗战胜利以后她住在南京,她南京那个房子很大,旧式的庭院。大门距离二门还相当远的距离,她房子好像是三进。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化缘的和尚到她家里去,给她化好像是二十斤香油,化二十斤香油。那个时候周夫人还没有学佛,就没有给他,就算了,这个和尚就走了。走了以后她忽然想起来,她说他到我这里来,大门二门,他要经过三道门,这没有人给他开门,他怎么来的?走了之后,门也没有开,他怎么走的?确实如此。她就觉得这个和尚非常奇怪,怎么会跑到她家里去,门没有开?这个问题一直放在心上,遇到这么桩怪事情。以后在台中学佛,跟李老师学佛,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说那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这个时候才非常后悔,地藏菩萨来化二十斤香油,没有给他。怎么来的、怎么走的,都不知道,这以后再也见不到,这是属于化身。

  像这些事情常常遇到的,但是你当时不会感触到。如果心很细事后冷静去观察,会感觉得这个事情有些奇怪。但是诸佛菩萨示现,决定示现的是正行,所教导我们的一定与经典相应。如果他所示现的、他所说的、教给我们的,与经典讲的不相应,那就不是真的佛菩萨,真佛菩萨一定相应。有些佛菩萨走的时候将身分露出来,这就是此地讲的『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启发人的信心,增长人的善根,偶尔把本来面目揭露出来。这个事情绝不是常常有,如果常常有,世间人就觉得那是怪事,决定不是常常有。而且我们从历史上看,菩萨把身分泄漏出来的,绝对不是向普通人,向哪些人泄漏?国王、大臣、大富长者向他们泄漏。为什么?使他们信心更清净、更坚定护持佛法,帮助佛法的推广。所以不是向一般普通人来泄漏的,没这个道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底下一句说: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这个『云何』是责备的意思,呵斥、责备。『是人』就是妄语之人,他不是菩萨,自己到处宣扬他是真菩萨,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他是什么罗汉再来的。现在罗汉跟菩萨都不值钱了,现在都是说他是什么佛再来的,他已经成佛。甚至于说佛还不够大,现在我还听到外面什么有无上佛,在一切诸佛之上,你说这成什么话!说了又不走,说了还在世间到处宣扬,还叫他的徒众广为宣扬。这就是《楞严经》此地所说的,『惑乱众生』,迷惑扰乱众生的视听,使许多善良的众生误入歧途,这个罪过就重了。这是属于大妄语,大妄语的过失,是决定堕阿鼻地狱的。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这是佛嘱咐阿难尊者,这个『汝』就是对着阿难讲的。阿难是我们大众的一个代表人,对阿难说也就是对我们讲。教导世人,是教导初发心学佛的人,『修三摩地』,诸位在此地要特别记住,唯有真正修三摩地的,这才是佛弟子,这才叫真正学佛。如果他不是修三摩地,那不是个学佛的人,他的目的是要求世间的名闻利养、求升官发财,这不是佛法。佛法这些东西偶尔也说,那是附带的,不是佛门里头真正要修的。佛门里头真正要求的是什么?诸位同学都知道,学佛一进门先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什么?三皈依是把佛法修学的纲领传授给你,这是讲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僧。佛法僧千万不要会错了意思,佛法传得太久,愈久就怕人产生误会,那就错了。

  所以唐朝时候六祖大师讲三皈依,就不讲佛法僧,为什么?怕大家误会。诸位读《坛经》,你就看到六祖大师传三皈,跟人家讲的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老人家讲觉、正、净,这我们中国人听起来好懂,不致于产生误会。然后再告诉我们,「佛者觉也」,佛是觉的意思,「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皈是回头、是回归,依是依靠,从哪里回来?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从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所以六祖讲正,正知正见。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心,这叫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以三皈依,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法教给我们修什么?修觉正净,这叫三皈依,这不能搞错。觉正净就是戒定慧,觉是慧,正是定,净就是戒,清净就是戒律。所以在教学里面就讲戒定慧三学,讲修行的总纲领上就说觉正净三宝。

  由此可知,教人修三摩地,就是修觉正净、修戒定慧,这是佛法,这没有错。经上虽然只提三摩地,三摩地是定,提它就包括戒律、包括智慧,因为它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分开来,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随便提哪个,其余两个都包括在其中。我们自己修学是依靠这个纲领,我们教别人亦复如是,要真正成就三摩地,一定要断大妄语。妄语会染污清净心,心不清净,心不清净知见就不正,就不可能觉悟。可见得为什么一定要断妄语,道理在此地,所以妄语就成了根本大戒。这是『如来先佛世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论是过去佛、现在佛;他方佛、此界佛,都是一个说法,没有第二个说法的,这第四个决定清净明白的教诲,这哪里会有错误!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这是佛举了个比喻说,这个比喻很明显,『刻人』就是刻佛像、刻菩萨像。古时候佛菩萨的像是用旃檀木刻的,就是我们讲的檀香木,用这个木刻的,这佛像才有香气。如果说刻人粪,用人粪去刻个佛菩萨像,要求它有香气,那哪有可能!这个比喻把清净戒比作『旃檀』,将破戒、杀盗淫妄比喻人粪,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修行心一定要正,要真诚、要真实,真诚心中一丝毫假都没有,丝毫虚妄都没有,这样的人在佛门里面才叫做法器。用现在的话说,他有资格学佛,他的条件具备,身心清净,这才开始可以修定。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明显的能体验到,戒律确实是学佛的前方便,就是非常好的基础功夫,基础功夫要持戒。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比丘』是梵语,佛的弟子号称比丘,比丘这两个字的意思,翻成中国叫乞士,乞是乞食,士是读书人。乞在我们中国是乞丐要饭的,这是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没有地位,也没有人重视的,乞丐!但是乞士那就不同,士是什么?是读书人,有学问、有道德的,这出来讨饭的人不是普通乞丐,是有学问、有道德的行乞修行人。所谓是「上乞佛法以资慧命」,向佛求法这也是乞法,养我们的法身慧命;向下这是向众生乞食,乞衣食是以资身命。身体在,身体离不开衣食,所以称之为叫乞士,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实行的三衣一钵,托钵乞食的制度。

  『直心道场』,道场是修道的处所,就叫道场,山林树下他天天在那里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叫道场。这个地方说的不是指外境,是指内心,心地正直就是成佛的道场,这是不讲形式的。寺院盖得富丽堂皇,如果心不清净,那个地方依然不是道场,直心是道场,这是诸位一定要记住。尤其在现代这个时代,道场在哪里?道场在自己清净心中。自己心清净,自己正知正见,觉而不迷,那你就在坐道场,这叫坐道场。坐是心不动的意思,心安住在觉正净、安住在戒定慧,这叫坐道场,是这么个意思。『于四威仪』,四威仪是行住坐卧;换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一切时、一切处心都清净、都正直,这就对了。『一切行中』,行是行为、是造作,包括起心动念,尚无虚假,这叫一切真实。『云何自称』,这个云何是责备,这就是大妄语的人,这些人为什么自己称自己『得上人法』?这上人法就是前面所讲的,他要比人高一等,对我们凡夫讲,他成阿罗汉;对阿罗汉讲,他成菩萨;对菩萨讲,我已经成佛了;对诸佛讲,他还成无上佛了,这叫上人法,这大妄语。其实他自己是业障深重的凡夫!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这是个比喻,『穷人』比喻的六道生死凡夫,六道生死凡夫里面也有不错的,在佛法里面讲他贫穷,什么地方贫穷?他戒定慧贫穷,没有;换句话说,没有能力了生死,没有能力断烦恼,没有能力超越三界,这就是贫穷。帝王比喻是佛菩萨,『妄号帝王』,这是大妄语。在古时候如果说自称帝王,这个被政府抓到要杀头的,这是死罪,造反了那还得了!比喻这些大妄语的人。『况复法王』,法王是佛,自己随便打妄语,自称为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这都是大妄语,这个罪过都在阿鼻地狱。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这两句话,是《楞严经》上非常有名的两句话,我们在许多古人注疏当中、演讲当中,常常引用的。『因』是修因,我们修因这个心不真实,怎么能证正果?决定不能证正果。『果招迂曲』,迂回这是拐弯抹角,这是说心不直,心里头拐弯抹角的,这是不能成就的,达不到目的。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噬』是口咬,『脐』是肚脐,一个人口咬不到肚脐,这比喻达不到,也比喻追悔莫及。佛在这部经上,跟我们讲的句句真实语,句句都是直心之语。文字虽然不多,义理无尽的深广,如果我们疏忽了,在修学一切大乘法中往往就有障碍。我们的修行,自己也觉得很用功、很不错,为什么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一定有原因在,到底是什么因素?我们仔细念念这一大段经文,这四种清净明诲仔细反省,我们有没有犯?跟佛讲的一样不一样?如果佛在此地所讲的这些过失,我们统统都有,那这毛病不就找出来了吗?依照佛的教诲把这些毛病都改掉。不但要改,要从心地里面完全拔除,那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念佛三昧是必定可得。经上说得好,道场在哪里?道场在自己心中,不在别的地方。

  有许多同修都认为什么?我很想修,找不到好道场,好道场到哪里去找?黄老居士在《谷响集》,最后那篇里面也讲过,他是针对我们现在修学环境而说的,他提出了三点,第一个真正修行同学贵精不贵多,真正志同道合二、三个人就不得了!人多了怎么样?意见多,杂心闲话、是非人我全是障碍。这是我们看到许多所谓道场,我们见过的,确实如此。所以同学是贵精不贵多。道场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什么?道场盖得很大、很庄严,香火很盛,信徒很多,这是形式。实质是什么?它真正有内容,这个内容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有学风、有道风,这个道场确实有学风、有道风。什么叫道风?道风是它真正有修学的方法,譬如学襌的,他真的在坐香,真的在襌堂里面打坐、跑香,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他真干,天天在干。念佛的人有念佛堂,像过去印光大师苏州灵岩山,平常每天六支香念佛,打佛七的时候再加三支香,九支香念佛,一年三百六十天没有间断的,这道风。他真正有修行的方法,真正有人指导你修行。

  学风是什么?是经论,讲经说法一门深入,我们中国古来的道场很讲求道学,在道场里面修行是相当清苦。古代的道场,每天听经的时间是八小时,像学校一样上课,每天听经八小时,修行八小时;换句话说,每天是十六个钟点,你心都在道上。剩下来的时间休息、吃饭、洗澡,常住里面的工作。修行,襌堂里面是参襌,大致上可以这样分的,念佛堂里面念佛,每天八个钟点念佛,八个钟点听经。这听哪些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宗的是《华严经》,天台宗的是《法华经》。他有学风,你想学哪一部经,你就到某个道场去。古时候的道场,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科大学,它不杂、不乱,专门修这门的,我们想修这门就到他家去,确实有学风、有道风。不像现在,现在是重香火、重形式,这个错了。

  第三个修行要以净土宗来讲,要重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不重神通、不重感应,这个不相干的。现在人把这些东西当作第一桩要紧,也要问问某个法师他有没有神通,先问有没有神通,没有神通那就算了,不要去找他,大错特错。这是黄老居士对于现代人修学,提醒我们的三桩事情,所以真正讲,今天修行最好的道场就是家庭。尤其在美国,美国居住的环境好,家里面房子都大,当家人休息的时候,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好好的来念佛;能够一家人都学佛,那这个缘就非常殊胜,家人都变成同参道友。这是说的因真,果就真实,真妄都在一心。在现代这个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大,尽可能避免诱惑,这点非常重要,使我们心真的能够静下来,能够定下来。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比丘』出家修行,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修行,出家、在家都一样心要直。『弦』是比喻,古时候的弓箭,弓上拿的弦,弦一定是直的。心要直,决定没有一丝毫委曲,这点是很难做到,难行要能行这才能成功。这桩事情是自己要求自己的,不是求人的,我们俗话讲「世间登天难,求人难」。现在既不是登天,又不是求人,求自己!只要自己肯,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做不到的?自己怎么肯法?把是非人我放下,把利害得失放下,把分别执着放下,你那个心就直了。有人说这个难,太难了!出家比在家就容易一点,这是讲从前的出家人,现在出家可能比在家还要麻烦。无论在家、出家都要放下,你要记住。我们每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学大乘,念佛求生净土都没去得了,为什么没去得了?没放下,障碍就在此地。你这生还不放下,那好了,这一生再念念佛,结个法缘,还是去不了。

  来生再得人身,接着再修行,不晓得到哪辈子,你能够保证你来生能得人身吗?来生要得人身,五戒要清净,五戒是得人身的条件;五戒不清净,人身就保不住。贪心重就堕饿鬼,瞋恨心重就堕地狱,愚痴心重,愚痴就是善恶、真假、是非都搞不清楚、都颠倒了,那叫畜生道。所以贪瞋痴是堕三恶道的业因,我们不可以不知道。五戒十善修得很好,才能保证来生不失人身,但是不能保证你来生得人身还继续学佛,那个不见得可靠。也许生到一个没有佛法的地方,我们这个世界就很多地方没有佛法,一生听不到佛法,接触不到学佛的环境,多得是。所以说是下一辈子要能够再遇到佛法接着修,那是不知道隔多少生,才有那个好的因缘又给你碰上,难,太难了。佛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个话不假,确实不容易。

  所以我们晓得这些事实的真相,机会一到面前就要牢牢的把它抓住,像我们今天这个机缘就非常殊胜,决定不能让它空过。我们知道过去毛病习气是些什么,这搞清楚,今天要痛改前非,把我们修学的这些障碍排除,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那就没有空过了,这就叫真正成熟。你要真正决定往生,你要一切真实,这个很重要。真实,那我不就处处都要吃亏上当了吗?吃亏上当有什么关系,几天就到极乐世界去!我吃几天亏、上几天当,值得,非常值得。你要不肯吃亏、不肯上当,那好了,这三界你就再住下去!再不能离开了。所有一切魔障,说实在话,心里头没有魔,外面魔再厉害也动摇不了你,对你也无可奈何。最怕的是你心里头有魔,外面魔一勾引,里面魔发作,这麻烦就大了,里应外合那还得了!你的心清净、心真实,心里头没有魔,外面魔不管有什么大的能力,也动摇不了你分毫。

  《八大人觉经》讲魔分为四大类,四大类里面三大类都是自己本身的。五阴魔,五阴炽盛,这八苦里面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七条是苦果,五阴炽盛是苦因,五阴魔;烦恼魔是见思烦恼,死魔,你看这三条都是在本身的。外面只有一大类叫天魔,这天魔就不是自己身心,是属于环境的都归纳在天魔。只要内里面心清净,天魔对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说『永无魔事』。一个念佛的人,这个缘就更殊胜,念佛的人心清净,二六时中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心多清净。已经是永无魔事,何况又得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本愿威神加持,哪里会有魔事!所以这个法门比其它法门就更殊胜。

  【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这个『印』是印证,世尊为这个人,就是心直的人为他印证。这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环境当中心直、言直,就是此地讲的『一切真实』,永无虚假。所以佛给这个人作证明,这个人决定在这生当中,『成就菩萨无上知觉』,这个「无上知觉」也能够说无上菩提的意思。这样的心行,念佛求生净土必定是上品上生,这就是保证!这个念佛人是决定往生,凭什么?谁保证你决定往生?这《楞严经》上保证,《无量寿经》上保证。确实照佛在经典教训去做,认真的去做,佛哪有妄语?决定没有妄语。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我是释迦牟尼佛,佛讲『如我所说』,就是合前面所说的,断淫、断杀、断偷、断妄语,这就是持戒成就了。不但身要断,佛在这个经上的要求心要断,不能有这个念头,这个戒才叫真清净。身断了念头还存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打个问号,能不能往生?给诸位说,没有把握。为什么?你里面有烦恼,你还可能招魔事,里面烦恼就是着魔的因素。内里头真净,魔不得其便,不可能着魔;凡是着魔,你的心都不清净。这是佛在此地给我们说真话。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

  『阿难』前面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怎样能够摄心入三摩地?这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怎样收心?我们妄念纷飞,昏沉很重,怎么样收这妄心真正能得定,就是这个意思。这问的非常重要,三摩地,在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就是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换句话说,要是换成净宗的口气,就是我们念佛怎样收心才能得一心不乱,才能得念佛三昧,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可以,为什么可以?因为二十五圆通章当中,大势至菩萨就是念佛圆通。阿难问通途法门,就是二十五类统统都有,我们把它换成净土宗,换成念佛的法门。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你要想得念佛三昧,要想得一心不乱,这就是『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我们今天是求往生净土。佛在此地给我们的开示,就是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这四条戒要清净,要真正的清净,真正清净不但身不犯,心里面连念头都不起,这是根本断掉了,恶的念头都断掉。

  【自不能生一切枝叶。】

  身体造作、犯戒都是『枝叶』。

  【心三口四。】

  心是贪瞋痴,口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身是杀盗淫,『心三口四』,身它是省掉了,说了个心,说了个口,一定有身,身口意,这是省略。这个过失就不会有了。

  【生必无因。】

  枝叶生起一定有因,因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说的四重戒律,你心不清净,这是因,这是造业之因。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修行在大乘法里面,这不能成就,就是魔障,所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障缘非常之多。『魔事』不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不能没有?内里面妄想执着、烦恼没断。这六道凡夫统统没断,断了那就成阿罗汉了,就出了三界,哪有魔事!就没有了。可见得这个东西没断。外面,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轮转,跟一切众生结多少冤仇、多少债务,缠绕不清,你能说外面环境没有障碍,哪有这种道理!前面释迦牟尼佛还示现的马麦之报,孔老夫子在陈绝粮,圣人尚且不免,何况凡夫?由此可知,魔事多,魔难敌,远离魔事,真的是修行人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没有魔事,我们这一生就很容易成就!佛今天教给我们如何远离魔事的妙诀,就是心清净。这四条是大恶,这恶的念头都不生,四重戒叫根本戒,念头不生,其余枝枝叶叶小节当然不会生。就好像树一样,它从根断掉,枝叶自然就枯死了,所以这是从根本的教法。

  持戒是断妄心,绝尘是离妄缘,尘是尘缘,缘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环境,一种是人事环境。这两种环境当然用得恰当,你以智慧对待他,那都是善缘,帮助你、成就你的道业。如果应用不恰当,他就变成恶缘,对你道业就产生了障碍,扰乱你,叫你退转。蕅益大师在开示里面讲得很好,「境缘没有好丑」,意思就是说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人与物的环境当中说不上善恶,说不上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你自己用清净心,像经上讲的到真正清净,一个恶念都不生,所有一切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变成你修道的增上缘,都是好缘。如果心不清净,不清净随着外面境界转,遇到好的缘生欢喜心、生贪心;遇到不好的缘生瞋恚心、生报复心,那所有一切境缘都不是善缘。这个话讲得有道理,这是事实真相,所以真的是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境界转心,这个人决定成不了三摩地。几时到我们心转境界,什么心能转境界?清净心转境界。心不清净就被外境所转,这个要紧;你能转外境,那你就得大自在,这是真的有福报,真自在。还会被外境所转必定是凡夫,在境界里面做不了主。这章经文就到这个地方圆满。

  底下有一点补充,这必须要晓得,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环境当中,我们毕竟是初学、是凡夫。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要努力、要认真修学。达不到,要心向往之,要向这个目标、方向去迈进。我们知道戒律有开遮持犯,怎么样叫持戒?怎么样叫犯戒?怎样是叫开戒?开戒不是犯戒,开戒就有缘叫开缘。要用现在话,必须有开戒的条件,这个缘就是条件。条件很复杂、很多,但是它有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利益众生,对众生真的有利益。在这个时候自己破戒,我破戒是舍己为人,这叫开戒,不叫破戒。

  譬如佛在经上像这些公案(就是故事)讲得很多,《菩萨本缘经》里面讲了很多,《百喻经》里头也讲了很多。经上有这么段故事,这也是事实,一个修行人,在路上遇到一个打猎的人,这个猎人追一只兔子,追到三叉路口忽然看不到兔子,正好就遇到学佛的修行人,就问他,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兔子?他说我看见了,这是实话看见了。走哪条路去了?他就告诉他,他明明看到牠走这条路去了,他打个妄语,走那条路去了。猎人往那边去追。保全兔子一条命,这个妄语叫开戒,不叫破戒。他如果是不破戒,说老实话,实话实说,那条性命送掉了,猎人也造了杀生的罪业。他这一句妄语救了两个人,兔子生命救了,猎人没有造杀业,虽然动了念头没有杀到,那个罪就轻。一句妄语救两个众生,诸如此类的叫开缘,这不叫破戒。

  但是诸位一定要记住,一切开缘决定是利他,不是利自己,如果是利自己,那叫破戒,这就有罪。利益别人、救度别人,这叫开缘,这叫开戒,所以条条戒里面开遮持犯,一定要懂得。这个戒律才能够守,否则的话,怎么守法不晓得,持戒不是教你死在戒条之下,那就错了。像刚才这个例子,如果你真的告诉猎人,猎物从哪里走,我看到牠从那里跑掉了,他造了杀生的罪业,这个说实话有罪过。希望诸位能够举一反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晓得戒律如何来修持,修持得很自在、很快乐,这就对了,真正在修行当中得到法喜充满。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