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80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5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实之谓信。」所以诚信、忠信是儒家特别强调的修身之道。
人言为信,落实在生活中,就是不怀疑一切言语。这一点,老德和尚做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德和尚的信,可以说是超情离见的,任何人给他说一句话,即使完全背离常理,他都会信受奉行,没有第二念,这就是人言为信。
我们常说:「信根深厚。」这是说一个人能够不怀疑。此中有很深的义趣,并非愚蠢所致。例如,有人指着牛粪给老德和尚说:「这里有佛。」这句话,在那个人心中,是捉弄这位看似呆头呆脑的和尚,事实上,却道出了诸法实相——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牛粪中有佛,这是不着相,是超越现象看本质。所以,老德和尚这一拜,就把自己的自性也给拜出来了。这是信所带来的成就。
一切的人言,都可以说是信息,这个信息背后,都带有能量,而这分能量,在机缘成熟时都能够转变成为物质。这是宇宙三大要素之间的转换情况。所以,一念周遍法界,不仅是量子力学已经证实的真理,而且是我们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如果是散心的念头,能量有限,所感得的是比较凌乱的相,也就是我们当前世界的种种乱象;专注的念头,能量很大,所感得的就是庄严有序的相,也就是净土凡圣同居土中的清净庄严。
三、信根破坏于...(净公上人大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大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征,遗法将灭之相」,也就是(一)佛陀下生的因缘,以及为何托生于释迦族净饭王之家的渊源。(二)释迦牟尼佛如何成道、如何度人了脱生死苦海的情况。(三)佛陀入灭的情况,以及入灭之后所立的佛塔、造像以延续佛陀之教育。(四)最后佛法将要灭度的情况。
和一般讲述释迦牟尼佛生平的著作不同,此书是将诸多经文中有关佛陀身世的内容摘录出来,所以,它是佛经的会集,而非一般的报告记录。此中有很深的义趣,读此书,彷佛现场听经闻法一样,对如何做一名佛弟子,有很多很有启发的指导。
二、 修忍辱以珍重今生佛缘
《释迦谱》开篇就讲人道以及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所处的减劫是如何形成的。接着才开始讲述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氏来源,这令我们拓宽眼界,看到了业因深远,不可思议。由此推知,我们在漫漫时空长河之中,此生能够遇到佛法、遇到净土法门,能够听到师父上人讲经,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对于佛陀所降生的释迦族,本身便是祖宗历代积德,他们善于忍辱,持家夫妇有别,方得以感得佛陀降生于此。可以推知,我们之所以有如此殊胜的机缘听闻佛法,真的是仰赖祖宗勤修忍辱,积功累德,修身齐家、夫义妇德。否则,我们何以能够在法弱魔强的末法时代,得遇正法、得遇明师!
刚好弟子是最不能忍辱的,心浮气躁,脆弱傲慢,因为看到释迦族世代忍辱含垢、夫义妇德感到十分震撼,才意识到学佛当下就要从忍辱中入门,持家要从男女有别中开始。每当习气做主傲慢自是的时候,每当积习难改自暴自弃的时候,就会想到释迦族世代修忍辱,再勉励自己,改过的力度就大了;每当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就会想到,释迦族以世代夫义妇德持家而得成就佛陀下生,便从一味要求孩子改过迁善的执着中走出来,回头修身、齐家了。家齐之后,果然孩子们成长了一大步。
佛弟子常要面临退转问题。如何在退转之中修忍辱,《释迦谱》也有很震撼人心的教化。在佛陀即将成道的时候,魔王前来扰乱。地神就跑出来对魔王说:「菩萨昔以头目髓脑以施于人。所出之血浸润大地。国城妻子象马珍宝。而用布施不可称计。为求无上正真之道。以是之故汝今不应恼乱菩萨。」魔王听到,顿时感到「心生怖惧」,毛发都竖了起来。读到此,弟子也是寒毛直竖。反观自身,虽号称学佛,却毫无耐心,全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怎么能在生活中修习忍辱波罗蜜?念头一转,才明白所有的困难实际皆因妄念相缠,不能肝脑涂地、不计众苦的为人民服务所致;所谓退转,往往是因为有了进步的念头,沾沾自喜所致。既然佛恩浩荡、念力不可思议,实当念佛,敦伦尽分,遇事只论道义,而不必理会力之所及与否,更要将「问题太难」等负面念头清除出去,念佛而不念问题,念道义而不念自身,这样一来,忍辱的能力逐渐提升,心也日益清净起来。这才感到,佛力加持不可思议,信佛、念佛无比重要。西方极乐世界之「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无比珍贵!此时,不仅不害怕退转、不畏惧困难,更生起欢迎困难、欢喜面对的心。
...(净公上人大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大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那个时候没那么细,孔老夫子只分四科。第一个科目是德行,第二个科目是言语,你看这言语多重要;第三个科目是政事,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技术能力,培养你的技能,你有一技之长,将来你在生活上、在社会上可以谋生,培养你谋生办事的能力;最后一个科目是文艺,前面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了,这才可以把精神生活往上提升。前面这三个如果没有做好,那精神生活无法向上提升,物质生活能够得到饱满就不错了。所以他分四科,言语非常重要的科目,摆在第二。
所以这个地方三业里把口业摆在第一,你就晓得他用意很深。言语不当很容易坏事,很容易教别人起误会,甚至于与一些人结了冤仇都不知道,所以说无意当中说话得罪人。所以过去老师教学生,处大众之中或者陌生人里面,我们如何相处?多听少说,以免口过,多听少说。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
『律仪』,拿现代的话来说风度、礼节。与人、与大众相处,我们身不失礼,不失威仪。
【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意』是意念,心地清净。三业当中以「意业」为主,意清净了,身语自然清净,这一定的道理。意善心善,言没有不善的,行没有不善的。所以修行是以意为主,身语是附带的,修身、修语业能够帮助修心。心地真正到清净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