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0|回复: 6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关于印光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102714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印光的讲记敬摘点滴


...太严格,就打电话给警察局,告你虐待儿童,麻烦大了!这与中国社会不同。因此
在美国一定要心平气和跟小孩讲理,开辩论会,必须让他心服口服,让他知道一切是为他好。
现今子女背叛父母,学生背叛老师,到处可见。这种背师叛道,欺师灭祖,都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我们不必跟小孩说果报之事,因为他不会相信,你要讲他能理解的。这当中最重要的,父母跟老师要以身作则,因为在子女心目中,父母是他的榜样;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他榜样,所以一定要做个好样子给他看。你要教孝,你必须自己孝顺父母;你要教敬,你必须自己敬事师长。你教孝敬,自己没做到,他不会
相信你。因此,今天作父母、作老师,教导儿女,教导学生,如果你讲不出道理,他觉得他比你还高明,他就看不起你。现在只有将儿女、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大家坐下来平心静气商量。他将所看到、所听到的提出来,你再把是非、善恶、利害细细为他分析,他听懂之后,对父母、老师才会佩服,才会接受指导去做。所以,爱护儿女,培养学生,要懂得这个道理。
10.少年应以什么样的态度读书、工作?
儒、佛都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态度一定要真诚、恭敬。真诚、恭敬不太容易养成,尤其现在是功利、斗争的社会,一般观念都是急功好利,这也是今天社会动乱、天灾人祸的根源。读书是求智慧,自己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维持生活,足矣!然后以清净心观察世间,你就能明了一切邪正、善恶、因果。因此,大人要给小孩做个好榜样,要“知足常乐”,让小孩从小懂得知足,懂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这是真正快乐。
11.如何教小孩学佛
小朋友学佛从读经开始,我过去在美国劝导大家教小孩背诵《无量寿经》。小朋友读《无量寿经》有四种好处︰第一,不会忘记中国的语言;第二,认识中国文字,从小帮他奠定根基;第三,他学习到中国的文言文;第四,他学佛了。所以教小朋友念《无量寿经》,一举四得,不能忽视。天天督促他背诵,一定要背得很熟,他一生都不会忘记,受用无尽;到他长大之后,会感激父母教诲的恩德。一家人每天找一个时间来读经、听经,大人跟小朋友一起,天天不间断。听完之后,讨论、讲解,这是真正教导儿女,真正爱护儿女。
12.如何听经?
佛法是至善美满的教育,如何才能契入?一定要常读经、常听经。古人万里从师,像世尊的学生终身不离开老师,即使学习成功了也不离开,就是给后学做榜样。
凡夫无始劫来,烦恼习气很重,三天不听经,习气毛病就犯了。每次读经、听经是把烦恼压一压,但我们读经、听经功力不深,只能压几个小时,所以长时熏修很重要。这个熏习就是“随文作观”,读诵、听经时,纠正我们错误的观念、想法。能够讲经的人,也要欢喜为别人讲解,因为讲解一遍就是自己熏习一遍。
我们一定要承认佛是正知正见,初学者首先要把自己的知见舍弃,学习佛的知见。到自己智慧开了,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思想、见解与佛完全相同,所谓“佛佛道同”。没有见性,想法、看法与佛决定不同,所以要天天听经。 《仁王经》讲一天二时讲经,二时是古印度的时间单位,即现在的八小时。佛教传入中国,祖师大德教人也是用这种方法,每天听经八小时,如同天天在学校上课一样。现在如果缺乏讲经的人,可以利用录像带,每天听八小时。只是听,不必研究,听懂就懂,不懂也不必去理会,一遍一遍的听。应当怎么听?每天播放一个讲经带,一个带子通常是两小时,一天播四次。就是同样一段经文,一天听四次,这样才能有点印象;听一遍马上再换一个带子,你得不到东西。所以,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么长的时间熏习才能产生效果,才将烦恼伏住,伏住后再将之化解,就产生效果。单单伏住,不能化解,功夫是有限的,谚语常讲忍耐是有限度的。譬如,用定压伏自己的烦恼,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定功,能支持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忍不住了,烦恼又起现行,就又坠落下去,所以八万大劫是有限度的。佛菩萨用什么方法?先忍耐,然后用智慧化解。智慧将烦恼及错误的思想、见解化解,就成功了。由此可知,开智慧重要。中下根性的人要开智慧,唯有读诵、听经、念佛,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时间愈长愈好。李木源居士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再建议要办佛学院,培养弘法人才。弘法人才决不是短时期能养成的,我们预订学习期间是七年,七年专学一部经,一生中专弘一部经,希望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只有办佛学院,弘法的人多,讲经的时间才能延长,一天讲八个小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讲经、听经每天能达到八小时,念佛也能达到八小时,解行相应,定慧相资。共修的人数不拘多少,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自己修学成功,人家看到羡慕,自然到这个道场来。这种道场,九华山仁德老和尚赞叹:“世间第一道场”!
13.我家里有白蚁,要是不喷药,就没办法住了,喷了又杀生?
我想许多人都有这个问题。白蚁也是有情众生,要以善行待它。世出世间圣人都教诫我们,真诚就能够感通,跟这些小动物不能沟通,是我们的诚意不够。何谓“诚”?清净心就是诚。古人讲:“一念不生是谓诚”,心里有杂念就不诚,所以就无法沟通。如果心地真诚,可以请它搬家。所以自己决定要断恶修善,才能感动这些小众生。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看到,印祖居住的寮房,也有蚊虫、跳蚤,他的侍者帮他清除,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和尚说:“不用清除。”侍者“为什么?”印祖说:“我德行不够,有它们在,可以警惕我。”老和尚七十岁以后,居住的寮房没有一只蚊虫,它们都搬家了。所以,这些小动物对真修行人、有德行、善心之人,也起恭敬心,不会打搅。由此可知,修德就可化解这些问题。在新加坡、美国,有些同修很认真的试验后告诉我,很有效果,纵然不能完全断绝,也减少了很多,减少就表示自己修行功夫有进步。
14.是否,这能买卖佛像?出售佛像是不是“出佛身血”?
流通佛像、买卖佛像是属于流通,没有过失。出售佛像,不是“出佛身血”。什么是“出佛身血”?破坏佛像,而且是恶意的,生讨厌、瞋恨心,故意毁坏,这个罪等于“出佛身血”。如果是无意间不小损坏了佛像,有过失,没有罪。
15.被鬼压了,该怎么办?
确实鬼里面有压鬼,常常欺负人。一个心地清净、心行善良的人,鬼不敢欺负他,而且他受鬼神的尊敬拥护。凡是被鬼压,自己一定要觉悟,大概心地不善,行为不善。为什么?鬼瞧不起你,来欺负你。念佛的同修功夫不到家,也会被鬼压。可是念佛人常常念佛,遇到这些事情,心里一想到佛号,梦中念佛,或念菩萨名号,鬼立刻就离开了。
16.念佛可以转变定业吗?
念佛转变定业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做不到。念佛的功夫有浅深不同,但是决定转业。功夫浅的可以转粗重的业,功夫深的可以转微细的业,到定业也能转,正是百丈大师所说的:“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能转定业。可是要晓得,不能够消除定业,可以转定业,把恶业转变成善业,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念佛确实有此效果。
临命终时,究竟应念地藏菩萨,还是念阿弥陀佛?
《饬终须知》教人,若病人临终时业障现前,应念《地藏经》或持地藏菩萨名号,帮他消除业障。请问临命终时,究竟应念地藏菩萨,还是念阿弥陀佛?如果他是学佛人,也修净土,一定要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不能够夹杂。佛法的修学,古德讲得很清楚,你修行有功,自然就有德,这叫功德。觉明妙行菩萨教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功,往生不退成佛是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就是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是净念,相继是不间断。以此方式修行,就是功德。
所以,如果是修净土的念佛人,家人看到他临终有业障现前,应到他处去念《地藏经》或持地藏菩萨名号,回向给他消除业障。同时可以告诉他,但是不要让他听见,听见他会夹杂。在他面前,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个作法就正确。如果不是学佛人,不相信净土,也没有意愿求生净土,临终有业障现前时,念《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名号,给他消除业障,早生善道,这样作法就很圆满。
18.有人听了师父的开示,错解意思而又到处宣扬,应该怎么办?
听经怕曲解经义,断章取义,这种毛病自古以来就常有,只有继续“多听”,多听才能开智慧,不至于错解意思。听佛的经教也是如此,教下常说大开圆解,我们就了解一定要多读、多听,最要紧的是要契入境界。现代科技给我们修学带来极大的方便,使我们有机缘多听。大家只要长时间听讲,就能大开圆解,依教修行就能契入境界。
人死投鬼胎,是否和人一样慢慢长大?阳世的眷属祭祀,他是否知道?他的灵魂还能来吗?
凡是学佛的同修能相信并肯定,鬼是六道轮回之一,人死了不一定作鬼;但是,作鬼的成分多,这是事实。因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十法界的业因,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所以,“贪瞋痴”也叫三毒烦恼,其果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鬼确实也跟人一样,可以慢慢长大。鬼道的受身与人道不同,人道是胎生,鬼道是“胎卵湿化”都有。
有些人虽然在人间做了不少好事,但是贪心太重,来世就是有福报的鬼。有福报的鬼多半是化生,没有受身之苦。鬼有五通,这是属于报德。阳世的亲朋好友祭祀,他知道,如果有缘分,他也能来。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这个道场,就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众生,有些同修有特别的缘分也能见到。现在居士林一楼、二楼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就是应鬼道众生的要求而播放的。念佛堂有个同修被鬼附身,这个鬼提出要求,要受皈依、要听经。他告诉这个鬼,五楼讲堂天天讲经,可以到这里来听经,也可以到四楼念佛堂与大家一起念佛。鬼说:讲堂、念佛堂光太强了(不是灯光,是指修行人都有光,法师心地清净,光就更强),他们很难受,所以希望我们在二楼播放影带让他们听经。除此之外,我在台湾有两个道场:“华藏图书馆”与“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两个道场都供奉着同修们的祖宗牌位。这也是鬼道众生托梦,要求听经、念佛。这都是真的。
20.人死一次投一次胎,有三个魂,是否魂愈来愈多?
人死了投胎,灵魂是一个,没有三个。何以灵魂愈来愈多,而世界上的人也愈来愈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从他方世界移民到这个世间来的。为何会移民到此地?因为他们与此地的众生有共同的业力,所以就聚会到此地。譬如:我们在《无量寿经》、《阿弥...(净公上人佛学问答(1-786))


...悲心对它,要布施供养它,它找东西吃,我们放一点东西在门外院子,它慢慢就到那里去了,以后就不会再来干扰,不需要用杀虫剂。我们可以跟它沟通,它有灵性。凡是有灵性的,你杀它,它会没有报复心理吗?将来它
得人身,我们变蚂蚁,他又来杀我们,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偷盗是最容易犯的,凡是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都属于偷盗。有些人说,不损人如何能利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迷惑的,岂不知真诚心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己。佛教我们“广修供养”,广是广大没有边际,对一切众生我们尽心尽力供养、布施,果报不可思议。你布施这个国家的人民,要是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生的果报一定是在这个国家作国王,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对他有恩惠。你要是布施全世界,你就作轮王,这是经上讲的统治全世界的大王,世界的盟主,许多国家都情愿听你的教诲,都服从你的号令,这是从布施得来的。你今天赚很多钱,是前世修财布施;你今天有智慧,是过去生中修法布施;你得健康长寿,是修无畏布施。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没有修因,今天想尽方法去得果报,得不到!
所以,真正命里有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赚钱。做事业是缘,因缘和合,果就现前。没有因,缘再殊胜,什么也得不到。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唯有佛讲得透彻。所以,度众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先要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首先要改的,是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学佛菩萨,佛菩萨没有自己,《金刚经》上说:“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随类化身。我到这个世间来,就是行菩萨道,为了度众生,度自己就是度众生。因为度自己,就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让大众尊重、效法你,向你学习,你就度了他。不能度自己,决定度不了别人。释迦牟尼佛、诸大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他们做榜样给我们看,一生唯有修善,决不作恶,只有利益众生,绝不利益自己,众生就是自己,利益众生是真正利益自己。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一丝一毫的善行,如果心量大,这个善行就扩大;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果报还是小。因此,先要把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遵守佛菩萨的教诲。
23.释迦牟尼佛示现“马麦之报”及三天头痛,阿弥陀佛如果到这边来示现,是否也有这个现象出现?
有,这是教化众生,告诉众生因果可畏。成了佛,不能说就没有果报,过去造的恶没有报,成了佛恶报也现前。虽然现前,他知道这是还债,一笔勾消,非常快乐接受果报。世间人迷惑,接受苦报不甘心,还怨天尤人。佛菩萨知道业因果报,所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对于因果清楚、明白,不是没有因果。
24.宗教融合是一大胜事,若我们也去听外教的经典,是否与“一门深入”相违背?对于非正教的教派,譬如清海、卢胜彦,当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问得好,教确实有邪正,要辨别清楚。对于深位的人,他们的见解就不一样,他们真正到了不受外境的干扰,所以邪正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是凡夫,会受外面环境影响,于是邪正就必须要辨别,要远邪亲正,这是随顺根机而说的。
25.为什么听《无量寿经》觉得很相应,很能契入,但听《华严经》就觉得很茫然,是不是境界不够?
人有过去、今生,学佛同修决不是这一生才开始学佛。每个人的善根都很深厚,过去你所修学的法门,这一生遇到了,就会觉得很投缘、很欢喜;从前没有学过,这一生遇到了,就感觉得很生疏、很茫然。你这种情形,大概过去生中修过净土,《无量寿经》念得很多,所以一遇到就生欢喜心;可能《华严经》
从前没有学过,所以接触之后就比较生疏,原因在此地。
26.断一分烦恼、分别、执著,就是功夫成片,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他自己能知道吗?这个人一定能往生吗?
断一分烦恼、分别、执著,关键在这一分的标准是多少。每个人标准不相同,甚至于大小乘经里的标准也不相同。佛何以说这么多不同的标准?佛说经是因人而异,佛是迁就众生而有不同标准。至于断了烦恼、分别、执著是什么样子?这个样子很明显,就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就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处事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之中,会觉得比过去进步很多。过去处世待人有许多不当之处,现在这些毛病都改正了,所以心情舒畅,清净快乐,这是不同之处。分别、执著重的人,生活得很苦,纵然富裕也非常苦恼。离开妄想、分别、执著,纵然穷困,也非常快乐。如孔老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虽然过着穷困的日子,可是他很快乐。由此可知,苦乐没有一定标准,佛法讲:“苦乐在觉迷。”一念觉,转苦为乐;一念迷,乐中就有苦。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27.在念佛堂念佛,在日常生活修行,应怎样做才相应?
念佛堂是训练,养成念佛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心中“忆佛念佛”,能做到不中断,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果然成片,往生就有把握。所以,在念佛堂是养成,真正的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

学佛后做了错事,过后已经改过,但是不好的念头常现前,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是许多同修的问题。学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境界转不过来,毛病也在于此。自己晓得错了,也知道改,可是改得不彻底。《十善业道经》讲“夹杂不善”,怎样能做到不夹杂?印光大师教我们的方法很好,常常想到“死”,我快要死了,自然就放下了。印光大师在念佛堂的佛像后面写了一个“死”字,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一场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常常想此,万念俱灰,才回得了头。我们活在世间,决定不是为自己,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死,对自己、对世间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留恋。活在世间,就是为众生、为佛法,为大众做好样子。别人不能放下的,我统统放下。别人犯过,不能痛改;我犯过了,真正能改,做出一个知过能改的好样子,一切为众生,为正法久住。
学佛的人绝对不怕死,死了以后,要换更殊胜的境界,这是智慧者的作法。如果死了堕落在三途,愈转愈苦,这是愚痴。所以,真正想改过,就要常念死。佛在大小乘经典里,常教我们六念,六念前面是念三宝,后面是念天、念戒、念无常。过去很多修行人都将《无常经》作为早晚课诵,现在念这个经的人比较少。我们也必须用这个方法来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一生才有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
闻佛法很不容易,有这个机会决定不能错过。
29.请问上“佛学班”好不好?
上“佛学班”要看什么情形,现在一般的“佛学班”,学的都是一些佛学常识,如果对佛学常识想知道多一些,这个对你有帮助。如果不想知道,也不妨碍,佛法贵专精,不贵多,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够得真实利益。学得太多太杂,充其量是个佛学家、佛学学者,但对于了生死、脱轮回,毫不相干。所以,你自己必须要衡量哪个重要,这个事情由自己去选择。
30.有些常住道场的同修,念佛已经有三、五年,经常出现肚子胀、打嗝、手脚肿等状况,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治?
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观察道场的卫生状况。古代的道场对于卫生非常重视,现在日本的道场还保留了古代道场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大殿、房间都是一尘不染,卫生清洁工作做得令人敬佩。他们进房子都要脱鞋,穿白袜子、白衣服,从地上走过,不会有一点污染,而且陈设简单整齐,有条不紊。所以卫生条件是第一因素。
第二、与道心也有关系。我们是凡夫不是圣人,凡夫决定会受环境所转。古来祖师大德为什么要把道场建在山林之中,远离都市村庄,就是晓得初学的人“心随境转”。环境清净、整洁、卫生,他的身心安稳,对修学有很大的帮助。到了真正得到禅定智慧,不会为外境所转,能转境界,就像济公一样,回到都市跟大家打成一片,和光同尘,帮助一切众生,有能力不被境转。可是这是少数人,不是多数人,多数人一定要靠环境做助缘,所以对道场的选择不能不留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这个道场,最适合多少人修行?“一串念珠之数”,一百零八个,太多就不行了,环境条件就不够。人太多,卫生条件当然要下降,这是一定之理。到讲堂、念佛堂参加共修,不住在道场,就无所谓。住在道场的人,一定要注重环境。道场不大,住的人就不能太多,这是受物质条件的限制。
31.我们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大厨房的洗菜义工,每天洗米时发现有米虫,不小心弄死它们,将来是否要还命债?
这是无意的,这种事情不仅“居士林”有,寺院丛林的大厨房也在所难免。只是我们洗菜、洗米时,佛号不间断,把念佛功德回向给它们。这些小动物得到这个力量加持也很幸运,死了之后它能超生,得到解脱。
32.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后,对“开遮持犯”有何解释?
受持三皈五戒后,“开遮持犯”一定要学习,一定要懂,这个最重要。如果不懂“开遮持犯”,就无法持戒。
33.受不杀生戒,还要给家属做荤腥,是否犯戒?
给家人做荤腥,只要不杀活的就不算破戒。受戒要懂得“开遮持犯”,为家人做荤菜这是开缘,但是决定要避免杀生。若是买肉,只能买三净肉;就是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是为我而杀。买这种肉供养家人,再慢慢的让他们知道素食的好处。前几天我们在马来西亚古晋弘法,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庄,山庄很大,有三万亩,里面三百多名员工全都吃素。这些员工都是从附近村庄招来的,山庄原来是一片原始森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这些人都以打猎为生。现在在李居士的山庄里工作,有很好的待遇,可以养家,就把以前打猎的工具都收起来,不再杀生。他们最初吃素,很难接受,吃了半年之后,渐渐就习惯了,现在非常欢喜吃素。人变的年轻,脸上的皱纹也没有了,这是吃素的好处。我们不要劝家人吃素,要用自己实际行动来感化家人。你吃素一、两年,你的身体比他健康,容色比他好,脸上没有皱纹,他就会学吃素,这就能度一家人。所以,李居士很了不起,度了十几个村庄,而且劝人不杀生,这是很好的榜样。
34.受了不妄语戒,在不得已时打方便妄语,是否犯戒?譬如这次来新加坡拜师参学,不敢和家人直说,怕受阻碍,只好讲去旅游。
你本来是旅游,没有打妄语,听经只是顺便而已,况且对别人没造成伤害。如果打妄语欺骗别人,使别人受到伤害,就有罪过。你这个妄语让别人得好处、得利益,是有功德的。所以,这是开缘,不是犯戒。
35.吃三净肉的罪大?还是吃鸡蛋的罪大?
两者都一样。在外国市场上买的鸡蛋,是不会孵小鸡的,是没有生命的,可以吃;可是中国的鸡蛋就不太保险。譬如农村的鸡都养在外面,都有交配,那个蛋就有生命,不应该吃。三净肉是不得已的方便法,并非佛教你吃肉、准许你...(净公上人佛学问答(1-786))


...32.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后,对“开遮持犯”有何解释?
受持三皈五戒后,“开遮持犯”一定要学习,一定要懂,这个最重要。如果不懂“开遮持犯”,就无法持戒。
33.受不杀生戒,还要给家属做荤腥,是否犯戒?
给家人做荤腥,只要不杀活的就不算破戒。受戒要懂得“开遮持犯”,为家人做荤菜这是开缘,但是决定要避免杀生。若是买肉,只能买三净肉;就是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是为我而杀。买这种肉供养家人,再慢慢的让他们知道素食的好处。前几天我们在马来西亚古晋弘法,住在李金友居士的山庄,山庄很大,有三万亩,里面三百多名员工全都吃素。这些员工都是从附近村庄招来的,山庄原来是一片原始森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这些人都以打猎为生。现在在李居士的山庄里工作,有很好的待遇,可以养家,就把以前打猎的工具都收起来,不再杀生。他们最初吃素,很难接受,吃了半年之后,渐渐就习惯了,现在非常欢喜吃素。人变的年轻,脸上的皱纹也没有了,这是吃素的好处。我们不要劝家人吃素,要用自己实际行动来感化家人。你吃素一、两年,你的身体比他健康,容色比他好,脸上没有皱纹,他就会学吃素,这就能度一家人。所以,李居士很了不起,度了十几个村庄,而且劝人不杀生,这是很好的榜样。
34.受了不妄语戒,在不得已时打方便妄语,是否犯戒?譬如这次来新加坡拜师参学,不敢和家人直说,怕受阻碍,只好讲去旅游。
你本来是旅游,没有打妄语,听经只是顺便而已,况且对别人没造成伤害。如果打妄语欺骗别人,使别人受到伤害,就有罪过。你这个妄语让别人得好处、得利益,是有功德的。所以,这是开缘,不是犯戒。
35.吃三净肉的罪大?还是吃鸡蛋的罪大?
两者都一样。在外国市场上买的鸡蛋,是不会孵小鸡的,是没有生命的,可以吃;可是中国的鸡蛋就不太保险。譬如农村的鸡都养在外面,都有交配,那个蛋就有生命,不应该吃。三净肉是不得已的方便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佛教你吃肉、准许你吃肉。
36.粮食和蔬菜上长了虫,怎么处理?
菜虫容易处理,把它拣掉就行了。真正处理的方法,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心地慈悲善良,这些病害虫不会侵犯你。这次我们在古晋得到了证明,他们山上种的菜,最初虫很多,菜园里的工作人员跟主人都非常慈悲,不去赶它们,让它们吃,它们吃剩下的,我们再捡来吃。它也是一条生命,它不为别的,也是为吃饱肚子。所以,种菜供养这些众生,这些众生也懂得人的意思,也受感动,于是虫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我们能够与这些众生共同生活,欢欢喜喜相处,我们帮助它,它也会帮助我们,不必去杀害它。总是以真诚心,每天念佛修持,将这些功德回向给它们。
37.人死后将骨灰投入大海,这样处理好不好?
佛在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么处理都好,只要自己欢喜,不必去分别、执著。
38.有人说把陀罗尼被盖在亡者身上,亡者就得生天,应该怎么解释?是盖,还是不盖好?
陀罗尼咒如果盖在身上就生天,我们都不要修行了,死的时候多买几床陀罗尼被盖一盖就好了,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经论常讲:“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你不修,反而投机取巧,想得到别人修的功德,没有这回事情。别人修的,我们能得一点福,功德是丝毫都得不到。
39.有位中风的病人,不能语言,不能行动,躺在床上已经有好几年,有个儿子辞去工作,日夜照顾他。他应该如何帮助这个病人消罪业?
这种状况在现代社会很多,我们常见到。不是不能度,确实能度,《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婆罗门女、光目女就是个好例子。要以真诚心,所谓“孝感天地”,不是真诚感动天地鬼神,很难!这种病多半是业障病,是宿业,或者是过去生中造的罪业,或者是这一生造了很重的业,这是业报,要真正忏悔。有很多人病了多少年,就是一口气不断。往往得这种病的人都是富贵人家,为什么?贫穷人家病不起,没人照顾;有钱人请三班护士,二十四小时不断地照顾。躺在床上几十年,他是在享福,他命里的那些财还没有用完,每天花这些医药、护士的钱,等钱用完了,他就走了。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把他的一些财物,做社会慈善事业。有两个状况:一个是他如果寿命尚未尽了,病就会好;寿命到了,他立刻会走,不再受这个苦。凡事要了解其道理与事实真相,就知道应当如何来处理。
40.纸张、纸袋、衣服印有佛像、佛号、经咒,应如何处理?
对佛像、经咒一定要存恭敬心,所以纸张上印有佛像、经咒,不可随便拿来抹桌子。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没有人拿纸张擦桌子,可是也不能随便丢弃。衣服上印有佛像、经咒,是用来度众生,希望穿在身上当广告,人家看到念一句“阿弥陀佛”,既使不念,看到了,所谓“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这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手段。凡做一切事都要看用心,用心正都是对的,用心不正就是错误的。如果衣服上绣佛像、菩萨像,为了美观,这就错了,不能拿佛菩萨来装饰自己,我们是用佛菩萨形像去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所以,用心不一样,罪福就不相同。
41.烧纸钱给死去的家属,他能得的到吗?若能得到,多烧一点,他不就成大富翁了?
烧纸钱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佛经没有教我们要烧纸钱。从前有人问过印光大师,大师的答复非常中肯。他说烧纸钱这桩事,原则上我们不赞成,因为佛经上没有,我们是佛弟子应当依教奉行。但也不反对,因为纸钱只有饿鬼道才有用处,若在其它道就得不到,也没用处。若亡者真的到饿鬼道,我们反对他的家人烧纸钱给他,岂不断人财路!所以抱着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
至于纸钱要烧多少,那是自己的事。但要想多烧一点,让他变成大富翁,这不太容易。譬如世间人,父母辛苦的留了很大的财产给子女,不到二、三年就全败光,这是大有人在。可见得能否成为富人或富鬼,是前生修积的,如果前生没有修因,纵然有财也很难保住,这些道理我们要懂。
42.梦到死去的家属,是否他有求于我们?
对,这是他有求于你,求你帮助他。帮助他最好的方法,是以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一般非学佛的人,不懂佛法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就烧一点纸钱纪念,也行!
43.若以往曾向某人借钱,而此人已往生,这种状况应该如何处置?
你应该连本带利,完全为他做功德回向,这就非常之好,他会很感谢你。做功德最殊胜的是流通法宝,就是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这是最大的利益。
44.每天在家中佛堂做早、晚课,已经过世的亲人,能否听到?
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不能问别人。为什么?诚则灵,你真诚去做,已经过世的亲人就得到利益。
45.在佛门中超荐祖先,要做几次?如何才知道有没有效果?
要做几次没准。实在讲,过世的祖先究竟到那一道,我们不知道。如果他到人道来,他现在可能已经是小孩,或者已经是年轻人。如果到天道,天的寿命很长。饿鬼道的寿命也长,经上讲,饿鬼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寿命短的是一千岁。如果我们要做超度,我们做一辈子,他那里才几十天而已。所以,想超度祖先,如果他在饿鬼道,子子孙孙都要接着做超度;在地狱道就没办法了。
至于有没有效果?都在你自己有没有诚意,有没有真正修行,若你有修行功夫,加上诚意,效果就非常显着。
46.在同一时间、不同的道场写超度牌位,对亡者有否不良影响?
没有什么不良影响,有诚意都好。
47.现在正是农历七月,俗称鬼月,寺庙里都有举办中元普度,或盂兰盆会,不知中元普度与盂兰盆会是否一样?盂兰盆会的真实义何在?
这个诸位可以去读《盂兰盆经》。盂兰盆是梵语,意思是挽救悬倒,不是一个盆。特别是堕落在恶道里的众生,那个苦难就好象倒吊在那个地方,这是佛菩萨以大慈大悲见到这个状况。我们怎样来挽救他,这是普度的一种仪式,一定要明了。但是这个普度,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定要在三宝门中修福,修福一定要如理如法,才能真正解救他们的困苦。
48.现代很多人得老人痴呆症及植物人,若其临终时,为其助念,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往生?
这个不能往生。佛经讲八难,八难不能往生,横死不能往生。往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临命终时神志清楚;神志不清楚,就随业流转。这些病叫业障病,唯一的救助方法,是要在他病轻时,劝他真正忏悔回头,断恶修善;病重的时候,他已经痴呆了,劝也没用。别人替他修功德也非常困难,除非像光目女、婆罗门女,就能救他。因此,你自己修行要证果,不能证果救不了他。何以证果能救他?因为你的证果是他帮助的,他要是不生病、不堕落,你也不会真正认真去修行。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婆罗门女在定中见到地狱境界,以念佛人来讲,至少是事一心不乱。光目女的功夫没有婆罗门女高,但至少也是功夫成片,所以她的眷属能得福。如果你也有这种功夫,你的家亲当然得利益。我们没有这种功夫,念几卷经、念几声佛号,没用!只是安慰自己而已,对他产生不了效果。
49.许多同修劝我们去受菩萨戒,主要的理由是菩萨戒可以生生世世随身,五戒就不行。对此不解?
受菩萨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菩萨戒跟五戒不同,五戒是论事不论心,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譬如:杀生、偷盗,心里想杀、想偷,但没有实际行动,就不犯戒,就像法官判案一样,一定要有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罪,这是五戒。菩萨戒却与之相反,只要心中有杀生、偷盗的念头就犯戒。所以,菩萨戒不容易守持,五戒、十善容易,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受了菩萨戒不等于就是菩萨,受而能持,做到名实相符,才是真正的菩萨。决定不是说,受了菩萨戒就是菩萨,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我初学佛时,章嘉大师教我,在家同修最好是学戒,不要受戒。他说我们能做到一条,就学习一条,学到纯熟再去受就不会犯。先练习受持,自己真有把握时再去受。后来我到台中学经教,李老师就劝我一定要受菩萨戒,因为不受菩萨戒是白衣,在台上讲经,别人会嫌弃。受过菩萨戒就有责任为大众讲经说法,这是可以的。
现在受戒只是有名无实,并非真的菩萨,不但是在家,出家亦复如是。出家人三坛大戒都受过了,是不是真正比丘?不是。弘一大师讲,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比丘。菩萨戒、沙弥戒,自己可以在佛前求受,所以菩萨戒跟沙弥戒可以得戒。但是求受必须有感应,没有感应就没有得戒。求感应最普遍的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占察行法”。明朝末年,蕅益大师就是修“占察行法”得菩萨戒的,决不是随便可以受的。
我劝大家五戒十善应当认真努力修学,具足五戒十善,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如...(净公上人佛学问答(1-786))


...可知,你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但没有认真,所以没有成就,还是六道轮回;这一生又遇到了,内心自然有这种惭愧的意念,所以才有这些现象。知道了,就更应该认真努力,这一生决定不要错过。
51.辽宁抚顺同修说,在今年正月初三上黑龙江省宝清县宝光寺打百日精进念佛七,这次全国各地也有人都想打百日佛七,百万洪名,无声念佛。因为在这之前,我们有很多居士跟一位师父打过无声念佛佛七,百万洪名,效果特别好。因为以前我们心里不会念佛,通过打完百万洪名,无声念佛,我们心里能念佛了,而且心里总能提起这句佛号,有很多人心里达到自念的程度。百日佛七打了五个无声,剩下是有声的。因为我们觉得无声佛七特别受益,所以将无声佛七的情况向老师汇报一下。
佛七到底要有声、无声,各人根性不相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领众修行,没有教人打佛七、打禅七,只是讲经说法而已,修行在个人。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懂得佛所说的一切法之后,自己会修行。大家集合在一起共修,这是佛教传到中国后,祖师大德们提倡的。因为佛法传到中国,佛的法运已渐渐进入末法时期,末法时期的人根性钝,烦恼重,智慧少,所以祖师提倡依众靠众,互相警策,互相帮助,目的在此地。自己能够精进不懈,不需要依众,在家里修行也是一样。
既然依众靠众,一起熏修,如果每个人都不开口,他到底是在念佛,还是在胡思乱想,主七和尚有没有这个本事能看得出,用什么方法警策大众。出声念佛,要是胡思乱想,就会念错,很容易发现,道理在此地。所以,自古以来共修都是出声的,只有在禅堂里打七不出声。到底哪一种有效?依各人根性而定。所以,我们顾及自己,也要顾及到大众,如果对自己有利,对大众不利,自己也不能往生。什么原因?你拖累别人,这个过失很重。
大慈菩萨说,你能帮助两个人往生作佛,就超过自己修行,因此帮助别人胜过自己。这是菩萨舍己为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我们的念佛堂是出声念佛,念累了,就止静默念(不出声)。在念佛堂中绕佛经行,绕念的人一定要出声,止静时可以不出声。行策大师念佛的方法,是他独创的,他将念佛堂的同修分成三组,一组绕佛,出声念,两组止静默念,时间是一支香。绕佛的人念完这一支香就止静,第二组接着绕念。他用这种方法调身调心,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这个方法很好。我们念佛堂也是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就是学行策大师,但是行策大师分三个组,我们不分组。分组还是有限制,我们不分组,没有限制,你有体力,习惯绕佛,绕二十四小时也好,而且念佛愈念愈有精神,不会口干,不会觉得累。实在讲真正念佛是要出声、是要绕佛的,没有坐下来的。
“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里决定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下来,也不能睡觉,也称“佛立三昧”。可以站着,可以走着,九十天不中断,这是出声念佛。《华严经》上,吉祥云比丘修这个法门。这要真正发大心,不发大心做不到。东北长春百国兴隆寺的常慧法师,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没有躺下来,没有坐下来,这就是“般舟三昧”。
我们要晓得理论与修学方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提起精神,拼命去干。当然我们是凡夫,决定要求三宝加持,没有三宝威神加持做不到。如何能得三宝加持?真诚心,拼命的心,死也不舍弃,就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没有必死的决心,护法神不会照顾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护法神在旁边笑你是假的,不是真的。要真干才行!
出声念佛有好处,旁边有很多鬼神,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们在旁边听,都得利益。所以,出声念会度很多众生,不出声是度自己一人。
52.诵《地藏经》时,常常会感到害怕,总是感觉身旁有许多看不见的众生,这种情形也常发生在朋友身上,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众生,他们来求超度。我们念经,他们在旁边听经,这是一桩好事。不要害怕,他会护持你,将来他们都是你的护法神。我们诵经时要更真诚、更专心,让所有众生都得利益。
53.《地藏经》上说,如果梦中梦到过世的众生,要给他们念《地藏经》。但我看到有些道场诵《阿弥陀经》,我应该如何做?
诵《地藏经》、或诵《阿弥陀经》都可以。但多半的众生,特别是没有学佛的,没有修净土法门的,你为他们念《地藏经》比较好。因为你能梦到的这些众生,多半都在鬼道,所以念《地藏经》超度他,对他们有好处。当然念《弥陀经》也可以,不必执著。
54.世间一切是否都是注定的,为什么?
世间一切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命运,确实是注定的,这是你前世所造作的因。佛门里有一首偈子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前生的造作,这一生所受的就是结果;“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来生如何,你这一生所造作的是因,来生所感的就是果报。
《十善业道经》一开端,世尊就把这些事情为我们讲得很明白,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这个社会、世界,芸芸众生各个受报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心里想的不一样,造的业不一样,善业一定得善果,恶业决定有恶报。真正通达明白了,心就定了,纵然遇到逆境、逆缘,都可以心安理得,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可以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依照佛经去学习,决定有好处的。
55.我们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也就是说他老人家的一举一动都是世人的榜样、典范。可是记载中提到,印光大师往生前略生小病,然后念佛往生。何以他老人家不示现毫无疾病而往生?他往生前小病的示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启示很重要,如果他示现完全没有病,预知时至,很自在,站着、或者坐着往生,我们会想到他不是凡人。他示现生病念佛还能往生,完全跟凡夫一样。大多数人走的时候都会生病,他这个样子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模范,我们会想到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用意在此地。诸佛菩萨的示现,一定要示现跟他所度化的众生同等的境界,才能有效果。如果他示现的境界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他这一趟就白来了。所有诸佛菩萨的示现,都会掌握到这个原则,很少有例外的。
56.《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佛在《华严经》亦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说。请问学佛的凡夫想在一生念佛成就,求生西方净土,可以做股票买卖吗?由于环境因素,又不能改行改业,以投资心态而非投机心态入世可以吗?如何在投资股票中修清净心?
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解答了。以投资的心态,这是世间事;而非投机心态,就不是世间意,这就可以。投资的心态,就决定没有得失心。如果股票涨了就欢喜,跌了就愁眉苦脸,你就不可以做。世间事,佛举的例子很多,我们世间生活的习惯、工作交际应酬、婚丧嫁娶,都是世间事。世间事可以做,为什么?《华严经》上讲“事事无碍”。障碍发生在哪里?在“世间意”。“世间意”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说得更清楚、更简单,你对于世间事还很在意,这称作“世间意”。如果你对于世间事全不在意,不放在心上,就是没有世间意。没有世间意,为世间事,这是佛菩萨示现。我们跟佛菩萨不同,世间事虽然相同,佛菩萨没有世间意,我们有世间意,无论在生活、工作、交际应酬上,我们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凡夫;不在意,就超凡入圣。学佛就要在这个地方学。
经商、赚钱是世间事,如果念念求发财,想自己享受,或让儿孙享受,这都是世间意。新加坡有个很成功的商人叫陈嘉庚,这个人是白手起家,发了大财,可是他的财完全用在社会,帮助社会苦难的人。他很有智慧,要帮助一般人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办了很多学校,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刻苦,晚年检查身体,营养不良。他的儿子有一次被人绑架,写信要他拿钱来赎,他回信给绑架的人,“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不会给他一分钱,我的钱都用在社会慈善事业,决定不给儿女”。土匪接到这封信之后,把他儿子放了。这个人是菩萨示现,绝非凡夫,这就是“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商人像他这样,赚钱不是为自己,是为世间许多苦难人,就对了。
只要没有世间意,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就现前。坏就坏在被世间意障碍了,起心动念都有得失心,这个念头是世间意。所以学佛,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认清楚,我做的这个工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为一切众生造福的,这就没有世间意。大小事情是为自己,为自己名闻利养,为自己的得失,这就是世间意。譬如出家,念念要顾自己的道场,念念要把信徒抓住,这都属于世间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这个念头,只是教化众生,劝导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为圣。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中年以后,法缘殊胜,有十六大国王护法,提供修学讲经的场所。而佛与弟子们只是有使用权,所有权是属于这些国王大臣的。
佛教传到中国来,早期出家人虽然接受皇帝、大臣、长者的供养,道场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所以在中国常讲十方道场。这都是世间事,决定没有世间意,所以他们修行有成就。现代出家人成就比不上在家人,就是世间意太浓了,超过在家人不晓得多少倍,得失看得太重,所以修行不能成就。
因此,我最近深深感到,出家人建道场,最好道场的房子是租的,死了之后,什么牵挂都没有,也不会有人争。道场是自己的,将来就有很多徒弟要争、要霸占,出家的心就不善了。所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