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26|回复: 15

[论] [唯识]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八识规矩颂义贯
目录

    八识规矩颂义贯 目次 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学

    八识规矩颂义贯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一节 前五识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二节 第六识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四节 第八识颂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目次 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学


  「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学

  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二、「相宗系列」撰注缘起

  三、何谓唯识学?

  ㈠、从「唯识」二字看

  ㈡、从五位百法看

  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

  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

  3.从心所有法看

  ①从行心所看

  ②从别境心所看

  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

  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看…

  ⑤从无为法看…

  八识规矩颂义贯 目次


  「八识规矩颂义贯」引言

  (修习唯识学的研读次第)

  八识规矩颂(原文)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一节 前五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

  第二节 第六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无漏(共四句)

  第三节 第七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

  第四节 第八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学派;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二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一论」目、婆薮、佛护、青辨等。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因而开创三论宗。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此派虽名「中观」,实是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中观」,又称「空宗」。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宗基本上都属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且研习法之本性,故又称为「性宗」。

  至于法相宗(或瑜伽宗)最主要的经典则为「一经一论」: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其根本经典,根据成唯识论游记,则为六经十一论:

  A、六经—解深密经、华严经、密严经(又名厚严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昆达磨经

  B、十一论—l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生大乘阿昆达磨集论久摄大乘论(以上无著菩萨造)、辨中边论(本颂弥勒菩萨说,世亲造释论)、分别瑜伽论(本颂亦弥勒菩萨说,世亲造释论、此论未传译)、唯识二十论(世亲造)、十地经论(世亲造,系解释华严经十地品者)、集量论(陈那菩萨造、义净译、已亡夫,系因明学之论典、发挥现比二量、及识之三分说)、观所缘缘论(陈那造)。

  由此可知,瑜伽宗的根本经典,其中之六经皆是佛说;其十一论,则为菩萨说或造,包括弥勒、无着、世亲、陈那等。至于瑜伽宗的传承,除了释尊与弥勒菩萨外,主要是无着与世亲二菩萨等。无著菩萨系在佛灭后九百年顷,诞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出家后证入初地,凭神通力上升兜率陀天,亲聆弥勒菩萨说法,悟得缘生无性的大乘空义,受请弥勒菩萨于中夜降种于其中印度阿腧陀国之禅堂,为说五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颂、大乘庄严经论颂、辨中边论颂、王法正理论)。无著菩萨又秉承弥勒菩萨所说之旨,造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阿昆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等。世亲系无着之弟,起初修学小乘,后受无着所化,归依大乘,并承无着之教,大弘大乘教法,名为百论之主,着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尤其是唯识三十颂,对中土更有莫大影响,因为世亲造颂后,有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先后造释论以解释颂文,于是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唐代玄奘法师入印求法,即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得其师承。返唐之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旨。并杂揉十大论师解释唯识三十颂之论文,而成「成唯识论」,因而成立法相宗。因此中土的法相宗,简言之,即是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而修证一切唯识之旨的教法。

  继承玄奘大师唯识之教者颇众,其著名者为:窥基、种防、嘉尚、普光、种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惊、圆测等。窥基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法相宗亦时称慈恩宗。新罗(古韩国名)僧太贤从圆测之弟子道证学法,着有唯识论古迹,世称为「海东瑜伽之祖」。

  以上为狭义的法相宗之根本经典与传承。至于广义的「法相」,则泛指大乘唯识宗、小乘俱舍宗、及六足论、发智论、大昆婆娑论等。兹将以上所说,简单表解如下:

  最后,从瑜伽宗的根本经典之六经来看,除了最后二经中土未译外,其余四经(解深密经、华严经、密严经、楞伽经),皆是所谓「性相圆融」,亦即,有性有相,并非纯是法相之学。更有进者,这四部经同时也是性宗的根本经典;尤其是楞伽经,更是禅宗达摩祖师傅以印心的(直到六祖改成金刚经)。可见,即使在禅宗的正法眼藏用以印心的,在六祖以前,本是性相圆融、性相不分的。不但性相不分,而且也是显密不分的:因为华严、密严、解深密,乃至楞伽也是显密二教所共尊的。然而其后,以众生根器转钝,不堪受持全体大法,因此分门修学,各擅其长。然而依法之本源与发展来看,此系不得已之事,并非法本有分派,而实系人根转浅所致:并非法有二种、三种或多种;种种法敦实系如来法身之一体;众生不堪全体大法,故别受其部分之法。然其要者,若欲求无上菩提,切莫以自所修学之一部分法,或性或相、或显或密,执摸象之解而言:「这就是如来法的全部!」因而得少为足,甚或是自非他、种种妄想分别,乃至互相攻讦、诤斗,如是即是迷人,枉受辛勤,不入正理。

  二、「相宗系列」撰注缘起

  佛法之修行之四大门即:信、解、行、证。故若信而不解、解而不行,即无由断证。更何况不信、不解、不行,甚或虽饱览佛经,却于如来正法,不能起正信、正解,乃至种种曲解、邪解、谬解;如是不但自不能起正修行,更会误导他人。

  佛法之显教大致分为性宗与相宗二大部,而相宗即是唯识学、或法相学,或二者合称为「法相唯识」。然而「法相」与「唯识」是不一样的:如前所说,所有的瑜伽部,乃至小乘的大毗婆娑论、六足论,及介于大小乘之间的俱舍论,都可以说是属于广义的「法相」之学,故法相学含义较广,它可以包括一切大小乘的法相之学。至于「唯识」,则是大乘的不共法,小乘法没有。因为唯识学所研析的众多「名相」,也是属于法相所摄,故亦通称大乘唯识学为「法相宗」,而「法相宗」一词便俨然成为唯识宗的代名词。实则,据理而言,「唯识」得成一宗之名,因为「唯识」一词之中,即有自宗的主张。但「法相」一词,则毫无特色、主张,且为多宗所共享,故实不适合成为一宗之名。然以历代以来皆如是相传,故亦姑且随顺「传统」,亦时随而称之为「法相宗」或「相宗」;但读者诸君须知「法相」与「唯识」之别。

  显教中的性宗,则是大略概括了一切显教中涉及「法性」,或以参研「法性」或「本性」为主之宗派,举凡禅宗、中观、三论、般若、乃至华严、天台等学,都可以说是研修「性宗」之学。在中国历代,性宗之学可以说是「独占」了整个「佛教市场」:至于「相宗」,则只有在唐初,于玄奘大师及其弟子窥基法师、普光(大乘光)法师等之弘传,昌盛一时,唐后即趋式微,乏人问津;及至明末,方有蒲益大师、憨山大师、明昱法师等之研求提倡,才稍稍振兴;其后却又告式微。至于民初,又有一些佛学家,主要以白衣为首,大力倡导法相唯识学,于是唯识学又再度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然这些唯识学者,他们研究唯识学的最初发心,是有鉴于禅宗在中国高度发展,而禅宗之末流,则流于空疏、不精确、不切确、乃至不切实际之口头禅,因此欲提倡法相精确之唯识学,以纠正禅宗末流之弊。这等发心原无可厚非,然而却矫枉过正,只看到禅宗末流之弊,而不见禅宗正法之善;于是由本为救禅流之失,转而一心、全力地抨击所有禅宗,乃至广义的性宗,亦加以讥毁。这些学者的一些出家弟子或再传弟子,继承其志,发扬光大其说,大事「以相破性」,这实在是对唯识学之义,多有误解及曲解所致。其实,诸有智者皆所共知,如来大法犹如「如来之一体」,而性相二宗,即犹如「如来之左右手」;奈何众生不解斯义,却拿着如来的「左手打右手、右手打左手」,再「以双手打头」:这岂是如来说法之意?如来说种种法,岂是要使众生执其所说之一部分法,而互相斗争,互相是非?此实大悖如来说法之旨。盖如来所宣说无量妙法,皆是以大悲、大智,依众生根机,方便引摄,皆令入无上菩提之行,即所谓:「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可怜众生愚昧,闻说妙法,不自修行,乃依我执我见,大起诤斗,因而谤法、破法、讥毁正法者,所在多有。

  由于唯识学历代研究者少,可供参考的批注实在不多,且又多是文言文,再加上经典的本文及批注之文,皆多深奥难解,因此现代人即使发心要学唯识,也困难重重。笔者有鉴于此,一来欲令佛弟子凡发心欲学唯识者,皆有门可入,至少于经论之文皆能解得,且于其旨得正信通达;二来,众生若普遍能阅佛典、于其中得正信解,即不虞为恶知识所惑、所欺诳。三来,以此宣扬如来唯识正旨,令法界众生普徧得正知、正信解:如来所说一切妙法,实不互相违逆、亦不乖隔;以如来之法「前善、中善、后亦善」故:诸佛子于如来圣教,莫自斗诤、莫起违逆之意,更勿兴谤;应顺佛教,信解奉行,灭度超越诸障:烦恼障、所知障、报障、恶业障、法障、魔障,直趋无上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何谓唯识学?

  「唯识学」之义,一言以蔽之,即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兹释如:
  近代由于科学昌盛,因此大众都十分崇尚科学。而于佛教中,亦有此风尚。其中以一些唯识学家之见,更为显着。他们看到唯识学中诸多法相,及其脉络分明的关系,觉得唯识学「很科学」,而且唯识学所研究的主题,亦都是「心理学」方面的,所以他们便把唯识学当作「佛教心理学」来研究。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唯识学虽然「很科学」,但它究非科学;因为佛法虽可以「很科学」,但佛法是超乎科学的。同理,唯识学也非「佛教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世学(世间的学问),所谈的是「世谛」,而唯识学则是「出世法」,所参究的却是「出世谛」,出世之正理;故两者不可混同;更不可因唯识学与心理学在题材上有少许相似之处,就因此令佛教徒觉得自己「身价百倍」,或赶上时髦,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若这样想,即是:「以世法为贵」,以及「以世法来判别佛法的高下」——也就是这种观念的错误,而令某些佛学家以「科学」的标准,来重新为全体佛法作「判教」的工作,从而导人疑、谤种种佛法。

  若定要说唯识学是一种「心理学」,则须知它并非「普通心理学」,而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这是一切学唯识的佛弟子,必须要知道的事。因为佛及菩萨慈悲开示唯识正理,都是为了帮助佛弟子修习菩提正道,不为别的,故是「助道心理学」:又,唯识学所处理的「心理问题」,都是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碰到的种种现象、问题、或困难,以及如何去面对、排除等,因此它是「修道心理学」。故此「助道心理学」,其内容、题材、及目标,大大不同于处理世间凡夫心理的「普通心理学」。因此,「唯识学」可说是一套专为佛法修行人设计的「修道心理学」,故不能把它当成一门「学术」来「研究」。

  那么「唯识学」的「唯识」二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唯识」之意义为: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皆是依识的「自证分」(本体),所变现的「见分」及「相分」,此外,并无他物,故说「唯有识」。易而言之,即华严经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华严经此语的一半,「唯心」的部分,即在「性宗」之圣教中,广说开阐之:而此语的另一半,「唯识」的部分,则在「相宗」之圣教中,广说开阐之。故知,「性宗」的「唯心」,与「相宗」的「唯识」,在真实内涵上,实无差别,只是所对的根机不同,所施的方便有别,如是而已;是故当知,性相二宗并非敌对,而是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又,如来说法之常途,常是「性中有相」、或「相中有性」,乃至「显中有密」,「密中有显」,「禅中有净」、「净中有禅」,只是广略开合不同,主伴有异。例如若对相宗之机,则广说相宗之法,而略说性宗,乃至点到为止。反之,若对性宗之机,则于经中广说性宗之法,略说相宗,乃至点到为止。至于显密的广略开合亦如是。如来如是说法之用意为:

  1、令学者广种善根——以诸菩萨没有只修学一法便得成佛者,皆是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福德资粮,广度众生,然后方得作佛。

  2、令菩萨于法知所会通——诸法之性本通,众生以自心闭固凝滞,故于法滞碍不通:以心不通故,法亦不通;若其心通,则法自然通达;如来欲令众生借着于法性之会通,而达「心通」之目的,故作是说。

  3、为令诸菩萨速去法执,断除所知障、法障,故如来说法,「性中有相」,「相中有性」,悉令断除对法之偏执。再者,有些经典,所对之根机为圆熟之大机,于彼等经中,如来即为之开示性相融合之无上法教,例如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皆是。

  其次,「唯识学」之意义,可再从「唯识」二字,及「五位百法」来研讨,便可更为详细:

  ㈠、从「唯识」二字看:

  一切万法,唯识无境,以一切外境皆是诸识所变现的「相分」,故诸尘境界、山河大地、有情无情,皆是此识所变现者,并无实体。行者作如是「唯心识观」,了达自心,不迷于境,于是从修断中,渐次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不受境缚:心得解脱,证「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得大菩提。

  ㈡、从五位百法看:

  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 唯识百法,大类分析「一切法」为「有为法」及「无为法」,这两大类法即摄尽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世尊开示此法,为令诸佛子了有为、证无为,其宗旨则在出世的无上圣道,亦即是「六无为法」中的「真如无为」,此亦即「唯识之胜义性」,也就是圆成实性(见唯识三十论颂及成唯识论)。故知如来一切所说,皆是为了拔济一切有情出于有为生死之苦轮,达于涅槃、菩提,此即所谓「二转依」)的出世圣道。可叹当今末法,有人讲说如来法,却作颠倒说,令人贪着世间法,于有为有漏之福,种种营求,却自谕为「修行大乘」,或说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殊不知这是误解及曲解禅宗六祖大师之意。六祖是说:「不离世间觉」,并未说「不离世间迷」,此其一:又,「不离世间觉」之义为:不能离于对世间有情的悲心、菩提心,而能证得大觉:此是正义。因此祖师之意,并非教你继续贪爱、恋着世间,而能证得大觉。是故莫错用心。若错用心,错解佛经,一切所修,枉费辛勤。故知「正见」之善根在学佛上,极其重要:以正见故,能正思惟,抉择正法;如是一切所修,功不唐捐。

  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这四位之法,总名为「有为法」,也就是说,这四位法即该摄一切有为法尽。如来如是开示,为令众生了「心」为本,其它一切有为诸法,若色若心等,皆是心体(心王)之作用与变现。如是了已,行者返求自心,不向外驰求,得达其本。

  3、从心所有法看:

  ①从遍行心所看——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了知心识的作用中,普遍一般的条件,共有五个:作意、触、受、想、思。

  ②从别境心所看——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知修行中诸善法生起之相、状、及要件,共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所以,修行人想要修行善法、或「断恶修善」,或「灭罪生善」,必须具备这五个条件,才能奏功。

  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这就显示了唯识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令人「断恶修善」。而佛法中所谓「善」,不是世间法中之善、或有漏福报,而是能成就无漏圣道之究竟善法,共有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学佛是为了断烦恼」的「烦恼」,到底是什么?「烦恼」依唯识百法,则分为二大类: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根本烦恼又称大烦恼,简称为烦恼,共有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共有二十个:忿、恨、覆、恼、嫉、怪、诳、谄、害、侨、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读者大德您若仔细看一下这六大烦恼及二十个随烦恼的内容,便知为何唯识学是「修道心理学」之因;因为这些烦恼及随烦恼,只有对佛法的修行人(要证菩提的人)来讲,才是大病,才是恶,才须断除;若是世间凡夫人及外道人,并不以此为当除之病;因此,狭义而言,唯识学上修断之事,乃至广义而言,一切佛法上的修断之事,所欲断之恶、烦恼、不善法,皆是以此六根本惑及二十随惑为代表。是故修学唯识法相,不但不会与他宗抵触,而只会令所修、所知更为充实、明晰、精当:易言之,即令行者更加清楚要「修什么善、断什么恶」。故此三位心所有法(善、烦恼、随烦恼),即指出了一切唯识学的基本骨干:修善断恶。换言之,唯识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即是教人修善断恶,以断惑故,故能证真,通达趣入第六位的「无为法」。若通达无为法,即是三乘贤圣。

  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看——唯识之义,为令行者了知:除心所有法外,尚有与心不相应的行蕴所摄之法,以及内外的十一种色法,以俾于修行时不迷于色、心等内外诸法。

  ⑤从无为法看——此为令知唯识学最终之目的,不在名相言说,而是与一切如来所说法一样,在于「断惑证真」,达于无为之境。此乃唯识宗与一切佛法之共相。而且,由于唯识学是大乘法,故亦与其它大乘法一样,其最终之修证旨趣悉在于「六无为法」中的「真如无为」。此「真如无为」即是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论颂所说的「唯识实性」(唯识三十论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亦称「圆成实性」。因此唯识瑜伽行者所欲修证者,即是「大乘共法」的「真如无为」:然此真如法却是不与其它四乘法共的:不但不与人乘、天乘,乃至不与声闻、缘觉乘共,更不与外道共。唯有大乘根人,方能正信解、修证、趣入。此亦是一切如来成佛的「密因」(大佛顶首楞严经),一切诸佛的「因地法行」、「净圆觉性」(大方广圆觉经)。是故当知,释迦如来及弥勒菩萨(未来佛)于唯识诸经论中所开示之真如及唯识性,实与大乘诸经论中所开示之真如,无二无别,悉是最高、最上之法,以诸如来皆是「乘真如之道而来,故称如来」,诸正见佛弟子,皆应如是知。

  由以上从「唯识」及「五位百法」的分析,则更可了知「唯识学」实际的意义及旨趣,皆是为了修证无上菩提,亦为护持如是正义故,普令有情皆各得正信解故,斯有「相宗系列」之撰注,以期一切有情,于如来正法悉得解行相应,共同护持正法,远离魔事,疾入无上菩提。是为序。

  释成观识于美国密执安州遍照寺

  佛历二五四六年四月初四日

  「八识规矩颂义贯J引言(修习唯识学的研读次第)

  八识规矩颂是玄奘大师的作品。大师致力于译经弘法数十年,其所译经论之范围几无所不包,尤其是翻译他最专长的法相唯识之学,更是对大乘佛法的一大贡献。而八识规矩颂则是大师在译经数十载之后,将其在唯识学上的心得之菁华笔之于书,以为后世习唯识者扼要之开示。

  一般学唯识学的人,于初发心时,多半先读八识规矩颂,这表示本颂历来广受学者喜爱,不过迄也可能是因为本颂颂文短,且其名称(规矩颂)平易近人,因此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唯识学初基的入门之书;其实这是误解。迄正如般若心经一样,因为经文篇幅小,而且译文极其畅顺,读来朗朗上口,因此也为一般初学者所钟爱,而且也因此以为般若心经是初基学佛入门的经典;其实大谬不然。八识规矩颂与心经一样,都是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其实都是在阐发佛法中最甚深、最究竟的道理,只不过心经是从「性」上来说,而八识规矩颂却是从「相」上来讲;而且÷者都是从最基本的道理讲起,最后都是入于最甚深的具如究竟之理。(附及,关于般若心经的究竟国满之旨,请参阅拙著心经系列初版三刷跋文:「空义再释-l p.213—p.224)再者,此一经一颂,正好都是玄奘大师的作品——一为译作,一为著作。

  基于以上的道理,故佛弟子若想有系统地研习唯识学,初学者,最好是先从大乘百法明门论下手,再看大乘广五蕴论,然后再研读因明入正理论、唯识三十论颂、这时再研读八识规矩颂就比较清楚;接下来可研习:观所缘缘论、六离合释、俱舍论(此书是要精通大小乘法相学的必读之作)、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若依如是次第研习,应会比较有头绪。此系敝人的一点心得,不揣孤陋,野人献曝,不尽之处,还祈方家大德海涵。

  释咸观谨识于美国·遍照寺

  三oo六年九月四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一.前五识颂

  ①颂凡情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②颂圣果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二.第六识颂

  ①颂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②颂无漏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三.第七识颂


  ①颂凡情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②颂圣果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四.第八识颂


  ①颂凡情

  性惟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②颂圣果


  不动地前纔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剎中

  八识规矩颂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沙门释成观撰注

  「八识」:众生之一心,以佛智观之,可析为八识,这八识即是心的主体(又称为心王) ,这是依各识所在的位置与作用而区分。八识即: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或本识,即第八识) 、末那识(即第七识、又称第七意识,亦或简称为「意」、「意识」) 、意识(第六识,又称第六意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五者又称为前五识) 。前五识加第六识,又常合称为「前六识」。前六识加上末那识,又常称为「前七识」或「七转识」。

  「规矩」:表示法则、轨迹、行相之定理。亦即,本颂是叙游这八种识的行相,或运作的轨迹以及法则,以这些识的运作有其一定的原则,故称之为(识规矩颂义贯「规矩」。因此,「八识规矩」,亦即是:八识运作的法则或定义。

  「颂」:又称偈颂,通常为四个句子组成的韵文,类似汉诗中的「绝句」或英国及波斯的四行诗( Quatrain ),是为佛经中说法的一个方式。梵文称为「伽陀」( Gatha)
,分为两种:

  (一)重颂——梵文「祇夜J( Geya),即佛在讲完经时,常在散文(长行)的最后,再附上一个偈颂,把前文的大义再以韵文叙游一遍,以方便弟子们受持,因颂文较短、字句整齐、又有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故易于受持,且印象深刻。法华经中每一品多有重颂(祇夜)。

  (二)孤起颂——梵文即是「伽陀」。有说伽陀不一定是四句为一颂,有的是二句、四句、六句、八句等,句数不定,然而多半是四句为一颂。此种颂文并非跟在长行之后,而是佛、菩萨在说法一开始时即先诵出颂文。而在颂文之后,有时说法者或造颂者并加上「长行」 (散文)来解释这篇颂文之义,这么一来,此颂文加上长行便成为一篇最正式而完整的「论」,例如瑜伽师地论、中观论、显扬圣教论等都是如此。然而有时造颂之论主,并未作长行的论文来解释颂文,因此便成为奂正的「孤起颂」了,例如本颂(八识规矩、唯识三十颂等。本颂共含十二颂,每颂四句,总其四十八句。

  「三藏法师」:「三藏」,一切佛典分为三大部门称为:经藏、律藏、论藏。藏」,宝藏之义。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教人)称为法师;亦即,以佛法自修、教他之出家众,称为法师。三藏法师」者,即通达经律论三藏之法师。

  「玄奘」—唐初人,公历602-664,留学印度十九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二三三九卷,为佛教最重要之译经师之一 ,亦是中国法相宗开启之人。 (附及,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是作者吴承恩杜撰的,完全与事实不符。须知西游记是一部讽刺及毁谤佛法的小说,不是弘扬佛法的小说,因为书中将三藏法师描游成一个脓包、听信谗言、欺压忠良的人(常听信猪八戒的小话而整孙悟空);又将「悟了空理」的人比作猴子、「受持八戒」之人比作猪;故西游记实是一部谤法、谤僧之书:佛教中人不应以为它是宣扬佛法的著作,更勿以「三藏取经」之扮相,作为倡导或充实法会「节目」之资。)

  「造颂」:即颂文的作者,亦即是论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一节 前五识颂

  1.颂凡情

    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注 释

  「性境」:在唯识学中,共有三类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兹释如下:

  (1)性境──「性」,是实之义,也就是实在、实有的根尘之境,如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或称四微);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这八法皆是有体的实相分,故称为性境;它们是从实种生,有实体用,故称为实。性境是前五识所缘之境。

  (2)独影境——即第六识缘「无自体之法」,例如缘「空华」、「兔角」等,或缘过去、未来所变之相分。「独」,因为只有第六识自己的作用:第六识的见分,缘自变的相分,故称为「独」。「影」,因为这个所缘之境,并无实质,只有影像,故称为「影」。

  (3)带质境——为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此为意识与前五识俱起,于五尘境上,能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其有尘相之质可分别,故称为带质。又,第六意识取前五识落谢的影子,再加以分别其美、丑、好、恶等,以其所取的前五识落谢之影像中,本含五尘之质,现在六识缘这些影像,便间接地带有五尘之质,故称为带质境。「带」者,兼带、含有之义。故带质境是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因它不如「性境」之直接缘有本质的尘境,又不如「独影境」的缘毫无实体的相分,而是间接缘含有本质相分的心心所法。

  前五识所缘之境,即是有实质的相分境,亦即是性境。

  「现量」:「量」,度量;凡一切可以见、闻、觉、知,可以测度、衡量的,都称属「量」。故「量」可说是可觉知之法。量有三种:

  (1)现量——「现」,即现前,亦即所谓当下之义。谓当下显现的各种境,不带名言(离于名字、言语) 、无筹度心(不起分别、计着之心) 、亲得法体(直接体得法之本然之性) ,称为现量,或现量境界。现在所说的前五识,就是现量境界。因为前五识对五尘,只有最基本的认知(了别) ,这种认知系在根尘相接的第一剎那产生,是最「原始」、最「素朴」的认知,系毫不杂名言乃至一切妄想、分别、联想、爱憎、取舍、美丑妍媸等价值判断。只单纯是对彼法本身本质的认知,称为现量。

  (2)比量——「比」,比类、比度。比度而知之量,称为比量。例如由远见有烟,而比知有火—由隔墙见角,而比知有牛,称为比量知,或比量境界。

  (3)非量——「非」,不正确、不实。错误的认知,称为非量。如心或心所,在缘境之时,作错谬的分别,其认知即与所缘的境之实在性相不符,称为非量。

  「通三性」:谓前五识的性是通于三性。三性为:

  (1)善性——凡能顺益于令世并后世之事物,称为善性。「顺益」,是指顺于正理,益于自他。

  (2)恶性——凡能违损于今世并后世之事物,称为恶性。「违损」,指违于正理、损于自他。

  (3)无记性——对于善、恶二品,都不记别的,也就是说:不归属于善、也不归属于恶的事,可说是中性的事,称为无记性。

  此句谓前五识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的。因为前五识能助第六意识造作善恶业,若前五识所作事,与信等善心所相应,则属善性摄。若前五识所作事,与无惭等烦恼或随烦恼心所相应,则属恶性。若与善、恶性俱不相应,即是无记性摄。

  「眼耳身三」: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

  「二地居」:「居」,居住。「二地」,指三界九地中的下二地:「五趣杂居地」与「离生喜乐地」。三界九地表解如下:

  因为无色界的四天没有五根(眼、耳、鼻、舌、身) ,所以五根只通于欲界与色界,亦即五根只在欲界及色界的五地才有。然而以五识而言,因初禅以上无段食,亦不受用欲界段食之杂气,所以初禅天中,鼻、舌二识已不现行,因此初禅天中只有眼、耳、身三识。若到了二禅定生喜乐地,则连外色、外声、外触之缘也都没有了,因此在二禅天连眼、耳、身三识也都不起现行。至于三禅、四禅,则更是不起现行五识。

  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这是说明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共有三十四个,包括:五徧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以及根本烦恼(贪瞋痴)三个。列述如下:

  (1)五徧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

  (2)五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

  (3)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因为欲界的善五识能与十善心所相应,(唯除了轻安心所);初禅则其善眼、耳、身三识,也能与轻安的善心所法相应。又,因轻安是禅定中所生的善法,故只有禅天中才有,欲界的杂染心是没有的。

  (4)中随烦恼二——即无惭、无愧。

  (5)大随烦恼八——即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从一切恶心中之五识,定有这「中二大八」随烦恼:如果是「有覆无记心」(虽是非善非恶的无记心,但却会覆盖本心) ,则定有掉举等八大随烦恼相应而起。又,随烦恼又称随惑。

  (6)贪瞋痴——这是六大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中的三项。

  「痴」就是无明,徧与一切染心相应,故染一污的五识都有贪心所:当五识缘欲界的顺于己情的五尘(色、声、香、味、触)时,便有任运的贪心所与之相应而起。反之,五识若缘违于己情的五尘时,便有任运的瞋心所与之相应而起。众生入初禅定时,眼、耳、身三识便无瞋心所现行,只有贪、痴二法,但它们也变成不是恶法了,而转成「有覆无记」法。

  义贯:

  前五识所缘的境在三类境中属于「性境」,前五识本身在三量中属于「现量」境界,而且「通」于善、恶、无记「三性」 (在三性法中都有五识)。

  前五识之中「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是在三界九地中的下「二地」 (五趣杂居地与离生喜乐地中) 居」住的(亦即,这三识只在下二地中才有,到了二禅天,便连这三个识也不起现行了。)

  心所法共有五十一个,而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只有三十四个,包括:五「徧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与「善」心所十一」个,以及中」随烦恼「二」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八」个(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因为一切恶心中都一定有这十种随惑、并三种根本烦恼「贪、瞋、痴」,这些都是与前五识心王相应的心所有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颂: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五识同依净色根」:「净色根」,即胜义五根,约等于现代人所说的「神经」,例如眼根即视神经等。五净色根是第八识所执受的相分:净色根虽是色法,但并非外四大所遥,亦非肉眼可见,故名为净色根。依这五净色根才能发起五识,故这五净色根称为发识的增上缘依。故说「五识同依净色根」,意谓:前五识皆是以五净色根为发识的增上缘依。

  「九缘七八好相邻」:这句是说明前五识生起,所需要的缘。「九缘」,是指眼识生起所须具备的九缘:

  (1)空缘——即根境之间的空隙或空间。亦即眼根与色境之间必须要有适当的距离,才能看得到(才能成识):距离太远不行,太近也不行。

  (2)明缘——即光明,或光源,如日、月、灯等:要有光明才能见。

  (3)根缘——即诸识所依之根:在此即指眼根不坏。

  (4)境缘——即诸识所缘之境;在此即指要有色境当前。

  (5)作意缘——此即五徧行心所之一;须有作意才能见。

  (6)分别依——即第六识;还须有第六识参与。

  (7)染净依——即第七识—亦须第七识参与。

  (8)根本依——即第八识—亦须第八识参与。

  (9)种子依——即诸识各别的亲种子。

  眼识须依这九缘,才能生起。

  「七」,指鼻、舌、身三识之生起,只须七缘,即九缘中除去明缘与空缘;

  「空」是指距离,因为鼻、舌、身三识是要根与尘相接触,所以根尘之间必须没有距离(空间) ,才能生起对香、味、触尘的了别。

  「八」,指耳识须具备八缘,方得生起,八缘即在上面的九缘之中,除了第二明缘外,都须具足;因为耳识生起不须依靠光线,即使在黑暗中也可以闻声。

  「好相邻」,正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这句颂是说明前五识缘境之时,有「离」与「合」两种情况。合」,即是根与尘相接触、相合;「离」即是根与尘必须分开、相离,有一段距离。「合三」,即指鼻、舌、身三识是于根尘合中了别;「离二」,是揩眼、耳二识是于根尘相离中了别:因为眼见物、耳闻声时,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须在一段「有效距离」中,才能了别。此二种又称为「合中知」及「离中知」。「观」,即五识的能缘之见分所作之了别。「尘世」,即五识所缘的相分(外五尘境) 。五根对五境时所生起之五识,虽也含有依于自性分别、任运而起的贪瞋痴,但因前五识并无第六识的缘虑之用,故其分别之中并不带有名言(种种妄想分别之言说) ,亦不计执能缘之见分所缘之相分为内外法,故仍属现量。因此大佛顶首楞严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圆觉经云:「其光圆满,得无爱憎。」都是指五根与五识的现量境界而言。

  「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指外道及愚法声闻。因为声闻人只断烦恼障,而不断所知障,以所知障不除,故仍为无明所惑,故称声闻乘法为愚法。「难分」,难以分别、分辨。为何声闻人难以分辨根与识呢?因为根与识所缘之境相同,而且两者于境上,皆是任运而转,不起计度分别,故皆是现量境,所以两者很难分别。又,声闻人不知根与识皆各有「种子」与「现行」,而以为根与识是互生的,因此难分辨彼此。其实,根的「种现」 (种子与现行) ,只能引导识之「种现」,故只能说根是「生识之缘」,但却不能说「根能生识」,因为诸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

  如果根与识,愚者不能分别,那么根与识究竟要如何分别?两者有何差别?兹列述根与识之别如下:

  1.色心不同——根是色法,为第八识之相分。识乃心法,即第八识之见分。此即是体不同:根体为色:识体为心。

  2.三性不同——五根既是色法,且为第八识之相分,故与第八识同是无记性。而五识却具备了善、恶、无记三性。

  3.用不同——根能「照境」,而识则能「缘境」,是为二者之功能不同。

  义贯

  前「五识」系「同依」五「净色根」 (皆以五净色根为尘起的增上缘依) 。眼识生起的条件是必须有九缘」 (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具足;鼻、舌、身三识则须依「七」缘具足而生(九缘中除去空、明二缘) ,耳识须依「八」缘具足而生(除去明缘) ,此三类识生起的所依缘之数目正「好相邻」近。

  根与境相「合」时才能了别的识有鼻、舌、身「三」识:而根与境相「离」时才能了别的有眼耳「二」识:前五识即是以此二种方式而「观」见五「尘」之「世」界。

  除了有智者秉如来大乘教外,其余的外道与声闻等「愚」法「者」则「难分」辨五「识与」五净色「根」

  诠论:

  说眼识要具备九缘才能生起,这代表什么意义呢?这表示:一、识是内外之众缘和合才能生起。二、眼识生时,不只单单一个眼根就能生起,连第八、第七、及第六识等也都要参与,才能生起眼识。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颂圣果

    颂:
  变相观空惟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注释:

  「变相观空惟后得」:「变相」,变带己相,即谓前五识于自识变起奂如的相分。「观空」,变起具如之相后,而观二空之理。「后得」,即后得智。

  「后得智」表示即非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皆是无分别智(合于奂如之智)的一种,故根本智又称「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智又称后得无分别智」。

  「后得智」是在「根本智」之后得的智,故称后得。后得智又称「俗智」、「如量智」等,佛菩萨起于大悲救度众生时,即是依此后得智而作种种度生之事。摄大乘论释十二日:「根本智(之)依非心、非非心;后得智则依止心故。二智(对)于境有异:根本智不取境,以(其见)境智无异故;后得智(则)取境,以(其后见)境智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后得智缘境,如开目。」同上四日:「如来本识永离一切解脱障及智障,此识(如来本识)或名(根本)无分别智,或名无分别后(得)智。若于众生起利益事(之) 一分(即)名(为)俗智;若缘一切无性(而)起(之) 一分(则)名(为)员如智(根本智)。此(俗智与奂如智)二(者),合名(为佛之)应身。」由是可知,佛的三身之一的应身」即是由此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所成者。

  「果中犹自不诠真」:谓对前五识而言,即使行者到了佛果位上,仍然不能亲证奂如法性。「果」,指佛果。「诠」,即证。「真」,真如体性。

  「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明」,指大圆镜智。此谓前五识在行者未成佛之前,一直都是有漏的,必须等到金刚道后,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的当时,前五识也跟着转为无漏(究竟清净) 。因此说「五八果上圆」 (前五识与第八识要到了佛果位上才圆满转为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分身」,观佛三昧海经云:「佛(之)化身有三类:一、大化身,谓如来为应十地以前菩萨等(尚未到达十地的诸大菩萨等),演谎妙法,令其修进,(而趋)向于佛果(菩提)故,(佛即)化现千丈(之)大身也。二、小化身,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而)说四谛等法,令其舍妄归员,而得开悟,故化(为)丈六(之)小身也。三、随类不定,谓如来誓愿弘深,慈悲普覆,随诸(有情之)种类,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等。」如是三类化身,乃如来大智大悲,为度众生、息止生死苦轮所现者。附及,今时有诸学唯识者,竟依世智辩聪,不顺经教,而诋毁如来之三身四智系世人将如来「种格化」,此类无信之辈,作如是言说,既谤佛果法身功德,又毁经法,成一阐提人(不信佛正法之人) ,实是恶知识,幸诸佛子勿为其所惑。

  义贯:

  于修行中,前五识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以「观」于真如中的人我二「空」之理,但依此观所得之智「惟」 (唯)是「后得」智所摄,非根本智摄。以此五识即使至于佛「果」位「中,犹自不」得亲「诠真」如体性;故前五识在未成佛前,一直是有漏的,要等到金刚道后,第八识的大圆镜智之「圆明」最「初发」起的当下,五根与五识亦跟着同时转「成无漏」,而其相应心品亦转为成所作智:此后即能于尽未来际,徧十方界,示现「三类」不思议之「分身」 (化身) ,度脱众生「息」彼生死「苦轮」。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大乘佛法:

    中观学派(性宗):龙树、提婆等(般若诸经、三论):禅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

    瑜伽学派(相宗):弥勒、无著、世亲(华严、解深密、瑜伽论)

瑜伽学派之传承:

    释尊--弥勒--无著--世亲--陈那--无性--护法--戒贤--玄奘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二节 第六识颂


  1.颂凡情

    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注释:

  「三性三量通三境」:「通」,此颂文以F通」字贯串三性、三量、及三境,意指第六识于三性、三量、三境都是通的。「性」通指境与量;「境」,单指所缘而言。「量」单指能缘而言。第六识又称意识,或第六意识。

    「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善」,顺盆之义,指顺于正理,盆于自他。「恶」,违损之义,指违于正理,损于自他。「无记」,于善恶品,皆不记别(不属善恶,不能记在善或恶项之下) 。成唯识论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又云:「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为恶。」第六识的能缘与所缘之性,通于善、恶、无记:若第六识缘善境时,则能缘之心即属善性;若第六识缘恶境时,其能缘之心即属恶性;若缘无记境时,能缘之心即属无记性。故第六识通于三性:有善性的第六识、有恶性的第六识、也有无记性的第六识—亦即,第六识可起善性、恶性、或无记性之念,端看它所缘的境是什么:若第六识所缘之境是善性时,便有信、惭、愧、无贪等善心所与之相应而起,此时第六识便成为善性。若第六识所缘境是恶性时,便有贪、瞋、痴等根本烦恼,以及忿、恨、覆、恼等随烦恼与之相应而起,这时第六识便成为恶性。若缘无记境时,亦如是。

  「三量」:即现量、比量、非量。

  (1)现量——谓显现众境,不带名言,没有筹度心(无妄想分别) ,称为现量。

  (2)比量——比类而知之量:类似逻辑中的「推论」。例如远见有焖,比知有火:见今世造恶业,比知来世受苦报。

  (3)非量——谓心心所在缘境的时候,作错谬的分别,因此其认知不合于所缘境的奂实状况,称为非量:简言之,即是错误的了别或认知。

  之所以说第六识通于三量,因属依其所缘,共有以上三种量。再者,第六意识依其运作方式而有五种:

  (1)明了意识——又称「五俱意识」。因为此识系与前五识俱时而起,而命心对于所缘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一一皆能明了分别、进而取境,故称为明了意识。此明了意识通于现、比、非三量。

  (2)散位独头意识——此为凡夫在散乱位中,其意识不与五识俱起,亦即不缘现前之五尘境,而是独自散乱、纷杂地遍计现前所没有的诸法,例如作白日梦,或缘空华、水月等不实之自心现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实体之法,然其状态,既非在禅定中,亦非属梦境,有如想入非非,称为散乱独头意识:此意识即通比量及非量。

  (3)定中独头意识——「独头」,指只有意识单独在运作,而没有其它识参与其工作(亦即不与前五识中任何一个识俱起);因为在定中,前五识都不起现行(没有起来活动) ,只有意识自己在单独运作,故称为「定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系缘定中所观想之境,例如观佛相好、观净土庄严、或不净观等事,或观无常、苦、空、苦集灭道等理;此时不论其所观者是理还是事,都属于现量境摄。

  (4)梦中独头意识——人于睡梦之中,前五识亦不起现行,此时第六识单独缘于梦中自心所现的境界,这纯粹属于非量。

  (5)狂乱独头意识——疯狂之人、或患热病、或用迷幻药等者,其心所缘之境于五根中狂乱而起,意识起而缘之,此唯是意识徧计之非量。

  由是可知,第六识不论其作用之情状如何,皆通于「现、比、非」三量。

  「三境」略释如下:

  (1)性境——有实质之境。

    (2)独影境——无实质之境,如空华、水月等境。

  (3)带质境——介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系以心缘心,或以心绿色,而间接带有本质之境,故称为带质境。

  三境的解释详如上说。

  「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轮」,轮转。此谓以第六识功能显胜,通于三性、三量、三境,放能造作种种业,力用强大:因此凡夫众生处于三界受轮转时,此第六识最容易了知(看得出来) ,意即:若入圣位,不入三界轮转时,第六识的行相转为微细,便不是那么粗显易知了—由于凡夫在三界中造善、造恶时都要依赖此第六识故,因此此识之行相粗显,很容易被觉察到:这尤其是指相对于第七及第八识之行相幽隐、微细深沉难知而言。

  「相应心所五十一」: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所有的五十一心所都能与之相应。「相应」有五义:

  (1)时——谓心王与心所同时起;「同时俱起」是相应最重要的意义。

  (2)依——心王与心所的所依根为同一个。

  (3)缘——心王与心所同一所缘境。

  (4)行——心王与心所的现、比、非三量之行相俱同。

  (5)事——心王与心所皆各有自证分体事。

  「心所」有三义:

  (1)恒依心起:因为心所必须要依于心王才能生起。

  (2)与心相应:若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称为心所。

  (3)系属于心…心如主:心所如其仆从。

  「心王」即八种识;「心所」又称心所有法:心王是体:心所是心王的作用,

  故属于心之「所有」,故称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或「心所法」。心所法共

  有五十一个,分为六大类:

  (1)五徧行——作意、触、受、想、思。

  (2)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3)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4)六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

  (5)二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悝、诳、谄、害、侨、无惭、无愧、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6)四不定——晦、睡、寻、伺。

  第六识与这一切心所(总共五十一个) ,全都能相应,可见这第六识的「神通广大」。 (附及,关于五十一心所,请参阅拙作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P.23,P.92) 。

  「善恶临时别配之」:此谓虽然第六识可徧缘一切,且与一切心所法都相应,但它的善恶性,却要看它在缘境的当时,根据其相应的心所的善恶等性,再临时依现况而决定。

  义贯:

  第六识之性为善、恶、无记「三性」都有;其所缘之境界为现、比、非「三量」皆摄—由于第六识最为明利,故能「通」缘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三境」。

  以第六识能造作各种业,行相明显、功能殊胜,故凡夫于「三界」中「轮」转造业「时」,此识是最F易可」觉F知」的,(而其它诸识的行相就不是那么明显、易可觉知。)

  至于与第六识「相应」 (同时俱起、同依、同缘、同行)的「心所」法,则全部的六类F五十一」个心所皆与之相应;然而第六识之性究竟是属于「善」、「恶」、或无记性,则须到「临」缘境之「时」,才依据其相应心所之性而各「别配之」—亦即,第六识缘善心所时,即成善性;若缘恶心所时,即成恶性。

    颂: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注释:

  「性界受三恒转易」:「性」,指善、恶、无记三性。谓第六识若与信等善心所相连,则为善性;若与根本烦恼、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或有时并不与善、恶相连,而与徧行、别境等相连,便成无记性。因此说第六识在三性中,常常转变。「易」,变也。

  「界」,指三界。第六识有时缘欲界,有时绿色界,有时缘无色界:故第六识在三界中也是常常改变的。

受」,指五受:

  (1)苦受——领纳违境,逼迫身心,称为苦受。

  (2)乐受——领纳顺境,身心愉悦,称为乐受。

  (3)舍受——领纳中性境,不苦不乐,称为舍受。

  (4)忧受——此为从苦受中再分出:「忧」并非很强大的苦,但是它的行相深长、细密,容易令人受困。

  (5)喜受——此为从乐受中再分出—乐受之强烈而且短暂者,称为喜受。第六识在五受中也是常常转变的;故地藏经中说:「一切众生性识不定。」

  「根随信等总相连」:「根」,指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随」,指二十随烦恼。信等」,指十一个善心所。「总相连」,谓第六识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及信等十一善心所,总是相连在一起,而成善性或恶性等。

  「动身发语独为最」:「动身」,驱动身业。「发语」,发起语业。

  「最」,最强有力。谓第六识在发动身、语二业的力用上,于八识中,此识最为强盛。也就是,在造善造恶方面,第六识之功能强于其它诸识。

  「引满能招业力牵」:「引」,即引业。谓能招第八识,牵引异熟果,称为引业。「满」,为满业。谓能招前六识,满异熟果,称为满业。「牵」,牵引。谓第六识所造之引业与满业,能招感异熟果,牵引众生,生于六道。

  义贯:

  第六识在善、恶、无记三「性」、及欲、色、无色三「界」以及苦、乐、忧、喜、舍五「受」这「三」类法中,「恒」甫「转」变改「易」。第六识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及信等」十一善心所「总」是「相连」而成其善、恶性。

  第六识于驱「动身」业、「发」起「语」业之力用方面,于八识中,此识「独为最」强胜:其所造之「引」业与「满」业「能招」感异熟果,其「业」报之「力」则能「牵」引众生,生于六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颂无漏

    颂: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注释:

  「发起初心欢喜地」:「发起」,指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因为此智是在四智中最先转成的,故称为「发起」。「欢喜地」,即菩萨之初地,以菩萨于此地中,最初见道,初见奂如本性,故大欢喜,名欢喜地,又称为见道位。

  「初心」,以每一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故初入地时称为「初心」;在此则指欢喜地的初心(菩萨刚入初地时之境界) 。此句谓:第六识发起妙观察智时,是在菩萨登欢喜地的初心之时。也因此可知,要到初地菩萨位时,才能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以于菩萨初地,见奂如本性,顿离一切见、一切分别,第六识的妄想心都息止,唯依于奂如,故能依于奂如之奂见,来观察一切世出世间,此即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之境界。

  「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指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谓登初地后,第六识的「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虽断(故不再妄想分别) ,然其「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仍在。「现」,现出。「缠」,即现行烦恼,以现行烦恼缠绕不去,故称为缠。「眠」,即烦恼习气种子,以烦恼种子,犹如睡眠一般,眠伏于心中故。此谓:此时虽然分别的我法二执已断,但俱生的找法二执的种子与现行,依然显现出来,仍未断除。

  「远行地后纯无漏」:「远行地」,即菩萨第七地。后」,指从第八地起,以至于等觉。「纯无漏」,谓第六识要到菩萨第八地起,才能转成纯无漏,在此之前都仍是有漏的。因为转智(转识为智)分为上、中、下三品;初地时之转智,为「下品转智」,仍有俱生之我、法二执之种、现(缠、眠):第二地至第七地,为「中品转智」,渐伏、渐断俱生之我法二执,仍为有漏;

  第八地至等觉,是「上品转智」,才登于最极,转成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由于第六识已成就上品转智,纯是无漏,故能观察圆满、明净、普照大干世界,而随应说法度众生。

  义贯:

  第六识转而「发起」妙观察智时,为在菩萨登于「初心欢喜地」时。此时第六识之分别我法二执虽断,然其「俱生」之我法二执「犹自现」出有「缠」绕(现行)与「眠」伏(种子)存在,尚未断除,是为下品转智。

  菩萨第七「远行地后」的第八地至于等觉,在这段期间,第六识渐转成纯无漏」,是为上品转智。由于已经成就纯无漏的上品转智,故能「观察圆」满、「明」净,普照大千」世界,而随应现身说法度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

  1、颂凡情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注释:

  「带质有覆通情本」:「带质」,谓第七识所缘之境只有带质境(含有尘质的境) 。「有覆」,即有覆无记性,为两种无记性之一:盖「无记」有两种:

  (1)有覆无记——以其是无记性(非善非恶) ,故不会引生异熟果,但却会盖覆圣道、遮蔽心性,故仍属不净法。

  (2)无覆无记——又称净无记,即纯粹之无记性,以其不覆圣道、不蔽心性, 故并不属于不净法。

  欲界的「无覆无记」又有四种。今总将无记性表列如下:

    無記: 有覆無記

     無覆無記: 1. 異熟無記── 即指異熟生心、或報生心;為依前世 招感果報之心。

    2. 威儀無記── 又作威儀路無記,即威儀心、威儀路 心;乃引起行住坐臥之威儀動作、或 緣此動作之心。

    3. 工巧無記── 又作工巧處無記。即指工巧心、工巧 處心;乃身語所表現的工巧 ( 如工 藝、繪畫、詩歌等) 、或緣此之心。

    4. 通果無記── 又作變化無記。即指能變化心、變化 心、通果心。乃起入定、得神通自在 作用之心。

  「通情本」,这是解释第七识的带质境的:「情」,指第七识的见分,乃能缘之心,以其恒起执故,故称为「情」。「本」,指第八识的见分,是第七识见分的所缘境;第七识见分念念缘此第八识见分,并执为我,而此第八识见分是本质故,故称为「本」。以第七识的能缘之「情执」,缘第八识本质的见分,中间变起相分,即带有第八识见分的本质,故称带质,因此称为「通情本」。换言之,即第七识我执的妄情,和第八识的见分本质相通。

  「随缘执我量为非」:「随缘」,随其所缘;第七识肝缘者即第八识之见分。F执我」,第七识恒妄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量为非」,谓这妄执之量是为非量:因为非我计我,故是非量。

  「八大徧行别境慧」:这是指出与第七识相应的心所,共有三类:

  (1)「八大」——即八大随烦恼: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八大随烦恼全都与第七识相应。

  (2)「徧行」——即五徧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这五徧行心所全都与第七识相应。

  (3)「别境慧」——此谓,在别境中,只有一个「慧心所」是与第七识相应的。

  「贪痴我见慢相随」:此谓与第七识相应的根本烦恼则为: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四个。兹略游于下:

  (1)我贪——即是贪爱,对于所执的「我」 (第八识之见分) :心生爱着,称为我贪,亦名「我爱」,为与前六识的贪心所同类;但不同的是:前六识系兼缘内外,其贪心所偏重于对适意的境缘而言:而第七识的贪心所则是只对第八识计为内我之贪爱。

  (2)我痴——又称无明,为迷惑事理与缺乏智慧之谓。指第七识不了第八之体,本无实我,却执其所妄计之我为实,因而迷于无我之理。故此「我痴」实是前项「我贪」之因。

  (3)我见——谓第七识不了第八识本非是我,而对它起「我」之见,称为我见;此「我见」是以见惑中的萨迦耶见」 (有身见)为主。

  (4)我慢——第七识由执第八识为我,遂恃此「我」而起慢心,骄矜自大,凌犯他人。(因为凡夫人之性,皆是有我、皆是自我中心,且此「我」一定比他人来得重要、了不起;这就是凡夫人的我慢心在作祟。)与第七识相应的这四大烦恼(我贪、我痴、我见、我慢) ,简言之即是:因计我而起「贪」,因迷我而起「痴」,因执我而起见」,因恃我而起「侵」。

  义贯:

  第七识所缘之境在三境中属于「带质」境(因为它带有第八识见分的本质):第七识之性在三性之中属于「有覆」的无记性。由于第七识自所变现的相分是「通」于其见分之「情」执,并含带着第八识的见分之「本」质,故第七识之相分是属于奂带质。

  第七识恒「随」其所「缘」而妄「执」的第八识之见分为「我」,故其「量为非」量(因为第八识的见分乃第八识之所变现,并非奂我)。

  与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法计有:「八大」随烦恼(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五「褊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 ,但于五「别境」中只有「慧」心所是与之相应的;与第七识相应的根本

  烦恼则有四个:我贪」、我「痴、我见」、与我「慢」,这四大烦恼总是与

  第七识「相随」的。

  诠论:

  第七识又名末那识、又名意、或意识、或第七意识等。

    颂: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注释:

  「恒审思量我相随」:这句颂文是阐游第七识的自性与行相都是「思,且恒常随着第八识的见分,执之为我。成唯识论云:「(以)思量为性相者,(乃)双显此识(之)自性行相,(因为第七)意(末那识为)以思量为(其)自性故,即复用彼为行相故(其自性是思量,其行相也是思量)。由斯兼释所立(之)别名,能审思量名末那故(因此就以『能审思量』来当作『末那』这个别名的解释)。(在)未转依位(未转识为智之前,第七识)恒审思量所执(的)我相, (即使到了)已转依位,亦(转而)审思量无我相故。」由是可知第七识的行相主要是思量,故又称为思量识。又,「思量」者,思虑度量也,而其所思虑度量的对象,主要是我相。第七识的思量之特点在于「恒审」;「恒」,恒常:审」,审察o诸识的思量功能,以恒审分析,共有四种差别:

  (1)恒而不审:此指第八识,因第八识体是恒常不断的,然而它并不执自体或它体为我。

  (2)审而不恒:此指第六识,因第六识虽亦审思有我,但却不恒常,因为第六识是念念生灭的。

  (3)不审不恒:此指前五识;前五识既非恒常,亦不审思而计我。

  (4)亦恒亦审:此指第七末那识,因末那识恒常审思第八之见分为我。 (这恒审思量为我,很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执能思者为我—亦是楞严经中,阿难所计以「能推者」为心;于此经中,阿难云:「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在此阿难所说的「推」,即是审思)

    「我相随」,谓与所计执的我」相随,指第七识始终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无时或断。

  「有情日夜镇昏迷」:「有情」,即众生。镇」,常、长,表示长时间,如言「镇日」、「镇日价」,即整日、全天候。昏迷」,以计执我,故成「自我中心」,因而日夜追逐五欲六尘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这虚妄计执的自我,因此镇日里都是智昏情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四惑」,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八大随烦恼。「起」,生起。因第七识总是有这四个以我相为本的本惑(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故称为「我执中心」。

  「六转呼为染净依」:「六转」,六转识,即前六识,因为前六识系依于第八识体,而展转生出,故称为转识。前七识亦如是,称为七转识。「呼」,称为,当作。「染净依」,显扬圣教论云:「应知此意《末那)通染不染故。」而前六识于染净位中,必以第七识为所依根,因此对前六识而言,末那识为其染净依,不论在染法中或净法中,第七识总是前六识之所依。又,以第七识在有漏位时,内常执我,且常与四本惑、八随惑相应,故命所依的前六识念念成染。若第七识入于无漏,转染成净时,它便由原来的恒思「我」,而转成恒思「无我」的净法,也因而命依于第七识的前六识念念成净:故说第七识是前六识的染净依(成为染法或成为净法的所依)。

  义贯:

  第七识「恒」常「审」察「思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且始终与此妄计的我相「相随」,无时暂舍。一切「有情」为满足此虚妄之自我,而「日夜」驰逐尘境,「镇」日智「昏」情「迷」,不能自拔。由于贪、痴、见、慢「四」根本「惑」及「八大」随惑(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恒常与第七识「相应」而「起」故,「六转」识(前六识)即称「呼」这第七识「为」其「染净」之所「依」。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2.颂圣果

   颂: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注释:

  「极喜初心平等性」:这句颂第七识的下品转智。「极喜」,即极喜地,亦即菩萨初地,又名欢喜地;以初见奂如故,生大欢喜,故称极喜。「初心」,即「入、住、出」三心中的「入」心,也就是初入地时。「平等性」,即平等性智。谓第七识于菩萨初地之初心时,以见奂如平等,诸法无我故,便能舍对我相的执着,而转为平等性智。故说:六七因中转」:「因中」,即因位中,也就是在菩萨位中。菩萨在入初地之前,以第六识作「生空观」,观众生空或人空,即无我相:但一直要到初地,破除分别的我执、法执二障,因此平等性智方得现前;故说「分别二障极喜无」。然而因为俱生的我、法二执全未破故,只得证下品转智。

  「无功用行我恒摧」:这是颂第七识的中品转智。「无功用行」,这里指第七「远行地」的无功用行。从第二地起至第六地,作人法双空观(观人空、法空) ,渐次断除第六识与第七识的俱生我、法二执,故说「六七俱生地地除」。

  「我恒摧」,此「我」,即我相,指第七识之俱生我执。「恒」,永远。「摧」,摧破,断除。谓直到第七地的无功用行,破除第七识对藏识(第八识)的执着,方永远断除俱生我执,故说「我恒摧」。以上为中品转智之行相,因为仍有俱生法执尚未断除故。

  「如来现起他受用」:这是颂第七识的上品转智。在初地时,修生空观,得下品转智,断分别我执:从第二地到第六地,修人我双空观,断分别法执;至第七地无功用行,断俱生我执,于是得中品转智。此位则为上品转智。「如来现起」,谓行者修到与如来同证的究竟位中,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都断除,俱生法执断尽,平等性智方得圆满现起。

  「他受用」,指如来的他受用身,为如来的三身之一。如来三身,依十地经论为:法身、报身、化身;依瑜伽师地论则为:

  (1)自性身——亦即是法身;以诸佛如来具无边奂当功德,达一切法平等实性。

  (2)受用身。又分为二种:

  a.自受用身——诸佛如来修习无量福慧,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b.他受用身——诸佛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大菩萨众显现大神通,开示无上妙法。

  (3)变化身——诸佛如来以不思议种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乘其机宜,现通说法。

    又,据密教大日经,则大日如来有「四种法身」—目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因为显教的「变化身」这一词中,表示佛所变化之身包含仍现佛相之身,以及随众生类、示同其相之身。而密教则将这两种分开来:「变化身」仍是佛相之身;「等流身」则为佛随九界众生,而示现等同其流类之变化身,称为等流身。

    故知三身四智,为佛累劫勤苦修行所证之不可思议功德,因此,不惴赘言:有善根智慧之人,切莫听信末世愚痴之妄人,谤佛果功德,言此是将佛「种格化」。彼等妄人,自心不敬不净,妄欲以凡夫有限有漏之知见,而蠡测佛智,犹之以蠡测海,邈不可得。有智之人当知其二障深重,虽云学佛,而实谤佛毁法,妄造无问重罪,可悲可愍。

  「十地菩萨所被机」:「被」,含摄。「机」,根机、当机。此谓佛所现起的「他受用身」,其所含盖之机宜,为第十地的大菩萨。

  义贯:

  于菩萨初地「极喜」地之「初心」中,修断分别我、法二执,因而在此时第七识方得初转为「平等性」智,此为下品转智。到第七地的「无功用行」时,修断俱生我执,此时方令第七识所执的俱生「我」相「恒」久被「摧」破,永不再生起,此为中品转智。

  从第八地起直至「如来」地究竟位中,俱生法执才断尽。到此平等性智方得圆满,于是得「现起」种种「他受用」身,居于纯净土,现通说法。此为上品转智之相。

  第「十地」的「菩萨」众,是佛如来现他受用身说法的「所被」之当「机」,如来现大身,为彼开示微妙大法,命彼受用无上法乐,悟入如来所行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四节 第八识颂

  1、颂凡情




  性惟无覆五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注释:

  「性惟无覆五行」:这句颂是显示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只有五个徧行心所。「惟」,与唯同,只是。「无覆」,指无覆无记;谓第八识之性,为非善、非恶,也非有覆,而是无覆的无记性,而与其相应的心所,只有五徧行:作意、触、受、想、思。

  「界地随他业力生」:「界」,三界。「地」,九地。「随他业力生」,谓第八识为异熟果之总报主,于三界九地中,任随他夙世「引业」之力而受生于五趣之中,而第八识本身自己却丝毫作不了主。

  「二乘不了因迷执」:「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不了」:「了」,完全明了,或了悟。此谓二乘之人由于智浅,故不能了悟此藏识。「迷执」,此指二乘迷执第六识为能受熏持种,而不了第六识乃「审而非恒」,以其有间断,故实不能受熏持种,亦非异熟之总报主。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由此能兴论主诤」:「论主」,指此颂文之论主,即玄奘大师本人。谓本论主为破二乘之迷执,故依理而提出议论。

  义贯:

  第八识之「性」属于非善、非恶、亦非有覆无记、故「惟」是「无忧」无记性—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只有「五徧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

  第八识于三「界」九「地」中但任「随他」夙世善恶引「业」之「力」牵引而受「生」轮转于五趣。

  「二乘」之人以浅智而「不了」此第八识才真正是众生异熟果之总报主,「因」而起「迷执」误以第六识为能受熏持种。「由此」因缘「能兴」此「论主」依理而与之「诤」辨而破斥之。

  诠论:

  为何第八识不能与别境等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云:「如何此识非(与)别境等心所相应?曰:(因为第八识与别境之性)互相违故。谓:

  ㈠欲(之性为于)希望(获得的)所乐事(上运)转;(但)此(第八)识(为)任(运于)业,(且)无所希望,(故第八识不与欲心所相应)。

  ㈡胜解(之性为于)印持决定事(上)转;(但)此第八识(之性别)菩昧,无所印持,(不印持决定任何法,故第八识不与胜解心所相应)。

  ㈢念(之性为)唯明记(及在)会习事(上)转;(但)此(第八)识(之性是)昧劣(的),(且)不能明记,(故第八识不与念心所相应)。

  (四)定(之性为)能令心专注一境;(但)此识(第八识)(则)任运(在)剎间即别缘他法,故第八识不与定心所相应。

  (五)慧(之性)唯简择,(于)得等事(上)转;(但)此(第八)识唯是(无记之)异熟性(于法无简择性)故,(与)善(及)染污等(法)亦不相应;(然而)恶作(悔)等四(不定心所虽是)无记性者,(但因)有间断故,(且)定非异熟,(故第八识不与慧心所相应)。」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注释:

  「浩浩三藏不可穷」:「浩浩」,形容第八识深广犹如大海。「三藏」指藏识之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兹略释如下:

  (1)能藏——是指第八识能执持、能藏众生无量劫来所作之一切善恶种子;是故「能藏」是依第八识本身的「持种」功能而言。

  (2)所藏——这是指第八识「受熏」的功能,是从前七识的立场来看的,因第八识能受前七识之熏习,而成就善恶种子。

  (3)执藏——又称我爱执藏,专指第七识念念执第八识为我:心生贪爱,执持不舍,故称「执藏」。

  第八识以有此「三藏」之义,故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 ( Alaya)为梵文,汉语之义为「藏」,故第八识又称「藏识」。简言之,此「三藏」即是第八识主要的三种性能:持种、受熏、被执为我。

  「不可穷」,以第八识深广如大海,故除如来外,无人能穷其边际。

  「渊深七浪境为风」:「渊深」,谓第八识其深如渊。「七浪」,七识浪,这是将第八识比喻作大海水,而七转识即是「识海」中所起之「识浪」。

  大乘入楞伽经亦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界风所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密严经亦云:「世间诸有情,习气常覆心,生种种戏论,末那与意识,并余识相绩……如风击暴水,转起诸识浪,浪生流不停,赖耶亦如是。无始诸习气,犹如暴水流,为境风所动,而起诸识浪,恒无断绝时。』

  楞伽经亦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境为风」,即境界犹如猛风,能鼓动藏识心海生起七识浪,故境界风为七转识生起之槽上缘。

  「受熏持种根身器」:「受熏」,第八识能受七转识之熏,而成就新种。

  「持种」,第八识能执持一切善恶业之种子,这是指旧种。「根身器」,指第八识不但能持业种,亦能内持根身、外持器界,因为一切根身、器界,都是八识所变现的相分故。

  「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众生居于「死位」时,阿赖耶识最后离去。「来先」,当众生处于「生位」 (受生位)时,则是阿赖耶最先来执持。

  「作主公」,谓一切生死因缘业果虽非实我实法,但法如是故,众生的一期生死,仍必定是以第八识为总报主。故称「作主公」 (以俗语言之,即是承担总帐的人。)

  义贯

  此第八识具有「浩浩」无边之能藏、所藏、执藏的「三藏」之功能,犹如大海,广阔无边,「不可穷」其际涯;其「渊深」亦不可测其奥底,而「七」转识之波「浪」则依藏识所现之相分的「境」界「为风」,鼓成无尽之汹涌波涛。

  第八识恒续F受」七转识「熏」,并能「持」一切法之「种」子,内持「根身」、外持「器」界。当众生处于死位之际,第八识于种识离「去」时居于最「后」:若于生位「来」受生时,却居于最「先」:因此第八识系「作」为众生一期生死之「主」人「公」 (总报主)。

  诠论:

  瑜伽行者在解了第八识「受熏」与「持种」的道理之后,于修行上有何助盆呢?那就是能于一切时,对于自心之起心动念,都比较能觉知、警醒,小心在意,因为知道每一起心动念: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反熏八识,如此熏久了,即成为习气之新种。以此了知,即有俾于「念念觉知」之修习。如是念念修习「觉自心现量」 (楞伽经) ,亦即是侮「唯心识观」之初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颂圣果

  不动地前纔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剎中

  注释:

  「不动地前纔舍藏」:此下四句颂,是讲第八识次第舍假「名」,乃至达于究竟转智之义。「不动地前」,即是第七远行地。「舍藏」,即舍去藏识之名。因为阿赖耶识(藏识)无始以来,一直被第七识执为我,须要到不动地前,我执永伏,才能舍去藏识之名。

  问:为何说『舍藏识之名』呢?」

  答:「因为藏识之名,乃至其能藏、所藏、执藏之义,都是无有实我、实法,但假名安立;若我执之障销尽之时,其『三藏』之作用与行相亦皆尽了,因此其名乃舍:以其名、相、用既已转舍,则其体亦转,此即所谓转染为净、转识为智;然而究其实际,亦只转其假名与妄有之相,因八识之体依究竟而言,则本自圆成。故禅宗六祖大师亦云:『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故知性相二宗所说实完全一致,并无乖隔。」

  「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即无问道(圣者入于无问修习之地位);而「金刚道后」则指在无问道」之后的解脱道」。瑜伽行者修行,共有四种道:

  (1)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为求断惑、用以入于无问道之前的前行(准备工作)。

  (2)无间道——即正式开始修断谙惑(烦恼) ,而不为诸惑所间隔之无漏智:并且由于此修行,毫无间断地便可入于解脱道。圣者在无问道之最后阶段,起金刚喻定,以金刚三昧力断除烦恼种子,故无问道又称为「金刚道」,或「金刚无问道」;无问道旧译为无碍道。

  (3)解脱道——二乘圣者断惑之后,即证得奂理,获得生死解脱,亦即涅槃。故「无问道」旨在断惑,而「解脱道」旨在证奠。二乘证解脱道,故得解脱身」。

  (4)胜进道——大乘圣者于解脱道后,更进一步,进求无上菩提,而于胜进道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故得「法身」。经云:唯佛得法身与解脱身,二乘只得解脱身,不得法身,是故二乘不得起三身,普度众生。

  「异熟」,第八识有三种名:一 、阿赖耶识,二、异熟识,三、一切种识。唯识三十颂云:「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阿赖耶识(藏识)的三藏之义,已如上说。此「异熟识」之义有三:

  (1)变异而熟——因位的种子必须产生改变,其果方能成熟:例如稻种,须经发芽、生根、抽枝、发叶、开花、最后才能结果:于其中间,稻种的形相早已经过多种变异,才能成熟为稻果:故其成熟必须经过许多形相与功能上的变异,才能成就,总称变异而熟」,此即是「异熟」之第一义。

  (2)异时而熟——「因」与「果」一定不是同时出现,「因相」灭后「果相」方生,故因相与果相出现的时间一定有异,因此果相必定是异时而熟,不是种子当下马上就能成熟为果;而众生的业报通常必须隔世,其报果才能成熟;故称异时而熟,这是「异熟」的第二义。

  (3)异类而熟——此指果与因系不同类。此与「变异而熟」不同,因为以变异而熟来说,虽然在外相有所变异,但因与果仍属于同类。「异类」是指业与果报的三性而言: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性:而果报则有苦果与乐果二种。但苦果及乐果本身,却与第八识本体一样,都是属于无记性」的:所以果报多属于异类而熟。又,「异熟」一词,旧译为果报,故第八识又称果报识。谓依过去之善恶而得的果报之总名,此果须依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若合乎此三条件,即称之为「异熟」。

  「异熟空」,因为异熟空时,方得舍异熟识(果报识)之名,二死永亡,入究竟解脱道。

  「大圆无垢同时发」:「大圆」,指大圆镜智,即成佛时转一切种识为大圆镜智。无垢」,即无垢识,梵语为庵摩罗识,又译为「白净识」。此无垢识系与大圆镜智同时发起,以相续执持无漏善种,得尽未来际利乐一切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种子皆已永尽故,故称为白净识。此「白净无垢识」即如来藏清净具如之心,以其虽会处生死,而本来无染;今返流还净,即从证得佛果起,至于尽未来际无量劫,虽亦名为无垢识,然实本如来藏妙具如性。

  「普照十方尘剎中」:「尘剎」,如微尘一般多的诸佛剎土。「剎土」,梵语「差多罗」,即国土之义。谓此无垢识与大圆镜智一发,则能普徧照耀十方世界无量之诸佛国土。

  义贯:

  此第八识在菩萨第八「不动地前」 (即于第七远行地中)因我执永伏,「纔」得「舍藏」识(阿赖耶识)之名(不再名为藏识)。而至「金刚」无问「道后」,二障之种子永断,而至于第八「异熟」识「空」时,方得舍异熟识(果报识)之名,而不再受异熟果报,如斯方永断生死,入于解脱道。

  在此之后,菩萨道行者于成佛之时,即转舍一切种识之名,而转得「大圆」镜智,以其一切有漏种子皆已永断,故得成就「无垢」之白净识,即如来藏清净真心:比大圆镜智与此无垢识系「同时」而「发」者。当此识一转、此智一发之当下,即能「普照十方」世界如微「尘」众之「剎」土,而于其「中」,大作佛事。

  八识规矩颂义贯终

  二oo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完稿

  二oo六年九月四日初校于美国密执安州遍照寺

  二oo八年五月二日二校于美国密执安州遍照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