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9|回复: 2

[其它话题] 七辩(共一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开示集29》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七辩  (共一集)  2009/11/6  台湾高雄(节录自华严经12-017-2054集)  档名:29-024-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正辨加相」。这个经文不长,我们从头念一遍:

  【善男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时诸佛即与法慧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

  这十种智里面,昨天我们学了第一个,『无碍智』,「无碍」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四无碍辩才。向下九种,从『无著』一直到『无夺智』,都是四无碍智里面最后一条的「乐说无碍」,全是属於乐说无碍,这也是大乘教常讲的「七辩」,七种辩才。我们学底下这九句,得先把七辩说一说,然后一一对照就很容易了解。佛加持菩萨,为一切众生说法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智慧辩才,七辩。七辩第一个「捷辩」,捷是敏捷;「於一语中,能释多疑」。讲经教学、听教修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我们,特别是初学,可以说没有证得初信菩萨果位之前,统统叫初学,还没入门,准备入门。为什么不能够契入菩萨境界,在《华严经》是华严境界?这是由於我们迷失自性的时间太久,於诸佛法总有疑惑。所以听教、研经第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经教确实有这个功能,可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有缘的人不多,经教里面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是不是佛的慈悲还有差别?为什么不度无缘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也得要搞清楚、搞明白。什么是无缘?照佛经的术语里面讲,就是他的善根、福德不具足,这说得没错,不好懂。我们得说更白一点,更浅一点,什么叫无缘?你不愿意接触,这就是无缘。

  佛家讲三个,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有,你看在台湾这个地区到处都有寺庙,缘不缺乏,可是善根福德成问题,他不相信,总是以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特别是知识分子,不愿意接触,接触什么?怕别人笑话,这是什么时代,还在搞迷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不例外,也是受这个观念的影响不愿意接触,问都不会问,也可以说没有问的意念。一般真正,学术也好,到寺庙里见到出家人问:什么叫佛?我们连这个都不会问。所以跟佛的缘各个不相同。每个人学佛的因缘不一样,所以佛才开八万四千法门,才开无量法门。我学佛的因缘是从学哲学入门的,年轻的时候对於科学、哲学,我兴趣也是很广泛的,什么都想涉猎一些,二十岁以后对哲学就非常向往。二十三岁来到台湾,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没想到方老师跟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把东西方、印度哲学都给我说了一个概略,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我就这么入佛门。他把佛教介绍给我,他怎么说?他说「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这个话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过,佛教怎么跟哲学挂上钩?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没听说过;「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话多么吸引人。

  我向他老人家请教:老师,你对於佛经哲学从哪里学来的?我们总得有个根源。他告诉我,在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那个时候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到重庆,有段时期他生病,有朋友就介绍他到峨嵋山去养病。峨嵋山我也去过,十年前,那是国家宗教局替我安排的,去游长江三峡,到峨嵋山去看,环境非常好,那是老师在抗战期间养病的地方,学佛的源头。他说当时在山上,那个时候很落后,连电灯都没有,山上对外交通非常不方便,老师想看看杂志、报纸,统统看不到,山上只有佛经,藏经楼还藏了不少书,去一看全是佛经。养病的时间有好几个月,所以他天天看佛经,愈看愈有味道,他的佛法是从这来的。有一些疑问,在那个时候抗战期间,确实四大名山还有真正有修养、有道德、有学问的高僧,向他们请教、向他们学习。峨嵋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方老师对《华严经》就有特别的缘分。我跟他老人家学,他第一部就是介绍《华严经》的《疏钞》,清凉大师的《疏钞》。清凉的学生宗密也是了不起,有大成就的人,他最著名的是《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钞》,流传於后世。从这之后,方老师几乎就没有一天离开经典。

  在台湾这段时期,我们看到他的晚年,他老人家走的时候七十九岁,一九七七年。那一年是我第一次离开台湾,到香港去讲《楞严经》,在香港住了四个月。我到香港讲经的时候向老师辞行,他身体还好,告诉我,体力、精神跟去年相比差很多。我到香港期间,他一直就在养身体,我回来的时候,他老人家过世第三天。这是我学佛的因缘。他还告诉我,真正的佛法(他都是讲佛经哲学)是在经典里面,指出我这条路子,真正想学一定要深入经藏。这样把我对於佛教从前那个误会化解了。如果不是像他这样的人,一般人把佛教介绍给我,我不会接受,不能相信,你说这个多难。我这一生要遇不到方先生,这一生跟佛、跟宗教就没有缘分。社会上这个错误的概念,确实让一些知识分子对於佛法殊胜的缘断掉了。所以我非常感谢方老师。老师最后那一句话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非常羡慕,就认真学习,为什么?最高的享受。真的,他没有骗我,我这一生确实是尝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是什么?不是地位也不是财富,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佛法教导我们的。特别是《华严经》,虽然方老师当时把这部大经介绍给我,这部经很大,《疏钞》分量就更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想得到这部经,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可是我知道佛门有这部经,很重要,我一出家心里面就念著《大方广佛华严经》。确实感应道交,有位老居士,有六、七十岁,我出家三十三岁,母亲一辈的,她要供养我,我初出家,福州人。我就向她要求,我说供养,你不必给钱给我,你送一套经书给我。她说什么经书?《华严经疏钞》。哪里有得买?香港有。所以她就拿了这个钱,从香港买了一套《华严经疏钞》,线装本四十册。无量的欢喜!当然读这个很困难,这个时候我已经跟李老师学经教,但是老师教我,他说这个经是大部经,你不要学这个,让我从小经学起,按部就班的来。

  我跟他学的第一部经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以后我读经才明了,佛确实说过,「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释迦牟尼佛讲的。释迦佛教我们,学习不可以躐等,就跟我们念书一样,你得从小学、中学、大学,《华严经》是大学的教科书,不是初学的,暂时放下。所以我就把这套书供养了台中慈光图书馆,我供养它不少书,一生喜欢读书。以后我又得到一套,同样的,版本完全相同,佛菩萨保佑!我供养老师图书馆那一套,以后就供养李老师,李老师在台中讲《华严》,就用这个本子。我在台北也开讲《华严经》,我又得到同样一套本子,我这套本子,确实古书,舍不得用,我就交给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个书在基金会,让基金会照相制版,印一千套,我现在是用基金会印的。这有一千套了,由一套变成一千套,我学习可以在上圈圈点点,可以写字没问题;原书不可以,原书那是非常宝贵的,法宝不能够损坏,所以就印了一千套。确实这部经里头把我们许多的疑惑都能断掉。

  捷辩,是一句话里面能够解释很多的疑问,这是修行证果。证什么果?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能做到,没见性之前还不行,还没有这个能力。这是经上讲的,佛陀说法,「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才叫捷辩。第二种叫「迅辩」,迅是迅速,「随问随答,迅速无滞」。也就是说他需不需要考虑、想一想怎么答覆?不需要,随问随答。这跟前面不一样,前面是要开悟,这个没有开悟也行,但决定是得佛菩萨加持,如果不得佛菩萨加持做不到。这桩事情老师也多次的教导我们,前面我跟诸位讲到,李老师教我一个秘诀,就是怎么样通世出世间法。你想学,不可能,做不到,《大藏经》你这一生能学得完吗?《四库全书》你这一生能念得完吗?他不说学,他说念,一天念八个小时,念一百年也念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老师教我们一个秘诀,这个秘诀也是祖祖相传,中国古大德常说诚,「诚则灵」,所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求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在这个地方,你决定要相信佛菩萨;你要不相信,这一条你做不到,一丝毫没有疑惑。

  我们初学上台讲经,真的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没上台之前,礼佛的时候就求加持。诚心从哪里表现?专一。早年讲经也是两个小时,每天时间都排在晚上,晚上大家才有时间来听经。可是在那个时代需要有翻译,翻译闽南话,因为同修当中有许多年岁大的听不懂国语,所以两个小时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时。我第一次讲经是在台东佛教莲社,那时候佛教莲社也是刚刚创办起来,明训法师,莲社的社长,这是我们的师兄弟,就邀请我到台东去讲经,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我在台中没出家之前,住了一年三个月,就十五个月,在台中住十五个月,亲近李老师,学了十三部经,不是老师教的,老师教是教一部经。但是我们二十多个同学,经学班,老师开这个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我也参加,统统是居士,没有出家人。我会听,老师教这两个同学一部经,我们是旁听,所以我这十三部经全是旁听听来的。因为我到台中莲社晚,时间很晚,排名排到最后,他是按顺序来的,我是最后参加的,所以名字排到最后,还没有轮到我。可是在那个时候,我真的有两个长处,第一个是记忆力好,第二个是理解力好,这两个是学经教基本的条件,这个我具足。我听老师讲经,大概在一个星期之内,我有这强记的能力,我上台去复讲,把老师讲的东西讲出来,自己不能加东西进去,完全依照老师的。

  这个方法是几千年来,佛门里面培养法师唯一的一个方法。那个时候没有佛学院,老和尚升座讲经,学讲经的人,无论是出家、在家,坐在前两排,那是学讲经的。老和尚讲完之后,学生们复讲,叫复小座,都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复讲完全讲老师的,不能加自己一点意思,也不能去找参考资料加进去,不可以,老师怎么讲,你就怎么讲,漏掉没有关系,不可以加。我的能力大概能讲到百分之九十还要多一点,有这个能力,班上像我这个能力还找不到第二个,理解力强,所以有这个能力,我学得很轻松、很愉快。老师教的两个人,他们都还没有学会,我在旁边已经学会了,所以我无形当中就变成老师的助教,为什么?老师讲经只讲一遍,你要专心听。如果你要是听漏了,你想让老师再讲一遍,「老师,这一句我不清楚,要怎么讲法?」老师:你过来。不是呵斥你一顿,老师常常手上拿著扇子,他就打你,打了之后怎么样?还是不给你讲。他说如果我打了你、骂了你,我还给你讲,你还有侥幸的心理,不要紧,没听会顶多挨打,还是会讲,打了也不讲,这就没有办法。所以同学就来找我,我能记住,我给大家讲。这个事情可能老师也知道,我有这个能力。

  在那里住了一年三个月,老师教同学们讲经,我在旁边全学会了,这是我在没有出家之前学了十三部经。所以一出家,我就去教佛学院,在台北教佛学院。教佛学院,佛学院老师很多,我们这一部经典好像一个星期只有一堂课,两个小时。一个学期才教一部经,三年毕业我才用六部经,我还有七部经还用不上。我从这个地方体会,中国传统的教学法高明,比现在学校高明多了,它真的讲求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头脑一天到晚想的只是一部经、一桩事情,你的精力、精神都能够专注,学得快。诸位想想看,
发表于 2020-4-24 22: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9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