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八 念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念藏。 功德林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念藏? 此菩薩捨離癡惑,得具足念。 修念藏這位菩薩,他已捨離癡惑。得到具足的憶念。也就是在往昔多生多世中,所有一切的事情,皆能清楚記住,而不會忘掉。歷歷在目,如同昨日。 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 在念藏中說有十種無盡:①生②劫③佛名④授記⑤演教⑥眾會⑦說義⑧根性⑨所治⑩能治。在下邊分列說明。 這位菩薩,能回憶在過去一生中,所行所作,都是什麼事情,所作的功德多,還是罪過多。不但在一生中能回憶起來。就是在第二生中,所受之身,是男是女?姓名是什麼?生在何方?也能清清楚楚地記住而知道。乃至於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之中,起什麼惑?造什麼業?受什麼報?一目了然,皆悉了知。甚至在無量生中,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所有一切的行業,都記住不忘。這是說生的無盡。 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 劫譯為分別時節。所謂「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總而言之,不可計算的時間為劫。一般計算劫的方法,以人壽到八萬四千歲為標準,每隔一百年,便減去一歲,身高也減低一寸,減到人壽十歲的時候為止。然後再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身高也增加一寸,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為止。這樣一減一增為一個劫。一千個劫為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地球的壽命,有成住壞空謂四個中劫。換言之,地球的壽命是一個大劫的時間。 在成劫、壞劫、成壞劫、在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之中,種種的往事,菩薩都能回憶。就是在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之中,種種的往事,菩薩也能回憶。乃至無量、無數、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說等等的劫中,所有的往事,皆可憶念。這是說劫的無盡。 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 菩薩回憶念一位佛號,乃至回憶念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佛號,都清清楚楚記住,不會忘掉一位佛號。這是佛號的無盡。 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 憶念一位佛出現於世,為一切菩薩說法授記。舉行灌頂(菩薩受灌頂,成為法王子),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位佛出興於世,為一切菩薩說法、授記、灌頂,都能記住不忘。這是授記無盡。 念一佛出世說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修多羅。 憶念一位佛出興於世,而說修多羅(譯為經)。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位佛出興於世,而說修多羅,都能記得清清楚楚。這是演教無盡。 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亦如是。 憶念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說修多羅的經文都能記住,就是說其他十一部經文,也都能各各記住不忘。茲將十二部經淺譯如下: ①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又譯為長行。從「如是我聞」開始,至最後「信受奉行」為止,這叫長行。一般來說,有四個意思:(A)法本:就是法的根本。(B)經:就是長行。(C) 直說:說得很直。(D) 聖教:佛所說的法為聖教。遠公大師將「法本」分出五個意思:⒜教為理本:教是說理的根本。⒝經為論本:經是論議的根本。⒞總為別本:總相為別相的根本。(修多羅是總相,其餘十一項是別相)。⒟初為後本:最初一開始為最後的根本。⒠略為廣本:略說為廣說的根本。 修多羅又有四個意思:(A)貫:貫穿所說義。就是把所說的義理貫穿在一起。好像念珠,是用一條線,把一百零八顆珠子連貫在一起,所以印度人稱經為線。(B)攝:攝其所化機。攝受所教化一切眾生。用經典的法都攝入佛法之門。(C)常:古今不變。(D)法:三世同軌。這是一種解釋的方法。 修多羅又有四個意思:(A)繩墨義:正如木材隨墨線而正直,妄心能隨佛經而離邪。(B) 涌泉義:從地下涌出的泉水,滔滔不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換言之,沒有窮盡的時候。(C)出生義:輾轉資生,越生越多。(D)顯示義:顯示理事的道理。這是另外一種說法。上面是「修多羅」的略譯。 ②祇夜:譯為應頌,又為偈頌。應該把前邊長行中的義理,用偈頌的格式再說一遍。或用四個字、或用五個字、或用七個字為一句,共為四句,令人容易誦、容易記。 ③和伽羅那:譯為授記。諸佛給菩薩授成佛的記別。好像彌勒菩薩,本名阿逸多,佛授記為彌勒佛,當來娑婆世界為佛。 ④伽陀:譯為諷頌,是可以唱的偈頌。又為孤起頌,與前邊經文沒有關係,和後邊經文也沒有關係。在經文中,突然說出四句偈頌,如法句經。 ⑤尼陀那:譯為因緣。或說佛的因緣,或說弟子的因緣。凡說經典,都有因緣。在一切經的開始,便是序分,這就是因緣經。 ⑥優陀那:譯為自說。佛所說的經典,先由弟子請法,然後才說。唯獨彌陀經,是不問自說的經。為什麼?因為這個法,沒有人能知道。可是佛慈悲,不能不說,故無問而自說彌陀經,闡揚淨土法門。 ⑦伊帝目多伽:譯為本事。佛宣說弟子前生的往事,好像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 ⑧闍陀伽:譯為本生。佛自己昔時所受身之事。在過去曾經做過鹿王,做過轉輪聖王…等等。在行菩薩道時,曾經無數次捨棄可愛之身。這些往昔因緣都在本生裡記載。 ⑨毗佛略:譯為方廣。說方正廣大真理的經文。在涅槃經上說:「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 ⑩阿浮達摩:譯為未曾有。或說過去諸佛未曾說的法、或者說稀有的法。好像釋迦牟尼佛降生時,即行七步,蓮華托足,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就是稀有的法。 ⑪阿波陀那:譯為譬喻。用譬喻的方法,來說明經文的義理。譬喻雖然不是真理,但是能說明真理。 ⑫優波提舍:譯為論議。淺言之,就是討論問題。有時佛問,弟子答。有時弟子問,佛答。或者菩薩互相論議。本經問明品,就是論議。 這是十二部的淺釋,又稱為十二分教。修多羅(經)、祇夜(偈頌)、伽陀(孤起頌),這三部為經文的體裁。其餘九部,是從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出的名稱。 念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 菩薩回憶在一個大眾海會所聽的法,不會忘記。乃至於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大眾海會,諸佛所講的經文,句句都能記得不忘。這是眾會的無盡。 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 回憶念想為眾生演說一法的義理,乃至演說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法理,都能記住不忘。念藏的法門,就是博聞強記,好像錄音帶一樣。這是說義的無盡。 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 回憶念想一類眾生的根性,在一類眾生之中,就有種種的根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種類的眾生的種種根性,都能分別清楚,記得清楚,而不混亂。這是根性的無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