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3|回复: 4

[其它] 净公上人讲读诵集第一四七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读诵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读诵集第一四七卷







...,真诚恭敬心来接受,这是对佛的恭敬,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尊师重道。用什么方法显示你对老师的尊敬?读诵,不忘老师的教诲。看著本子叫读,不看本子叫背诵,诵是背诵。真正用功的人背得很熟,每天还要看著本子读一遍,这才是真正尊师重道。不能说我背得很熟,我可以不要本子,你是可以不要本子,为什么还要对著本子读一遍?对著本子读跟背诵不一样,效果不相同,你看到经文的时候,的确有启发性;背诵背熟了,顺口滑过,这个利益得不到。所以看著本子有的时候有悟处、有启发,有这个好处,所以读就重要了。

  『忆念思惟』,是不是我们一面在读一面在想?把它分成几个阶段?对的,我们现在这个程度是这个作法。但不是菩萨的,菩萨是「受持读诵,忆念思惟」,没有先后,一次完成,这是我们做不到的,这就是佛法讲的大乘菩萨的三慧。小乘菩萨学的是三学,「三学」是戒学、定学、慧学,戒定慧三学它有次第。大乘菩萨三慧,三慧没有次第,三慧是一而三,三而一。三慧是建立在三学的基础上,这个要懂,你要是明了这个之后,你就晓得现在没有菩萨了。为什么?菩萨那个慧就是戒定慧的慧。但是你要开慧,你一定要修定,你要得定,你一定要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一定的程序。戒跟定不要了,想开智慧,那个慧是假的,那个不是真的智慧,那种慧就是佛法讲的世智辩聪,是你的妄想,是你的分别,哪里是智慧?

  大乘要不要修小乘?不修小乘不能够得大乘。小乘不修行吗?我们过去...(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四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4》)


...,「思」是代表明了,不是真的去想,想是胡思乱想,你怎么能明了?所以,它用一个代表字,因为它都是智慧,闻慧、思慧、修慧。思慧代表明了。「修慧」代表没有错误,完全正确,没有迷惑、没有错误叫修,修是修正。所以闻思修是同时完成的,没有先后,不像戒定慧,戒定慧有先后,闻思修没有先后。我们讲智慧开了,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在这里听几句,漫不经心听几句,然后回家去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你表现在行为上这就可想而知,你怎么不造罪业,你怎么会不犯过失?所以佛学名词术语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下课之后,我再把他找来,我说:「明天课还来不来上?」他说:「来,还来。」搞错了!在此地我们一定要懂得,菩萨的「受持读诵,忆念思惟」一次完成的,你在这里看到他三慧具足。

  佛教初学,这是修持的初学,戒律的初学是什么经?《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不管是哪个宗派,不管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它是共同科目,统统都要修的,在佛法里共同科目。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最重要的纲领,「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跟这讲的完全一样,菩萨全落实了。后头佛还特别嘱咐一句,「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句话重要。为什么?你有夹杂,你的善不纯,你的善功被破坏了,要纯,不可以夹杂。古人有个比喻,像一个茶碗,茶碗盛的是醍醐,古印度饮料里头醍醐是最好的、最上乘的,如果这一大碗醍醐里头放一点点毒药,全部都坏了。夹杂就是毒,夹杂什么...(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四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4》)


...位给我,摩醯首罗天王让位给我,我都不干。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不能被这个诱惑,不能上这个当。我要利用这个短短宝贵时间听佛的话,干带得去的事情。我们今天修什么?净业。净业,心纯净没有丝毫污染,心纯善没有丝毫夹杂,那我们拍拍胸膛肯定往生,真有把握。所以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我们快乐,快乐无比!这个快乐不是外面境界刺激,不是的,是内心里面的喜悦,修行里面得到的喜悦。什么叫「修行」?就是生活;遵循佛陀教诲生活,我们得到快乐、得到法喜。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丝毫不迷惑、不执著,你说多自在!这一句是菩萨自修的功德,提供给我们做参考。我们今天也得到「普眼法门」,问题就是要「受持读诵,忆念思惟」。忆念就是佛所讲的常念、思惟,观察,受持读诵是观察,跟《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完全一样。《十善业道经》观察两个字的意思不懂,你看这一句就清楚了,受持读诵就是观察。所以我们用经来互相诠释,更容易明了,不会错误,以经解经。

  下面『开演显示增广』,这一句是化他,净业三福里头最后的「为人演说」。我们自己得到利益,一定要帮助别人。自己得到利益不能帮助别人,你的功德也就没有了。为什么?自私自利,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是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集合成的,那叫菩提心,缺少一个不行。《起信论》里面讲直心、深心、大悲心,我们自己用真诚心来接受佛的教诲,这个有了;有深心,深心就是受持读诵、忆念思惟,自利,这个有了;不肯帮助别人,没有大悲心。问你有没有菩提心?你菩提心只有一半,那一半没有了,不能成功。

  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三心圆发」,这句话重要,就是怕我们搞自私自利,不肯帮助别人,或者帮助别人要看,总不肯尽心尽力,人家来找我,给他讲一点就可以了,敷衍敷衍,这个没有大悲心,没有慈悲心,不可以!所以教我们三心圆发,要发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发得圆满。我们对於这句话千万不可以疏忽,所以我们对人,帮助人要尽心尽力,我有十分能力只尽到九分,你还欠一分。当然我们帮助人家的时候,看别人接受的程度,而不是自己。他只能接受一分,那我就帮助他一分,我帮助他两分,过分了,他接受不了。看对方,对方有十...(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四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4》)


...现在世间人都是心浮气躁的,还用得著你再表演吗?我们帮助他,我们影响他,希望他从心浮气躁回过头来学稳重、学端庄,把妄心收歛一点,对他就有好处。我们有演,我们演得很稳重,我们也有动作,头部、身体、手都可以有动作。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就给我们做出榜样,显示无论是开、无论是演,都要很清晰、很明显,让人家一看一接触,他就能感受到,他才能得利益,我们的开演才不至於白费。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五集)  200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5

  诸位同学:请看讲义第三页第七段:

  【善男子,我从彼佛得闻於此普眼法门,受持读诵忆念思惟,开演显示增广。诸众生等,为听法故,而来我所,我悉为其次第开演,分别解说,咸令欢喜,心生爱乐,深信趣入,悟解成就。】

  我们看这一段。昨天我们讲到「开演显示」,后面还有两个字『增广』,这两个字显示菩萨说法契机的殊胜。尤其我们在前面看到的「普门示现」,这一段里面看到「普眼法门」,虽然底下一段专门要给我们说明什么叫「普眼」,但是在此地还得先介绍一下,使大家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普门示现」主要是观世音菩萨做代表,《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门当中能够包括一切法门,这就叫做「普门」,也叫做「普法」;换句话说,一门就是一切门,一位就是一切位。这个位是菩萨的位次,我们常说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五集)  200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5》)


...谓是教学相长,道理就在此地。

  菩萨教善财,旁听的人很多很多,都来了,那些众生「为听法故」都来了。来的人多,菩萨不辞辛劳,『我悉为其次第开演』。「悉」是一个人不漏,「次第开演」是有顺序的,有先来后到的;「开」是开示,「演」是给他做示范。我们读佛经,就像我们现在读这一段,这是从经里面选出来的,不是全文。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他有规矩,向善知识请教,一问一答,旁边听的人听了之后,他也有问题,临时提出来,菩萨也欢欢喜喜为他解释,像个座谈会一样,答覆大众的疑难,「次第开演」。不但在言语上要为他做详细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做到。说到做到,做到说到,这叫演,演是表演给大家看。像前面所说的「受持读诵,忆念思惟」,这都是表演,属於演;下面「开演显示增广」,这就是说。人家的顺序是先做到然后再说到,这个句子不能颠倒,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入境界,真正得受用,然后欢欢喜喜把他自己所得到的受用介绍给别人,佛家讲介绍给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他喜欢,他喜欢听,他能懂,他也很想学,这就是有缘人。如果你欢喜教他,他不肯接受,他不想学,这叫无缘人。所以缘总在对方,不在自己,自己一味清净平等,决定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大众当中善根福德因缘确实不相同,善根福德从哪里看?所谓善根就是信解。他能信,他能解,从这里看善根。福德从哪里看?他解了之后,他能行,他能证。证是什么?证就是他得到的受用,这就...(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五集)  200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5》)


...教不出成绩,这个教学是失败的。教学的成功一定有善巧方便,让学生确确实实有收获,在佛法里面讲教化了。佛家讲化,儒家也讲化,儒家所谓「教学之道,在於变化气质」,能够让学的人气质产生变化,这教学成果就收到,就成功了。佛法教学也非常重视,这是真实的成绩,并不是考试叫你作文章,拿到多少分数,那是假的。确确实实他产生变化,「转恶为善」,这个变化了;「转迷为悟」;最究竟圆满的是「转凡成圣」,这叫做成就,悟解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当中,『分别解说』这一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法,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技术。所用的方法,所用的技巧,一定要让学习的这些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投入。佛确实有一套方法,我们常常读诵经典要能发现,其实不必等到我们现在人发现,古时候人早已经发现了。「分别解说」,最明显的代表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科判。分别解说,无论经文长短,短的经文,像大家熟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你看古人给它做的科判;大经像《大方广佛华严经》,科判表解就是一本,几百页,那是什么?那是分别解说。所以世间好的文章,可以用科判来判定。在科判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有雷同的,无论是在文字上,或者是在思想上,就属於多余的,可以删掉。如果他还有某个地方说得不圆满,有欠缺的,这科判就断掉了,判不下去,好像一个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腿,它站不住。从科判里看出来佛所讲的这些经文,真正做到不增不减。你减少一个字他...(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六卷)  200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6》)


...常讲,离婚的人罪过都是堕阿鼻地狱,你只顾到你自己的利益,你没有想到社会安全,你没有想到世界和平。应当怎么做?永远记住对方的好处,不要记对方的过失,家庭就能和睦。

  佛的方法很多,你要是学会了,受用无穷。佛的「四摄」、「六度」,这是菩萨修行的纲领,用在家庭,家庭和睦;用在事业,事业发达,家庭兴旺;用在国家,国家富强;用在世界,世界和平,真有办法!今天时间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讲到此地。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七集)  2001/7/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7

  诸位同学:请掀开讲义第三面,从第七段看起:

  【善男子,我从彼佛得闻於此普眼法门,受持读诵忆念思惟,开演显示增广。诸众生等,为听法故,而来我所,我悉为其次第开演,分别解说,咸令欢喜。】

  昨天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三句:

  【心生爱乐,深信趣入,悟解成就。】

  教学,无论是世法或者是出世法,必得有成绩表现,如果没有成绩,这个教学是失败的,不是成功的。最圆满的成功,可以说这三句话包括尽了。必定要令学的人『心生爱乐』,乐是欢喜,学的人喜爱,教的人一定是更喜爱。为什么?契入得深,中国古人常讲的「深入浅出」,他入的要不深,他哪里来的喜悦?唯有深入,内心里头自自然然流出喜悦。『深信趣入』,这里头著重在「深」,「趣入」就是契入,入这个境界。『悟解成就』,佛...(净公上人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四)  (第七集)  2001/7/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42-07》)


...在所有经教里面,禅是最快速的。但是修禅的根性,不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像六祖在《坛经》里说的,他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换句话说,中、下根人没份。因此世尊为我们开启净宗法门。



净宗法门的好处确实能涵盖一切众生。上至等觉菩萨,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文殊、普贤,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最后都念佛归净土;下至三途地狱众生,一念、十念都得往生。所以净土法门才是真正普度一切众生。



净土法门,小本《阿弥陀经》以及本经,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一切佛都赞叹,这不容易。一切佛既然赞叹,一切佛当然为众生宣讲,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普遍劝导大众念佛求生净土。因此修学净土法门,读诵净宗经典,称念佛号的人,都蒙一切诸佛的加持。所以在末法时期,尤其现在是个世界大乱的时代,纵然其他法门有殊胜之处,在时间上已经迫不及待了。唯独净土法门用的时间少,简单、容易、稳当、快速。



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教我们一定要顺从诸佛真实的教诲。净土法门是诸佛真实教诲,要决定不疑,要认真努力修学。因此净宗早课,就选第六品四十八愿;晚课选《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目的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修学的人,心要像佛的心,愿要同佛之愿,我们的解、行,样样遵照佛的教诲。因此经中所说的殊胜利益,必定在现前就会得到。这也是我们净宗选定早晚课诵经文之由来。这一点我们必须非常清楚。


...(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净公上人讲述》)


...是圆证三不退。刻实而论,等觉菩萨才真正圆证三不退。这个地位太高了,几乎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位平等。这也就是一生圆满成佛。



这是佛加持他方世界的菩萨,使他们的能力也能提升到这样的境界,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功德、利益是平等的。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阿弥陀佛的心量,确实非常地广大,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六卷)



净公上人讲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六卷



诸位同学:



这一次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品到第三十七品。在这部大经之中,我们选定第六品做我们早课读诵的经文,晚课就选今天研究讨论的六品经。我们为什么在全经里面选这两部分?



佛法无论在那一个宗派,那一个法门之中,最讲求的是‘相应’。也就是我们所读诵的、所修学的,要与所期望的能相应,这才能达到我们向往的目标。净宗最要紧的期望,是在一生当中以最稳当、最快速的方法,达到圆成佛道。这个方法,世尊告诉我们,就是教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专心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不退,能在一生当中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从《无量寿经》、从《观经》、从一些大乘经论当中,证实了世尊所说完全正确。于是我们采取第六品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做为我们早课念诵的经文。



四十八愿是净宗的根本,是西方导师阿弥陀佛自己为我们宣说,世尊为我们传达这个消息。除了净土三经是专门介绍之外,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附带为我们推荐、介绍的,非常之多。所以古人说的‘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就是指...(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愿,而不是仅仅仰慕弥陀本愿而已。也就是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这就相应了。心与愿要相同,如果我们的见解、行止与佛的标准相去甚远,愿不能实现,就变成了空愿。因此我们的见解、行止与佛也要相应。



佛教导我们行为的准则,散见在经中,自始至终处处可见,但是以三十二到三十七这六品为最集中、最密集,就是教我们要断恶修善。我们不但要修善行,更重要的是要净化身心,把善行变成净行。那么我们的生活行为与佛说的也相应了。心、愿、解、行与佛都能相应,往生才真的有保证。这是我们选定这六品经做为晚课修学的原因。



早晚课本我们印出来,也流通一个时期了。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机缘遇到全经的讲解,读诵这个本子对于这两段大意要能清楚,对于修学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过去清凉大师判摄《华严》,他用‘信、解、行、证’。这四科无论在大、小乘,无论在宗门、教下,都是决定不变的原则。首先我们对于经典要有清净的信心,认真地去学习。第二个阶段要求解,要有正确圆满的理解,然后才能依教奉行。



我们把经典所说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所有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这叫‘修行’。我们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与经典完全相契入、相融合了,这就叫‘证’。这个时候,我们学佛就得到究竟圆满的受用。由此证之,这一门学问是真实而有用的。我们学得有价值、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们带来真实...(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人无始劫以来深厚的习气。所谓习气已经变成自然,这些毛病习气就会起作用,这个作用就会障道。我们常讲的业障,障碍了我们的修行,障碍了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佛在此地特别用‘痛’、‘烧’来警惕我们。



学佛,特别是修净土,这一生不能得生,真是最大的痛苦,没有比这个更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这个原因就是五恶、十恶。此地五恶里面包括十恶。佛在净业三福里面,第一条就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果然能把这四条做到了,如是五恶就消除了。纵然不能消除得很干净,也消除了一大半。那么对我们修学、往生的障碍也就化除了。所以这个的确是非常重要。我们每一天要念它,纵使不能每天读诵全部经文,也应该每一天以这六品经做为晚课。读诵的时候要思惟、要检点、要认真的反省、改过自新。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前一小段是佛从‘因果相生’(因生果、果生因)这一方面重复的教导我们。这一段是从‘果相’来为我们说明。



造作恶业之人,“或其今世,先被病殃”。‘今世’就是现在世。我们常讲的现世报,他得了重病。‘殃’是灾殃。得了“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这是大众都看到的。



佛法里面这一些事情很多。最明显的是《慈悲三昧水忏》的悟达国师。他是唐朝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真的有道行。他生生世世持戒精严,断恶修善,所以他...(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原因就是“善少恶多”。环境不好,很容易叫你去造恶业。难修能修,因此娑婆世界实在是升堕的关头。我们能忍,这就是往高提升了。忍不过,就堕落了。



像昨天讲的两个例子。悟达国师忍不过荣华富贵,立刻就堕落了。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忍不过名闻利养,堕到饿鬼道里面去当土地公了。几十年的修行换一个土地公。都是因为忍不过,毛病发生在此地。我们细细想来,那一关是真正不好过。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时时在诱惑你、在叫你堕落。真正能有几个修行人,能把这些事实看得清楚,能忍,不会上当、不会受骗?所以这部经我们天天要读,要天天提醒自己,唯恐被名闻利养诱惑了,堕落了。



我们特别提出这六品经做为我们晚课读诵的经文,意义也就在此地。一定要防范堕落。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这是以授持经法再勉励我们。‘吾’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对我们哀怜、怜愍我们,所以苦心教诲、晓喻,把经法传授给我们,希望我们要“持思之”。‘持’是受持、读诵。经要熟读才能受持。‘思之’是要了解经典里面所讲的旨趣。他的宗旨、意趣,我们要明了。



“悉奉行之”。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做到,这叫‘奉行’。



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



这就是‘化他’。我们要自行化他。平常凡是与我们接触的人,我们都要劝导他们。经本我们印得很多,同学们可以多拿几本带回家去。遇到亲戚朋友,你向他介绍,他欢喜接受,你就送给他。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愿心,帮助别人。“转相教语”。



自相约检。



这一句是‘自行’。自己每一天读经。读经就是用经训来检点自己,来约束自己。



和顺义理。欢乐慈孝。

...(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人。变成这样的现象。社会上流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认为人作恶,若为自己,是应该的。这个观念完全错误。



于是“五痛五烧”,愈来愈严重了。“久后转剧”。这一句话我们在今天是见到了。确实这一切众生毫无忌惮的在作恶。



东西方古老的预言都说公元两千年这个世间有大灾难。灾难怎么来的?一切众生造作的恶业,累积而成的。这变成了共业,就非常可怕。我们距离这个时代太近了,没几年。这个灾难,我们可能都会遇到。



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同学们都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众生都在造恶,造成共业。假如我们能有一些人,认真的读诵《无量寿经》,依照《无量寿经》所讲的教训来修行,一百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认真修行,九十九个造业,灾难都会减轻。虽不能免,会减轻。所以我们今天在全世界每一个地方,极力劝勉大家奉持经教。的确是能把劫难减缓、把劫难减轻。这是要靠我们自己认真努力去做。佛在此地真的是苦口婆心,教我们:“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



世尊为大家说了这些,弥勒菩萨在此地的确非常感慨,而言。



‘合掌’是表恭敬,这是佛门的礼节。十个指头代表心散乱。合掌是把散乱心收起来,归于一心。所以合掌表‘一心’。一心是清净、恭敬。

...(净公上人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禅观里头有所偏重,有的偏在止,有的偏在观,有的是止观平等。这些修行方法不是一个死呆板的,不是一定的,随著自己境界。我烦恼重,止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加一点止,观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用一点观,随时自己在那里调节才能成功。你要是把方法变成死呆板的一成不变,那就糟了,那药又变成病了,本来就病了,现在再加上病,病就更重。所以佛法修学,你们想想看,这些理论方法你要不是很正确的把它搞清楚,真是举止都有过失,都是自找麻烦,古德常说的,盲修瞎练,说了你还不服气,确实是盲修瞎练,你还不服气,还要人家奉承你。我们自己要清楚,真正干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不明了的,有疑惑的,一定要问,要多多的读诵大乘经 典。今天就讲到这里。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五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5
  请看第八页,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起因缘第四条:
  讲义【四、为示穷尽深疑故。】
  佛法的修学是求智、求觉,如果有疑就有障碍,所以断疑才能够生信。疑也有浅深不相同,粗重的疑比较容易断,微细的深疑很难断,不断,它就成障碍。像此地所说,金刚藏菩萨听了前面世尊所说的三番开示之后,这三番开示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乘佛法里面最重要的纲领。在经 文里面我们还没有念到,希望诸位先有一个认识,但是这个地方是将最重要的几句话也提出来了。
  讲义【金刚藏闻前章,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净公上人大方广圆觉经讲记《大方广圆觉经   (第四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8-04》)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4 0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