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2|回复: 0

[其它话题] 净公上人:2004年讲三皈五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7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三皈五戒  (共一集)  2004/6/13  档名:16-022-0001


http://ft.hwadzan.com/media/mp4/16/16-022/16-022-0001.mp4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今天我们在此地举行三皈五戒传授的仪式,仪式简单而隆重。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属於表法的,不能没有,但是实质更重要,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皈依。皈是什么意思?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皈依?这一定要搞清楚。皈依三宝,三宝是什么?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那就是迷信,那这个皈依没有一点功德,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怎么说有过失?因为你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这个过失就很大。

  首先我们说明什么叫皈,皈是回归,就是回头,谚语常说的「回头是岸」。依是依靠。我们在没有入佛门之前,每个人所依靠的都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都依这个东西。你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谁做主?妄想分别执著做主,因此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造业。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个话一点都不错。现在从这里面回过头来,从罪业回过头来,我们依靠三宝。三宝是佛法僧,佛法僧里面的内容很深、很广,一般人听到佛法僧只是形象,这是最浅最浅的。听说佛就想到佛像,听说法就想到经典,听到僧就想到出家人,这是非常肤浅的形象。但是这个形象不能没有,你真正懂得了,这个形象对你起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见到佛像要想到自性佛,这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是我们真正皈依的处所。

  说佛法僧还是不太好懂,不太好理解。因此在一千四百年前唐朝时候,你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给我们开示皈依,他就不用佛法僧,我们在《坛经》上看到,他换了名词,他叫觉正净,他叫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正净是佛法僧的意思,所以他不讲名词,讲意思。名词怕我们产生误会,误会就造成了迷信,他把里面的意义讲出来之后,我们就不会迷信了。所以他说佛,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我们一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迷惑颠倒,这是错误的,从这个错误回过头来,我们要依觉悟、要依智慧;换句话说,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这是皈依佛。所以真正懂得,在日用平常当中、生活当中,你才真正回得了头来,这才是真正佛弟子。

  法,法是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这是法。所以他讲皈依正,好,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从邪知邪见,就是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依正确的想法、看法。正邪的标准、迷悟的标准都要依经典。那我们都是修净土宗,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标准就是《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天天要读诵,读诵《无量寿经》就是亲近阿弥陀佛,亲近诸佛如来。读经的时候恭恭敬敬读,就是听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诸佛的教诲,恭恭敬敬去念,念久了你会开悟。

  皈依僧,僧的意思是清净。清净最重要是心地清净,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清净的中心就是心,心清净了六根当然清净。怎么会清净?你只要离开执著、离开分别就清净了;如果有分别、有执著你生烦恼,烦恼是染污,你就不清净了。所以,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要放下,这个东西不是真的是假的,不值得放在心上,这叫三皈依。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你看我们学佛入门头一天,世尊就把修学的总纲领、总的原则传授给我们,这叫传授三皈。

  三皈,这个三皈依的精义就在《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个本子,好!确确实实这个本子要度世尊末法九千年的众生,末法九千年唯有依靠这个本子可以得度,我们要特别珍重,特别重视。你看它这个经题上,前面一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后面这一段是讲因,「清净平等觉」。清净是僧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平等是法宝,平等是正知正见;觉是佛宝。你看看经题上三宝具足。

  由此可知,我们这三皈依归到哪里?归到清净平等觉,那这就三宝具足了。所以一切时、一切处要注意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悟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人生活在世间,从早到晚总不离开人事、物质环境,佛法里面讲境缘,境就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你总离不开。物质环境里面有顺境、有逆境,人事环境里面有善缘、有恶缘,时时刻刻你都遇到的。那佛教给我们要修清净平等觉,那得用什么方法修?顺境善缘不生贪恋,我心就清净了,没有贪心,没有留恋;逆境恶缘没有瞋恚,清净心。

  所以,清净心你在哪里修?平等心在哪里修?觉悟心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在你工作,在你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现在一般人讲你禁得起、禁不起考验;顺境来的时候你贪不贪爱,逆境来时候你瞋不瞋恚。我们的功夫从哪里看?顺境确实那个贪爱减少了,一年比一年淡薄,功夫得力,有进步了;逆境来的时候,那个心里面难过、瞋恚、报复的念头也减少了,减少到没有,你就成功了,你的修行功夫是在这个地方。修行不是我一天念多少经,拜多少佛,与那个不相干。你看我们最近讲的《无量寿经》正好讲到,现在讲到「三辈往生」,这很重要,「三辈往生」就是教我们往生的方法,往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哪些方法。你看经上讲的「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由此可知,不在念佛多少,在念佛功夫有没有力。

  什么叫有力?有力的时候,你在顺境不生贪恋,在逆境里面不生烦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8 0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