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47|回复: 3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讲修身集第五七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解修身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修身集第五七卷







...药。不是不能做,可以做的,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办学。我把这个概念介绍给联合国,办学、办讲座比开会好,比开会收到效果。今年六月,我访问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我们同时在巴黎办了三天讲座,讲《弟子规》,很收效果,听众有六百多人。最后一天,我介绍中国传统教育,听众一千多人,这在欧洲。所以《弟子规》的教学,现在已经相当普及,不但我们中国国内大家热烈响应,现在国际上也开始动起来了。许多国家地区都在办这种小型的讲座,来找我介绍老师去讲。这好事情,比开会好得太多,也比开会的费用节省很多。所以我们讲到「为依、为救」,要懂得。
  我们还是强调家庭教育重要,你才会有好的后代,你才能真正化解问题。首先,要我们自己本身觉悟,本身不觉悟,那就没法子。这佛家讲的,自度都度不了,你怎么能度人?经上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无有是处就是没这个道理。首先要自度,首先要自觉,然后才能觉他。这个觉他,首先是帮助你一家,让你一家觉悟;一家觉悟之后,帮助你的邻里乡党、亲戚朋友,你这个圈子愈来愈大。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教学,就是这样逐渐逐渐推广,把这个影响力扩大。
  儒佛都说得好,儒家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今天在国际上介绍就两句话,「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所以有些重要会议来找我,我想我还是要去,这桩事情他们搞不透彻,我去把它讲清楚、讲明白。修身为本,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们今天肩负著联合国的使命,来协助化解冲突,促进世界社会的安定和平,从哪里做起?从自己本身做起。每次我都会讲到。首先从自己内心,让我们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的这个念头要化解,也就是说,我对於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没有对立,他跟我对立可以,我不会跟他对立。任何事、任何物都没有对立,我的身心是和谐的,我才能帮助别人化解对立。对立没有了,矛盾就没有了,冲突自然就化解了,这才是办法。如果我们从事这个工作的人,从事於圣贤教育的人,我对这个人喜欢、对那个人讨厌,你这个教育成就有限。为什么?你内心里头有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你自己本身冲突不能解决,你怎么能帮助社会解决冲突?我这个说法,有不少与会的专家学者他们同意。这就是修身为本,自己身修好了,你才能教别人,才能影响别人。
  在学佛,这个也非常重要。学佛,没有别的,破烦恼障、破所知障。烦恼障,我执,所知障,法执;烦恼障破了,超越六道,所知障破了,超越十法界。所以要晓得心里头对一切人事物有对立,两种障碍你没有办法破。换句话说,你在佛法里头修,只能够修一点人天福报,你要想断烦恼、开智慧、证菩提、了生死出三界,没分。你说这个多重要。不能不明了,不能不觉悟,不能不真干。首先,你要能看破,《金刚经》上就是帮助你看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何必认真?中国古人谚语所谓是「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不要去计较,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哪个是庸人?自己,放不下的人。身心世界放不下的人,你才搅和在里头;真正放下,跳出来了,跳出来你才看得清楚,才看得明白,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法。
  怎么做法?就是这两段经文。这段十句,「能为饶益」,对自己、对众生带来真正丰饶的利益;下面最后这段讲「超胜尊贵」,超胜尊贵是证果,这一段是讲修行,没有修行,哪能证果?这是说「为救」。所以,能够放下对立,救了自己。无量劫来,我们学佛修行,...(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八六卷)  2005/12/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86》)


...,中国佛教所出的人才(无论在家、出家)很多,超过印度,很好的成绩。这让我们知道,我们回过头来还是要用儒家的底子。儒家的东西太多了,学哪一样?所以我就找根,根是活的,根能生长。佛法的根是十善业道,这个诸位读《十善业道经》就晓得,我也讲得很详细。儒家的根是家教!《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我们要从这个地方扎根才有救。儒要从弟子规扎根,佛要从十善业扎根,没有十善业,没有弟子规,儒跟佛都不能建立。再好看,就像花瓶、像盆栽,死的,不是活的。要想它真的成长、茁壮、开花、结果,一定要从根本上下手。所以断恶修善,都要从十善业、都要从弟子规下手。
  《华严》是教菩萨,根本已经坚固,所以才讲六度四等。我们过去选的这五个科目,没选错,我们疏忽了《弟子规》。李老师当年在台中,教我们这批学生,虽然没有提到《弟子规》,但是他教我们学《五种遗规》。《五种遗规.童蒙养正》里面,朱夫子有篇「童蒙须知」,那就是《弟子规》的前身。文字比现在《弟子规》多,没有《弟子规》这样的有体系,它是经过整理。《弟子规》里面字字句句,「童蒙养正」上统统都讲到。他会集了十几家,每一家都说到,也让你重复好几遍。所以李老师叫我们用这个做为修身读本,也是规定我们必读的一门功课
  但是他老人家没有给我们讲解,让我们自己读。真正读的,当然得受用;不肯认真去读的,那就得不到受用。人还是有懒惰的习气,必须要有好老师督促才能收效,老师不督促,我们就疏忽。我们在李老师会下,老师培养我们这批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是上台去讲经。所以把上台讲经那一套方法,应该注意的哪些地方,他统统教给我们。我们二十个同学各个都能上台,都可以去表演,形象。实质?实质有问题,这个不能不知道。圣贤教诲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真正要在伦理道德上奠定根基。下面第七句:
  【当如普贤色像第一。】
  「由此故得十王敬护」,这是讲成就;换句话说,《华严经》在此地,给我们推荐一位善知识,让我们向他学习,这个人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色像第一,他修哪个法门来的?普贤十愿。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也就是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普贤行是究竟圆满的菩萨行,所以普贤行的圆满就是究竟佛果。普贤菩萨跟一般大乘菩萨差别在哪里?差别在心量,普贤菩萨心量确实是法界虚空界。
  礼敬,礼敬的对象是诸佛,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三世诸佛里面,未来佛是一切众生,十方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二卷)  200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2》)


...这个娑婆世界,六道十法界,一丝毫留恋都没有,肯定往生;还有丝毫贪恋,那就很难讲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觉,不能不早做准备。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最后一句,第十:
  【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好,他说「即是上文於众超胜,上求第一,唯佛一人」,这是到如来究竟果位。「今才发心,则道亚至尊,故云第二」,这是很谦虚,实在讲也是事实。可是此地我们要注意的,「今才发心」,要注意这句。今才,才发心,发的什么心?无上菩提心。这个心真发了,是什么人?初住菩萨叫发心住。由此可知,不是我们现在的位子,我们现在没有发菩提心,现在是发心学佛。
  什么是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跟我们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讲了三个。至诚心是菩提心的体,有体当然就有用,深心是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也就是我们常讲,你对自己用什么心?你对大众用什么心?所以菩提心的作用说了两个。在儒家也说,儒家《大学》里面讲,他讲两个,一个体,一个用。讲「诚意正心」,诚意是体,就是我们讲的至诚心;他把深心跟发愿回向心合成一个,正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看发心多重要!儒家发心,世间圣人;佛法里的发心,出世间圣人,有差别,不一样。出世间发心,条件很严;儒家发心,前面只是讲格物、致知,这是前面具备的条件。格物相当於我们断烦恼,致知相当於我们破所知障,是这个意思,但是浅,没有佛法讲的那么深。佛法讲的断烦恼障,断尘沙惑,断无明惑,这个讲得深!
  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在《华严》菩萨位次上是第七信位,见思烦恼断了;第八信、第九信,断尘沙烦恼;第十信位破一品无明,他就超越十法界,就证初住位,这个时候真心现前,不再用妄心。用妄心的时候,真心没有现前,天台大师称他作相似即佛,相似位,不是真的。无明断掉之后,是真的,他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真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是觉悟,一丝毫没有迷惑,那是大觉。菩提心发的时候,大觉心!
  经论、古德的解释都不好懂,所以我们也根据经典的说法,把它写了十个字。至诚心是体,我们用真诚,用这两个字来代表。真,就不是假的;诚,不是虚伪。真诚心是体!儒家《中庸》里头最重的就是个诚,「不诚无物」。曾国藩在读书笔记里面,将「诚」下了个定义,定义下得好。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这跟佛法...(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九三卷)  200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93》)


...德的果报。造作恶业的果报是三途地狱,这我们要明白、要清楚。人人要享福,人人都想富贵,那应该怎么做法?断恶修善,「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万事如意」,没有一样不如意的。因果报应是真的,是真理!连佛法都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我把它归纳为四个,第一个是「伦理教育」,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在人世间可以说人间天上,我们跟一切众生的关系不外乎这五大类。关系要清楚,应该怎么样相处,福德就在其中。所以教育教的是这个东西,不是别的。第二个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著重各种不同关系怎么样相处,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人与不同维次的空间,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我们怎样把这些关系处好,道德教育。第三个是「因果教育」,非常重要!第四个是今天讲的「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偏重在出世间,出世跟世间是一不是二,这叫真出世,「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不能够不懂。所以这四种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用什么方法、怎样落实能恢复到社会的安定和平,化解一切的冲突矛盾?要靠教育,离开教育,其他没有一样东西能办得到。所以在中国五千年的经验,都讲到「修身为本,教学为先」。
  英国汤恩比有远见、有智慧,他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绝对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夸耀自己,不是的,是外国人说的,非常客观。文化没有国籍,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财产,什么人能够学习,他就能够契入胜妙的境界,胜妙境界就是从前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他教我,人不能一天不读圣贤书,读圣贤书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种享受与物质生活没关系。我们在典籍里面看到,孔老夫子物质生活不富裕,用我们现在来说,夫子是小康之家,生活可以过得去,不富裕。学生当中,生活最贫苦的颜回,书上所记载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一般人过这个生活都感觉到受不了,太苦了;「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看到颜回每天非常快乐,他乐在什么?精神生活丰富,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盖过了物质生活。所以物质生活实在讲不应该重视的,要重视精神生活,这是读书明理之人。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真正是难得,已经得到富贵了,那应该可以享受了。释迦牟尼佛是已经得到了,孔子、颜回是没有得到;释迦牟尼佛是已经得到,已经得到,舍掉,过什么样的生活?过颜回的生活,比孔老夫子还要苦!再说...(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一卷)  2006/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1 》)


...太深太广,深广无际。
  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观念,看到众生都想到很多人,其实这不是众生的本义;众生的本义就是所有一切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当然我们读经要看上下文,此地这个文字里面「当愿众生」这一句包含的境界很广,它是包含动物、植物、矿物,怎么说包括这么多?动物不必说了,这一切众生都有家,植物,树木、花草,诸位相信听说过有树神、有花神、有草木之神,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包括这些东西。矿物,你们看看有山神,有海神(大海有海神),江河有江神、有河神,打一口井,井里头也有神,矿物也包括!这些芸芸众生都没开悟,只要没开悟,他都要找一个家,他都有家族。树神有他的家族,草木神也有他的家族,畜生就更不必说了;蚂蚁有蚂蚁的家族,蜜蜂有蜜蜂的家族,老虎它有家族,每个动物它都有个窝,这范围多大!不但希望人家要觉悟,畜生家也觉悟,鬼神家也要觉悟,天神家也要觉悟,九法界众生统统都要觉悟,都要「知家性空」,知家性空的人是菩萨。
  家要不要?要。家庭过得非常美好,为什么?一家人,菩萨眷属,菩萨家庭。我们传统教学里面讲五伦八德,因果宗教的教育,每个人都达到圆满,这是菩萨家庭。这里头只要有一个菩萨,他就会教他的家人,「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教学从哪里教起?家人教起。家人教不好,是你自己修身没做好,自己真正修身做好了,你就能感化一家人,一定的道理。
  在中国古时候最好的模范,舜王。你们从历史上记载来看,尧舜那个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差不多将近四千年。他的生活环境本来是很美好的,很不幸母亲死得早,父亲又娶个继母,继母也生了小孩。继母偏心,对他很不好,总希望把他除掉。父亲不是有智慧的人,听后母的话,所以父亲对他也非常不好。这样一个家庭,人人都想害他,而且都想置他於死命。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就是我们今天社会上讲虐待儿童,那真是他们这一家虐待舜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舜孝顺,绝对没有以为父母有过失。真的佛法里面讲的菩萨,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他对他的父亲、对他的继母、对他继母所生的弟弟,真的没有看到他们过失。我们在佛经上读到这两句话,体会并不深刻,读舜这个故事,我们就有很深很深的体会,他确实没有看到,只见自己过,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我的父亲、母亲、弟弟不喜欢我。天天想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自己的过失,三年下来之后,天天改过,真的变成完美的人,没有过失了。他成功了,真成为圣人。
  我们今天成不了圣人,毛病在哪里?恰恰跟舜相反,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专门看到别人过失,所以你永远不觉悟,永远你的心术不正、你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一卷)  2006/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1 》)


...材。
  我们要想改变我们的果报,从因上改。苦是从不善的因感召来的,乐是从善因感召来的,要离苦,我们就所有一切不善应该要知道不能再做了;我们要想得乐,那我们就要努力去行善,就能够获得离苦得乐的果报。了凡先生做给我们看了,俞净意先生也做给我们看了,这是很明显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依照这个方法来做的,没有一个不成功。我给诸位同学说,我也是现身说法,为什么?我也是这么修的,把自己的生活全改善了。一定要晓得从因上做,不要羡慕别人的果报,荣华富贵不必羡慕,要知道他修什么因,我如果修这个因,我也得到,又何况是因果通三世,过去生中没有修,这一生来得及。
  我从二十六岁接触到佛法,接触到因果报应这些教材,我才开始学习。二十年之后,自己的业报大幅度的改善,我是从四十岁开始就是很明显的转变了,往后一年比一年殊胜。佛家讲法缘,晚年的法缘非常殊胜,有法缘为社会、为众生、为世界多做一点好事。今天许多国家找我,希望我都能够帮助他做什么工作?化解冲突,恢复社会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我乐意做!我知道这病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治疗。病根就是在迷失自性,迷失了本性,你只要找到病根,你就晓得怎么做了。拯救的方法是什么?修身为本,教学为先,要靠教学,让人人懂得修身。你希望发财、你希望有智慧、你希望健康长寿,有求必应。你要懂道理、要懂方法,你才能收到效果,你不可以胡作妄为。如果与理论方法相违背,你是决定求不到的。
  人一定要做好人,要存好心、要说好话、要行好事,做好人。好人当然有好果报,好人的标准,儒家的伦理道德,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佛法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基础!在家学佛的同学务必要做到。出家同学如果要做不到,那个出家不是真的,真正的出家一定是有在家修学的基础,深厚的基础,再去学习《沙弥律仪》,那是真正出家菩萨。佛教育希望人人都作菩萨,作菩萨就是人人都觉悟,人人都具足正知正见,人人都能够清净不染,这要靠教育!你不认真的学习你怎么会。
  今天社会是个大染缸,有史以来古今中外找不到这么一个染缸,现在出现了,堕落在这里头。如果说是能够不染著,那个人不是人,那是佛菩萨再来的,他才能不染。九法界众生,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倒驾慈航到这个地方教化众生,也难免不被染污,那个染污就是退转,那太严重了!这些善根深厚的人,在今天社会能不被污染,那只有靠一个精进不懈,他就不会污染。
  精进不懈里头,我自己有个经验,早年我常说,很多同学问我,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什么...(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一卷)  2006/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1 》)


...身,我们的言语、我们的举止动作要合乎礼,《弟子规》上都有!乐是调心的,就是情绪,稳定我们的情绪。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你看《诗经》,古时候讲《诗经》,《诗经》里面都可以谱成曲来唱的,在跳舞的时候可以表演的,这是歌舞,这些是歌词。它的标准,夫子定这个标准,「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们今天讲的是文艺表演,古时候文艺表演的标准是思无邪。你参与文艺的聚会,你所听的,你所看的,你所接触的,绝对不会叫你有不好的念头产生,这是中国艺术。
  你看过去戏剧,现在人已经不喜欢看了。平剧、昆曲,地方的戏剧很多,它的内容是什么?都不外乎忠孝节义,它是教你这个,它是教育。在这里面特别强调的是「善有善报」,善人一定有好结果,「恶有恶报」,恶人到最后一定受到惩罚,表演这些东西。古时候学校没那么多,教育没那么发达,人民受教育就是用礼乐。礼在哪里表演?在祭祀。家庭里面祭祖先都有礼节。祭孔子,这些大的祭典,婚丧嫁娶,统统都有一定的礼节,在这里学礼。在文艺节目里面,礼乐都学到了,可以说孝悌礼乐统统都表演出来,人民从这个地方接受教育。所以年节连农村里面都有这些戏剧表演,用这种方式来普及教学,「教学为先」。学习的人,「修身为本」。至德要道,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呢?现在知道人真是很少。
  现代的娱乐节目,你们看电视、看电影、看网路,我是四十年没接触,跟这些东西绝缘,我连报纸都不看。我每天所看的是佛经,是圣贤的典籍。我小房间里面有《大藏经》、有《四库全书》,我每天念这些东西。跟古人做朋友,跟现在人是比较远一点,但是也不远,天天在这里讲经教学,跟现在接触。这里头有乐趣,全是善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所以才深深体会到夫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头有真乐。至德要道,你要不从真正深入到圣贤的境界,体会不到。体会到之后,你能够去依教奉行落实,那确实是乐在其中,那是真乐不是假乐。这个乐不是外面来的刺激,内心里头生出来的喜悦,法喜充满,佛法里面常讲「常生欢喜心」。人常生欢喜,前面讲了,全身的细胞都是最美的结晶,这健康长寿,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身心清净!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的注解,「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当行孝,无始终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无论是在上贵为天子,在下这是普通的百姓,每个人都应当尽孝。「孝」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中国历代帝王...(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二卷)  2006/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2》)


...样的手段,这不能接受,这要讲清楚。如果这样去做,决定把自己命里福报亏折。如理如法,决定得大利益,这不能不知。
  我们再看底下的注解,「言行本者」,行是行为,本是根本,行为的根本。「俗典以孝为百行之本」,所谓是「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今天这个世间人不孝,淫为首,的确是排在第一,他不知道那是恶的根本。万恶淫为首!所以造作一切不善,还做大官,还享很大的福报,我们就知道他过去生中累积的那个福德是多么深厚!他如果能够善用其心,像文殊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的,成就一切胜妙功德,他的那个福报至少可以绵延十几代、二十几代,福报太大!生生世世享不尽。但是他疏忽了伦理道德教育,处处以不善的心行来对人处世,那他十世、二十世的福报,这一生就享完了。如果福报不够厚的,大概就是五、六十岁就享完,晚年就很凄惨。公司倒闭了,事业做失败了,那是亏折了,你这一生连晚年都保不住。修积得厚的,可以有十代、有二十代的承传,因为心行不善,亏折了,你能够得一世,底下一代就完了,就没有。古人常讲「富不过三代」,那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得很厚很厚。这些道理、这些事实不能不知道。
  孝悌是根本,是不失人身先决的条件。礼乐是修身的根本,所以我们这几年来特别重视《弟子规》的学习、《十善业道》的学习、《了凡四训》的学习。如果我们有这些基础,我们可以学习「净行品」;没有这个基础,「净行品」进不去。我们念念在一块研究讨论,阿赖耶识里面种个种子,「净行品」的种子,金刚不坏的种子。什么时候它才会发芽?才会茁壮开花结果?你什么时候把《弟子规》、《十善业道》、《沙弥律仪》百分之百落实,这个种子就会抽芽,太重要!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道是以孝道为根基。我们在净业三福第一句念到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孝事父母。】
  下面:
  【当愿众生。】
  这个境界一定要知道。这个『众生』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一切众生。真的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你看心量这么大!
  【善事於佛。护养一切。】
  为什么要『善事於佛』?就是把孝父母的心,对佛一样的孝顺,这个地方要懂。佛的恩德跟父母的恩德一样大,佛是老师!中国古圣先贤里面把老师跟父母平列。古礼里面,你看称名,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就是戴帽子。没有成年不戴帽子是童子,戴上帽子,这就是大人。童子,每个人都可以叫你名字,你是小孩;戴上帽子是大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二卷)  2006/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2》)


...迷,那很麻烦。一堕落,绝对不是堕一生,会堕落好多生、好多世,你才再遇到这个机会,这就是经典当中佛常说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最重要的是认识机会、抓住机会,努力去学习。
  第二条,你看佛法讲孝道,孝顺父母。你能孝父母,你才能够尊师重道,你才能「善事於佛」,佛是老师。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1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