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三無違逆行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違逆行。 功德林大菩薩又稱一聲佛的弟子!什麼是菩薩中大菩薩所修行的無違逆行?無違逆行就是忍辱波羅蜜。菩薩是不違逆眾生,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就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絕對不為自己的利益為前提。沒有所謂「有利則爭,無利則讓。」這種思想。 此菩薩常修忍法,謙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兩害。不自取,不他取。不兩取。不自著,不他著,不兩著。亦不貪求名聞利養。 修無違逆行這位菩薩,他時刻的念茲在茲來修忍辱的法門。這個忍,本來不能忍,也不容易忍,可是也要忍。所謂「難忍能忍,難受能受。」一切的忍法,常要修行。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三種。若要修忍,先要沒有驕傲,要謙虛卑下。在道德經上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大意是這樣,上等善人,好像水一樣。水雖然能利益萬物,但不爭功。絕對不會說:「我對萬物有滋潤的功勞,所以它們才能生存。」低窪的地方,萬物不願意住,都希望住在高處。唯獨水向窪處流。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表示卑下。因為謙虛恭敬,所以才合乎於道。 菩薩不但謙虛,而且恭敬。無論對誰都有禮貌,非常客氣,絕對沒有貢高我慢的作風,也沒有目空一切,瞧不起任何人的行為。對一切眾生都生恭敬心、慈愍心,所謂「菩薩不見眾生過。」為什麼?因為菩薩有慈悲心。 菩薩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眾生,更不會即害已又害人。因為菩薩修忍辱波羅蜜的法門,一切都在忍受,沒有瞋恨心,所以不兩害。菩薩心中不生取的欲念,口裡不說取的言語,自己不生取的念,也不為眾生生取的念。即不為已,又不為人,在兩者之間,沒有共取的念。菩薩自己不貪著,也不教眾生貪著,自己和眾生,都不貪著。菩薩雖然弘法利生,但不求名聞利養。菩薩已經身口意三業清淨,不造殺盜婬妄酒的業。這是修無違逆行的開始。 但作是念。我當常為眾生說法。令離一切惡。斷貪瞋癡,憍慢覆藏,慳嫉諂誑。令恒安住忍辱柔和。 修無違逆行的菩薩,但作為這樣的想念:我應當常常為眾生說法。說什麼法?說令眾生反迷歸覺的法,捨邪歸正的法,返本還原的法,離苦得樂的法,了生脫死的法。為令一切眾生遠離一切惡,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要斷絕貪心、瞋心、癡心。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又要斷除驕傲我慢,又要斷盡覆藏惡業,又要斷慳貪不捨,又要斷嫉賢妬能,又要斷諂媚的思想,又要斷欺誑的行為。使令一切眾生常安住在忍辱波羅蜜,身心變成柔軟調和,堪為法器。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生來至其所。一一眾生化作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口。一一口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語。所謂不可喜語。非善法語。不悅意語。不可愛語。非仁賢語。非聖智語。非聖相應語。非聖親近語。深可厭惡語。不堪聽聞語。以是言辭毁辱菩薩。 各位佛的弟子!這位菩薩自己修像在前邊所說忍辱法門。假設有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眾生,來到菩薩的處所。每一個眾生,都化作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口。在每一個口中又發出有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言語。這些言語都說什麼?所說的①不可喜語:所說的話,令人聞之生不喜悅之心。②非善法語:歡喜說一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話。這是不善法的言語。③不悅意語:說出的話,令人不高興,甚至惹人發脾氣。④不可愛語:所說的話,不是愛語,令人討厭。⑤非仁賢語:所說的話,不慈悲而刻薄,不合乎正人君子之言語。⑥非聖智語:所說的話,都是愚癡,而無智慧。也就是邪知邪見,不合乎聖人智慧的言語。⑦非聖相應語:說出的話,和聖而有德人的言語不相應,恰好相反。⑧非聖親近語:所說的話,不合乎聖賢人所親近的言語。⑨深可厭惡語:說出的話,令人深惡痛絕,非常不愉快。⑩不堪聽聞語:所說的話,不堪入耳。這種染汚話,不但令人討厭,而且令聞者生反感。用這些言詞來毁謗侮辱菩薩,可是菩薩無動於衷,為什麼?菩薩修忍辱波羅蜜的法門。 又此眾生,一一各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執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器仗,逼害菩薩。 這些眾生,用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口來誹謗侮辱菩薩之後,每一個眾生,又各有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手,每隻手又拿著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器杖,來逼迫侵害菩薩。 如是經於阿僧祇劫,曾無休息。菩薩遭此極大楚毒,身毛皆豎,命將欲斷。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動亂,則自不調伏。自不守護。自不明了。自不修習。自不正定。自不寂靜。自不愛惜。自生執著。何能令他心得清淨。 像這樣多的口,來罵菩薩;像這樣多的手,來打菩薩。經過阿僧祇劫那樣長的時間,未曾間斷,也無休息。菩薩時時挨打受罵,遭受這樣極大的痛楚毒害,身上的毛都豎起來,性命就要斷氣了。可是還作這樣的想念:我因為這種苦,如果忍不住這種的境界,心中或者發脾氣,或者動亂。那麼,我自己不能調伏其心,不能守護戒律,不能明瞭諸法實相,不能修習禪定,這就是考驗。所謂「一切是考驗」,如果經不起考驗,被境界所轉,有人罵受不了,有人打更受不了,這就是沒有正定的功夫。若是動心,也不寂靜。自己不愛惜法身慧命,自己生出我相的執著,自己的心不清淨,怎能令他人的心清淨呢?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惟,重自勸勵。令心清淨,而得歡喜。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 菩薩在這個時候,又作這樣的觀想:我從無始劫以來,安住在六道輪迴中,受一切苦惱,我又為什麼一時不能忍呢?有一首偈頌:「汝已惡道經多劫,無益受苦尚能超,令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這是勸修忍辱的人,不要因為一點苦,就忍受不了。把這一點點忍過去,就得到利益。 菩薩又作這樣的思惟,自己勸勉自己,自己鼓勵自己。用種種的觀慧來令心清淨。如果心清淨,就生歡喜心。我們的心,為什麼不歡喜?就因為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就因為有貪瞋癡。這三毒能生煩惱,所以不歡喜。現在用種種智慧來觀察、來思惟,令自己調伏自己的煩惱,而恢復本來的清淨。這樣,就得到歡喜。得到歡喜之後,還要善於調攝。調攝什麼?就是調伏剛強的性情,攝持歡喜的境界。這樣,就能安穩住在佛法中,也令一切眾生同得佛法灌溉的滋潤。 復更思惟。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見。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 菩薩又更進一步的思惟:本身為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阿僧祇眾生,用口來罵他,用手來打他,是很痛苦,令人難忍的。如果能這樣的觀想,便知道這個身體本來是假的,不是真實的。旣然知道是空寂,又何必去執著!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全身之中,找不到一個我。身體各有其名,頭有頭的名,身有身的名,手有手的名,足有足的名。乃至眼耳鼻舌,以及五臟六腑,都有它們的名稱。但找不到有個我名的存在。既然沒有我,那會有我所有?這個是我所有的,那個是我所有。可是等到死的時候,什麼是你的?若說這個身是我的!那麼,你應該能做得主。到老時,頭髮不許它白,眼睛不許它花,耳朵不許聾,牙齒不許掉。你能有這樣的權力,那才算數。否則,則是空談。假設都是你的,就應該教它長生不老,青春永駐,面似嬰兒。為什麼到時候,會鷄皮鶴發,老態龍鍾?由此可證,這個身不屬於你的。如果是你的,應該不准它生病,不准它死亡,那才算是你的。 我們的身體,不是我的,也不是我所有的。我們的身體好像一棟房子,我們住在房裡,等房子壞了(死亡)就要搬家(投生),另外找一所房子住。因為找房子,所以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永不休息。 我們會說話、會吃飯、會穿衣、會睡覺,都因為有個真如自性在支配。自性就是佛性。因為有佛性,才能有一切舉動行為,來支配這個身體。不要執著這是我所有的,所以才說無有真實。 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假和合,死時,堅固歸於地大,濕性歸於水大,溫暖歸於火大,呼吸歸於風大,各歸本位,那就空啦!什麼也沒有,所以才說性空無二。 無論是受苦或受樂,往深處去想,什麼也沒有,一切皆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諸法本來是空寂的緣故。我應當真正明白瞭解這種道理,而為廣大眾生來說這種法,令他們都沒有我身執著的成見。沒有執著,就得解脫。 我(菩薩)因為這種緣故,所以現在雖然遭受那麼多的眾生,用口罵我,用手打我。可是我應當接受這種苦、忍受這種苦。這就是菩薩的心腸,受眾生的侮辱,反而憐愍眾生。這種精神多麼偉大!我們要效仿菩薩,原諒任何人,絕對不發脾氣。 為慈念眾生故。饒益眾生故。安樂眾生故。憐愍眾生故。攝受眾生故。不捨眾生故。自得覺悟故。令他覺悟故。心不退轉故。趣向佛道故。 我(修無違逆行的菩薩)為什麼需要忍受這種苦呢?因為要成就我的道業,教化眾生的緣故,所以才忍受這樣的苦楚。 各位!你們看一看,菩薩自己忍受這種苦,還安慰自己,一切要忍耐,不生一切煩惱。在一般人看來,菩薩這種行為是最愚癡。可是菩薩自己看來,是最聰明的辦法。一般人不能忍他能忍,一般人不能受他能受,這真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所以稱為菩薩。 菩薩慈悲,處處吃虧,不佔便宜。誰想作菩薩?首先要學吃虧,有人罵你,認為善知識。有人打你,當作好朋友。如有這種思想,才有資格作菩薩。人人如是觀,人人則不衡突。 菩薩有這十種緣故,所以要忍受。①為慈念一切眾生的緣故。②為饒益一切眾生的緣故。③為安樂一切眾生的緣故。④為憐愍一切眾生的緣故。⑤為攝受一切眾生的緣故。⑥為不捨一切眾生的緣故。⑦為自得覺悟的緣故。⑧為令他覺悟的緣故。⑨為心不退轉的緣故。⑩為趣向佛道的緣故。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違逆行。 各位佛的弟子!這就是菩薩中大菩薩所修行的第三種的無違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