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3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6-2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则必直士。唯直士能正言。(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
(注释)①准绳:测定 物体平直的器具。准,测平面的水平器;绳,量直度的墨线。②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白话)想要知道物体是否平直,就一定要依靠水平器和墨绳;想知道是否方圆,就一定要依靠圆规和矩尺;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依靠直言之士。
【四十六】古之贤君,乐闻其过,故直言得至,以补其阙①。(卷四十九 傅子)
(注释)①阙:疏漏。
(白话)古代的贤明君主,乐于听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所以能听到正直的话,藉以补救缺点。
【四十七】明君莅众①,务下之言,以昭外也;敬纳卑贱,以诱贤也。其无拒言,未必言者之尽用也,乃惧拒无用而让②有用也。(卷四十四 潜夫论)
(注释)①莅众:治理百姓。②让:通「攘」,排斥。
(白话)贤明的君主治理百姓,务求臣下之言,来昭示于朝廷外;恭敬地接纳卑贱之人,来吸引贤士。君主不拒绝进言,未必所有的进言都采用,只是担心拒绝无用的意见而会使有用的意见受到排斥。
【四十八】仁君广山薮①之大,纳切直②之谋。(卷二 十二 后汉书二)
(注释)①山薮:山林与湖泽。②切直:恳切率直。
(白话)仁德的君主有着像高山、湖泽那样大的胸怀,可以接纳恳切率直的谋略。
【四十九】今群臣皆以邕为戒,上畏不测之难,下惧剑客之害,臣知朝廷不复得闻忠言矣。夫立言无显过之咎①,明镜无见玼②之尤③。如恶④立言以记过,则不当学也。不欲明镜之见玼,则不当照也。愿陛下详思臣言,不以记过见玼为责。( 卷二十四 后汉书四)
(注释)①咎:罪过、过失。②见玼:显露瑕疵。见,同「现」,显现、显露。玼,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毛病。③尤:过失 、罪愆。④恶:讨厌、憎恨。
(白话)今天群臣都以蔡邕的下场为鉴戒,上怕受到难以预料的灾难,下怕有刺客来行刺,臣知道朝廷不会再听到忠言了。发表言论不该因指出过错而被责处,明镜不该因照出污点而被怨尤。如果讨厌设立史官秉笔 直书记录过失,那就不该学习古人(设立史官)。如果不想被镜子照出污点,就不该去照了。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臣说的话,不因为指出过错和反映污 点而责备大臣。
【五十】能容直臣,则上之失不害于下,而民之所患上闻矣。( 卷四十九 傅子)
(白话)能容纳正直的臣子,则君主有失误也不会贻害百姓,而百姓的忧患君主也能听到。
【五十一】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恐不闻其过,故有敢谏之鼓① 。(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释)①敢谏之鼓: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白话)君主圣明臣下就正直。古代圣明的君王唯恐听不到自己的过错,因此设立了让进谏者敲击以便领导者知晓的鼓。
【五十二】尧舜之世,谏鼓谤木①,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② 怨詈③,则洗目改听,所以达聪明④,开不讳⑤,博采负薪⑥,尽极下情也。(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注释)①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称「谤木」。② 小人:平民百姓。③怨詈:怨恨咒骂。詈,咒骂。④聪明:指明察事理。⑤不讳:不隐讳。 ⑥负薪:指地位低微的人。
(白话)尧舜的时候,在朝堂设敢谏之鼓,立书写谏言之木,殷周二朝的圣王,对待百姓的怨骂,总是洗耳恭听,真诚接受,所以才能够明察事理,让别人直言不讳,广泛听取普通百姓的意见、全面详实地了解民情。
【五十三】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鼓铎(duó)①磬②,而置鼗(táo)③,以待四海之士,为铭④于笋簴(s?njù)⑤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⑥铎;告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讼狱者挥鼗。」此之谓五声。是以禹尝据一馈而七起,日中而不暇饱食。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吾恐其留吾门廷⑦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是以禹朝廷间,可以罗雀⑧者。( 卷三十一 鬻子)
(注释)①铎:古代乐器,大铃的一种。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战事时用之。青铜制品,形如钲而有舌。其舌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故又有木铎和金铎之分。②磬: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③鼗:有柄的小鼓。④铭: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⑤笋簴:即「笋虡」。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横架为笋,直架为虡。⑥振:挥动、摇动。⑦门廷:宫门、朝门外的地方。⑧罗雀: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白话)禹王通过聆听五种声音来治理天下。朝堂门上悬挂着钟、鼓、铎和磬,旁边摆放着鼗,以此接待天下士人,并在悬挂钟磬的木架上刻着铭文,说:「以道教导我的请击鼓;以义教导我的请敲钟;教导我如何处理国家大事的请摇铎;告知我国家忧患的请击磬;告诉我诉讼之事的请摇鼗。」这就是所谓的五声。因此,禹王曾经在吃一顿饭的期间七次起身处理政务,一直忙到正午都没有时间吃饱饭。禹王说:「我不怕天下的贤者停留在路上,我担心没有及时听取宝贵建议并加以处理,而让他们滞留在我的门庭啊!」因此天下士人纷纷到来,也因此,禹的朝廷很清静。
【五十四】昔高祖①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yuán)②。( 卷十九 汉书七)
(注释)①高祖:指西汉高祖刘邦。② 圜:同「圆」。
(白话)当年汉高祖采纳善言唯恐来不及,听从谏言就好似转动圆形之物那样顺畅迅速。
【五十五】通直言之涂,引而致之,非为名也,以为直言不闻,则己之耳目塞。耳目塞于内,谀者顺之于外,此三季①所以至亡,而不自知也。(卷四十九 傅子)
(注释)①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话)敞开直言之路,招引获得谏言,不是为取得好名声,而是认为听不到正直的言论,自己就会耳目闭塞。自己耳目闭塞,阿谀的人又凡事顺从自己,这就是夏、商、周三代末年的君主灭亡的原因,而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五十六】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①之疾,贤圣不能正不食(食疑受)善言(善言作谏诤)之君。故桀有关龙逢(páng)②而夏亡;纣有三仁③而商灭。故不患无夷吾④由余⑤之论(论作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