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6|回复: 6

香港《群书治要》论坛开幕式(共一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香港《群书治要》论坛开幕式  (共一集)  2013/4/20  香港国际博览馆HALL2  檔名:54-036-0001



  主持人:尊敬的诸位嘉宾,大家早上好。期待已久的「香港《群书治要》论坛」,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虽饱历沧桑,但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期间出现了很多的盛世。大家所熟悉的贞观盛世,在国家经历了战争和动乱之后,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邻近的国家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我们的祖先禀承着友善互助、热情好客的美德,把最好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大家。所以周边的国家,为了感谢和纪念这一分善意和友好,把一些街道的名称命名为朱雀街或唐人街。一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地华人聚集的地区,还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当年唐朝的盛况。唐朝的兴旺发达,与一套丛书息息相关,那就是贞观元年,唐太宗请魏征等贤臣编辑的《群书治要》。朝廷上下共同学习,证明了老祖先的教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到了二十一世纪,面对社会国家许多错综复杂的危机,如何化解矛盾冲突?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学习,用圣贤教诲开启我们的心智,帮助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面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恭敬的心,恭请本次论坛的主礼嘉宾入场。本次论坛的主礼嘉宾,他们是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副局长许晓晖女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上净下空老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女士,香港大学原副校长、香港大学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教授,全国人大港区代表香港立法局议员马逢国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文部副部长刘汉祺先生,香港圣贤教育学会会长王溢辉先生,香港作家联会会长、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先生。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主礼嘉宾亲临盛会,现在我们举行简单而隆重的开幕仪式,现在请全体肃立,奏国歌。

  接下来我们举行亮灯仪式,恭请各位主礼嘉宾,请将您的手放在横杆上,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按。请各位主礼嘉宾就坐,请大家就坐。亮灯仪式象征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点亮了我们的心灯,启发着我们内在的光明。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点亮更多人的心灯。希望圣贤教育的光芒代代传承,人民幸福、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同时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群书治要》论坛」,得以圆满的举办,祝论坛成功。感谢为本次论坛举办的所有的大众。接下来我们有请主礼嘉宾致词,首先是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长太平绅士曾德成先生的致词,恭请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副局长太平绅士许晓晖女士宣读,掌声有请。

  许晓晖女士:尊敬的净公上人老教授,尊敬的王会长,尊敬的台上各位主礼嘉宾,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大德,早上好。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共同出席《群书治要》论坛的开幕,和大家同仁聚集一起见证此重要中华经典的传承。在此首先衷心祝贺论坛成功筹办,并且向在座各位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文化是立国之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当中经典瑰宝无数,可惜部分随朝代的更替而散失,就如今天论坛所研习的《群书治要》,就是失而复得。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于执政初年下令编撰的治事参考典籍,以实现治国安邦的理想,终而成就著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喻义恢弘正道,澄清天下,此精神不单于应用在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利于个人的治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里,儒释道分别提倡的养德净性、明心见性与修身炼性,无不指出心净澄明的重要。现代社会挑战重重,世界各国不同层次的纷争,多由于利益冲突及昏蔽之心而起。中华文化的德育教化,崇尚孝亲、仁爱、礼义,实在有助于当代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睦家庭的维系,以及个人和乐人生的追求。今天的论坛,让自唐代以来几近失传一千三百年的,珍贵传统文化瑰宝和遗产再次展现智慧和光芒,正好可以让我们鉴览前古,用之当今。衷心感谢圣贤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圣贤教育,对推动传统文化努力不懈,贡献良多。最后衷心的祝愿论坛圆满成功,在座各位家庭幸福,身体康泰。谢谢!

  主持人:感谢许晓晖女士的宣读和致词。下面我们有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女士致词,掌声欢迎。

  凌孜女士:尊敬的上净下空老师,尊敬的王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和所有的来宾,大家上午好。我除了衷心祝贺这次大会会圆满成功,我也在这里把我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和心得,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会报。我觉得我们中国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着祖先圣贤留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它营养了我们祖国人民的子子孙孙。我们后辈的成长,都是在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这块厚土上,才能得到滋养我们祖国人民成长的营养。正因为有我们古圣先贤的教导,所以我们不仅有着光辉的过去,也会有着理想的未来。

  每个朝代他们成功的建业有着共同的经验,而他们的昌盛也有着其共同的经验,而这些朝代的末世也有着同样失败的教训。所以古圣先贤所留给我们的这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在古圣先贤所留给我们的典籍中间。就是为了让我们继承他们的事业,继承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传统营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世世代代在这些营养中间茁壮的成长,让我们的民族继续的发扬光大。而且这些教训也是给我们现在的人一些警示,就是我们怎么样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间,来接受这样的教育,使我们不要再走他们的弯路。让我们的民族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致力于整个的世界,给世界做出榜样、做出贡献。

  我觉得《群书治要》、《贞观之治》这些典籍,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永远感恩,开启我们智慧的净公上人老教授。我们衷心的希望大家,也把这样的一种信息和这样的理念,告诉大家,提倡我们来学习《弟子规》和《群书治要》的,是我们净公上人老教授,希望在全国人民中间都能够知道它的来源。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凌孜女士的致词。下面是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老教授的致词,我们恭请香港大学原副校长、香港大学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教授宣读。

  李焯芬教授:尊敬的净公上人长老,圣贤教育学会王会长同仁。很高兴知道圣贤教育学会在香港主办《群书治要》的论坛,实在是十分有意义,而且能造福社会一个重要的事,我不禁感佩,仅此贺词,祝愿论坛圆满成功。我们国家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久历事变创伤,民族自尊心也曾经累遭创伤。有些人看到西方国家强大,因此急于学西方,而放弃了自己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实在很可惜,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实在令人慨叹。现在我们圣贤教育学会在净公上人长老的带领之下,特别宣扬《群书治要》这个重要的古籍,我以为这个对正人心、端风俗、明得失、知兴替尤为重要,它能帮我们鉴古今,匡时弊。这本书以儒家实事为主,要言不繁,修齐治平,国人识之,当有益于世道,也有功于我们国家富强、文化复兴等民族大业。我已经年近一百岁,中华民族文艺复兴时代的梦想,我很希望能得到净公上人长老与贵会牵头带领,大家共同努力,锲而不舍当能成功,愿与诸君共勉之。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大会还让我再补充几句,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同意饶老刚才那个信函上的看法。多年来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自己就感到,我们现代的教育非常非常重视知识的教育,knowledge education非常重视,对人的教育却着墨不多。就拿我们香港大学的校训来说,港大的校训是四个字,「明德格物」。我们做的格物,格物与致知,追求学问的工作做得很多,明德的工作就实在不多。那我们现在看《群书治要360》,其实主要就是教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明德,如何去做个好人。我十分感恩长老,感恩圣贤学会同仁,带领我们去明德,去做个好人,做个快乐自在的人。谢谢大家,感恩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教授的致词发言。接下来我们有请,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教授致词。

  陈新滋教授:尊敬的净公上人长老,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好朋友,各位大德。今天我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看到,这么多有心参与这个事情的好朋友在一起。从参与的这个人数来看,看到这么多人对这本宝书的兴趣,就看到这个社会的前途。这是一本治国宝典,对我们来说,当初唐太宗要编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他怎么治好这个国家。可是实质上这本书的范围,还不单只是治国这么简单。净公上人做了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就是把这本书向社会推广。这本书其实是中国人讲的,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范畴都包括了,而且都讲得很清楚。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这本书里面大部分的内容,我们从其它的渠道也会看到。因为它是把中国历朝,就是唐以前很多重要的文献、思想,整合成为这么一本书。所以在其它的渠道,四书五经里面也有,从历史上,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里面,很多都有这个内容。但是真正的把它整合成为一本书,让我们好好的去了解的话,这本书的功德就是无量的。

  那对咱们中国来说,这本书的出现,也是可以说是正当其时。以前我们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一个国家要兴旺的时候,一定有它特别的强运。那今天这本书的出现,对我们国家来说真正是非常的合适。因为咱们国家经过了多年的,很多的动乱以后,经过改革开放,现在人民生活富足了,在精神上需要建设,这个时候这本书影响就会很大。其实中国人一直都叫自己作唐人,我们在国外的时候,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叫唐人街。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觉得中国人,中国历朝历代最兴旺的是唐朝的贞观之治,贞观以后有开元之治,开元是建设在贞观的基础上,所以比贞观更富有。但是我们只要看开元之治,杜甫的诗里面有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也就是说吃饱饭而已,我们今天已经超过了这个。杜甫当年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个事情在中国不会有,因为现在虽然住房还是有困难,但是基本上每位老百姓的住房,吃饭的问题应该是解决的。在这个时候精神的建设就更重要,所以这本书对我们非常重要。

  这本书的得来也是很特别的,中国人有句话叫「礼失而求诸野」。这本书在中国是有段时间是失去了,结果因为唐朝的时候,中日交流特别好,那个日本人派遣唐使到中国,那时候中国跟日本的很多的交往,其实对今天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日本的空海大师到中国来,中国的鉴真大师到日本去,这是很多的关系建立。这本书经过遣唐使就带回日本,后来就由日本又送回中国。但第一次送回来是在嘉庆年代,但是当时没有引起很大注意,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太骄傲了,中国人自己已经建立了《四库全书》,二十二史也扩充了变成二十四史,《旧唐书》、《新唐书》跟《新五代史》、《五代史》多了以后,中国人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很够,这本书没有引起很大注意。

  但是最近这一次,尤其经过净公上人的推广,这本书的意义就更大了。日本对中国这次的影响是相当的大,但是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其实更大,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一本书是影响到日本建国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但是他对国外的情形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一本《四洲志》。后来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他把这本书交给他的好朋友魏源,魏源根据《四洲志》就写了一本《海国图志》。《海国图志》是把世界上,重要国家的风俗、文情、经济、政治讲得很好。这本书在中国卖不出去,因为中国的老百姓一天到晚都想着要读八股文,要考官、要当官,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本书卖不出去。出版商就想办法把它偷运到日本去,结果偷运到日本的时候,给海关关长抓起来了。那个海关关长,就有点像老子过函谷关那个时候关尹喜一样,非常喜欢学问的,一看到这本书高兴死了,马上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人可以走,书全部留下。所以这些书就流到日本的知识分子里面去。

  这个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小时候在日本读书看过一个电视剧,这个电视剧叫「胜海舟」,是明治的时候开国功臣。里面讲到一个坂本龙马,坂本龙马是今天日本人提起他就非常尊敬,对他们来说是明治的大英雄。人家当时他本来是支持幕府的一个浪人,是一位武士。但是后来他看了这本书,知道其实这个世界是这么的大,幕府已经破落不可能再继续,一定要搞维新。所以当时他的朋友都骂他,说你这个家伙变了。他那时候我很震撼,他是说我没有变,是时代变了,时代变了我们不变的话,我们就落后了。所以他就跟西乡隆盛,跟胜海舟这班人就联合起来,把明治维新的工作推动得非常的好。我们可以说假如没有《海国图志》的话,日本的明治维新没有那么快,那明治维新没有做好的话,日本不可能有后来的强胜。所以从这样来看,其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的交流,是非常的重要,文化是绝对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跟政治的。

  最近去世的一位英国的铁娘子,Margaret Thatcher撒切尔夫人,她曾经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其实你们不要怕中国人,中国人大不了卖你一些便宜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但是他不可能在意识形态上影响世界,因为中国没有哲学家。这句话其实暴露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英国人的傲慢,对中国不完全的了解。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我们建国以来,过去六十几年的确是没有出过任何的哲学家,或者接近的人。为什么?因为咱们建国以来一直在搞运动,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然后知识分子没有坚持原则。在关键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做很好学问的知识分子,还是要拍马屁,没有坚持做学问的作风。比如说研究孔子的一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他本来是有机会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的,在关键的时刻写了文章痛骂孔子。他研究孔子,本来以孔子门徒自居的,可是在关键的时候,他写非常长的文章痛骂孔子,把孔子说成像个流氓。所以在这样的土壤上要产生哲学家,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事情。

  但是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出现过很多很多很优秀的哲学家,战国时期中国就百家争鸣,有非常好的哲学家。其实中国的儒家、道家,或者说其它的老、庄那些,都是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的。中国的儒家在某种程度上,替中国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压制了其它的思想,所以也是有它的问题。在汉朝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就罢黜百家,就独尊儒术,这就把儒家的精神提高得很好。可惜也把别的有机会成为很好的哲学门派,都没有好好的发展起来,这个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可惜的事。就算在我们儒家里面也互相之间有那个竞争,那个竞争有时候发展到,已经有些不太礼貌的情形。比如说我们十三经里面,就有《春秋三传》,《春秋三传》里面《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那其实《左传》是一直多人读,所以读《左传》的人就说他们是大官厨,《公羊传》是卖饼家,就是说我们是五星级酒店的菜,他们读《公羊传》的只是大排档的菜,这么一个说法。所以龚自珍先生清朝的一个大文豪,他就特别不高兴,他就写了一首诗,因为他是学《公羊传》的,他跟刘礼部刘逢禄学《公羊传》。他说「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他说老子喜欢《公羊传》喜欢得这么厉害,我宁愿做卖饼家,还是要坚持我们的学问,把这个学问做好。

  我们觉得净公上人有一点让我非常感动的,就是他一直推动的是和谐。各门各派互相之间更了解,更互相的包容,不但在学问上如此,在宗教上也如此。而我们浸会大学是基督教的,净公上人我听过他一个报告,就把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一个分析,都是劝人为善,然后这个互相之间是可以有互相包容的地方,让大家从这样来出发的话,就可以做到世界的和平。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个非常大的鼓舞。其实这本《群书治要》有一点我非常喜欢的,就是虽然魏征是一个儒家,他据说是王通的学生。王通是当时隋朝的时候,在黄河跟汾水之间的地方一个很好的教学老师,所以人家叫他做河汾先生。他的弟子都是唐朝开国的功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子,他是个儒家。但是魏征能够除了儒家以外,他把别的法家、道家,其它的学问都包容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这本书不但是看到儒家的哲学,也看到法家的学问,看到道家的学问,看到历史学家的一些学问。

  其实历史很重要,中国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章学诚就说「六经皆史」,所以实际上一切都是历史。我们看经学也可以看出,都是建筑在历史上面来说明问题的。所以这本书能够把中国最重要的,有用的元素都放在一起,这样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太只看到自己的方面,而是看到更宽、更广的方面。这次我还看到,因为主办单位,非常感谢王会长,他送了我几套书,其中就包括了这个《群书治要360》。《360》是他们马来西亚的一个教学团体做得非常好。他们从《群书治要》里面抽出三百六十句,每一句详细的解释,这个也是净公上人非常好的一个想法,就是每天读一句,一年里面你就读了三百六十句。这就可以你深深的体会到,很深刻的把它吸收,成为我们做人的最重要的基本,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很和谐。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现,不但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很好的希望。我现在也看到他们把它翻译成英文,把它发到全世界去,这是我觉得将来对全世界的老百姓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我在这里祝愿大家,这次会议非常的成功,也希望更重要一点,就是这本书对每一位都起到心灵的激动,让大家好好的去慢慢的品尝、慢慢的吸收。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教授的致词。下面有请全国人大港区代表,香港立法局议员马逢国先生致词。

  马逢国先生:尊敬的王溢辉会长、净公上人长老、许晓辉副局长、刘汉祺副部长,尊敬的各位主礼嘉宾,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参加这次香港《群书治要》的论坛。一直以来,香港让一部分人认为是文化的沙漠,早年我曾经提出,将香港能够建设成为可以媲美纽约在东方的大都会。到今天我感觉到,有必要再进一步开拓,我们民族文化深广的文化遗产,利用我们香港五方荟萃的自由环境,大力发展我们民族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出来。令香港可以成为动感之都的同时,更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之都。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遗产,我们到底是应该从哪里着手?这个问题不仅是困扰着我自己,相信也困扰着我们很多人。直到今天,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有了曙光,这个曙光就是从学习《群书治要》开始。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下令编撰的,一部会集古代文明精华的一本着作。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看到隋朝的末年,天下大乱,唐太宗能够迅速的平定内乱,让天下重归治理,他所依靠的就是这部重要的著作。这让我们联想到,目前香港以及国际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不断的纷争。我们最近这几天,看到香港码头的工人罢工,前些天我们看到一连几起的,孩子杀害父母的伦常惨剧,这些年困扰香港教育界的青少年吸毒的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存在的一些危机和隐患。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让社会各方都能够彼此协作、互相感恩、互相支持,让家庭能够重归温暖,父母能够理性的、无私的去爱护子女,而子女又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父母。古语有云「家和万事兴」,我们有了彼此的关爱,彼此协作的文化,就能够让这些社会问题,得到很好的化解。如何能够让大家从彼此争斗,转回彼此爱护?《群书治要》给我们提出了一些答案,就是「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唐朝时间,将民间流行的寒食节变成清明节,祭祖上坟。这都是唐朝倡议的一些传统,现在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试想一下,久远的祖宗我们都要善待,面对眼前的父母我们能不好好的爱护吗?能够爱敬自己的父母,他又怎么会去做一些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怎么会去吸毒?怎么会去杀害自己的父母?唐太宗把《群书治要》的教导,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以社会能够从混乱到治理不过几年的时间。我们要想在今天学习这本古书,让它发挥作用,也要从生活之中开始。

  近年以来,香港的普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整个社会,我个人一直认为,通过竞选来产生的政府,不管选举是直接或者是间接的选出,都会加强了问责的文化,需要更面向选民、更面向社会,这是一个必然的关系。我曾经指出,民主的步伐需要稳定一点,要求一步到位现实上不是那么的容易。但是如何才能够让民主的步伐,走得很稳健?我通过阅读学习《群书治要》,感到这本书对于民生社会而言,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教科书。因为这部书向我们展示,什么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领导,什么样才是一个好的政府。如果我们的领导人能够学习这本书,他将会成为负责任的能够为大众带来福利的一个好领导。如果选民能够学习这本书,他将会有能力去辨别,哪些候选人将会是好的领导,哪些候选人将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动乱和麻烦。这样的公民教育才是真正为自己负责,为大众负责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下一代,才会给香港带来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想强调,虽然《群书治要》是一部能够给社会带来,持久的安定和平的宝典,但是如何能够让这本宝典,在我们这一代发光、发热,还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学好它,将它很好的演绎出来,让普罗大众都能够接受,从而慰藉千家万户。要做到这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文化界、影视媒体界好好的配合。我也希望将来能够有一个像电视频道,将《群书治要》化成我们的节目、我们的戏剧,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好好的演绎出来之后,我们将会受益不浅。在这里谨祝我们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马先生的致词。最后我们有请尊敬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上净下空老教授致词。

  净公上人: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早晨好。《群书治要》这部书经过这些年的宣传,认识的人愈来愈多了,要正确认识、要深入的认识这点非常重要。今天的社会,整个世界,我们难得有这个机缘,能够参加联和国的和平会议,先后我参加了十几次。对整个世界多少了解一些,也接触很多国家领导人,都谈论一个问题,社会乱了、人心坏了怎么办?二00五年我访问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长老,见面他就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法师,你走过很多地方,也结识一些国家领导人,你看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态度非常严肃。我听了这句话,我很难过,为什么?像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对于和平信心失掉了,这叫人感到非常悲哀。当时我跟他说,你能把四桩事情做好,和平就实现了。他说哪四样?我说第一个国家跟国家要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个政党与政党,第三个族群跟族群,第四个宗教跟宗教,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世界和平就出现了。他听了我的话,态度非常严肃说不出话来。

  我们静默了五分钟,然后我向他报告,我说是难,非常棘手,但是如果从宗教下手,这个事情可以做得到的。毕竟这个地球上,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宗教的人占多数。信仰宗教的人他有个核心的思想,这个思想是神,神是什么?什么是神?神在哪里?神就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真心里面的真爱。用这个爱,你看看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使用的是一部《圣经》,犹太教用《旧约》,基督教用《新约》,天主教《新旧约》都用,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伊斯兰教《古兰经》,你看看每一个大段的经文前面,一定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佛教讲慈悲,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慈悲;儒家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是爱。那现在问题出来了,出在哪里?人不知道自爱,这个问题严重了,人不自爱,他怎么会爱人?不可能。为什么要自爱?中国古人讲得最好,「人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自性是本善,而且人这个本善就是圣人、就是贤人;换句话说,你生到这个世界来,你就是圣人、你就是贤人。

  佛陀教人在大乘经里面,第一句话告诉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什么意思?佛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三种圆满合起来称之为佛。那现在人不要佛,那不要佛就我不要智慧,不要智慧就是愚痴,我不要福报就贫贱,哪有这种人?没有这个人。你本来是佛,本来是圣人,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叫不自爱。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我最早听到的,是一九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所说的,汤恩比博士说,如要拯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他讲的。我到欧洲去求证,访问伦敦三个学校,牛津、剑桥跟伦敦大学,这三个学校都有汉学系,是欧洲的汉学中心,也是欧洲的汉学权威。我跟他们的同学交流,跟他们的教授座谈,我首先去求证,我说你们英国人说的,你们能相信吗?同学们很聪明,很了不起,用中国儒释道的典籍写博士论文,我看到真是佩服,不能不佩服他。我提出问题,他们对着我笑不说话,笑了半天也没答案。我反过来问一句,难道汤恩比讲错了吗?也不敢说话也对我笑。

  最后逼着我没有法子,我说你们很聪明,既不敢否定,也不敢赞成,这什么原因?因为你们有怀疑,这是对你们来说,你们是专门研究中国儒释道的,你们对这个有怀疑。不敢反对,汤恩比的声望太高了,不敢反驳他的话。我说如果你要问我,我说我可以告诉你,我肯定汤恩比博士说的话完全正确,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这是真正把中国传统的东西搞通了、搞明白了,他的话是真的。为什么你们怀疑?我说我提到儒孔孟,你们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对不对?对,都点头了。讲到大乘,你们会想到《华严》、《法华》、《般若》对不对?对。我说那些是儒佛的花果,很漂亮你看到了,你有没有去想到这花果从哪里来的?花果是枝条上生的。枝从干上生的,干从本生的,本从根生的,有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过。那我问你,孔孟的根是什么?大乘的根是什么?找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字。孝是我们的根,一个人不孝父母一切都完了,这是根。本是什么?本是「敬」,就是孝顺老师。孝顺父母是根,孝顺老师是第二个根,就是本,我们讲根本。父母是孝道,老师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师道就不能够建立。

  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的学生向四面八方去弘扬佛陀教育,为什么有些地方二、三百年没有了,四、五百年没有了,六、七百年没有了?这我们都在历史上看到的。为什么传到中国来将近二千年,公元六十七年传到中国来的一直到现在,为什么?中国人讲孝道,它是师道,这是最适合它生存,茁壮开花结果。汤恩比对这个也说了一句话,他说中国古人心量很大,能够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的佛教。而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的文化,把儒跟道境界都向上提升,提升到佛的境界。《大学》上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佛家的解释把它解释到真如本性,跟佛陀完全平等,明德就是佛法讲的自性、讲的法性、讲的真如。明明德,这个自性现在不明,我们做的工作是什么?怎样叫它恢复光明,那个明是智慧。明德是人人都有,明德就是佛性,明明德就是成佛了,在中国人讲成圣成贤。大圣大贤人人都有分!

  「父子有亲」这个亲爱,这个亲爱是性德的原点。现在医疗上讲原始点,说这个父子有亲是我们性德里头的原始点,孝不是哪个教的,这是天生的、自然的。从什么时候看到?小孩一百天,人生百日真常流露,自然流露出来。你看这个小孩,三、四个月的小孩,你细心去观察他,他对父母的爱、父母对他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自然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表情就看到了。所以它不远,千万年前老祖宗看到,我们今天也看到,就在面前,真如本性在哪里?真常就在这地方看到。所以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种真正的爱心,怎样能把它保持到一生不会改变?这就是想到什么?这是教学的、教育的源头,这教育从哪里兴起来的?从这里就开始生出来。

  所以《三字经》上前头八句话讲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汤池做实验证明了人性本善,人是很好教的。什么人来教?要真正能做到本善的人去教,就很容易;自己不善,教人家善,这是失败不会成功的。所以自己先要把本善找回来,把佛性找回来,然后去教人那就是大公无私,大爱往外面散发,而且这是爱的教育。所以「性相近,习相远」,从自性来讲、从本善来讲大家是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佛说的,大家都是佛,都是圣人,都是贤人,没有丝毫差别。但是习相远,习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接近哪些人,他就渐渐变成那个样子,所以这教育就重要,教育就从这来了。底下一句「苟不教,性乃迁」,所有问题全在教育,懂得教育的,中国人真的是第一,中国老祖宗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有教育的成效。中国几千年来立国不衰靠什么?靠教学,他真懂这些东西。

  「教之道,贵以专」,这是大学问,是不是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可以。但是它不是根本,根本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那一门行吗?行。一门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开悟,佛法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咱们教学的目的在此地。不是广学多闻,中国古人对广学多闻是赞叹,但是他有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没开悟。开悟之后才广学多闻,没有开悟之前一门深入,就像树木一样扎根。根扎得愈深将来你这个枝叶就愈广,你没有一样不知道,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达一切法门通达。我们要记住,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没有老师,释迦牟尼佛讲《华严》,《华严》跟谁学的?讲《法华》,《法华》跟谁学的?没人,自性里悟出来的。孔子也没有老师,老子也没有老师,穆罕默德也没有老师,能够说出一部《古兰经》来。这是什么?中国人懂得的,是教你自性智慧透出来,是你本有的,智慧是本有的,能量也是本有的,统统是自己自性里头都具足的。不要往外求,向外求错了,向外求是知识,向内求是智慧。

  所以我跟剑桥、伦敦大学的同学谈话,我就跟他说,你们搞儒释道搞中国汉学,你们搞的是儒学、道学、佛学,外国人从这边念。我说我跟你们学的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我是从这边念,从这边念学佛、学儒、学道,不相同;道学、儒学、佛学,这是世间一种学术,是知识。可是你要是学佛、学儒、学道,那不一样了,学儒要学成孔子一样,他是我的榜样,我要做今天的孔子,做今天的孟子;要学道,我是今天的老、庄;学佛,我是现代的释迦牟尼佛,才管用!所以我们汤池的实验,汤池的实验是被联合国逼出来的,我们把中国传统东西做报告,听的人都欢喜,散会的时候来告诉我,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想做不到。你说怎么办?拿今天来说你要叫他们相信,只有做出成绩来给他看,他看到了,他就相信,他没话说了。所以我们也是费了千辛万苦做了这个实验,实验做成功了,做成功祖宗之德,这人力做不到的。

  联合国办个活动从来没办过的,办了个宗教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年办这个活动,主题是「佛教徒对社会人类的贡献」。我们藉这个机会,把汤池的成就在那边做了三天的展览,详细报告。我请蔡老师担任四个小时报告,另外两个老师一个老师两个小时,做了八个小时报告。这全世界知道了,每个国家的大使都想到汤池去考察、去参观。虽然没有成就,可是我们知道大概有三十多个人,这都是当时现任大使,用观光旅游的身分到我们汤池小镇,住了三、四天,住最长的住个五天,这就传出去了。所以现在国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热络,开始热络这是好事情。《群书治要》是了不起的东西,我们今天在国外介绍给外国人,我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我说是人类祖先传统的文化。而保存得最好的,保存得最完整的,在中国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确实保得非常完整。

  所以我劝外国人要学文言文,文言文学会了之后,你可以直接去读《四库》。《四库》是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全世界的人人人有分,这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人有分。希望全世界人都学,我希望三十年之后,文言文是世界上通用的语文。《群书治要》我们今年还有个活动,五月份的时候在联合国办一个活动。我准备了一千套送给与会的这些国家大使,现在参加教科文组织的有一百九十五个国家地区代表,所以送给他们,希望全世界人都学。我们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爱心,把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冲突化解掉,走向全世界安定和平,我们来做这个工作。所以我是很希望我们国家主席带头来领导。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衷心感谢老教授的勉励和致词,请就座。我们尊敬的净公上人老教授在二0一二年就发表,「学习《群书治要》,承担救世使命」的演讲。老人家期望大家通过学习、落实、弘扬《群书治要》,给社会国家带来繁荣昌盛,给世界带来和平发展。没有老人家的真知灼见的倡导,我们很难认识这一部治国宝典,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老教授的衷心感谢。

  主持人:好,我们的开幕式先到这里,我们先恭请主礼嘉宾先行休息,请全体起立,我们恭送。

  主持人:好,请大家先就座,下面我们播放两个短片,第一个短片是《群书治要》的简介,第二个是我们老教授写的序文,所做的一个短片,请大家观看,谢谢,谢谢大家。

  一部尘封千年的珍贵古籍,一部和谐社会的治世宝典,《群书治要》穿越时间的隧道,今天正向我们庄严走来。几千年来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纵观中华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多次社会安定和平的兴盛时期。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就是其中华美和谐的一页篇章。温总理在国务院参事会上曾谈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以为这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

  大唐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得益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这就是《群书治要》。诞生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群书治要》,是一部文言典籍,取自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撷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它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编辑而成,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因其广博而切要,太宗日日手不释卷。然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清乾隆六十年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群书治要》由魏征等文臣共同辑录,是成就贞观之治的思想路线和施政参考。这部典籍会集圣贤治国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经验,其思想历久弥新,是学问与智慧的凝聚,是打开祖宗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至此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再版印刷意义非凡,实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良箴,更是当今国家社会人民的福祉。一位志士仁人凝望苍穹如是慨叹,「今人不见古月照,古月依旧照今人」。让我们怀着一分对古圣祖先,永远的敬仰与孝感之心,从学习落实《治要》做起,承传先志,继往开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圣贤之风,山高水长,《群书治要》清净宇宙,和谐社会再现光芒。

  「《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0一0年岁末,净公上人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两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则不免自招灾殃,祸患无穷。净公上人深知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欢喜委托世界书局重新影印出版一万套,拟赠两岸三地暨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导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欣见《群书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阎初仁者嘱余为序,谨以此数语,表随喜赞叹之意。

  净公上人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于香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