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75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掌一问讯都是阿弥陀佛,专礼阿弥陀佛;口专称阿弥陀佛,称佛名号,心里面专想阿弥陀佛,这三业都专了,这叫一向专念。想,专想力量很大,不可思议,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从想来的。你看想,我们中国的文字实在不可思议,想,心里头生了一个相。所以一切的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都是从心生出来的,心里面变出那个相,就叫做想。《十六观经》,就是《观无量寿佛经》,它是教给我们修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这个方法里面,非常重视观想,观想不成,这才持名。所以,持名也是观想的一种,持名在《十六观经》里面就是第十六观,第十六观专门讲持名念佛。《观经》里面,这个十六观里头,前面十二观是观想,十三观是观像,到第十六观是持名,这是把念佛的方法,统统都教给我们。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果能身语意三业专勤,这样的人必定往生,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万修万人去,一个都漏不掉。在古时候,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立第一个莲社,他集合志同道合,大家都是至心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真叫志同道合。他们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个人,在一块念佛,个个往生,一个没有漏掉。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去,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去,专修。远公大师在世的时候,所依据的经典就是这部《无量寿经》,因为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小本《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没有翻译出来,所以那时候净土只有一部经,到后来才有三经。这是讲「一向专念」的重要,果然专了,我们二六时中念念都有阿弥陀佛,念念与阿弥陀佛同在,这个功夫就得力了,念到心开意解,这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念佛是修慧,有慧还得要有福,还要修福,还要修诸功德,这一点决定不能忘掉。功德此地没写,没讲,后面讲得很清楚,《观经》里面讲得就更清楚。《观经》在一开头,佛还没有讲十六观之前,告诉韦提希尊者说,如果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先修三种福。这三种福在末后他下个结论说,这三种是「净业正因」,你看多重要,三种净业正因。所以,凡是学佛的人,对于这段的开示要牢牢的记住,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待人处事的原则。绝不是说我把它念得记住,天天念念,那没用处的,你要是做不到,你功德就不圆满,不圆满将来可能往生就会产生障碍。为什么?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我们纵然念佛,古德有个比喻说,你念的功夫念到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功夫念到这个程度,结果怎么样?还是没有能往生得了,还是有障碍。原因在哪里?念得虽然不错,但是不善,善的标准不够,人家那里统统是善人,我们一到那个地方去,不行,跟人家不能同一类。所以你一定要修这三种净业,才能到那个地方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不具备相当善的标准,那怎么行?
三福第一个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把它做到。孝养父母不仅仅说养父母之身,我们每天赚点钱让父母生活过得很自在,这是养他的身。如果要说养他的身都能养,孔老夫子都说了,「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畜生也会养,乌鸦有反哺之恩,畜生也会养。可见得这个孝养不只这个意思。要养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志,这才叫真正的孝养,讲到究竟处,一定要劝父母念佛。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永脱轮回,圆证三不退,父母还在六道轮回,还出不了三界,那我们对他有亏欠,有歉疚。所以,必须要劝父母学佛,劝父母念佛。
也许你说,我们学佛,我们出家,父母都反对,我们怎么劝他也听不进去。为什么听不去?我父母业障重!这一句话就把他推掉了,这是错误的。你劝父母,父母不听,你要回来反省,是你自己修行功夫不够,不能感化父母,怎么能说父母业障重?把责任推给他,大错特错。在我们中国讲孝子,为什么一定讲舜王?诸位要读读历史你就晓得,舜,因为他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娶了继母,继母以后生了个小孩,他父亲听他继母的话,处心积虑要把他置于死地,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常常想,我得不到父母的欢心,过失都在自己,天天反省,改过自新,到最后把他父母感化了。像舜王那样的才真正叫孝养父母。
我们果然照这个经典里面依教修行,在世间是圣贤君子,人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哪有不能感动人的道理?你不能感动人,是你没有修行,自己在德行、学问上没成就。父母一看,你出家,出家还不是这个样子,那当然不能感动他。所以,一定要依教修行,依什么?依这个经就够了,我们只要把这个经里头佛给我们讲的这些教训,你要统统做到了,必然能够感动你父母,劝你父母念佛,唯有念佛在这一生当中,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当生成就。我们自己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第一个我们就应该想到,我们应该把这个方法、这个利益让父母来分享。
「奉事师长」,佛门里面样的师长,是传法给我们的老师。我们知道这个法门,认识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修学,我们饮水思源,怎么知道的?从哪里得到的?老师传授的,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所以要奉事师长。养大慈悲心,不但不杀害众生,如果令众生生烦恼了,我们都感觉得有过失,为什么叫众生生烦恼呢?十善业,十善是人天两道第一要素,一定要把它做好。换句话说,就是人天德行的标准。这是第一福,第一种净业。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我们都不细讲了。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都是讲「修诸功德」,我们要真做。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这一段是讲他往生的瑞相,佛与圣众来接引他,他寿终的时候佛来接引。『经须臾间』,就是一剎那之间,极短的时间,他就随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到极乐世界,他在『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西方极乐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