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82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6-29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大很大的错误!这我常常跟人讲,维系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大道,就是这三个建设,祠堂,孔庙,城隍庙。这种设施在佛法里面讲善巧方便,用现代的话,高度的艺术,高度艺术的教学,从这些地方建立六和敬的基础。
「见和同解」,六和敬有六条,这是头一条,用现代的话来说,建立共识。建立共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的想法,我们的看法,纵然不能达到一致,也得要把这个差距拉近,愈近愈好,才能够达到和睦相处的目标,才能够真正落实离苦得乐。古人懂得,知道怎样去做。现代人不懂,自以为聪明,制定许许多多的法律制度,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些法律、这些制度带给社会,造成社会的纷争动乱,无有止境。今与古细细做个比较,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才能够真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利害得失,不至于盲从。
共识非常有必要,儒跟佛都非常重视。建立共识最重要的是教育。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古人是从胎教,母亲怀孕的那一天就开始教她还没有出生的儿女,小孩还没有出生怎么个教法?这个地方我们一般人不懂,圣人懂得。什么叫圣?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就称为圣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圣人是人世间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他们知道母亲怀孕的时候,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能够影响胎儿。换句话说,在这个怀孕期间不正当的思想,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不善,不能有毫分不善夹杂。不善的念头尚且没有,哪里会有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你看看这样做,你才对得起你的儿女,你儿女一出生本性善良。你在这十个月怀胎当中帮助他,没有丝毫不善影响他,这才叫真正爱护儿女。现在人谁懂得这个道理?谁肯这样去做?
小孩出生之后,做父母责任很重,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小孩的榜样。他眼睛睁开了,他就看大人,我们常讲的先入为主。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要刻意做出纯善纯净的样子教孩童,这样才能够把他的根基打好,这是一个负责尽职的父母。成年之后,让他学习圣贤之道,学习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跟现在人上学求学目的完全不相同,古人读书志在圣贤,说志在圣贤我们现在一般人听不懂,什么叫圣贤?圣贤有什么好处?我们得换句话说,志在圣贤就是志在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读书是为这个。果然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自然就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的生活你愿不愿意过?我想你一听,摇头,每一天到外面托钵,树下一宿,你不愿意过这个生活。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生活,你们愿不愿意过?「一箪食,一瓢饮」,几乎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都是大圣大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凡圣的差别,在一念之间觉与迷,凡夫迷而不觉,圣人觉而不迷。到觉而不迷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得大自在。释迦牟尼佛每天法喜充满,他多快乐!颜回,夫子赞叹他说「一箪食,一瓢饮」,这种生活要是别人去过,夫子讲「不堪其忧」,颜回「不改其乐」,他也是法喜充满。你们想一想这里面是什么味道?我们凡夫体会不到,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入他的境界,你才能尝到这个里面的法味。
法味跟世味不一样,这个世间的味是五欲六尘之味,法味超然,超越世味。所以我们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境界,诸佛菩萨他们得到的法味,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我们没有法子体会得到。所以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那个见解当然相同了,见和同解才能做得圆满。这桩事情对我们来说是肯定做不到的。
我们凡夫一般人要用什么方法来做到「见和同解」?圣人用的方法,教学。孔夫子说得很多,释迦牟尼佛说得更多,我们的修学无需要遍读经藏,不需要,学一门就好了,古人常讲:一门要是通了,门门都通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学佛也是如此,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因此「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比什么都重要。
「修行」这两个字要认识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很多,释迦牟尼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起心动念,这是心理的行为;言语,口的行为;身体动作,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不出这三大类,这就好说话了,如果我们这个三大类的行为错了,你必须要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
今天上午在此地做了一个皈依的仪式,同学们发心来求受三皈五戒,这就正式拜老师,拜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发心要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就把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了,这叫「三皈传授」。「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错误回过头依靠正确的,这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什么是错误?佛也举出纲领给我们说,迷惑颠倒是错误,觉悟是正确的。所以头一条就教我们从迷回归依靠觉,这就「皈依佛」。佛就是觉的意思,皈依佛就是皈依觉,觉而不迷,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遵守这个原则。我们学的是什么?学觉悟,我们要放下迷惑。「皈依法」,法是什么?法是正知正见,《法华经》上讲的佛之知见,把我们的邪知邪见放下了,我们要依靠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放下一切的染污,依清净心、依清净行,这叫皈依僧。僧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六和敬,我们要远离不和,我们要依靠和,和为贵。
你想想看一进佛门,佛就把修行的纲领传授给你,至于你用什么方法去修觉正净?方法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为什么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不相同,我们所修所求的是相同,我们的方向目标,觉正净相同!佛门里头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哪一个法门,给诸位说都是修觉正净,都是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叫佛法。头一天就传授给你了。现在不但是在家同修,连出家同修都不例外,形式的三皈做了这个仪式,实质的三皈完全没有,佛法衰微原因在此地。我们的三皈都是有形式没有实质,这大错特错!
我们再看儒家教学,是不是也像佛陀这样的大慈大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