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4|回复: 1

[学佛文档]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九三九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三九卷)  2008/4/8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3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第三大段第二小段,偈颂第五首看起。昨天我们讲过,这段没讲完,我们继续来学习,先把这两首偈念一遍:
  【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著。】
  这两首是讲「真止」,对我们真修行,真的想在这一生当中能有成就,那这段经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厌其烦的反覆来学习。昨天给同学们讲到,「入五止」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起六观」就是儒家讲的致知。你看看「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我们细心去想想这几句话,然后自然就明白了,凡夫的心,六道众生心,心不正!为什么心不正?意不诚。为什么意不诚?他的看法、想法都错了。为什么意不诚?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烦恼障碍了智慧。所以你要智慧现前,你就先把烦恼放下。在中国古圣先贤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可是话说得容易,放下烦恼确实不是一桩容易事。烦恼为什么放不下来?迷失了自性。自性里没有烦恼,自性本来是佛,所以大乘教里面佛一再的开导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在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性本善,这个话是上古时代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夫子在二千五百年之后,对我们现在来讲,刚好是二千五百年前。二千五百年后,那就是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算下来到孔子二千五百年。所以后人称之为集大成者,把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诲写下来,流传给后世。使古圣先贤的教诲不至於散失,这是孔子对於中国传统文化所建的大功,无与伦比的功德。到又是一个二千五百年我们还能看到,这个我们不能不感谢孔子。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佛经上所说的原理原则,跟我们老祖宗所传的大致相同,而且说得更详细。老祖宗教我们从格物开始,有道理,是对我们一般人讲,芸芸众生大家都能遵守。记住老祖宗的教训,依教奉行,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确实可以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而给社会、给国家、给世界带来安定和平。众生当中也有不少善根深厚才智过人者,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向上提升。提升到究竟圆满那就是明心见性,这就叫成佛,提升到究竟圆满。这个事情不是试试,是每个人都应当要做到的。现在我们迷得重、迷得深,提不起来,不要紧,只要你能够长时间不断的薰修,也许这一生当中就成就了。我说个也许,没有说得很肯定,是什么原因?这个因素不在外面,在自己,自己是不是肯真干?自己要是真干,这一生就肯定成就。如果烦恼习气放不下,想干,真干,干得不彻底,干得不究竟,这一生能不能成就那就有个问号了。总而言之,这个权不在别人手上,在自己手上,这才给你说真话。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佛,在《华严经》上讲,就是决定要成就初住以上的地位,初住菩萨就把妄想放下了。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说得简单一点、通俗一点,眼见色不起心、不动念,耳闻声不起心、不动念,鼻闻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为什么要不起心、不动念?本来就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不起心、不动念,你完全回归自性,就是宗门里所说的明心见性,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如果我们修到这个境界,念佛求生净土是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不是中辈、下辈,上辈往生。我们学经教学了半个世纪,这桩事情总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没有怀疑了。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为什么要起心动念?我很想不起心、不动念,可是偏偏会起心动念,这什么道理?习气,习惯了。这个习惯不是这一生养成的,无量劫养成的,你现在想把它一下断掉,真的不容易,这不是假话。那怎么办?古大德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好,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妄念,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念头起来了,不怕,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你觉太迟了。觉太迟,你这个妄念会念念相续,这就麻烦;如果觉悟得快,这一觉悟,妄念就没有了,就把它断掉。怎么觉法?这有八万四千法门,觉悟的方法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方便的、最殊胜的、最容易的、最稳当的,无过於念佛。所以念佛是觉,我们见色闻声起心动念,这一下警觉到,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拉回来归到阿弥陀佛,这叫真念佛人,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成佛了。成佛是什么?念佛里头没有一个杂念,不要说没有杂念,没有一个念头,只有佛,除佛之外没有念头。佛,佛还是个念头,这个念头不要紧,这个念头能断很好,能断那你就不必到极乐世界,你已经成佛了,成究竟圆满佛。如果念佛这一念不能断,没关系,带业往生,带这一念到哪里?不是生凡圣同居土,而是生实报庄严土,这地位高!为什么?凡圣同居土带的业多,他带著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他还带分别、他还带执著,他全带了。那你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带一个起心动念,其他都没有。所以这一点也要搞清楚、搞明白。
  早年我在美国,美国有些人盛行不带业往生,叫消业往生,带业不能往生。他们去查《大藏经》,搞了一个小组查《大藏经》,《大藏经》里头没有说带业往生。有位老居士,那个时候八十多岁的老居士,跟我们李老师是好朋友,住在美国,也是念佛人。他特地来问我,他说:法师,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怎么办?我告诉他:带业不能往生,那没法子,就算了!他就愣住了。然后我就告诉他:不带业是成佛,只有佛不带业,你想想,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带不带业?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是不是带业?他这才恍然大悟了。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带业,只有佛不带业。我说如果带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为什么?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没有资格往生,他带业。所以教要细细去观,不能粗心大意把教误会了。然后问他,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讲带业往生,有没有讲三辈九品四土?这个有,这个《大藏经》上查到。我说:如果没有带业往生这桩事情,这个四土三辈九品怎么讲?讲不通,不带业是平等的,哪有这种差距!这他就明白了。三辈九品的差距从哪里来的?就是带业带的多少,带得少的往上升,带得多的那就往下面,这就三辈九品,这么来的。他就明白了,不再怀疑了。我说: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有分。但是人家说消业,那个人来头也很大,在美国很有声望,很有名气,我们也不需要得罪他。所以我就说:那个人说不能带业,要消业往生,也没有说错,怎么没说错?希望你多消一点,少带一点,你的品位不就高一点吗?这个话传进去,我们也没有反对他。所说的全是事实真相,确实带得愈少愈好,你看看,三大类的烦恼统统具足,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是生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如果这三大类的烦恼断了一种,执著没有,他还有妄想、分别,那就生方便有余土,升了一级。假如分别也没有,只有起心动念,他就生实报庄严土。这就带得多少不一样,由此可知,消业很重要!
  我们要忏悔业障,普贤菩萨的十愿,那就是修学西方极乐世界具体的纲领。你要到极乐世界去,你头一个要学用真诚、清净、平等心修「礼敬诸佛」。极乐世界不是一般诸佛世界,比一般诸佛世界高、殊胜,那就它是修普贤行的道场。你们看看《无量寿经》第二品,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本子,他把这个经,经不长也分四十八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分四十八章。第一、第二都是序品,都是序分,还没有入正宗分,在第二品一开头第一句「德遵普贤」,都是修普贤行,都是学习普贤菩萨教我们的十个纲领。这十个纲领展开就是全部《华严经》,把《华严经》总结成十条,就是普贤的十愿。第一条就教给我们「礼敬诸佛」,我们有没有做到?要真干!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没有用真诚心,没有用清净心,没有用平等心,错了。这是什么?心里面想念阿弥陀佛,想求生极乐世界,实际上跟西方极乐世界诸佛菩萨所修学的不相应。他们的用心是大菩提心,就是我们常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们用这个心是佛心,这是自己的真心。我们常常讲自爱,什么叫自爱?用这个心就真正自爱,它是我自己的真心。如果把真心忘掉,我们对人虚伪,真诚没有了;心里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染污了,清净没有了;看到别人总以为自以为是,贡高我慢,平等没有了;再迷惑,智慧没有了;不知道尊敬别人,不知道爱护别人,慈悲没有了。这样的念佛,怎么能往生?但是不能说没好处,好处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善缘。什么时候能往生?到哪一生你具足真心,真念佛,那就肯定往生。真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心!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迷了之后,则背道而驰,这错了。回过头来,我们从虚伪回归到真实,从染污回归到清净,从贡高我慢、自以为是恢复到平等,从迷惑颠倒恢复到正觉,从自私自利恢复到慈悲。诸佛菩萨、圣贤教诲没有别的,教你回头就是!佛门常说的「回头是岸」。迷,你走的路六道轮回,这一回头就是极乐世界,一回头你就见到自性弥陀,你回到唯心净土,都是现成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说得这么简单,这么明了、透彻,可是听的人,有很多人听不懂,听不懂什么原因?业障太重,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舍弃就是格物,物就是物欲,精神上的、物质上的这一切欲望要放下。我们常讲的,也讲得很具体、很粗俗,我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我们遭遇的第一重的障碍,你入不了佛门。只要你还有这十六个字,你学佛再用功,你能背几十部大经,好像也在依教奉行,你这一生不能成就。为什么?这十六个字有一个就全有,十六个都具足,这《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东西不能不放下,不放下亏吃太大了,来生来世接著再学。为什么?你没有放下来,你留级,你不能升级,像念书一样留级,来生再学。那还不错,你能够修十善五戒来生才能得人身;如果连五戒十善都做不到,好了,来生的机会没有了。为什么?你到饿鬼、畜生、地狱去了,那没机会学了。什么时候你的罪报报完,你再得人身,遇到佛法再接著学,这就是谚语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你这一生学的,这一世学佛,你这一个差误到三恶道去,至少是十几生,甚至於一百生、两百生,再得人身,再遇佛法,你说你隔多长的时间。不是生生世世接著,生生世世接著那还快,这正是佛在经上常说的,佛说老实话不是吓唬人,佛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逢」,是真的不是假的。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闻佛法就更不容易,今天这个地球上得人身的,将近七十亿,几个人闻到佛法?你就明了了。为什么要闻佛法?闻佛法你一旦觉悟就成佛了,再不搞六道,六道没有了。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这是闻法修行殊胜之处。
  所以学佛的人,第一个要紧的事情就是要真正有这个认知,你认识得人身、闻佛法的艰难,你明了得人身、闻佛法的好处,你真的抓到了。这条路是不好走,障碍很多,这障碍从哪来的?生生世世做许多善、不善,跟很多众生结的缘叫冤亲债主,他不觉悟!他不觉悟,他就找你,就来障碍你。这桩事情佛菩萨教导我们,祖师大德给我们做示范,要把自己的发心、一切的修学功德回向给他们。也就是说我们把心量拓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