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9|回复: 0

第三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初心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做。
  第三个,第三个太重要了,「含容空有」,我们的心量一定要拓大,那是什么?那是本心,你本来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本来有的,个个都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心量这么小,不能包容别人,自己傲慢,自以为是,不能包容别人?这就是堕落,堕落在十法界,堕落在六道轮回,堕落在三恶道,心量愈小堕得愈深。我们要承认,我们本来的心量,就是大乘教上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本来的心量。我们不能包容别人是我们自己错了,这不能怪别人,我们迷惑了、颠倒了。所以十方世界初发心的菩萨,听到净宗法门,接触到《无量寿经》,听到弥陀名号,得到弥陀第四十五愿的加持,就是这一愿的加持,立刻就登上地菩萨。你看初发心马上就变成地上菩萨,这多快!得诸三昧,住定供佛。住定供佛,成就就快了。供佛修福,闻法开智慧,为什么要?希望我们的定慧早一天圆满,定慧圆满就成佛了,这是阿弥陀佛这一愿帮助初发心的菩萨快速成佛,阿弥陀佛没有舍弃一个人。
  「《疏》曰」,还是《会疏》,「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上地菩萨也」。这比前面又更进一步为我们解释,纵然这个新发心的、初发心的菩萨,虽然是新发意,就是初发心,闻名字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得定慧相即。这个地方的关键就在「闻」。我们今天听到这个佛的名号算不算闻?不能说算,也不能说不算。为什么?闻思修是三慧,不是三学,戒定慧叫三学,闻思修是菩萨的三慧,真正发菩提心,有,不是真发菩提心的人没有。闻是什么?闻是表接触,它代表的意思是接触。闻思修是一不是三,他一闻就明白了,明白用思做代表。我们一般人给你讲,我想一想再给你说,他要想一想才明白。菩萨不需要想的,菩萨一听就明白,所以就明白来说叫做思。那修是什么?修是迷惑没有了。从断迷叫做修,从明了叫思,从接触叫闻,闻思修是一桩事情,不能分作三个。菩萨的闻慧。
  他有这样的智慧,他才能够定慧相即,你看它起作...(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