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82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2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父母也没说过,他也没有看见过好人的样子,跟他在一起的都跟他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形。所以青少年可怜,要帮助他。
整个社会有问题,不是小问题,大问题。志士仁人用什么来帮助大家回头是岸?只有一个方法,自己做出榜样:做出伦理的榜样,人与人的关系;道德的榜样,仁义礼智信,表演在日常生活当中,像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做戏,表演给大家看。这是菩萨化身,这不是凡夫。一次两次,他感觉到奇怪,四次五次,他也许会来请教你,你为什么这么做。他肯问就可以解释,他明白了。这什么?这是救自己,不是救别人,是自己,把自己从三恶道救出来。这是事实真相。
善恶报应真有,一点都不假。我在年轻的时候,不相信有鬼,不相信什么轮回果报。这样的人很多,但是他慢慢长大了,你真正见到了,这你就不能不信。世间真有不可思议的事情,科学没办法解释。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读书,我弟弟告诉我一桩事情,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有个表亲,我叫他表叔,姓陈,他排行老二,我们习惯都称他二爷。他有一船米运到南京去卖,那个时候是帆船,米装上船的时候,有人看到像黄鼠狼一样的,一个小动物,从跳板上跑到船上去了。这就告诉这船里面的人,大家去找,东西再搬下来,找遍了没找到,说你是不是眼看花了,找不到,那大概就可能是看花了,大家辛苦这一趟,所以船就开走了。大概是五、六天才到南京,到南京之后,这一船米没有了,那个麻布袋包的那个米,一个一个还在那,里头一粒米都没有。大家才想到,那个人说的话是真的,大概就是黄鼠狼作怪,把米搬走了。他无可奈何,在南京住了几天回老家,结果发现米还在家仓库里头。它怎么把这个米搬回去了?这是大概得罪它,它跟你开个玩笑,让你白跑一趟。真的,不是假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农村里头很多。我记得抗战期间,我父亲在军中服务,我们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半年,住在湖南衡山,也是在乡下。这个乡下地主也是家庭败坏,家里房子很多,四合院,三重四合院,后面是花园,我们去的时候种菜了,做菜园。家里只有老夫妻两个人住,孤孤单单,所以我们到的时候非常欢迎,人多热闹。他的楼上,两层楼,楼上是狐狸住在楼上,很多年没有人敢上去。我们那时候小,我记得我十六岁,我就很想爬上去看看,母亲不许可。但是每天时时刻刻听到上面,有人走路的脚步声音。我们住在一起互不干扰,有时候看到它现形。这个狐狸是男的,不是女的,穿的是蓝布长褂。很多人看见,我也看见一次。从来没有人看到它正面,你看到它都是背面。有人就说了,这个狐狸要修成人身要五百年。它大概功夫还没到,已经能够用一个人的形状给你看。不亲身看到不相信,亲自看到了,怎么解释?
老人跟我们讲这些故事,奇奇怪怪的故事,都是他自己一生亲身经历的,都不是虚构的,不是哪里听来的,真的。跟我讲得最多,是我在台湾那段时期,没有学佛,跟朱镜宙老居士,朱老居士他是章太炎的女婿,章太炎的小女儿嫁给他的,他告诉我他的亲身经历,还有章太炎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一个月。可能是东岳大帝管五、六个省,判官就相当於秘书长,地位很高,可能是判官有事不能上班,就请他去代替,他就做了一个月,把这个阴曹地府、地狱的状况讲给朋友们听,他晚上上班,要去。绝对不是他编故事。
我对於这些事情生起信心,是在台湾,受朱老的教诲最多,喜欢听他讲故事。他的故事是亲身遭遇,不是传说,不是从书本上看到的,不是,一生亲身经历的,告诉我们这些年轻人真有。晚年学佛,跟李炳南老居士在一起,他们两个好像是同年,老朋友。那个时候,也住在台北这个地区。我们在学佛这段期间,刚刚接触,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那个时候就认识了朱老,很慈悲,他那个时候应该是将近七十岁,把我们当作孙子看待,我们也把他当作老爷爷。小孩跟老人在一起,老人把一生经历讲给小朋友听,这个根深蒂固。他所讲的,我们也有一点底子,自己遇到过一次,在湖南的衡山住了半年,经历跟狐狸精住在一起。看到,真的看到,早晨太阳刚出来,我们起来的时候出来,狐狸在屋顶上拜太阳,这看到。彼此居住在一起互不干扰,很难得。
注解里头,「鲁扈等者,无惭不顺之貌」,惭是惭愧,没有惭愧,不顺之貌。下面,「故不识人情,无义无礼」。这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可以看见,不懂礼义,言语行为自然表现得很随便的样子。底下讲,『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义者,裁制事物使合宜」,这叫义。「礼者,顺人情者,谓之礼」。无礼无义,随著自己的爱好、欲望,没有想到旁边还有人在那里看著,做出无礼不义的这些恶业。「又《会疏》曰:决断是非,资宜而行,是为义。甄辨尊卑,不失其节,是名礼」。礼是伦理,义是道德,他没有学过。「盖谓能判别是非,所行合宜,是为义」。「能知尊卑大小,不违准则」,标准、原则,「是为礼」。「违反礼义,故云无义无礼」。这些人没有人教诲,小时候没有人教诲,到少壮时期,年轻时期,没有人敢劝告,为什么?他不能接受,会结成冤仇,这多事不如少事,就不说了。
『不可谏晓』者,「谏乃以道正人,即规劝之义」,讲道理。「晓乃晓谕,以言说教人也」。言说教人,晓谕,以道德感化人,这叫谏晓。『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这是一般所说的。「又《显扬大戒论》曰」,里面说的六亲,这又是个说法,「为身上三代,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谓男女」,就是儿女,「孙男女、曾孙男女」,这叫六亲。两种说法不一样。『眷属』者,「《无量寿经钞》曰:六亲之外,名为眷属」。六亲近,在六亲之内的,有这个关系的,必须照顾,为什么?一家人,同一个祖宗的。家要和睦,家里面不分彼此,不能竞争,才能和睦相处,特别要重视六和敬里讲的,利和同均,饮食起居,居住环境要平等,有尊卑,有高下,但是统统都要能照顾到。六亲之外,眷属,不住在一起,眷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