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0|回复: 3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解真信集锦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真信集锦

1        01-001-0001 佛说阿弥陀经
   
……诸佛菩萨是正人君子,是圣人、是贤人,我们相信他的人格,他不欺骗我们,他的言行决定不是虚伪的,没有夸张
的。像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相信这个。佛的
基本戒条里面五戒,不妄语,佛教我们不妄语,他自己当然没有一句假话,我们是基於这个观点来信仰。可是信了以后
,佛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可见得佛并不迷信。佛不会说我这么说,你就这么信,佛没有说过这个话,这种态度太武
断了,那是迷信。佛讲我说的这些,你们去证实,这是智信;到你证实了,你就完全了解,这个时候的信才叫做真信。

  诸位看表解,「智信」是讲的「明心见性,统系学问」,就是有系统的学问,这是属於智信。明心见性,这是智信
的最高境界;统系学问是智信的开端,我们现在研究佛学,佛学它有体系,它有很精密的结构组织。这个学问是属於有
系统的,统系的学问,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迷信恰恰与这个相反,「未究其理」就相信它,对於它所以然的道理,莫
名其妙他就相信,因此这种信免不了偏见,是不正确的见解。「陋执」,执是执著,浅陋的执著。在古今求学的态度上
,古人是尊重圣贤,在佛法里面尊重佛菩萨,尊重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所说的当然是有道理。为什么? ……

                       
        2        01-001-0004 佛说阿弥陀经
   
……相正印之所印也」。这个地方要跟诸位略略的介绍一下,这个道理不但是《弥陀经》如是,刚才说过,所有的大乘
经论都是这样的,都是依这个来建立的。

  能说在此地是释迦牟尼佛,就本经来讲《佛说阿弥陀经》,能说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
。能度所度,能度众生的人是佛;所度的是众生,此地所说的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有情众生。除佛之外,菩萨、声闻
、缘觉,再下面是六道众生,都是佛所度者。能信所信,能信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有真心、有妄心,妄心是我们所说的
意识心,意识心也能信,但是它毕竟不是真心;换句话说,它的信不是真信。不是真信,信里面总带著几分疑惑,因此
这个信心它有进有退。如果是真心来信,信心是清净的、是坚固的,永无退转,因为他没有疑惑。所信的就是佛所讲的
理论方法,一般称之为法门,就是这个理论方法的门径。

  能愿所愿,因为信愿行在本经称之为「三资粮」,也就是修行净土三种必要的条件,少一个都不能成就。在本经的
正宗分里面,所说的就是这三桩事情。能愿就是能发愿的人,第一对於娑婆世界要厌离,这个厌离是形容他真正能够放
下,决定不再执著了,是取这个意思。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他真的起了向往之心,因为晓得唯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
真正的 ……

                       
        3        01-001-0009 佛说阿弥陀经
   
……受的是光明、是长寿,我们世间人讲纳福,这享福,这个地方的人真正是在享福。「我」是自在的意思,那个世界
是无障碍的世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正是得大自在。「净是清净庄严」。

  有些人读到净土的经论,看到经论上说的这些事相,不免产生了疑惑,以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用的善巧方便,诱导一
切众生一心念佛,这是完全用自己的凡夫知见来测度圣人的境界,这是错误的。所以历代的祖师、菩萨给我们讲解,都
特别提醒这点。这种疑惑,不但现代人有,自古以来就有,我们自己要把它认识清楚。不但说自古以来有,古来有许多
大善知识也怀疑,有的人的确是真信切愿,可是也有不少人怀疑。我们到底是从真信,还是从怀疑?用怀疑的态度来念
佛,有的时候也能够往生净土。但是,生在西方极乐世界,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有个特别的处所,叫疑城。在这里要住相
当长的时间,才能够真正的进入到西方世界。我们要不要去受这个苦难?要不要在疑城里头去待那么长的时间?这个法
门在中国,从远公以来,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在前面给诸位介绍过,唐朝的张善和,清朝末年恒州的王打铁。还有许
多在本省,我们亲自见到的这些境界,要不相信,还有什么办法?所以这个法门,第一个就是你要信得过,才能够得到
真实受用;如果你要是信不过,那真是当面错过,未免太可惜了。你要问什么原因错过?都是自以为聪明,正是如古人
所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说到这个地方,同居土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果而成就的?如果我们能够明了,我们这个疑心就可以去掉,自己也晓得
怎么个修法。我们再来看看,蕅益大师给我们开示这个问题,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乃至於寂光土,这个四土各个
的因果都应当要明了。明了断除我们的疑惑,生起清净信心。同居土的业因有两类,一类是「增上善业所感」,另外一
类是「圆五品观所感」。第一个是增上善业所感,第二个是圆五品观所感,同居土的果报是「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什么是增上善业?什么是圆教的五品观行?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增上善业,简单的讲就是上善,都是指的持名念佛。
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前面跟诸位说得很清楚,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样念才有感应,才有效果


  「念念即佛」,念就是佛,佛就是念,佛念不二,心佛不二,这是「亲因缘」。念佛的人以阿弥陀佛名号为我们所
缘的境界,这就是「所缘缘」。念佛人不以别的做境界,就是以佛号为自己所缘的境界。第三净念相继,念里头只有佛
号,佛号是最极清净,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任何的杂念,而且这个念念念相续不断的,无有中断的,这就是「无间缘」。再加上增上善
业,这就是「增上缘」,你看四种缘全都具足了,那怎么不往生?四种缘全具足。而增上善业也说的是念佛法门,也讲
的是念佛,实际上这里头包括的是相当之多。当然第一个包括你遇到善友,真正的善知识教给你这个法门。你对於这个
法门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全都是你增上缘。这是讲一般往生凡圣同居土的,他必须要具足
这个四缘。他的品位高下?当然凡圣同居里面也有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就在他念佛功夫的浅深。

  还有一种因就是圆教五品观行位,五品就是指的底下的五桩事情,这是观行位,六即佛里头观行即佛。五品里头第
一个「随喜」,《普贤行愿品》里面教给我们「随喜功德」,看到别人有善事、有好事,我们心里欢喜,我们尽心尽力
帮助他完成,这叫随喜。第二种「读诵」,每天有一定的时间,也就是有一定的功课,读诵大乘经典。第三是「解说」
,解说就是为别人讲解经典里面的道理,以及修学的方法,这是为他人讲解。讲解也就是教学,对自己来说有很大的利
益,正所谓教学相长!第四是「兼行六度」,什么叫兼行?底下有个正行,正行是自己主动的去修,正行。兼行是什么
?就跟前面讲的随喜意思差不多的,但是前面讲随喜的范围非常之广大,世出世法都包括在里面。这个地方范围小了,
完全是菩萨修学方法的,所以这是兼行六度。别人修六波罗蜜,你也随喜著去修,随著大家一块来修。譬如你遇到禅堂
,看到很多人在参禅,你也随喜在那里参禅,这是兼修。这个地方没有人参禅的,你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禅堂,自己在
修,领导大众在修,这正行。念佛堂念佛也是如此,此地没有念佛堂,我们发心建个念佛堂,二六时中在这个地方打长
期的佛七,自己主动在做,这是正行。如果别人那里有念佛堂,我们到他那个地方去修学,这是兼行,这是圆教五品观
行位。

  过去智者大师在临终的时候,有人问他,你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的是什么样的果位?他老
人家非常客气,非常谦虚,他说「如果我要不领众,我可以证得一心不乱;因为领众,所以只得圆五品观行位」。换句
话说,他就是在这个位次上,这是他自己谦虚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说他是生凡圣同居土。这所讲的是凡圣同居土的业因
,讲的业因。果报?果报当然是「因缘所生法」,但是他们那个地方的因缘所生法,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六尘不相同,他
们那边六尘太殊胜、太奇妙了。「殊胜妙好之五尘为体也」,五尘是讲的色声香味触,娑婆世界也是五尘为体,但是我
们的五尘是很粗、很劣的,并不微妙,这个事情与修德实在讲大有关系。 ……

                       
        4        01-001-0017 佛说阿弥陀经
   
……佛号,戒定慧三学具足了。

  这个慧里面它有大乘的「闻思修」,因为这个法门是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法门。所以我们特别要从慧学里头,跟诸
位讲菩萨三妙慧,三妙慧就是闻慧、思慧、修慧。闻即深信,这是闻慧,这点相当的难;思是执受在怀,修是持守不失
。我要跟诸位说说这个事情,这个法门是有名的难信之法,譬如说像《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人家喜
欢,为什么?讲道理!愈研究愈有味道。今天给你讲《阿弥陀经》,劝你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能信得
过吗?你听了你不说它是乌托邦,不说它是假理想,就算你很不错了。果然能够真信,深信不疑,这样的人到哪儿去找
去!

  我自己学佛,我学佛七年才相信这个法门,虽然相信,说老实话,这从五根五力里头来讲,我连个信根都没有,谈
不到力量!只是相信,不再毁谤,不再说它是老太婆教,不再说它是迷信。七年以后观念上才转移,真正相信,是我在
讲《华严经》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才真正看中这个法门。我所发现,《弥陀经》就是《华严经》里一真法界的一把
钥匙,这把钥匙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佛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拿到这把钥匙,这才能入一真法界的大门
,的确是个难信之法。所以你要是一历耳根,就能够深信不疑,晓得持名这个办法,这种修学方法,确实能够了生死、
超三界,证入一真法界,这《华严经》里面讲「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不是闻慧是什么!

  执持这两个字就是思慧与修慧,执所谓是执受在怀,心里头真有了,有什么?南无阿弥陀佛。真正有这是执!孔老
夫子跟我们讲「择善固执」,我们现在要择善固执。不错,大乘佛法是讲破执著,我们试想想看,我们的人我执、法我
执能破得了吗?破不了!人我不善,法我也不善,所以孔老夫子教我们择善固执。什么是善?前面讲过,善中善、福中
福就是阿弥陀佛。你为什么不执著这个?的确你要执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它就是善中善、福中福,你要搞清楚了,可
不简单,这里面很大的学问,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我们现在用的时间很短,没有办法详细跟诸位来介绍,但是可以提
醒诸位,希望诸位从此之后能够认真的修学念佛法门,读诵大乘经论,双管齐下,行解相应,这是最有善根福德的人。
所以我们这句名号听在耳里头,存在心上,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他的大愿大行,无量功德,摄受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众生,
往生西方世界。这是思慧!

  我教学、讲经时常提醒大家,一个真正觉悟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这个心量窄小,就是迷惑,就是颠倒
,他念佛很难成就。所以说我们的学佛,我们弘法利生,决定不是为个人的名闻利养,也不是为我们自己的一个道场,
叫别人来赞叹,那就错了。我们今天在这边做,为什么?我们什么都不为,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法喜充满!勉强为利
益一切众生。像《金刚经》里面讲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为什么?度还是你自己度自己,不是
我度你!我能够帮助你的,只不过是增上缘而已。你看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全是你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度谁?自己度自己。人
要是把身心世界,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摆脱掉了,得大自在;你要不能摆脱掉,那你就是苦海无边,没有边际!

  弘法利生也没有目的,没有目的就是目的,看一切人都觉悟,看一切众生都解脱,都往生佛国土,都见佛闻法,这
是多么开心的一桩事情!这是我们尽心尽力在这做的,欢欢喜喜在这做的。如果你是为名来做,做了多少年名也没有得
到,那你多苦恼?为利去做,做了多少年也没有人来供养你,那你不气死了。什么都不为,这多自在!众生有福报、有
缘分的他相信,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他离苦得乐。福报少的人他听到,听了不信,不愿意照这个做也好。「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跟前面故事所讲的一样,一称南无佛,后来遇到释迦牟尼佛,他也证阿罗汉果,那有什么不好?所以这叫
思慧。我们念念为度一切众生,不能著度众生的相,就像前面《金刚经》里面所说的一样,「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我提倡劝大家的四句话,就是「於世无求」,世出世间法里头,我们都不求,「於人无争,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
里面有真正之乐,有真正的法喜,有真实的受用。

  讲到修慧,修就是持,持是什么?保持不让它失去。保持在心里面,心它会表现在行为上,这叫真正的持;如果说
行为上做得很像样子,心里面没有那不叫持,那是假的,只有外表,没有内容。所以持是用在心上。这句名号古德所谓
是「万德洪名」,念念在心里面,同时我们又晓得这句佛号的含意是无量觉,持这句名号,我们的身心表现在外面的就
是无所不觉;无论是逆境、顺境决定不迷,与这句佛号就相应了。这正是《佛地论》里面所讲的「菩萨履三妙慧,净土
往还」,这就是这句里头所说的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这边所讲的「以闻思修得入净土」,这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下面简单跟诸位说,本经要紧的是三资粮信愿行。「又信愿行即闻思修」,就是「闻、执、持」,表解里面我们看
到,闻是信,思是愿,修是行。「闻说阿弥陀佛」,这就是信字,三资粮的信资粮;执受在怀,这就是愿资粮。你要没
有愿,不甘心情愿你怎么会执受在怀?持守不失就是行资粮,这属於行。这是三而一,一而三,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
圆满的具足了三慧、三学。他怎么不入净土?再给诸位讲,执持名号,这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说是四种念佛之一,就是持
名念佛。这种修行方法能够叫我们得到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一行在六祖大师《坛经》里头说过。 ……

                       
        5        01-001-0021 佛说阿弥陀经
   
……这才叫真正皈依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的方法可以学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自己念念四个字,他老人家的功课一天十万声佛号。十万声佛号我过去也
曾经做过试验,就是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概一个小时可以念六千声,十个小时念六万声,可
见得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是不成问题。他老人家是既不念经,也不念咒,每天十万声佛号是他的定课。他教别人念六个字
,人家问他,「为什么你教别人念六个字,自己念四个字?」他说得很好,他说我自己深信切愿,这一生决定求生西方
极乐世界。所以把一切客套免除,不要客气了,南无是客气话,不要了。

  经里面讲的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个字,我就依照释迦牟尼佛的开示,执持名号,一心一意老实念佛;换句话说,
心里面不起心、不动念则已,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起心动念都是觉而不迷。诸位要把我的话听清楚,教别人,别人
未必有像我一样的深信切愿,所以加上南无跟西方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来世遇到净土法门,这是
个金刚种子,以后再往生。你要晓得这个意思,你自己发什么样的心?如果你要是发的是真信切愿决定这一生往生,就
学莲池大师一天十万声佛号。我们这个经讲到此地圆满了。谢谢诸位。

  

  

                       
        6        01-003-0004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陀经》随文入观,他把它观照出来的理论、境界都给我们说出。

  『方知大道之攸归』,谁知道?莲池大师知道。我们要不读《疏钞》,我们怎么会晓得?我们今天晓得「大道之攸
归」是莲池大师告诉我们的。莲池大师告诉我们,我们就相信吗?如果我们就相信,当年第一次看到《疏钞》就应该相
信。为什么第一次看到不相信?第二次看到还不相信,看了几十遍都不相信。现在相信了,为什么相信?现在我也看到
了。我看到的跟他看到的是一样的,我相信了,没话说。我没有看到,单单你说你那一套,我不相信。那我也看到了,
你说我点头:不错,是这样的,我相信了。真信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所以我在佛法里摸了三十多年才相信。我讲第一
遍,讲第二遍,我的信心没有现在这么清净,没有现在这么坚固,你们听过去的录音带能听得出来。头一次那是听说,
第二次讲得有点彷佛,现在见到真的,真见到了,所以不一样。真信了!「知」这个字不容易,没有随文观照,你怎么
会知道?我们后人得前人的方便,那就应当要晓得,我们自己的观照功夫提不起来,古人帮助一把,《疏钞》就是帮我
们一把。

  演【拔业障根,自然流入清净海,故结释顺流通分。】

  『业障』,什么叫业障?这个定义要搞清楚。诸位要晓得,业就是障,恶业是障, ……

                       
        7        01-003-0006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来作鬼的时候钱就多,可以作个富鬼,就不作饿鬼。所以他天天在念,他念的时候并不是希望生西方极乐世界,希
望将来作鬼的时候钱多不要挨饿,那就糟糕了,这错到哪里去了!所以一定要明理,要与自性觉相应,而且要能提升自
己的境界,这是大师作《疏钞》教诫后人的意思。

  演【四、述意者,意即大师作疏之意。】

  这是古德法师为我们说出来,为我们介绍莲池大师为什么要给《弥陀经》写疏钞。

  演【述,陈也,与前述字解稍异。】

  前面在人题里面讲过。

  演【大师本意,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在兼利。】

  『兼利』就是自利利他,两重利益。

  演【欲发起众生之真信,故极论念佛之宏功尔。】

  『宏』是宏大,念佛在功夫或者在功德上讲,都是第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真信』,今日之下,念佛的人多,真
信的人少。这些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去反省、检讨,我们不要说别人,要认真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真信。真信的人
一定依教奉行,换句话说,声声佛号一定是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声声佛号一定与自性觉相应,这是真信;如果与
自性觉正净不相应,不是真信。念念还是迷惑颠倒,那怎么叫真信?念念还是非人我,念念还是分别执著,那不叫真信
!真信里面没有这些东西,真信的心是清净心,真信的心是广大心。如不是大师这部《疏钞》确确实实叫念佛人起真信
,很难很难!他这个功德真是无量无边。

  演【盖欲以一句弥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饶舌耶。】

  这个意思,不仅是大师的本意,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意。释迦本师的本意,说法四十九年真正的意思就是在此地,以
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帮助我们超越生死轮回,帮助我们一生圆满菩提。莲池大师深得佛心,不能不说!我们今天体会到这
个意思,这个《经疏》、《演义》不能不讲。虽然是长,长也得要讲,为什么?太重要了。一切经可以不讲,这个经不
能不讲。我更希望同修们,大家都要认真来学习,希望诸位学了之后,到处去讲,普遍的去讲,帮助本师接引众生,帮
助十方一切诸佛,以这一句佛号遍引众生出於苦海。那么,你怎么会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生!所以要大家普遍的来
弘扬,比什么都重要! ……

                       
        8        01-003-0015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便宜事,太便宜了!无量劫、百千万劫都没搞清楚、都没遇到的,现在我们遇到了,花三年功夫就把它搞清楚,实
在是大幸!搞清楚之后,这一句佛号才晓得怎么念法,才晓得如何声声都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具足定学,你这个佛号
能断见思烦恼;具足慧学,你的佛号能破根本无明;具足三资粮,决定上品上生,一生成就。讲到念佛往生,一定要先
明白『自性弥陀』,这是念佛法门理论的根本。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得要把这部《弥陀经疏钞》详细深入的研究才行


  『然后一心称名求愿往生』,这里讲开始修行了。先明白了,跟诸位说,三资粮里面的信愿建立了,你有真信切愿
,然后修行。修行,诸位看清楚这几个字,「一心称名」。你修的什么行?就是修的一心。用一心称名,用称名达到一
心,是这么个意思,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想想,我们在境界里面为外境所动摇,我们一心失掉了。所以这个一心要始
终保持,见色闻声,任何的异端,绝不坏我一心称名;它要是不能破坏你一心称名,那就是帮助你一心称名,这是一定
的道理。它不能破坏,就成就你;不能成就你,就破坏你。异端邪说一到你面前,你一接触,你还是一心,还是阿弥陀
佛,绝不为它所动,这就看出你的功夫,你这个功夫已经到八风吹不动,这是好境界。一看一听就起分别执著、就动摇
,虽然你天天念佛,功夫不得力,为什么?小小境界风一吹,你的一心失掉了。

  所以在境界当中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炼一心称名。修的是「一心」,方法是「称名」,就用这个方法,决定
不改。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所讲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就是开悟,大彻大悟。不需要借任何方式来帮助
,不必参究,也不必持咒,什么都不需要加,就是这一句名号念到底。一心称念,念到一心,你的功夫成就了。还有一
句话非常要紧的,念念要求生西方,『求愿往生』,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无上道。你看看《华严经》,正等正
觉,修任何法门可以得到,但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一定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说明求愿往生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千
万不能疏忽!诸位把这个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起来看,你才真正明了、真正觉悟,发现佛门里面的秘诀,也可以
说这是佛门的秘密。

  『必於宝刹』,宝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速证无生』,「无生」是无生法忍。速证无生,这是理一心不乱,生实
报庄严土。『直入圣阶』,「圣阶」是十地菩萨,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圆教的地上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三贤
,圣阶是十地。『度生亦广』,自己成就高,度化众生也非常的广大。『所谓先悟毗卢法界』,「毗卢」就是毗卢遮那
佛,毗卢遮那佛的法界,就是前面讲的四种无碍法界,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真法界」、「不思议解脱境界」。
『后修普贤行门』,普贤行门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念佛。 ……

                       
        9        01-003-0040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40

  演【数解仅行者,惟海东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

  这是举出三种,还有几种,但是不多就是了。《大藏经》里面只有几种,这几种正如大师所说的,『辞虽切而太简
』,注得都相当简单,但是切要。对於通达教义,老修行的人来说是有利益,对於初学,要叫他相信这个法门,不容易
接受,为什么?讲得没透彻,只是提纲挈领说一遍,没细说,没有深入的讨论,初学不容易得到利益。

  『理微露而不彰』,「彰」就是明显,经里面所讲的道理略略透露了一点,不太明显。这是讲古人的注子,因此就
有重新写注解的必要。这是把他自己写这部《疏钞》的理由说出来,如果古人已经写得很好,我们现在就不要再费事,
用不著多此一举。实在说,古人没做,所以他老人家非做不可。下面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不极论其宏功,俦发起乎真
信』。「功」是讲这部经的功用,就是它的作用、它的好处,「宏」是大。这部经的用处是什么?是教我们一生往
生,一生成佛,这个功用太大太大了。要不能把这个功用发挥到极处,学佛的人怎么能够在这个经、这个法门生起真正
的信心?他老人家这句话真做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