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65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4-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七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7 》)
...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这是《要解》里面很重要的一段开示,也确实只有蕅益大师能说得出来。说明这部经它的理论依据,圆满的性德,它的效果、作用是能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罪苦众生,只要能信、能愿,愿生净土,愿意亲近弥陀,一心专念名号就能往生。的确这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恶道众生,他最大的障碍就是业障太重,信心生不起来,愿心生不起来,念佛的心没有诚敬,所以容易中断,不能相续,这是他不能往生的原因。如果有人提醒他,在这个时刻让他认真的忏悔,真信切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决定往生,这是弥陀的本愿,无量真实功德的加持。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机会。
昨天我们看到悟梵师的忏悔文,她写忏悔文是五月,她走的时候是十一月,这当中有五个多月的时间。她这个忏悔的心像忏悔文中所说的,五个月要坚持不退,她决定得生。如果这个忏悔心进进退退,那就很难讲,为什么?关键决定在最后一念。最后一念虽然是很安详,她没有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清楚,她是头脑清醒走的,还是迷惑走的?清醒走的没问题,如果是迷惑走的就有问题,就很难讲,到底到哪一道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断定她不堕恶道,临走的样子不象是堕恶道的样子,这是得力于大家将修学功德回向给她。
我们在外国《念力的秘密》里面看到,里头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别人以念力来加持你,那个效果等于你自己集中一念,有这么一条。这条很重要,就是我们能不能用念力帮助别人,这关系很大。如果不能,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就不可靠;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决定真实的,一丝毫虚妄都没有。我们...(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一集) 201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41 》)
...死活。所以冷静下来,细心做个对比,我们觉得古人可爱,古人值得尊敬,留下来东西是正面的,决定没有负面的,带给社会、带给大家,一定是希望你的生活过得更美满、更幸福,不会带灾难给你。科学技术带来的灾难就不得了,原子弹发明了,带给全世界的人战争的恐怖;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核子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生活在恐惧之中。哪有古时候人那种心情,那么样的安定,那么样的和谐。我们把安定和谐舍弃了,换取这一点科学成就,在心理上有这么沉重的负担,这不值得!古人那种诗情画意的生活,现在人作梦都想不到,你给他讲完全不懂。所以冷静下来细心去回味,知道古人所作所为是对的,正确的,我们今天错了,错了还不知道忏悔。
末后这一句总结,「可见华严十玄之总门,已举体显示于本经矣」,说明本经跟《华严》是同一个境界、同一个层次。这第一条是总说,下面九条是别说。「(二)广狭自在无碍门」。这十种玄门都是说明宇宙万物的真相。「《大疏》云」,《大疏》是《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作的,他举了个比喻,「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这个径是直径,直径一尺,大概就是这么大的一面镜子,一尺这一面镜子,它照见外面,外面景象都照在镜子里头。「盖镜喻狭」,镜小,不大,「而千里之影喻广也」,这是广大,外面广大的境界都能收在这个小镜子里头。现在我们的比喻就不用镜子,用照相机,现在照相机太普遍了,外面再大的景观,你一按按钮,全照在...(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三集) 201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43 》)
...饿鬼道见佛菩萨,现的是饿鬼相。同类身他才能接近,不同类就不能度化,一定现同类身。于是我们就晓得,这个世间,我们讲动物,有没有诸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肯定有,畜生道有、饿鬼道有、地狱道也有。为什么知道有?因为堕落在这些道的众生,以前在人道曾经闻过佛法,曾经亲近过佛陀的教诲。只是迷而不觉,有意无意造作一些罪业,堕落在三途,阿赖耶里头有佛的种子。堕落之后,那个种子力量很强,他还要求超度,这一念就能见佛、闻法。烦恼习气非常重的,就是虽然错了死不承认,那就没办法,他就见不到佛,闻不到法,他必须在地狱里头多受几年罪。什么时候受苦受尽了,不想再受,害怕了,佛菩萨就来了;只要没有回头认错的心,他见不到佛菩萨。所以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人无论造什么样的重罪,只要认错,只要后不再造,就是真正忏悔,他跟佛的缘分就接上了!
这个下面说,「亦明」,也说明了「一音中有一切音,一身中有一切身」,这是相即自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这是《华严经》上说的。「又经中」,我们这个经里头,《无量寿经》上,「《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无量菩萨在空中散花,可是花自自然然的合成一个图案,也一个图案。「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花盖就成一个,一个花盖里头有许许多多的花。「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所以,诸法相即自在这个玄门,《无量寿经》里是有,无异于《华严》。
下面第五门,「隐密显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四集) 201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44 》)
...,那世界里头的微尘,跟他完全都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自性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自在无碍。虽现身,前面说的隐显具足,他绝不是偏着一面,他都是圆满的。《般若经》上常说的一句话,「现而无现,无现而现」,这就是圆满具足。我们凡夫做不到,现这个身就不能够无现。人死了,这个身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