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9|回复: 5

[学佛文档]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七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七集)  2012/8/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五十七页第一行,科题「苦极悔迟」。这是说的妄语,妄语所造的罪业,堕落在无间地狱,这个时候后悔太迟了。请看经文: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又其名籍』者,「名者名字。籍谓记罪之简牍,简牍类似今之档案」。『记在神明』,这个意思就是说「神明将恶人之罪行记入案册也」,我们现在常讲的资料、档案。前面读过,一切众生出生在世间都有两位神,一个叫同名,一个叫同生,这两位叫俱生神。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投胎的时候就有他,到最后,在这个世间寿命终了,他就没有了,他跟我们生死同时。这两位神,一个是记善,一个是记恶,一个专门记好事,一个专门记坏事,把这些记载的事迹都报告给阎罗王。所以阎罗王里面就根据这个报告做成了档案,命终之后,阎罗王审判罪人,这就是证据。不是别人记的,别人记的也有,没有他这个完整,没有这个详细,最完整、最详细的,从起心动念都有记载。俱生神很多经上都有,《华严经》上也有,由此可知,这不是佛偶然说的,佛讲一切大经,常常带着都讲到。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人做恶事,不愿意让人知道,鬼神全知道;动的恶念,甚至于自己忘掉了,阎罗王那个地方档案记载得清清楚楚。
  我们如果冷静观察,在这个人世间虽然不长,短短几十年当中,看透了、看穿了,怎么回事情?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一生一世所造的因,感得来世的果报,这一生的果报,上一世干的,无论是受罪还是享福,在这一生当中不能不造业。不造业的是什么人?佛菩萨再来的,他们不造业,所谓是再来人。不是佛菩萨再来的,哪有不造业的道理!我们真正感觉到这种事情可怕,今天我们遇到这个路,这就是一条正道。这是什么道?了生死、脱轮回的大道,净宗法门。真正聪明人,有大福德的人,下定决心,把这个世间一切舍得干干净净,一心一意去念这一句阿弥陀佛
  就像过去谛闲老和尚对锅漏匠所说的,你一直念下去,将来决定有好处。锅漏匠真听话,他圆满具足了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所以他三年就成就了。这个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一生是苦不堪言。锅漏匠这个行业,抗战胜利以后就没有了,我再也没见过,抗战期间当中我见过。战前,那我很小,住在农村,一年会见过几次。抗战期间在农村里面偶尔还看见,以后再没有了。这个行业非常辛苦,跟乞丐差不多。人只有生活在这种苦难、艰难当中,才会觉悟,他觉悟什么?觉悟人太苦了。现在有个机会让你离苦得乐,他欢喜,他真干,真干就真有成就,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所以这段经文是真实的,世间每个众生的名字都有俱生神详细记载,阎罗王那里头收藏这个档案。
  『殃咎牵引』,「殃」是灾祸,叫灾殃。《会疏》里面说,「无能他人牵我者,唯缚自业,自入恶趣」。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有人来牵引你吗?没有。有,无常大鬼,无常大鬼从哪里来的?自己阿赖耶识里头变现出来。你行善,往生到天堂,临终时候有天人来接引你。说真有天神、无常大鬼来接引你,讲得通,真有其事;说阿赖耶识变现的,也讲得通,为什么?一切法离不开阿赖耶。所有的身相,这个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精神现象是阿赖耶的见分,离开阿赖耶无有一法可得,都讲得通。由此可知,唯独是缚自业,这个缚是捆绑,纠缠你,业力在纠缠你,业力在牵引你,业力变现无常大鬼。自入恶趣故,地狱自然现前。这个地狱,『火镬』,我们一般叫油鼎,下油锅,火镬是下油锅。
  『身心摧碎』。「自入于狱火与镬汤」,这地狱。「摧碎,摧毁破碎。」「神形,精神与形体」,你感觉得有肉体在。在这个刑罚里头,人立刻就死了,死得很凄惨、很痛苦。不是一死就了了,地狱里面的阴风一吹又活过来,活了再下油鼎,所谓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这个罪就可怕了。受到什么时候你这个罪业消了,这个地狱就不见了。所以地狱是业力变现的,你的业力有多大,你的业力时间多久,这不关别人的事。这些可怕的事情都是我们错误念头造成的,永远要记住佛经上一句话,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不从别人心想,从自己心想,于别人没有关系。
  「《净影疏》云:恶业所牵」,慧远法师这说得好,一个人死了之后堕地狱,多半都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它没有间隔,人一断气就到地狱去了,这个地狱境界就现前,他就堕进去,没有中阴身。有中阴身是鬼道,堕地狱没有中阴,恶业所牵。「鬼神摄录」,鬼神在摄受你,他的手上有你的资料,造恶的这些资料。「将入恶道」,带你到地狱,这个恶道是地狱。「受苦焦焚」,地狱是一片火海,只要是地狱,你所感受的全是火。瞋恚心所感的,人在一发脾气,全身发热。佛告诉我们,六道里头业因很复杂,但是第一个因素是什么?佛告诉我们,饿鬼道是贪心,贪心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这是三恶道的业因。人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业因,他许多业因纠缠在一起,贪瞋痴都纠缠在一起。现在我们知道,绝大多数都是无间地狱的业因,所造的。「故云苦极」。『神形苦极』,神,我们讲的是魂魄;形,他自己感觉得有身体。「当此之时后悔莫及」,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候后悔迟了。
  这些年当中,古时候有个谚语说,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现在这些奇怪事情愈来愈多,中国有,外国也有。附体这个事情外国有,我到日本见到,日本有,美国也有。这些堕到恶道的,他们不是鬼,都是地狱,还有能力来附体,都是过去在人道里头积的有善因。没有善因,他这个机会都没有。他附体来干什么?忏悔,来求救的。一般学佛的人,心地善良的人,他来求你帮助,求你超度他。我们不知道造作罪业可怕,他们知道。提到地狱,他心有余悸,你看他的表情、看他的言辞就能体会到,他苦不堪言。造作的时候没有感触,受报的时候可怜,「故云悔复何及」,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
  佛门讲修行,行就是行为,行为错误了,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所以修行,今天加几个字进去好,修正错误的行为,这叫修行。念头错误了,这是意业的行为,要把它修正;言语,话说错了,要把它修正过来,语业上的修行;做错了事情,把这个修正过来,这是身业的修行。身语意三业,三业所做的过失都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方法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的原则、总的纲领就教你放下。章嘉大师当年教我,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放下,不造业了。为什么要放下?自性、真心里面一法都不立。惠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
  所有这些业障、罪业,全是阿赖耶的,十法界众生没有离开阿赖耶。但是四圣法界他觉悟了,虽用阿赖耶,他跟自性相应,所以四圣法界称净土。六道不行了,六道迷于阿赖耶,迷了,没觉悟。第一个迷,迷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这是根本。根本什么?有个我执,执著身是我,执著能够思惟、想象的是我的心,执著自己有身心。身就有苦乐,心就有忧喜,苦乐忧喜是烦恼,不执著就没有,执著就有。谁能够不执著?阿罗汉能不执著。所以,你能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华严》是大乘,十信菩萨的第七信,第七信的菩萨见思烦恼断了,在断烦恼这个功夫上跟阿罗汉平等。但是,菩萨智慧比阿罗汉高,为什么?接触大乘佛法,受大乘经教的薰习,所以智慧超过阿罗汉、辟支佛。放下一切分别,于一切法不再分别,这个人就是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照见,像镜子一样照得干干净净的,不起心、不动念,他一尘不染,这是佛。
  佛照见外面境界是什么?五蕴皆空,这个看得清楚、看得透彻。照见的境界,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十法界,十法界全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有性空,事有理无。所以,他虽然照见,他绝对没有起心动念。法身菩萨都契入这个境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众生有感,菩萨有应。菩萨来应的时候,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虽现身相,不着身相,虽有言说举止,他不执著言说举止。他的示现、他的说法、他的度生都是他受用,帮助别人的。自受用,自受用他等于零,今天科学讲零极限。在大乘教里面,他永远住在般涅盘当中,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阿惟越致菩萨,这是自性圆满的流露。
  自性圆满流露是佛对我们说的,他自己没有起心动念,哪来的圆满流露!所以连这个念头都没有。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是自然的。我们身体哪里有痛痒,我们手一定去抚摸它,自然现象。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们是一体,跟佛是一体,跟菩萨是一体。我们现在是凡夫,出了状况,他必须得照顾,道理在此地。所以终极的目标是回归常寂光,回归常寂光就是回归到一体,常寂光是一体,一片光明,光明融入光明,痕迹都找不到。这是修证到极处,叫大圆满。这一大段我们就学到此地。
  我们再看后面这一段,第五段,「酒」。你看,五戒上讲的,杀盗淫妄酒,最后给我们讲这个问题。这里分四段,第一段,「负恩违义」。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这第五种恶,「古有二说」,自古以来两种讲法。「一者如前,明饮酒恶,乃净影、嘉祥诸师之说」。中国《无量寿经》注解只有这两家,嘉祥跟净影两家。日本多了,日本有二、三十种,中国只有两个人有《无量寿经》的注解。他们两个人都说,因为经文里头有「耽酒嗜美」,有这一句经文,「后复广举余恶,以明酒之过恶」。虽然有耽酒嗜美,他举出因为饮酒引发很多的恶行,说明酒的过恶。第二者「以今之五恶,实摄十恶。如义寂师云:身业三恶,以为初三」,这品经文里面,开头讲的是杀盗淫,这是身业。「口业四恶,合为第四」,第四讲妄语,妄语里头把口的四种业都讲到了,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我们读过,都讲到。后面这一条讲意三业,就是贪瞋痴,因酒这个引起贪瞋痴,「合为第五」。这个讲得很好,经文里面确实找得出这个意思出来。
  「其意谓身业之杀盗淫,以为今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恶」,经文里面讲的杀恶、盗恶、淫恶,讲的这三种。「口业之四恶为今之第四恶,此皆彼此相合。独此第五恶,净影师等谓为饮酒恶」,净影跟嘉祥认为这是饮酒这一条。而「义寂师谓」,这是讲的「意业三恶,贪瞋痴也」。「清代彭际清氏亦同此意」,义寂法师这个说法,彭际清赞同。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他的注解叫《起信论》,《无量寿经起信论》,彭居士造的。他说「五恶之义,特准他经」,准也就是依据,准是标准,用其他经论来做标准,「配以十恶」。所以,这段经文内容是五戒、十善,这才讲得圆满。「其一恶者,杀业所摄」,这我们读过,「其二恶者,盗贪所摄。其三恶者,淫业所摄。其四恶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所摄。其五恶者,瞋恚邪见所摄。反是即为五善,亦名十善」。五恶、十恶翻过来就是五善,翻过来是什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
  小乘论事不论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事上不犯就叫持戒,心里有这个念头没有关系,你没做出来。大乘戒论心不论事,所以大乘戒难持,为什么?有这个念头你就犯了,就破戒了,它不管你事上有没有,不论事的,它论念头。我恨这个人,想杀他,有这么个念头,在大乘就破戒了。这是大小乘戒的差别。小乘的戒繁多,容易持,大乘的戒,条目虽然不多,不容易持。原因在哪里?小乘不出十法界,大乘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明心见性。意念里头有一点点恶,你就见不了性,明不了心,那是障碍,必须要把它拔掉。心地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才能明心见性。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你只要有一物就错了,一个念头没有。现在我们知道,佛在经里常说「真心离念」,无念是真心,有念是妄心。无念很难,念头没有了,我无念了。你看你还有个无念,那个无念依旧是妄心,不是真心。有无二边都没有了,这叫中道,他还有个中道。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有个中道还是有,还是有念。所以祖师说「二边不立,中道不存」,真无念。真无念,清净平等觉才能现前,不是真无念,清净平等觉就不能现前。
  我们想这个事情真难,宗门大德常问「你会幺」,这个问得好,如果会了,就不难;不会,很难。会了怎么不难?它就在当下,就在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知道根、尘、识都是假的,确确实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再把它放在心上,就干净了,那就是菩萨。用不用它?用它,天天用它,没有丝毫执著。天天用它,正在用它的时候,也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这是佛。如果不能用它,那大乘的涅盘跟小乘就没有两样了。为什么?堕在空里头去,它不起作用了。小乘涅盘叫恶取空,他真的堕在空里去,他不动了。而且时间很长,经上告诉我们一万劫,不起作用,不能利益众生,也不能提升自己。菩萨是活用,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活用,真正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看破,是慧,如如不动是定,叫定慧等学,定跟慧是平等的。这学了真管用,能提升自己,把自己提升到实报土,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大乘境界高,大乘,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小乘,离一切相,一切法也离了,那个修学的方法笨拙,只能证阿罗汉,跟菩萨比相差太远了。
  这一段古德既有两种说法,念老解释这段经文,这两种说法都采取,我们看他怎么把它合会贯通了。「今解」,这个集解,「兼采两说,首重五戒,故说第五是饮酒恶」,我们在科判上也是用这个。「复广劝十善,故兼采后说。上之两说乍睹似异,实亦无违」。乍看好象是不一样,实际上并没有违背,为什么?「好酒贪杯,即是贪恶」,因为这是意三业,贪瞋痴。「醉后易怒」,这也是真的,「是为瞋毒」,喝醉了就发脾气、发酒疯。「酒令神昏」,喝醉了迷惑颠倒,这是痴恶。真的,酒一醉,贪瞋痴全冒出来。所以用这个来解释十善业的意三恶,跟这个经文不相违背。「可见饮酒一恶,常与三毒并行」,三毒就是贪瞋痴,这跟《十善业道经》就合起来了。所以这一品经里面,实实在在论的是十恶,五戒十恶。
  《资持记》这里面说,「酒有十过」,十种过失,好酒贪杯的人多,他不了解。《记》里面说,第一个,「颜色恶」。喝酒了,醉了,喝醉了,脸色不好看,酒醉的样子我们见过。第二,「少力」,酒醉最后站都站不稳,要别人扶着他。第三,「眼视不明」,看外面东西模糊,看不清楚。第四,「现瞋恚相」,这括号里头说「瞋毒」,这贪瞋痴。为什么会现这个相?这就说明,阿赖耶识瞋恚的种子力量有多大,在这个时候展现出来了。因为贪瞋痴这三毒是根本烦恼,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它是第七末那识。
  末那识就是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组成的,组成末那,末那是意根。这四大烦恼第一个是我见,执著阿赖耶相分里头的一分。阿赖耶相分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都是阿赖耶的相分,见分也太大了。执著相分的一分是自己的身体,执著见分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就是起心动念,假的,不是真的。阿赖耶的全体是自己,你执著那一分是错误的。譬如我们人身体是整个,这是一体,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要从细胞上算,大概每个人身体都拥有五十兆的细胞。你执著一个细胞是自己,其他的都忘掉了,都对立,认为那不是自己,这个看法错误了。第七识的执著错就错在这里,他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见性的人知道。跟着我见起来的,就是贪瞋痴,所以他有我爱,你看我见、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傲慢,我慢就是瞋恚;我痴。贪瞋痴叫三毒烦恼,与生俱来。就是你才开始有我这个执著,有我的身,有我能够思惟、想象的这个心,这个贪瞋痴慢就跟着你了。正常的时候它不会现前,酒醉的时候就现前,原形出现,阿赖耶的末那识出现了。
  第五,「坏业资生」,这是破坏,破坏你资生这些业行。像酒醉了,发酒疯,把酒杯扔在地上,饭菜扔在地上,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出现了。第六,「增疾病」,常常酒醉的人,现在社会上很多,身体不健康,许多病跟饮酒有关系。第七,「益斗讼」,这是瞋毒,容易争讼,他会想起哪些人对他不起,报复的心生起来。第八是「无名称」,常常喝酒、发酒疯的,没有人称赞他,这就是无名称。人家什么态度对你?敬而远之。第九,「智慧少」,这痴毒。你看,贪、瞋、痴都出来了。第十,「命终堕三恶道」。这十个里面,第四、第七是瞋恚,第九个是愚痴。
  「又世云」,世间人常讲「酒能乱性,指酒能迷乱人之心意与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恶」。酒喝醉了,恶态全都露出来了。古时候,这些领导用人,对他所用的人,尤其是赋予重任的人,都要经过考验。考验,酒醉是一关,请他喝酒,看他醉了之后他是什么样情形。这一关很重要,如果他当大任的话,酒醉了乱性,那可麻烦,坏大事了。酒醉的时候不会发酒疯,像某人酒的品很好,品德很好,不会发脾气,不会乱骂人。酒醉的时候绝不处理任何事情,等清醒之后再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要自己有把握,这个把握很难拿捏。所以「今经云」,这个经里头说「耽酒嗜美」,美是美食,酒跟菜是连起来的,脱不了关系的,「本身即是贪痴二毒」。「是故饮酒一恶」,实实在在是兼有意业的三恶。「故上之两说,唯开合之异耳」,这是念老注这段经文,把两种说法融合在一起,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此下广明第五恶之过患殃咎」。『徙倚懈怠』,「徙倚」是指徘徊,「懈怠」是讲懒惰。这是说什么?好酒的人,「心中犹豫,放逸懒惰,唯图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也」。这话说得好,真的,不是假的。喜欢喝酒的人,头脑不清楚,常常有醉酒的现象,一个星期有一、二次,这个人不能当大事。今天的社会,中国、外国都一样,连做生意都把酒喝醉了,迷迷糊糊颠倒行事,吃亏上当错了,后悔莫及。所以佛把酒列入戒律里头,重戒。酒本身没有罪过,酒醉之后很容易犯杀盗淫妄,造这些罪孽。所以五戒当中,酒就是一戒,一定要晓得佛为什么制这条戒律。
  早年我们跟李老师学经教,讲《礼记》的时候,讲到注解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郑康成,汉朝时候人,学三礼一定要看他的注解。郑康成酒量是真大,连他的老师都嫉妒他,他的老师是马融,也是汉朝大儒,官做得很大,相当于现在部长的阶级,他跟马融学了三年。现在讲,毕业的时候离开,马融带着他的学生,就是同学,到十里长亭去送他。在十里长亭亭子里面摆下酒宴,就想害他,让每个同学敬他三杯。你看,一百个人就三百杯。所以中国讲酒三百杯是有典故的,不是随便说的,就是马融跟郑康成饯行,让他喝三百杯酒。三百杯酒喝下去,连小小的礼节都不失,这酒量真了不起。他自己有智慧,马融想害他没有害到,成为汉朝一代大儒。
  因为马融心里晓得,他的一套学问只有郑玄,就是郑康成,他一个人全学会了,而且预计这个学生将来一定超过他。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汉书》里头有马融的传记、有郑玄的传记,真正是古人所说的「名师出高徒」。马融有一些嗜好,他断不了,可能饮酒就是一种。还有什么?喜欢音乐,他家里面养的有乐队,吃饭的时候有个帷幕,幕拉起来,那边是奏乐,唱歌、奏乐,他在这边一面是吃饭,一面是带宾客欣赏歌舞。这是古代富贵人家常有的事情。现代这是电视取而代之了。古时候吃饭有音乐伴奏的,现在普通人家也做得到。这是解释徙倚懈怠,表心中犹豫,放逸懒惰,唯图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这个在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
  所以底下说,『不肯作善、治身修业』。这个作善,今天所谓的公益慈善事业,虽然有大财富,不肯拿出来。「治身修业」,这个业是指正业。「表恶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务正业」,这是真的,他的事业都是自私自利。现在这种观念变成世人一般的所谓时尚,这就麻烦了。古人最自私,没错,但是生意上还是货真价实。现在的商场出现了伪造、伪劣品,这个可怕。这是什么?这个行为是谋财害命。欺骗你,东西卖给你,不是真的,让你吃了会生病,吃了会要命的,这还得了吗?现在医药假的多,生病不敢吃药,不吃药还能活下去,吃了药可能命就没有了。再有饮食,饮食里头很多掺杂化学品,对人健康都有问题。
  这种现象在古时候是决定没有的,我们可以说三十年前社会上还没有这个现象,这是最近的。三十年前,你到摊贩里面吃东西很放心。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三十五年前,一九七七年,无论哪个摊贩去吃东西,放心,没有说提心吊胆的。现在不敢,现在连五星级的酒店都不敢,恐怕它还有假东西。从前旅行,在飞机上,我们也是习惯自己带便当,那是什么?喜欢吃的东西。飞机上的东西也没有问题,从来不担心。现在坐飞机担心了,飞机上茶我不敢喝,茶有农药、有化肥,在飞机上只喝它的开水。它的饭菜我不吃,我们还是自己带一点路上吃。这世界成什么世界?为非作歹的人多,没人管。人活在这个世间很辛苦,佛在这个经上说的,这世间人「饮苦食毒」,六十年前我们读这个经,那个时候想释迦牟尼佛说的话太重了,怎么能这样说法?饮苦食毒。现在这个社会,看到这个经文,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晓得今天社会状况。现在人就开始饮苦食毒,往后怎么办?所以人不务正业,麻烦大了,这个罪过重。
  「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违」是违背,「戾」是狠暴。下面给我们解释,「违戾具狠毒背叛之义,反逆者忤逆不孝」。现在儿女杀父母的已经不是新闻,兄弟互相残杀,朋友互相残杀,杀父母、杀老师时有所闻。这世界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这儿子不孝。「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义,故云违义」。实在说,现在人不懂得什么叫恩,不懂得什么叫孝,没有人教他。学校教育,不教恩、不教义、不教孝,不要了,学校所学的都是科学技术、创造发明,都搞这些,把怎么样做人这桩事情没有人过问了。所以现在年轻人会做事,不会做人。这些会做事,企业老板不敢用,每年学校培养人才不少,硕士、博士,企业老板找不到人才。
  「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在外国,我在美国住了不少年,美国的年轻人满十六岁离开家庭了,家里面父母不再过问,他成人了,可以自立了。有些离开家庭,跟父母一生都没有往来。有些,父母生日、过年寄一张卡片,父母就非常安慰,小孩还没有把我忘记。所以,外国到年老真是可怜,我们中国人讲举目无亲,一点都不假。所以老人,我们在美国是美国最富强的时候,人年老了,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寄给你,物质生活没有问题,精神生活完全没有。在养老院就孤家寡人,每天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没有人讲话。他们住老人院的,同住在一个老人院,也都不说话的,你说他心里头多郁闷。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坐吃等死,老人院里一个星期总有一、二个过世的,看到一个一个抬走了,他在那里等着,哪一天轮到自己。你看多可怜!
  我们看到这种情形,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中国过去的大家庭,过去大家庭好,养老、育幼是家庭的责任。所谓落叶归根,年岁大了,退休了,归根是回老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从前大家庭,不分家的,家有养老的义务。你自己在外面工作,赚的钱,除了自己生活之外,全寄到家里去。自己有困难,家是你唯一最可靠的支持者,它一定照顾你。一个人一生是以家为中心,荣宗耀祖,光大门楣,是家庭每个人都要尽到的责任。所以育幼、教学是家庭管的事情,不是父母,家有家学,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养老。大家庭虽然没有个人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守规矩,不守规矩,家就乱了,它是团体,它不是个人生活的,它是社会行为。所以,能治家就能治国,国是家的扩大。受拘束虽然多一点,但是老年快乐,真快乐,儿孙绕膝。一般家庭的活动中心就是祠堂,祠堂平时没事没用处,只有春秋两次祭祀,祭祀也不过用三天,平常就是老人的活动中心,养老的地方,小孩的活动中心,私塾学校就安立在祠堂。小朋友下课跟老人玩在一起,都是一家人,长幼和合在一起,那种亲情、亲爱都能显示得出来,这是今天社会想象不到。
  深圳有七个家庭到我这里来过,这七个家庭都向往过去的大家庭。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很想这七个家庭组成一个家庭,组成一个大家庭,把过去大家庭的道风,家道、家规、家学、家业、家风树立起来。这是个好事情,就像表演一样,做给社会大家看看,大家庭好不好,让大家细心再好好评估一下。我相信这个大家庭要建立,参观的人很多,希望到这个家庭来过几天,跟你家庭生活的人一定很多。这是好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难得。这样一个家庭,我问他,现在有多少人?五、六十个人。他们还希望能再有几个人家参加,因为现在七家,他们希望到十家,人数大概一百人左右。自己办私塾,也建立一个小祠堂,祠堂虽然小,里面供万姓先祖牌位,每个家族祖宗都有牌位供在里面。这桩事情值得去做,让现在人回味中国古代的家庭,典籍里头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读这个齐家,没有人有概念,不知道什么叫齐家,因为家没有了。五伦的关系没有了,五常的德行没有了,连四维、八德全没有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存亡最重要的关头。我们这一代不觉悟,教给下一代那就有困难;下一代做不到,我们的传统就断绝了。所以,这一代的是关键的时代,不能不认真努力。今天一定要做出榜样,学说没有用处,要真正做出来才起作用。
  宗教教学亦复如是,上次访问泰国,我的目的是向泰皇建议,在泰国建一个佛教圣城,划一个特别地区,把佛教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真正落实大小乘兼有的四个科目,五戒、十善、六和、六度,这个小城里头每个人都做到,这就是佛教圣城。这里面天天讲经、天天教学,人人都能够坚持五戒、十善、六和敬、六波罗蜜。对全世界开放,让大家来看看什么是佛教,到这里来你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城,实际上也是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也就这四科。把这个做到,这中国传统文化城,你就看到了。做出来给你看,你要看到好,你就学习,确实可以帮助这个社会化解所有一切的病痛,回归到安稳和谐。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可以在今天重现,全在教育。
  中国传统东西典籍存在,没有失掉,佛法的经典也存在,也没有失掉,没人学。首先找一批人,不用多,一、二百人就够了,真正发心学习,要真正去落实。自己没做到不能教别人,人家不相信。五戒做到了,十善落实了,六和实现了,六和敬,最重要的不是叫别人跟我和,不是这个,我要跟别人和。求别人对我和难,求我跟别人和。能有一百个自动自发与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感化这个地区,就能感化很多人。我们过去在汤池做过实验,做成功了。现在我们想在马六甲做实验,在马来西亚,在那边建一个汉学院,希望汉学院的老师能做到。以这个为中心,慢慢向外扩大,首先,我们四面的邻居先影响他,再慢慢的扩大到一个城市。
  我们在图文巴十年,做了一桩事情,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小城里头十万人,居民十万人,有八十多个族群,有一百多种语言,真的是多元文化,能够生活在这个地方,都像兄弟姊妹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助合作。现在这个小城,里面十多个宗教的领导人,大家团结一致,想把这个小城做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好!我要求这些道友们,不同的宗教里的朋友们,我给他的时间是一年,明年,你们真正落实了,我们宗教团结了。宗教互相学习,学习我自己的经典,我也要学习别的宗教经典,这样宗教才真正团结。为什么?有经典做根据,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不会再发生。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绝不拉信徒。宗教最害怕的是拉信徒,我们在那里十年,没有拉任何信徒,尊重他所信的宗教,所以他跟我相处很放心。
  我要求大家的方法,就是宗教要回归到教育,经典一定要详细讲解,每一个宗教道场都讲经,好!那些祈祷仪式是附带的,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教学。祈祷仪式是我们的联欢晚会,庆典,宗教里头的庆典,我们大家都去参加,挺热闹的。我还记得二000年的圣诞夜,那一次我在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堂,晚上做弥撒。我们出家人穿袍搭衣,五十多个出家人参加教堂,他们从来没有过,欢喜!宗教真的可以团结,真的可以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可以带动社会的安定和平,可以化解很多冲突。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经文,「情义俱无」。这题目看起来都很可怕,人活在世间,情义没有了,这跟禽兽距离就不远了。请看经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一段经文不就是现前社会的写实吗?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伦常大道,最重视人跟人的关系,祖宗世世代代教人,所谓没有伦外之人,这个伦就是五伦。五伦是说关系,关系的核心是父子,就是父母跟儿女,父子有亲,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亲就是亲爱。父母对儿女的亲爱在什么时候看见?最明显的,三个月到四个月。婴儿在三、四个月的时候,你去看,父母对他的爱,他对父母的爱,他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动作,他对父母的爱,那是什么?天性,没人教,自然的。让我们细心去观察,看到了。千万年前的老祖宗就看出来了,看出来怎么想法?如何把这种亲爱永远保持,一生不会改变,老祖宗有这么一个愿望。用什么方法?用教学。教学是个手段,教学的目的是把这种天性永恒保持。第二个目的,把这种亲爱扩大,让他能爱自己的亲族,他的兄弟姊妹,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他的伯伯、叔叔,爱他这一族,中国从前教育目的在此地。然后扩大,爱邻居、爱乡里、爱社会、爱国家,最后,凡是人,皆须爱。
  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它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是教你做一个道道地地的好人,好人之好人就是圣人。读书志在圣贤,不在功名利禄,学佛志在成佛、成菩萨,于名闻利养不相干,目标要正确,道路要平直。这是中国先人、古圣先贤千万年来的教育,只要遵守,这个国家永远存在、永远兴旺;如果悖离,怕的会灭亡。人要到把伦常放弃了,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这社会就乱了。道德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信用都不讲,这就是今天的社会,没有人不担心,没有人不挂念。
  如何能将这个社会再帮助它回头,恢复安定和谐?英国人说的,中国人说不出来,忘掉了,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英国人讲的。他讲的这个话我看到了,我从书本上看到,完全肯定,他说得一点都不错。孔孟学说是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论语》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我们从这里总结出孔孟四个字,仁、义、忠、恕,这四个字能救社会、能救国家、能救全世界。仁者爱人,这第一个先决条件,人要懂得自爱,然后懂得爱人。义是讲理,理就是合情、合法、合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人情相应,与国法相应,不能违背人情、国法,情理法面面顾到,这生活里头有情趣。这个落实在教育,只要把教育办好,这个问题就能解决。现在我们发现唐太宗的《群书治要》,这是中国学术的精华,就如唐太宗所说的,这本书能救全世界。我们全心全力来推动,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够学习。现在大家都讲找不到方法,这方法出来了,汤恩比博士介绍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