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19|回复: 4

重颂答来处从地涌出品,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H2.重颂(分二)
I1.颂长行 I2.正略开显 I1(分二)
J1.颂答所师 J2.颂答来处
今J1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 是诸大菩萨 从无数劫来 修习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 令发大道心 此等是我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世尊恐怕众生不明白这种道理,或者没有听清楚,所以又用偈颂再把它说出来一遍。
释迦牟尼佛将前边长行的义理,用这个偈颂,答覆阿逸多的请问。阿逸汝当知:无能胜啊!你应该要知道。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智慧:现在从地涌出这些大菩萨,他们从以前无数无数那么多的劫到现在,生生世世都是修习佛的智慧、求无上的佛慧。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你不是问他们是谁所教化的吗?他们从初发心,到现在成了大菩萨,都是我亲身教化的。我令他们发大菩提的道心,令他们发菩萨的道心,令他们发求无上佛道的道心;这一些个大菩萨都是我在往昔所教化出来的弟子。所以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他所教化这一些个菩萨弟子,今生佛说法,他们又从地涌出,来到法会随喜做影响众,影响大众发菩提心。
**J2.颂答来处

依止是世界 常行头陀事 志乐于静处 舍大众愦闹
不乐多所说 如是诸子等 学习我道法 昼夜常精进
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 下方空中住 志念力坚固
常勤求智慧 说种种妙法 其心无所畏
依止是世界,常行头陀事:他们依止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下边虚空里头住着,常常地修习头陀的这种行门。有十二种的头陀行:着粪扫衣、但三衣、常乞食、次第乞、日中一食、节量食、过午不饮浆、住阿兰若、树下坐、露地坐、冢间坐、常坐不卧。
这一些个大菩萨,都是依照这个头陀的法门去修行。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他们的志趣,欢喜住在清静的地方,舍弃人多的地方。这闹市很烦杂的、很吵闹的,很多的声音,不清净;他们把这个不清静的地方舍去了,也就是把这见思的烦恼、尘沙的烦恼、无明的烦恼都舍去了。不乐多所说:他们常常不愿意讲话。不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不讲话,或者一个星期不讲话,然后一讲就没完,不是的。
如是诸子等,学习我道法,昼夜常精进,为求佛道故:像这么多佛的弟子,为什么他们这样子呢?就因为他们修习我所教修行的这个道、这一些个佛法。他们依教奉行,释迦牟尼佛怎么样教他们,他们就怎么样修行。他们修行,昼也精进、夜也精进,身精进、心也精进。好像坐禅,就是常常坐禅;拜佛,他们也常常拜佛;念佛,也常常念佛,昼夜六时都来念佛,所以这是“昼夜六时常精进”。他们精进,因为他们想要求佛道的缘故,所以也就是依照佛教他们的方法来修行,时时刻刻都精进于这一切的佛法。
好像“多贪的众生不净观”,多贪,就有贪欲。有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这一些个问题,就要修行不净观。多数的人,都是贪这个欲,认为欲望是最重要的;所以就要修行不净观,就要观察:啊!所有的众生再美丽,不过都是一个臭皮囊,也都是一个带着肉的骨头。你把这皮割破了一个地方,就要流血,时间久了,就化脓;并且九孔常流不净,这个臭皮囊,没有什么可贪恋的。
“多瞋众生慈悲观”,你好发脾气,就要修慈悲观。对任何人也不发脾气,看一切众生都如我的子女一样;生出一种慈悲心。
“愚痴众生因缘观”,愚痴众生修这个因缘法;修观假、观空、观中,观一切因缘。
昨天,有位法师说“舍利弗修这个因缘观”,又说“愚痴的众生,修因缘观”。现在我们要补充一句,舍利弗尊者并不是愚痴人,那么他为什么修这个因缘观呢?因为这种法门,对他很相应的;虽然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一样修因缘观。并不是只有愚痴众生,才修因缘观的。又像“多贪众生,修不净观”,若不贪的众生,就不可以修不净观了吧?不是的。你不贪,也可以修不净观,那对你更好!说“愚痴的人修因缘观”,可以开悟。有智慧的人,你若修因缘观,开悟开得更快!所以没有一定的法。
“多障众生念佛观”,你做旁的都有障碍,那么你就念佛。念佛什么事也不费,也不用打坐、也不用观空、也不用观假、也不用观中;什么都不要,你就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么一念,就成功了!
“多散众生数息观”,数息观,就是由第一开始数,或者数呼吸。或者数呼气、或者数吸气,都可以的;你数呼气、就不要数吸气,数吸气、就不要数呼气。“呼──吸──”吸,是向里边吸气;呼,是向外边吐气。“呼──吸──”由第一口,数到第十口;然后再从第一上开始,还是到第十上,这叫数息观。你要是晚间睡不着觉、打妄想,最好修数息观;你一数,这一吸一吸的,就呼呼睡着了,很妙的!因为你这一吸,就不打妄想了,就很快睡着了。你为什么睡不着?就因为打妄想。不过数息观,也要修习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入手了。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他们不懒惰、也不退,心也不乱,就专一其心来修行;他们披精进铠来修行、发坚固的意来修行,永远都没有退心的。不是像我们人,今天修行用功,明天不用了。没有的!除非他不修,若修什么法,是永远都不向后退的,常常很勤求佛的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给众生说种种的妙法,他们是无所畏惧的;说法,现师子吼,所以心无所畏惧。



 楼主| 发表于 2020-6-1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2.正略开显

我于伽耶城 菩提树下坐 得成最正觉 转无上法轮
尔乃教化之 令初发道心 今皆住不退 悉当得成佛
我今说实语 汝等一心信 我从久远来 教化是等众
我于伽耶城:释迦牟尼佛说,我在摩竭提国的伽耶城。伽耶是梵语,翻译为山城,祇桓精舍就离这儿有五里路。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我在伽耶城外边的菩提树下打坐。在一开始打坐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发愿:“我坐到这菩提树下,如果我不开悟,我不起于座”。这不起于座,就是不到旁的地方去,只在这菩提树下来打坐。在这菩提树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在第四十九天的晚间,夜睹明星而悟道,在这时候成佛。
怎么叫“成佛”呢?成佛是不是和众生就不一样呢?不是的。成佛也还是和众生一样的;佛也是众生,众生也是佛。不过,佛是已成的佛,众生是没成的佛。释迦牟尼佛看见明星而开悟,就叹息,叹息什么呢?“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未能证得。”释迦牟尼佛说了三个“奇哉”,这叫“三叹奇哉”。说太奇妙了,奇妙什么呢?所有的众生,他们都有成佛的种子,有成佛这种智慧,有成佛的这种德行,这种的机会。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佛呢?就因为有妄想,因为有执着。它在前面这儿障碍住了,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我们人走路;这个路本来是应该通达无碍的,现在路中间有一道墙,把路给挡上,不能往前走了。
举一个例子,就好像德国柏林那地方就有一道墙;东德的人也不能到西德去,西德的人也不可以到东德来,这就有一道障碍物在那个地方障着。我们人没有成佛,这个障碍物是什么?就是这个妄想,就是这个执着!你一有了妄想、执着,佛的智慧就不能开了。所以你就没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呢?他就是把一切的妄想、执着都放下了。你看!最初他在皇宫里,那种享受是很丰富的,将来就做皇帝,还可以做转轮圣王;那么他把这些都放下,皇帝也不做了,转轮圣王也不做了,把美貌的太太也放下了,把江山也都放下了!他看“生老病死苦”,这是太麻烦的事情;所以他就决定出家修道,要了生死。因为他把执着和妄想都放下了,所以坐到菩提树下那个地方,四十九天就开悟了。
我常给你们讲“坚、诚、恒”这三个字;我们没有长远心、没有恒心,不能放下执着和妄想,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佛。你想不想成佛?你若想成佛,就赶快把你的妄想、执着放下,就可以了!
佛在菩提树下,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再比这高上的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无上,这就是佛的果位。证了佛果了,转无上法轮:最初转四谛法轮,之后又转十二因缘的法轮,以后又转六度万行的法轮。
最初转大华严法轮,一看,这一般人不能接受这种的大法;所以转阿含的法轮,然后转方等的法轮,然后又转般若的法轮;最后才转这法华的法轮,这叫妙法轮。转法华,是佛的本怀;他本来的意思,就想说《法华》;不过看众生的根机没有成熟,时候还没有到,所以就先转阿含、方等、般若,以后才转法华。这转法华的时候,时候成就了,所以才转无上法轮。
尔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在这个时候,我才教化这一切的大菩萨,令他们都发这无上的菩提道心。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这些无量这么多的菩萨,现在都住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三不退上了,他们完全都应当证得成佛的果位。
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以前,我对你们所说的法,都是方便语;方便语,就是为着这个真实语说的。现在,我和你们说真话、说实实在在的话了;我说真实的话,你们大众都应该专一其心,来信受我所讲的这个法。
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我不是仅仅今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我在无量劫以前,已经就成佛了!所谓“非生示生,非灭示灭”,本来不生,而示现出来一个生;本来不灭,而示现入涅槃。在《梵网经》上说:“我来娑婆世界八千返。”已经有八千次那么多了。要是你得到天眼通,用道眼观察,你看一看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界上,不止八千返,八万返、八百万返都不止了!无量无数那么多的次数!
这一些个无量无数、算不出来这么多的大菩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虚空,这都是我在过去生中,过去成佛那个时候,我所教化的。你以前问:“他是跟着哪一位佛发的心?谁教他们的?他们修行的什么方法?念什么经?”他们所修的,就是“法华”这种的法门;他们所念的,就是《妙法莲华经》。现在我告诉你:这一些个大众,都是由我教化而成就的!
释迦牟尼佛说了这个偈颂之后,这弥勒菩萨──就是那个大肚子菩萨;那个肚子里头,把虚空都装满了。不是尽吃好东西才肚子大,他肚子像虚空那样子,包罗万有,什么都在里边。这个菩萨本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不要人告诉他,他也懂了;但是现在,他就糊涂了。糊涂什么?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个偈颂,他就不明白了。他说,岂有此理呢!这些菩萨都这么大的年纪,释迦牟尼佛现在才七十多岁;你这么年青,这一些个菩萨这么老,怎么他们是你的徒弟呢?这就等于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的人,遇着一百多岁的老年人;这二十五岁的人就指着老年人,对人讲:“你知道他吗?这一百多岁的老年人是我的儿子!”这一百多岁的老年人也承认说:“不错!他就是我的爸爸!”岂有此理呢?二十五岁的爸爸,有一百多岁的儿子?哪有这个道理!我不信有这个事情!好像现在,释迦牟尼佛这么年青,这些个菩萨都这么大的年纪,都几万岁、几万万岁了,怎么他会有这么老的徒弟?他不相信了!你说这怎么办呢?弥勒菩萨都生了怀疑,一般的菩萨也都生了怀疑。
我们现在不管他怀疑不怀疑,我们讲讲这个“执着”。方才我说“人不成佛,就因为执着,有妄想”。有一个人也生了怀疑了,他说:“这个不对!我没有妄想啊!我活这么大年纪,我一个妄想也没打过,并且我也没有执着!钱,我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房子,也不执着土地,也不执着吃的东西,也不执着穿的东西,什么都不执着!”你就这个“什么都不执着”还没有放下,所以你才没成佛。你若知道你有一点执着,那还有办法;就是因为你现在以为你没有执着了,所以就没有办法了。根本你的执着太多!
怎么太多了呢?第一,你执着你这个身体,总觉得我自己生得是不错,再丑陋也觉得很漂亮。哪一个人再丑,也不觉得自己丑,总觉着:你看我这个鼻子丑啊?我这鼻子长得不好,但是我眼睛长得不错。眼睛看不见东西,那我耳朵比人强,听东西听得很清楚。无论什么,觉得自己总有一样比人家是好的。甚至愚痴的人,他也觉着有一样比别人好,什么呢?他说:“我比谁都愚痴!”这算他有自知之明。聪明的人也有执着,说:“我比谁都聪明。学经典,我一学就记住;你们学那么久的时间,也记不住!”他也有一个聪明的执着。所以聪明就有聪明的执着;愚痴就有愚痴的执着;肮脏、不干净的人,就有一个不干净的执着:“我就这样,不修边幅嘛!就是嬉嬉皮皮的这样子嘛!”这都是执着。嬉皮,执着他的头发不肯剃;不是嬉皮的,执着不肯留长头发。其实你不留长头发,也是个执着;你留长头发,也是个执着。你说你把什么放下了?什么都没放下!你还说你什么都放下了。这若不是愚痴的人,那是什么?若有人说是有智慧,我不相信!
穷人有穷的执着,富人有富的执着;贵人有贵的执着,贱人有贱的执着。这个“执着”,你在哪一个岗位上,就有哪一个执着:出家就有出家的执着,在家就有在家的执着,你有你的执着,我有我的执着。


发表于 2020-9-24 09: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9 11: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9 11: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