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87|回复: 15

[其它] 第四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四卷


  第四卷(从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为后记、再记及附录。)
  本卷重点为:(一)继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极乐菩萨愿力,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诸佛共赞。兼明国土安乐清净,寿乐无极,劝谕往生。(二)对净显秽,痛斥浊世恶苦,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劝修世善,重重诲勉,令持经戒,度脱其身。经中备叙众生造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切指致苦之由,复示出苦之方。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饶益有情,造福人间。以此回向,同生极乐。(三)礼佛现光,此会四众,皆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普令见者获益,闻者生信。(四)显边地疑城。示疑惑未断,但仍念佛修善,愿生极乐者得生之处。(五)本经流通分,赞叹念佛,劝于此经生导师想。当来经灭,独留此经。常念不绝,则得道捷。「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普劝种福修善,念佛发愿,往生净刹。
  菩萨修持第三十
  经中第廿八至第卅二品,皆明极乐国中菩萨之妙德。于本品中,偏重菩萨自觉觉他之妙行:度诸众生,演说正法,以无碍慧,解法如如,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等等胜行。至于第卅一与第卅二两品,则明彼土菩萨之功德与妙果。佛说是法,盖欲十方众生,生欣慕心,求生极乐,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修习圆满如是功德。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本品明彼土菩萨之大行,内容有三:一、大士自利德行。二、大士利他德行。三、德行圆满。上段明大士自利德行。
  「禅定智慧」禅定即六度中之第五度,智慧是第六度。此二乃六度之主。故首标之。又定慧应等持。如《会疏》云:「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沉空。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思。故双举之。」「神通」者,天眼、天耳等六通。「威德」。威者威神。谓威势勇猛,不可测度。德谓功德。如《魏译》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彼国一切菩萨,于上述之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圆满成就。故云「无不圆满」。「密藏」者《二教论上》云:「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意谓法身如来所说深秘玄奥之真实语,谓之「密藏」。又《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盖谓密藏即陀罗尼,此法深密,非是小乘教之佛菩萨所能实践。今经云极乐大士,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综上二义,盖谓诸大士于法身如来,深秘离言之密意,种种难思之语及陀罗尼,悉皆究竟契入,洞然明白。「调伏」者,《探玄记》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也。」盖谓调制三业,令离恶行也。「诸根」者,眼耳等六根。「调伏诸根」即调制身心,令离尘垢邪恶。「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反之则为刚强,刚强则难教化。《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即「身心柔软」之意。「正慧」真正之慧。真者,真实。正者,无邪。离颠倒为正。又契真入实为正。故离虚妄分别,照了真心之智慧,名为「正慧」。「余习」。烦恼断后,残余之习气,名为余习。又名残习,或迳名习气。二乘不能断除余习,唯佛独能断之。《大智度论》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嗔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现极乐大士「无复余习」,表能行至佛之行处。故《魏译》谓彼土诸大士「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也。
  「七觉」即七觉支,又名七觉分,或七菩提分。觉者,有觉了与觉察之义。觉法分为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七种之名为:念、慧(又名择法)、精进、轻安、喜、定、行舍。此七觉支之义为:(一)择法觉支,以简择智慧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又《会疏》曰:「七觉支者,(一)择法觉分。智惠(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进。(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四)除觉分(即轻安觉支),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五)舍(即前行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舍、定等三觉分摄。故念觉常在两楹之间,调念中适,是为念。此七通名觉分,能到菩提一分故。」
  「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弥陀疏妙》曰:「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谬误故。二正思维者,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维等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于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华严离世间品》,则八正俱菩萨道。正见者,远离一切诸邪见故。正思维者,舍妄分别心,随顺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入诸三昧故。释云据此文证,岂不深玄。」盖谓七觉支、八正道等卅七道品,虽属小乘法,实通大乘。如《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净名》云:「道品是法身因。」又《涅槃》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故《弥陀疏钞》曰:「道品是一,观智大小,固无定也。」今经所云:「依佛所行七觉圣道」,盖谓彼土菩萨以佛观智,以入道品也。
  「修行五眼」。佛有五眼。菩萨志求佛德。佛德无量,故略举五眼,以概其余。此之五眼,「照真达俗」。能见真空,及如来藏中不空实性,故云「照真」。复能见无数世界之色,与彼中众生根性及死此生彼之事,故曰「达俗」。以照真故,自觉行圆,达于究竟;以达俗故,随机设教,度生无量。今此净土一法,正照真达俗之极至。「照真」显真谛,「达俗」,明俗谛,双举示中谛。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又「照真」,故如实。「达俗」故广度。故万类齐收,究竟度脱。
  「肉眼」,即人间肉身之眼。能见现前色像,故曰「简择」。
  「天眼」,为天趣之眼。《大智度论》曰:「天眼所见,自地(自身所住之界,例如色界天以色界为自地)及下地(低于色界自地之界,例如欲界)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又《净影疏》曰:「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天眼实具以上两义。又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一者从修得。《净影》所云,是指修得者。生于色界诸天自然生得之净眼,是为报得。谓从果报而得,不赖修成也。又「通达」者,如《智度论》曰:「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等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上下悉皆无碍。」故云「通达」。又秽土天眼所见,不出三千大千。彼土菩萨天眼,见十方恒沙世界及其中众生生死。
  「法眼」。望西曰:「缘俗谛智,能照法故,名为法眼。」憬兴曰:「法眼即以有智为体,能见众生欲性心及诸佛法,故名法眼。」《笺注》曰:「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魏译》曰:「法眼观察,究竟诸道。」今经云「法眼清净」,其义应如《三藏法数》所云:「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由上可见菩萨于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复知种种方便门,以普度众生者,名为清净法眼。极乐菩萨之法眼,亦复如是,故云「法眼清净」。
  「慧眼」。望西曰:「缘真谛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憬兴曰:「慧眼即以空智为体,照真空理。」又《大乘义章》曰:「言慧眼者,观达为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又「见真」者。净影曰:「能见真空,故名见真。」《智度论》曰:「慧眼能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又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又《思益经》云:「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以上广引经论以释「慧眼见真」之旨,内中以《思益经》与《大论》之说最为精妙。盖了了见,无所见,不见有为,不见无为,方名见真。「智慧自内灭」即《心经》之「无智亦无得」,乃了因佛性之所了也。
  「佛眼」。如来之眼,名为佛眼,即照了诸法实相之眼。「具足」者,憬兴曰:「一切种智为体,无法不照,故云具足。」《法华文句》云:「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盖谓佛眼之本,是无上殊胜,谓之本胜。但亦兼具劣者,劣者其余四眼也。至于本胜者,能见佛性也。兼劣者,兼具其余四眼之用,故能照真俗二谛一切法也。或疑佛舍肉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有肉眼。《智度论》曰:「慧眼、法眼、佛眼虽胜,非见众生法。欲见众生,唯以肉眼。」又义寂云:「有肉眼,知障内色故。」为化度众生,现有相佛,故兼肉眼。「觉了法性」,《净影疏》曰:「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憬兴云:「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故云觉了法性。」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故知佛眼,能觉了法性,即《文句》所谓之本胜,非余眼所能及也,是显佛眼之彻。至于具足者,显佛眼之圆,具足一切眼之用也。
  或疑他经中,有以慧眼为第三,法眼为第四者,何以与本经相违。义寂与望西均释为,本经所云法眼之境,与前二眼,同是俗谛,慧眼始见真谛。真胜于俗,故本经法眼第三,慧眼第四也。若论修起之次第,先须达真,然后方能导俗,故他经中有以法眼居于第四者。如《华严演义钞》曰:「为道养生,先修肉眼。肉眼见粗,不能见细等,次修天眼。天眼见色,未见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见理,未能见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圆,故修佛眼。」又《智度论》曰:「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济之。得是慧眼已,见众生心相种种不同云何令众生得是实法,故求法眼,引导众生。」达真方能导俗,是为他经之序。至于本经则以真胜于俗,故以慧眼为第四。是即本经法慧二眼之序,不同他经之故也。
  上段经文中,「无不圆满」以前是总赞,此下明一切圆满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故如探水得源,寻枝得本。得其根本,不愁枝末。古云「得其一,万事毕」也。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自然调伏诸根,如手握金刚王宝剑,来者俱斩,自亦不存,剑亦非剑。故善调伏,身心和顺,「深入正慧」。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故以七觉圣道,为所履践。佛之五眼,为所修习。照真达俗,从容中道。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二、明极乐大士利他圣行,功德圆满。此中复含三义:(一)演说妙法。(二)游诸佛刹。(三)普利众生。上之三者,互相含摄。
  (一)从「辩才」至「远离颠倒」标菩萨慧辩德。「辩才总持」《魏译》作「具诸辩才」。故知「总持」同彼「具诸」之义,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又总持即是陀罗尼,故亦可解为,得辩才陀罗尼也。下云「自在无碍」,表菩萨所具乃无碍之胜辩。无碍辩者,有四有九。四无碍辩,又各四无碍智、四无碍解,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从意业而言,称之为解,或称之为智。从口业而言,则谓之为辩。此辩有四,如《涅槃经》云:「菩萨能如是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九辩者,如《胜天王般若经》说:「无羞辩、无尽辩、相续辩、不断辩、不怯弱辩、不惊怖辩、不共余辩、无边际辩、一切天人所爱重辩。」此九亦名为无碍辩也。极乐大士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是差别智。方便者,善巧也。以善知一切众生根性与欲乐,随其机宜,善巧说法,故能契机。「所言诚谛,深入义味」。「诚谛」者,诚恳真实也。明根本智,契实相理。得差别智,知众生机,故所说之法「深入义味」。契理契机,普令闻者入于义理,深得法味,皆得度脱。故云「度诸有情」。以契理故,所说之法,皆是正法。「正法」者,真正之道法。《胜鬘宝窟》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如是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无相」者,净影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又《涅槃经》云:「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桐、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又密教于此更有浅深二义。密教于有相无相,有浅略与深秘之二释。(1)其浅略者:谓凡夫所见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知易见,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2)其深秘者:谓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是无色无形也。「无为」者,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同于「无作」,详见第十七品「无作」注。「无缚无脱」。世以无明烦恼为缚,以断惑显真为脱。而未知无明与法性,本为一体。法性如水,无明如冰。现相虽殊,究其本体,则无明之冰举体是法性之水。《玄义》谓无明与烦恼,「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因冰水一如,故无缚脱。「无诸分别」即不二,即是如。法界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诸法皆如,故云「如如」。《大乘义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彼此皆如,自然「无诸分别」。又《文殊般若经》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又《大宝积经》云:「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若谛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无分别矣。「远离颠倒」,如上所说,万法本际,皆契实相,故无颠倒。颠倒者,如罗什大师注《净名经》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盖谓有见与无见,各有所执,皆违诸法平等之相,故名之为颠倒。「无相无为」及以下「远离颠倒」共四句,显极乐大士所说之正法也。
  (二)从「于所受用」至「不希求想」表彼土菩萨平等游于十方佛刹,于所受用,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皆不着取。游于净国,亦无爱乐。于诸秽土,亦不厌弃。「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据《金刚三昧经》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行入则有四者,其中第三为「无所求心。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由上可见「无希求想」,即无所求行。「亦无不希求想」者,即于「不希求」亦无。一法不立,是真无求也。又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不着有为,不住无为,方契中道。(是为理入。)以上明彼土菩萨平等游刹之妙德。
  (三)明平等度生之德。彼土菩萨有大慈悲,愿饶益一切有情,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亦无彼我之分,更无违怨之想,视同一子,平等普度。故经云:「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以下数句经文,重明自他二利与平等说法之德行,因游刹度生均不离说法也。但说法不能离自觉,故下云:「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着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世尊睹明星而彻悟本心,开口第一句便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故知舍离妄想执着,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故经续云「成就无量功德」。「无碍慧」者,指圆融通达之佛慧。《魏译》作「无碍智」。《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又《法华经化城喻》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解法如如」。《净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乃《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又《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沙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又《会疏》曰:「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综上两说:「彼此皆如」。既「如」故「不异」。又曰「彼此」,故「不一」。故云「如义非一」也。「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者,《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此疏以「集灭」即苦集灭道四谛法中之集灭二谛,故云集中已兼苦,灭中亦含道。今言集灭,即表四谛。又由于因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圆,同归一乘法中。故说四谛之教,是即方便而说,名为「音声方便」。又《净影疏》曰:「善知习(即集)等,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又《嘉祥疏》曰:「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诸说不妨同参。本段末后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者,《会疏》曰:「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究竟了义第一义谛之言,方名「正论」。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三、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又《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会疏》曰:「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空寂《魏译》作寂灭)。」又《万善同归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综上引证,简要言之:极乐菩萨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诸法,皆毕竟无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应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断灭。此空寂是实际理体,不是断空,是第一义空,乃不断之无。如是契入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与变易生死之身。(此处则指菩萨变易生死之身。)又生身者乃二余之一。「二余」者,生身之苦报与烦恼之残余。生身是苦果,烦恼是惑因。此二俱尽,谓之「二余俱尽」。如《会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出过三界,离父母生身,有漏果缚悉断尽,故云“俱尽”也。」又憬兴曰:「生身,在报。烦恼,苦因。因果二余,皆已尽故。」又《净影疏》曰:「生身,苦报。烦恼,惑因。此二残余,皆悉灭尽。」故云「二余俱尽」。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极圆顿之教法。乘为车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载运行人登于涅槃彼岸,故名为乘。《胜鬘宝窟上》云:「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又《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又憬兴曰:「一乘者,即智虽有三,其极无二,故云一乘。」《法华经》专说一乘之理,该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净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随化多乘,就实不殊,是以言一。于此一乘,穷名究竟。」按此疏意,穷尽此一佛乘之理,谓之「究竟一乘」。盖极乐诸大菩萨,悲誓宏深,虽居极乐,但为哀悯众生,故仍示现于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习。故经云「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达实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于彼岸」。《会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净影疏》曰:「至于彼岸,涅槃果极。」涅槃果极者,指涅槃之极果,即至高无上之果觉,究竟成佛也。
  「决断疑网」,此有异释。《净影疏》曰:「除妄显真,名断疑网。」《会疏》同之。疏曰:「断除疑网,智惠(同慧)自生。」其意皆偏于断自疑网。但《嘉祥疏》曰:「决断疑网者,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断众生疑。」两者虽异,但亦无违。因能除众生疑者,首自身无疑。又自身既断疑网,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众生断疑证真。故知经文,实兼二义。
  「证无所得」。「无所得」又云「无所有」,即空慧也,即无分别智也。体无相之真理,自心无所执着,无诸分别,是曰「无所得」。《心经》曰:「无智亦无得。」《智度论》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又《涅槃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涅槃》之说,真究竟了义之语也。又「证无所得」者,《仁王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又《维摩慧远疏》曰:「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无所得。」今云「证无所得」,即到无得处也。
  「以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权智,乃达于方便法之智,又为行方便之智。权智与实智相对。达诸法之实相,名为如来之实智。了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如《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又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于权智。又密教以胎藏(即莲花部)鬘荼罗之心莲华台为实智,八叶(瓣)开敷为权智。《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议,度生妙用,权化之法,全由此智也。又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开敷,正显「增长了知」之义。因莲叶开敷而明现莲台,正表从方便智之开明,而彻显心源也。又度生事中,不离神通。而诸神通,从本以来,自然安住,非从外得,如《圆觉经》曰「本来成佛」。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
  权实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妙德功圆入于实相,证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一乘道」。一乘者,一佛乘也。故得一乘道者,即圆证究竟大觉之佛果也。「不由他悟」者,《唐译》曰:「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至于《魏译》作「慧由心出」,《净影疏》释云:「真解发中,名慧心出。」盖谓真实明悟,发于自心,名为「慧由心出」。又望西《无量寿经疏》曰:「疑网既断,实理忽证。彼能证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盖谓纤疑永断,朗然大悟,顿证实理,得一乘道。能证此一乘道之智,必从自心出,决不从他处生也。《会疏》曰:「断除疑网,则智慧自生。由心者,无师自然智,而不由他悟。」盖谓所生之智慧乃无师智与自然智。既是无师智,则不从人得。复是自然智,则不由他生。故云「慧由心出」与「不由他悟」也。上之三疏可以互参。综之则为朗然大悟,证入实相。无师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齐现。悟由自心,非从外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六祖慧能大师曰:「密在汝边。」故知诸佛密藏,本来具足。悟则明现,不从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本品续前,同明极乐菩萨自利利他之妙德,一、先以喻明,二、明真实功德,三、蒙佛赞叹。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着如风,无诸障碍。法音雷震,觉未觉故。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一、乃以诸喻,谕极乐菩萨二利之德行。
  首以大海,喻菩萨智慧之宏深。「宏」即广大。如《华严》云:「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继以须弥,譬菩萨菩提之高妙。须弥山乃一世界之中心,译为妙高山。《慧琳音义》曰:「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又云安明山者,「明」具妙光义,复含清净无垢义。安者,定也,不动也。故《宋译》云:「坚固不动,如须弥山。」今以此为喻者,以须弥乃四宝所成,表菩萨之菩提,乃万德之所庄严。山之妙高喻此菩提,更无有上。山之妙光喻其慧光,常照世间。山之安明,「安」显妙定,如如不动。「明」喻洁净,如宝无垢。「威光」者,威德之光。此光即智慧之光。《魏译》作「慧光明净,超逾日月」。《会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亏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没,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内,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故云「自身威光,超于日月」。「雪山」,即大雪山。南瞻部洲,此山特高,冬夏积雪,故名雪山。雪山洁白,以喻戒德与定净。憬兴云:「定净满德,如雪山也。」又《会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大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又《净影疏》云:「雪山显其定净。诸德皆净,名等一净。」等者平等,一者一如,净者本净。其心本净,故洁白如雪山;其心一如,故如雪山之不动;其心平等,故三无差别,一色纯白。
  「忍辱如地」是以大地喻平等忍辱。平等即离诸分别。《往生论注》释心业无分别云:「如地负荷,无轻重之殊。」大地载物,重者轻者,同一负荷,无所拣择,无有分别。以喻菩萨忍辱之德,远离一切彼我、恩怨、违顺之别。「清净如水」,菩萨清净,犹如净水,能洗除种种尘劳垢染,故云「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火喻智慧,薪表烦恼。菩萨智慧猛利,炽盛如火,断除烦恼,如火烧薪。「不着如风」。风性流行,一切无住,亦无执着。以无着故,行诸世界,自在无碍,如风行空。「法音雷震」。经云「佛语梵雷震」。雷音远闻,震惊世间,以喻法音,能觉群迷。「觉未觉」者,使未觉之凡夫得以觉醒也。「雨甘露法」,此以甘露喻佛之教法。甘露使人起死回生,佛之教法,能令众生,永断生死,得大涅槃。故曰甘露法。「雨」者,如天降雨,普润三根,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云「润众生」。《法华经》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又《佛地论》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上之经论显「雨甘露法,润众生故」之意。「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是以虚空,喻菩萨之平等大慈。如虚空之宽广无际,故曰「旷」,以喻慈心广大,虚空无着。如《魏译》曰:「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有着故。」《行事钞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故以虚空之无着,表慈心之平等。
  「如净莲华」。莲华出污泥而不染,莲生泥中,表不舍众生。出水花开,以喻菩萨离垢清净,故曰「离染污故」。「如尼拘树」。尼拘乃梵语,是树名,中国无此树,译作无节树、纵广树。《慧琳音义十五》曰:「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又《罪福报应经》曰:「尼拘阤树,高二十里,枝布分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万斛。」又《阿惟越致遮经》曰:「能荫五百车。」故云「覆荫大故」。此喻菩萨于诸众生广作庇荫。「如金刚杵」。金刚杵,梵语伐折罗,原为印度兵器,密宗用为法器,表坚利之智慧。《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云:「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又《仁王经念诵仪轨上》曰:「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又《诸部要目》曰:「不持金刚杵念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攫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故知金刚杵表金刚正智,能退魔军,断烦恼,得成就。是即经中「破邪执」之义。此以金刚杵喻诸菩萨金刚般若之妙智,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执。「如铁围山」。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外有八山八海,其最外围之山,名曰铁围山,又名金刚围山。其铁性坚固,故云金刚。金刚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故以喻不坏德。「众魔外道」,皆不能坏。「众魔」见第十一品「魔恼」注。「外道」者,于佛教之外立道者,行于至理之外者,皆名外道。《资持记》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云:「法外妄解,斯称外道。」又《圆觉经集注》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又《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又《大庄严法门经》曰:「文殊师利问金色女,谁是外道。女言:“于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外道种类多少,诸经不一。《大日经》有卅种;《涅槃经》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与《大智度论》则为九十六种,盖因以大斥小,所谓九十六种者,其中一种乃声闻道。《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声闻虽属如来正教,但是权法,故亦与余九十五种外道并列,而称九十六种。此以金刚杵喻菩萨智慧坚固,一切魔外,不能动摇。
  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闇。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引导群生,舍诸爱着。永离三垢,游戏神通。
  二、上以喻明,此下正说彼土菩萨真实功德。上文显菩萨自觉觉他,宏法利生之德。
  「正直」者:正者不邪,直者不曲。《净名经》曰:「直心是道场。」《往生论注》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又《法华经方便品》曰:「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法华文句》释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教)别(教)傍偏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按五乘之分有多种,至于《文句》所指之五乘,为人、天、声闻、缘觉及菩萨乘。通教别教是偏,人天等五乘为曲。故正直之一道,唯是圆教之一乘。故「其心正直」者表菩萨之心,远离偏曲之教,唯是一乘圆法,方广平正,其疾如风之大白牛车也。「善巧」者,《佛地论》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又《文句》曰:「显善权方便,明观行精微。」上句明觉他,善能观机逗教,行权方便。下句明自觉,于观行善入精微。如是自觉乃能方便觉他,随机应缘,故曰「善巧」。又《华严经》明十种善巧智:(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故知十种善巧智,皆源于深入精微,彻尽心源,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决定」,事之定而无移改者也。又《胜鬘宝窟》曰:「决定谓信也。」故善巧者随机应缘也。决定者真实不变也。「善巧决定」者,随缘善巧,悉皆真实也。
  「论法无厌,求法不倦」者,上句觉他,下句自觉。《净影疏》曰:「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常欲广说,志无疲等,正明利他。」又《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
  「戒若琉璃」,戒者戒律,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首。奉持戒律,明净清洁,以自庄严,持戒净洁,譬如琉璃。《梵网经》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故曰「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内者指心意,意业清净,起心动念,悉离垢染。外者威仪具足,德形于外,内外悉洁,故其言说令众心悦诚服,故曰「其所言说,令众悦服」。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会疏》曰:「法音高响,犹如鼓声。威德摧邪,犹如胜幢。慧日照迷,犹如杲日。」疏意为:「法鼓」喻菩萨法音,醒众远闻。「法幢」喻菩萨威德,摧破邪恶。如嘉祥师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慧日」喻菩萨智慧,照破痴闇,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醒群迷。又《净影疏》以闻思修三慧明此三喻。疏曰:「言击法鼓,喻闻慧法。鼓声远被,名击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义称建,义出名幢。(指建立法义,彰显于众,为「建法幢」。)言曜慧日,除痴闇者,说修慧法,开众生也。」。「痴闇」即无明之闇惑。《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是即慧日「破痴闇」之义。
  「淳净温和」。「淳」者纯也,好也。「净」者,清洁也。「淳净」指内心之清湛离垢。「温」者,良也,善也,和也。「和」者,平和。「温和」指仪态之温良和美。「寂定明察」。「寂定」者,实际之理体。「明察」者,智慧之照用。《宗镜录》曰:「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寂定如镜之体。明察如镜之用。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寂定明察」者,寂而常照也。
  「为大导师」,《净影疏》曰:「以慧开人,名为导师。」《会疏》曰:「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导师。」能如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最极圆顿之法,普利九界众生,故曰大导师。「调伏自他」者,「调」者,调和、调理、调顺,调其心也。「伏」者,降伏、制伏,降伏其非心也。《金刚经》曰:「当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问者正是调伏之意。若引申其义,则开显本心,是「调」字义。降伏非心,是「伏」字义。为大导师者,必于自心他心悉能调伏。自身入道,亦普令众生入道;自心大觉,亦广令众生入于觉道也。故下续云「引导群生,舍诸爱着」。「着」者,执着、染着。「爱」者,贪爱、喜爱、恩爱。古云「爱不重不堕娑婆」。众生染执难舍,菩萨妙德能令永离,故云「永离三垢」(「三垢」者贪嗔痴也)。复令众生游戏于神通之中,「游」者如水之流行,「戏」者安逸闲在也。盖表任运于神通之中,自在无碍。故曰「游戏神通」。
  上文大意为:菩萨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复具善巧方便,精勤求法,广为人说,悉无厌倦。菩萨戒德清净,故所言说,能令闻者,心悦信伏。于是则大鸣法鼓,高建法幢,大放慧光,广宏妙法,破除众生无明痴暗。菩萨内心纯净,仪态温和,得乎中而形于外,表里一如也。菩萨「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时也。故于众生,为大导师,自觉觉他。普令众生悉皆除恶生善,顺于佛法,降伏非心,舍诸爱着,永断三毒;开显本性,安住神通,自在无碍。
  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上段更广明菩萨真实功德。
  「因缘」《魏译》作「因力,缘力」。《净影疏》曰:「因力缘力,为第一门。起修所依。过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为因力。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名为缘力。」望西云:「宿世善根谓之因力。亲近知识谓之缘力。因缘和合能起行故。」上两说相同。但《会疏》稍异于是。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贯十方三世,令众魔大慑怖故。缘力者,广求知识,大聚诸善。此缘有转凡入圣大威力故。」
  两说文异而实无违。净影以过去之善为今之因,《会疏》则以今之菩提心为成佛之因。实则若无过去多生善行,则不能发起今日之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则无成佛之因,故两说可互补。此两说中,《会疏》于本经较亲。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本经之宗也。「愿力」者,净影云:「起行之愿,名为愿力。」望西云:「求菩提心,谓之愿力。」又《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综上三说,以四弘誓愿庄严国土,成就众生,志求本有之菩提心;并随愿起行,是名愿力。有愿而无行,是名虚愿,则无力矣。如是因缘和合,复具愿力,则自然「出生善根」。「善根」者,罗什大师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是故善能生妙果,并复生余善,故名善根。《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菩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因者,种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故知善根是亲因。从因得果,果具种子,复作胜因。如是辗转,善根无尽。是故菩萨具足如下种种妙德。
  「摧伏一切魔军」。「摧伏」指破除与降伏。「魔」者,(见前注)。又《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难作对。魔之军众称为魔军。「尊重奉事诸佛」,本经第四十一品,谓往生边地者,「于莲华中,不得出现」,「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故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见佛与事佛也。今诸菩萨能奉事诸佛,正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为世明灯」。「明灯」喻菩萨智慧,照破众生迷暗,令众生开解正道。《净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此处物字即指众生也。自具智慧,故如灯。灯光照射,能显众色,喻令众生开发信解。故云「为世明灯」。又《会疏》曰:「照世间迷暗,故云为世灯明。」盖谓菩萨能照破世间痴迷与昏暗,故如明灯也。「福田」。「田」者田地,以生长为义。于具德者造福,则得福报。种福得福果,是名种福田。应供之人,名为福田。《探玄记》曰:「生我福故,名福田。」又《优婆塞戒经》明三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供养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今经云「最胜福田」,表诸菩萨于种种福田中,最为殊胜故。《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至于「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其义自见。「殊胜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大士圣号之涵义也。文殊即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等。《大日经》称文殊为妙吉祥。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师,故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故为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又「赫奕」,「赫」者明也,「奕」者盛也。「雄猛」者,《法华经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世尊断尽一切烦恼,大雄不怯,勇猛精进,故曰雄猛。《净影疏》云:「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无畏」者,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又《大乘义章》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于化度众生,无有怯懦之心,名为无畏也。「相好」卅二相、八十随形好也。故知「赫奕」者,表菩萨威光明盛也。「欢喜」表内心自在,形容和悦也。「雄猛无畏」则既表菩萨之实德,勇猛精进,说法无畏。复显仪容,威神无比,大雄不怯。至于「相好」则专指身色。下曰:「功德辩才」,表菩萨具种种其它功德,与种种无碍之辩才。「具足庄严」则为总结以上之赞语。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三、诸佛共赞,表诸佛为作证明,同声称赞,正显大士德深。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不生不灭」者,如《涅桨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又《维摩经》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小乘依有余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趋于偏空。大乘则从空入假,于有为之事相上,显不生不灭之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故能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乃能于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而仍安住于不生不灭诸三昧中,不失定意。「行遍道场」,于道场正行,无所缺少也。「远二乘境」者,唯依一乘法,究竟彼岸也。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随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随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随二乘地,则为大怖畏。」是故菩萨「远二乘境」。
  「阿难」下,世尊总结极乐菩萨,真实功德,说不能尽。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本品明极乐世界,寿乐无极。首显彼土会众殊胜,劝谕亲近。继明国土微妙,劝谕往生。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上段双标彼国圣众及刹土,劝谕往生。
  「佛告弥勒」,盖从此品起,弥勒菩萨最为当机。阿难次之。第四十六品,佛告弥勒:「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故知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必尊佛咐嘱,宣演本经。
  「微妙安乐清净」者,《会疏》曰:「庄严超绝,故云微妙。无有苦恼,故云安乐。无漏相,实相相故,故云清净。」盖谓极乐一切事相,皆是无漏之妙相。又实相无相无不相,故所显一切皆实相。因极乐所现之相是无漏相,实相相,故云清净也。末二句《净影疏》曰:「何不力励为善求生,名“力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又《会疏》曰:「“何不”二字,激劝之辞,即通二义。善有二种:一、称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广行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种:念谓能念,道谓所念。道亦有二:一、弥陀本愿,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证道,无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虽互二义,正在初义。」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其言简要。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会疏》胜之。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是乃助行也。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疏举二义: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
  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但汉吴两译于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本经采入,会成此品。于是本品经中于「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楞严经》中「清净本然」。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如《弥陀要解》曰:「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即得往生极乐。持名即是念实相。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
  上文显极乐会众殊胜功德。「出入供养」,见汉吴两译,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中尚有「俱相随飞行,翻辈出入,供养无极。」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也。其飞行十方,普兴供养,是修福也。「观经行道」,是修慧也。彼土圣众,于此福慧二种庄严,悉皆「喜乐」而愿「久习」。下云「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才能勇猛者,因智慧故,故「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也。「心不中回」,「回」者退也。「中回」者中途退转也。所以退转者,信念不坚,遇缘则退矣。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也。「意无懈时」。「懈」者怠也。懈怠之因,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迟缓」,「迟」者,迟徐、安徐之义。「缓」者,宽缓之义。故「迟缓」者即安闲沉稳而不紧张急燥也。「驶急」。「驶」者疾速。「急」者紧急、急速。「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者,指其表现于外者,宽缓安闲,浑若无事。但其内心则精进不已,念念相继,心心无间,不令刹那失照,故云「内独驶急」。「容容」者和同之义,不立异也。如后汉《左雄传》曰:「容容多厚福。」今经「容容虚空」,指圣众之心和同于虚空。虚空无边际,故自心无边际。虚空无一物,故自心亦无物。虚空以空无故,森罗万象十方刹土依空而生。虚空建立万物,故自心亦建立万物。「无一物」故不落有边。「容万物」则不落空边。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容万物而无一物,则空有俱泯,从容中道。故云「适得其中」。「适」者指洽合,「得」者指契会,「中」者指中道。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中道义也。「中表相应」。「中」者内心也,「表」者表现于外者也。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故表里一如,自然相应,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严整」也。
  「自然严整」直至「无有忧思」为一大段。其中菩萨种种妙德,皆因「适得其中」,而自然成就。「严整」者,严肃整齐,指圣众之威仪,「检敛端直」即「严整」之内容。「检」者检束,不使分散。「敛」者收敛。故「检敛」即经中「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收听摄视,外绝诸缘之意。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义。故「端直」者外指身仪之端庄,内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身心洁净,无有爱贪」。盖以契会中道,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照破客尘,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身心自然洁净。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安」者,具静、定、止、宁、乐、善,无所求为诸义。「定」者,决定、坚定,无有动摇变易也。彼土圣众所发誓愿,自然坚定,无有忽增、忽减、忽过、忽缺之失。如经云「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正是「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之范例。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诸义。「正」者,从一,止于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极乐圣众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者斜也,侧也,倾覆也。「邪」者,邪恶与邪外也。彼土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也。「约」者,约束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义。「蹉」者失足也,跌也。「跌」者跌倒也。「绳墨」者,指木工操作时,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极乐圣众遵行经中教言,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也。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旷者空旷。其心空广无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坚定,智慧明了,于世无虑,于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若约净宗,则「旷无他念」者,万缘放下也。「咸为道慕」者,一念单提也。「无有忧思」者,当念即是也。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
  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自然」二字,亦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自然无为」者,不因造作,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此真无为。若因造作,则是有为矣。「虚空」者,指心如太空,开广无际,离垢无染,不受一尘。「无立」者,指一法不立。「淡安」者,「淡」者,淡泊。「安」者,宁静。又「淡安」为水流平满之貌。《文选宋玉赋》云:「溃淡安而并入。」水波相继,相似相续,此喻心离断常。平满喻平等圆满。「无欲」,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于缘欲受,称欲。」又《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据此,则经中「舍诸爱着」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均「无欲」也。此上三句,显「实际理谛,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等。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如《德遵普贤品》曰:会中诸大菩萨「入空、无相、无愿法门。」但诸菩萨「成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正与此处无为、无立、无欲,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圆融一味。又《至心精进品》云「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故知极乐圣众,皆师法弥陀,结成大愿,精勤修习,住真实慧,以求成就也。下云「含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其所结得之大愿,自然契理契机,照真达俗。契理照真,故其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契机达俗,故善契机宜。「礼义都合」,「礼义」者,仁义礼智信,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道德也。但此二字不但代表当时古印度之社会道德。实泛指后世种种社会各个时代之社会道德与规律。所发之愿,必须与之相契,始能为当时社会之所容,方能宏扬教义,普利众生也。「苞罗表里」。「苞」同包。「罗」者,《嘉祥疏》曰:「罗之言摄。」故知「苞罗」即包容含摄之义。「表」指事相。「里」指理体。故知「苞罗表里」者,即事理双圆,真俗并照,众妙齐收,万类普摄。上智下愚,悉得度脱。世出世间,融通无碍也。「过度」者,《吴译》经题为《过度人道经》,「过度」表自出生死,亦令人出生死之义。「解脱」者,解惑业之缚,脱三业之苦。《唯识述记》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盖谓圣众大愿,能令自出生死,并摄一切有情,出离生死,永得解脱,故云「过度解脱」。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自然保守」即宗门所称之保任。任者任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保者念念不异也。自然即任运之义,故任运保守即是保任也。「真」者,即一真法界,真如本性,妙明真心,与本经「真实之际」中之真字。今云「真真」者,表非对妄而说之真,盖为绝待(即绝对)之真。乃真中之真也。「洁」者,无垢,「白」者,无染。即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亦即百丈禅语:「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保任者,正是此无染本净之绝待真心。「无上」者,《往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如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如鲁,只能相续,名主中主。」此正不堕法身数中。毗卢顶上行走,禅宗极则事,净宗之寂光上上品也。以此为志愿,故云「无上」。「净定」者,其心清净,寂然不动也。「安乐」者,安然自在,任运常乐也。「一旦」者,指之某一刹那际。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故无行程可计,即无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据高峰禅师语),突然触着碰着,摸着向上关捩子,刹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故云「一旦开达明彻」。「开」者,心开。「达」者了达。「明」者,明白。如《信心铭》曰:「洞然明白。」「彻」者,透彻,亦指彻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如《首楞严经》狂人迷失本头,狂走寻觅,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头宛在,何等自然。又如古德悟时曰:「原来师姑(比丘尼)是女人做的。」又如:「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比丘尼是女人,灯即是火,均自然中自然之相也。又如未悟者,谓山是山,水是水;悟人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彻悟者则山仍是山,水仍是水。高峰禅师曰:「归来仍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只是仍旧,何等自然。再者自然相,即自性本然之实相。盖山水、男女、今时、旧时等等,一一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皆是清净本然,一一皆是「自然中自然相」也。「根本」者,本体。一切诸法之根本自体。《大日经》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此正明「根本」之义。又本者本心,即本源之自心。又本性,乃固有之性德。又「有根本」之有字,至关切要。「有」者,如狂人之有本头。决定是有,不从外得。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其中「决定是有」四字,道破诸佛密藏。盖谓人之心王,决定是有,如水中之盐味,其味确有,但此味之形状,则不可得。又曹山(曹洞宗祖师)曰:「祗要知有便是。无论当烦恼无明之时。」故此有字,万不可放过。「自然之有根本」,此含二义:一者,万象森罗,体性无二,千波皆水,众器唯金。自然之中,自有本体,此之本体,即是根本。二者,不由造作,一念顿悟,故云自然。了知万法尽在自心。顿见真如自性。自心自性即是根本。故云「自然之有根本」。《净名经》曰:「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豁然即「一旦开达明彻」。还得本心即「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又《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足证曹山「只要知有便是」,正是佛佛相传之心印。湛愚老人曰:「曹山自比六祖,只是得此坝柄。」
  「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参」者入也,光光相入也。「回」者回转。周流不息,变化不拘也。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常寂常照。寂而常照,故从法身流出报化佛身。从理体出生无量微妙相用。故此自然之根本,自然出生无量光明色相,相参相入,回转变化,超逾十方,故云:「最胜」。经中常以宝珠喻自心。《观经》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色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上之经文深显光明色相微妙难思,随意变现。光中有色,色又现相。珠网等等妙相,只是一色所显。又如佛相具好,好中放光,光复现佛,皆极显参回之意。至于「施作佛事」与摄取十方念佛众生,正是「最胜」也。又参照上引经文中,可见极乐种种依正庄严,皆是自然根本之所现。此正是《往生论》所云极乐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自然之根本,即彼论中之一法句也。
  「郁单成七宝」。「郁单」具云「郁单罗究留」或作郁单越、俱卢等。此其略称。乃四大洲中,北方大洲之名。义为高上作、上胜生、高胜。《玄应音义》曰:「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又云「俱卢洲,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云上胜,亦云胜生。」又《起世因本经》谓此洲「于四天下,此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又《吴译》作「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据《华严疏钞十三》云:「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一千岁,衣食自然故。」彼洲人民毋须耕织劳作,而衣食自然丰足。《吴译》「郁单之自然」意即指此。本经依《汉译》作「郁单成七宝」。实为《吴译》二句之合,意谓如彼郁单洲自然丰足出生衣食诸物,而自然出生胜上之七宝。「横揽成万物」者:「横」指空间,「揽」,撮持、引取之义。指自然于十方虚空中流现万物。「万物」者,一切物也。此万事万物,皆生于自然之根本。如《首楞严经》「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盖谓万物悉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也。至于极乐,亦复如是,乃由于弥陀大愿之所成,众生净心之所具。故经中「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正是自然转变最胜之所显。
  「光精明俱出」。「光」者光明,「精」者精妙,「明」者明净,「出」者出现。自心本具万德。无明垢尽,则清净庄严,光明微妙,精美洁净,一切妙相,齐头并出,故云「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经云「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又云「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其善好,十方世界实无能比者也。
  「着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者,《会疏》曰:「所证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下。竖深横广,无有边际,故名无边际。是则佛智所照也。着,明也。洞达,证入义也。」据疏意,首句是所证之理体,即如如也。次句是能照之佛智,即如如智也。所谓理体,即「自然之根本」。所谓佛智,乃洞达从此根本流出自然相之智慧。体用一如,理智无二,能所双泯,绝待圆融,言思莫及。「无上下」者,指所证理体本来平等。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皆显平等之义。平等故无上下。「着」者,显著、昭著,即显露之义。故《会疏》曰:「着」者,「明也」。此明字下得好。盖此即明心见性之明也。所明者即无上下之平等理体,即是心也。「洞达」者,「洞」者,洞然明白也;「达」者,识心达本也。穷尽心源,故曰「洞达」。《会疏》以证入释「洞达」,即此义也。「无边际」者,竖穷上下,横裹八方,无有边际,不可穷尽。佛智所照,亦复如是。故《会疏》曰:「是则佛智所照也。」至于《嘉祥疏》曰:「证果,无有形色好丑之异。洞达,是智。无边际是真谛境。」疏意所证果觉,无诸差异,是无上下。智契真谛境,故无边际。与《会疏》同义。至于《净影疏》又有一说,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拣也)上下,同得往生。故言“着于无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故云“洞达无边际”耳。」疏谓上中下三辈皆得往生,故云无上下。极乐人民皆神通无边,故云无边际。三说正宜合参。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此段以前,所说皆极乐圣众之功德智慧。此段乃世尊唤醒法会大众,精勤修习,求生极乐之辞。前所开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个个现成,本自清净,能生万法。悟则顿契本佛,迷则妄沦生死。于是世尊悲愍,更垂慈谕。大众即知「是心是佛」,当即精进,「是心作佛」。故曰:「宜各勤精进」云云。「各」者,不仅当时在会之人,实兼指后世一切能闻此法者,各各皆应依此慈教,信受奉行,念佛往生。正显「是心作佛」之究竟方便。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佛劝大众,各各皆应精进勤修,努力自为,求生净土,彻证本心,圆满佛智也。「勤」者,《俱舍论》曰:「勤谓令心勇悍为性。」亦即精进之义。「求」者,求道,亦即求生净土也。经中《至心精进品》曰:「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故下曰「必得超绝去」也。经中「自求」之自字,至为紧要。经云:「汝自当知」、「汝应自摄」,均与此同旨。《会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盖净宗虽为他力法门,但行人若不自心精进,断除疑惑,深生正信,切愿求生,亦决无往生之理。故佛训勉,「努力自求之」。是心是佛者,性德也。是心作佛者,修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故努力自求,则「必得超绝去」。「超」者,超脱。「绝」者,灭尽、断弃。故「超绝」者,指超脱轮回,断除生死也。《会疏》曰:「一时顿超三界,断绝旷劫系业,故云超绝,亦绝则超也。」夫圣凡智愚,九品万类,各各皆得超绝去者,全赖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从果起修,一生成就,故皆得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得往生者,依弥陀本愿加威,不更堕三恶道,故云「恶道自闭塞」。皆登不退,直至成佛,故云:「横截于五趣」。「五趣」者,三恶趣及人天二趣也。阿修罗趣摄天趣中,故五趣亦即六道。人天本名善趣,今亦称恶趣,对比极乐而言也。如《净影疏》曰:「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习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渐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土,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又《会疏》曰:「必超绝去,非次第断,故云横截。」故知「横截」即横出、横超之义。又《嘉祥疏》曰:「修菩提因,横断五道流转,故恶道自闭塞。」「自」者,自然也。
  「无极之胜道」。「胜」者殊胜。「无极」者,《会疏》曰:「凡夫生彼,速升果地,故云无极。」《魏译》作「无穷极」,《净影疏》曰:「升道无极,彰其所得。得道深广,故无穷极。」《会疏》以凡夫速登果位,究极方便,不可穷极,称为无极。《净影疏》则以果位之德深广难思,故云「无极」。至于《嘉祥疏》则云:「去者既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云无穷极。」则以往生之人无量为无极。三疏合参,真显无极。盖往生之人,众多无极;得果之速,方便无极;果地胜德,深广无极。可见弥陀恩德,究竟无极,故曰「无极之胜道」。
  「易往而无人」,《净影疏》曰:「修因即去,名为易往。无人修因,往生者鲜,故曰无人。」又《嘉祥疏》曰:「只修十念成就,即得往生。而行者希。故云“易往而无人”也。」嘉祥上言往生者多。今言希少,似相矛盾,而实无违。因从十方往生之人而言,确是无极。但就此秽土而论,则信愿往生之人,仍属希有。故云「无人」也。
  「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首句谓彼国于各辈诸往生者,皆不逆不违。至于次句,古有二释:(一)净影曰:「其国不逆,彰前“易往”。自然所牵,彰前“无人”。娑婆众生,久习盖缠,自然为之牵缚不去,故彼“无人”。」疏谓极乐于诸往生者,毫无违逆,故前云「易往」。但娑婆之人,久在烦恼盖覆缠缚之中,自然受其牵缚,不生厌离,焉能往生,故云「无人」。(二)另者,法住师云:「言自然所牵者,因圆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嘉祥云:「修因窍招果,则为此果所牵也。」(「窍」者,常云窍要、窍妙、窍门、诀窍,隐寓精要、巧妙、洽当、关键等义,故用以加强修因招果之语气。)二师同旨。皆谓修因得果,自然可以往生也。以上所说虽异,但皆能顺经意。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捐」者,弃除也。厌离心切,于世无求。心怀空寂,净无垢染,犹如虚空,故云「捐志若虚空」,亦即万缘放下也。「道德」者,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勤行求道德」,亦即一念单提也。「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世间无有真长生法,唯有往生,才得长生,经云「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于彼国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见佛闻法,随意修习,直至成佛。故云:「寿乐无有极」。彼土名为极乐、安乐、安养,彼佛名为无量寿、无量光。胜妙如是,理应欣求。娑婆秽土,实应厌离,何更贪着世间俗事,譊譊而忧无常。「譊譊」喧也,争吵也。此指争竞喧闹之态。世人贪恋所有,咸欲常保,而实无常,故以为忧。但忧亦无济也。于是引出此下《劝谕策进品》之金文。
  本品显净土妙德,劝导求生。下品则示秽土恶苦,令知厌离。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上品显极乐殊胜超绝,净定安乐,令众欣慕,发愿求生。本品则说娑婆秽恶,众生障重,三毒炽盛,因惑造业,苦报无尽,沉溺苦海,痛不可言。故哀劝厌离。诲谕众生止恶行善,精进行道,求生安乐。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上段首明此土众生普皆忧恼,劝令厌离。
  「共争不急之务」,指世人皆共争无关紧要之俗务,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但贪名利,故忧苦万端,无有出期。如《会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以办了一大事为急先务。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而后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花中,不落恶趣之谓也。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经营。大命将尽,虽悔何益。」
  「剧恶极苦」。「剧」者,甚也。《浊世恶苦品》曰:「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又曰:「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恶是因,苦是果。杀盗淫妄酒,是为剧恶。造恶感受恶果,名为五痛五烧,如火烧身,故曰极苦。又《会疏》曰:「人世炎炎,犹如火聚,故云剧恶极苦。」
  「勤身营务,以自给济」。《会疏》曰:「营谓经营,专力于事云务。以是勤劳其身,故云动身。」「给」者,相足也。以物饶足为给。又「给」者,供给也。「济」者度也。故知经义为:勤劳其身,经营事务,求能自给自足,以度此生。如《会疏》曰:「士农工商,为给自身,故云以自给济。给,供给也。济,周济也。」
  「尊卑、贫富、少长、男女」,指芸芸世人之种种类类也。世人位高者尊,位低者卑;财多者富,财少者贫;年老者长,年幼者少,种种不同之男男女女,无不同此愚痴贪欲之心,苦心积虑,忧念重重,奔波劳碌,无有已时。故曰:「累念积虑,为心走使。」义寂师曰:「累念于既往,积虑于未至,故云累念积虑。常为欲心所驱役,嘈杂奔波,故云为心走使。」意谓思忆过去是「累念」,忧虑未来名「积虑」。故此心念,无有安时。因心有所欲,身必随之。例如欲购爱物,则不顾拥挤杂乱,奔波排队。故曰为心走使,指为此欲心而奔走也。如《嘉祥疏》以「心财相积不舍」,释「累念积虑」。以「勤求无宁」释「为心走使」。盖谓积于心念之中,俱是财物,故名累念积虑。勤欲求得,故身心不安,是名「为心走使」。又憬兴曰:「为心走使者,如渴鹿逐于阳炎,翳眼弄于空华,皆为爱水之心,不了病华,而走驰故。」阳炎即阳焰,乃沙漠中出现之幻相。远望似水,渴鹿渴马等求水心切,趋赴求饮,惟是徒劳。又如有翳之病目,于虚空中妄见空华,思欲把捉。不知本自无花,故云「为心走使」。「走使」者,即俗云奔波劳碌也。
  「无田忧田」,直至「忧苦万端」,一大段皆是「累念积虑」一句之详演。「田」者田地。「宅」者家宅。「眷属」者,家属、亲属、佣仆等。「财物」者,家财产业等资生之器物也。以上皆所忧之境。无者欲有,思欲得之。但已有者,又惧其无。亦复同忧。欲海难填,患得患失,故云「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者,例如已有一万元存款,见人有两万元,则思更有一万元;已有一电视机,见人有二,便欲更有一电视机,与之齐等。思而未得,故以为忧。思而能得,忧亦不止。因欲无止境,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永有不足之忧也。且稍具有,便欲常保,恐遭祸变,虑其复失。故云「适小具有,又忧非常」。「非常」者,即下之水火盗贼、焚漂劫夺等非常之祸也。「水火」,指水火之灾。「盗贼」,指抢夺与偷窃之祸。「怨家」,指与我结怨之家。「债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以上种种,皆可突生非常之祸。如火能焚烧,水能漂没,盗能劫夺,贼能偷窃,恕家报仇,债主索欠。甚至俄顷之间,全非我有,旧日财富,荡然无余,故云「焚漂劫夺,消散磨灭」。《会疏》曰:「焚谓焚烧,兵火失火等难。漂谓漂流,洪水风波等难。劫夺,盗贼难。为怨家所消散,为债主所磨灭也。」,世人「心悭意固」指悭吝之心,至为顽固。财物有失,则心中更增愤恨,忧怨愁苦,意无解时,故云「无能纵舍」。「纵舍」者,放下也。
  「命终弃捐」。此四句泛指一切世人。临命终时,则一切积爱之眷属财宝,皆当舍离。独去独来,无能随伴,至爱之人,可以同时死,但不能同处去。业因不同,果报千殊,去处各各不同。故云「莫谁随者」。《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与此同旨。常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论贫富,莫不皆然。个中忧苦无尽,故云「万端」。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上劝世人,亲眷之间,应当和敬。不和成怨。
  「敬爱」者,指恭敬与慈爱。「憎嫉」指憎恶与嫉妒。「有无相通」者,相通指财物,以我之所有,济彼之所无。「言色」,言语与面色。「违戾」,「违」者背逆。「戾」者乖也,狠也。《会疏》曰:「怡声下气,言不违戾。温良恭谦,面无颦蹙,是谓常和。」故知「言色常和」,即经中之「和颜爱语」也。
  以上劝和,下明不和结成大怨。「或时心诤」者,「诤」通作争,《一切经音义》解作讼。《会疏》曰:「人情平时虽无愤恨,违境忽生,不时斗诤,故云或时。」一时忽起相斗与争讼之心。故云「或时心诤」。「恚怒」,嗔恚忿怒也。乃三毒之一。一时嗔心,造成小恨。但冤冤相报,无有已时。怨憎常会,互相杀害,愈演愈烈。故云「后世转剧,至成大怨」。(如琉璃王为报宿怨,欲尽杀释种。)「世间之事,更相患害」,指世间冤报之事,互为祸害。既造业因,必结恶果,报应虽不立即显现于当时,故云「虽不临时」。但因果不虚,决当报偿于后世,故云「应急想破」。众生但知畏果,菩萨则畏因也。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上段劝谕世人,舍恶修善。
  「爱欲」指情爱与贪欲。实为生死之本。爱不重不堕娑婆。世人举体沉溺于爱欲之中,于是死此生彼,流转无穷。纵使眷属满堂,于生死之际,生是孤身来,死时独自去,无人相随,无人能代。故云「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复指苦乐之果报,皆是自作自受,亦无有能替代者。憬兴云:「自当,即自受也。」「善恶变化」者,憬兴云:「善变化即善趣报。恶变化即恶趣报。」《会疏》云:「今世虽善果,(所作)业因恶,则来世变招殃过。现在虽恶报,所作善则后生化享福报。千变万化,不可具述。」此则「变化」之又一解也。又《嘉祥疏》曰:「恶因得苦,善因得乐。其报易前也。」「易」者难易之易。「前」者,进也。善恶感报疾速,故云「易前」。「追逐所生」。「逐」者,追从也。谓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随其业因,感得善恶之报。「道路不同」者,《嘉祥疏》曰:「作善者,天堂黑报以待之。作恶者,刀山剑树以待之。」因果各异,生处悬殊。故临终分手,竟成永别。三途一报历五千劫,辗转六趣,何日重逢。且重逢亦不相识,故曰「会见无期」。于是世尊哀之,劝醒世人,何不趁此强健之时,「努力修善」,将欲待至何时耶?人老体衰,难于精修,如《涅槃经》云:「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年老者失三种味,故应及时努力,切莫迟延。
  世人善恶自不能见,吉凶祸福,竞各作之。身愚神闇,转受余教。颠倒相续,无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迷于嗔恚,贪于财色。终不休止,哀哉可伤!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更相瞻视。且自见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
  本品明此土秽恶,众生三毒炽盛,造恶可哀。初段表贪毒,「贫富同然,忧苦万端」。次段显嗔毒,「至成大怨」。本段示痴毒;如「身愚神闇」,「不信经法」,「善恶之道,都不之信」。痴毒之祸,伤人慧命,且为三毒之本,故痴毒为患极深。(此下二段,复分举贪嗔二毒。)
  经义为,世人愚痴,不明何者是善,何者为恶。各逞己意,妄加分别。于善恶三世因果之恒规,不能生信。故云「世人善恶,自不能见」。既不知因,便不畏果,但图当时快意,不惧后患无穷。纵情恣欲,任意作恶,竞造恶因,不顾当来之凶祸,故云「吉凶祸福,竞各作之」。又《嘉祥疏》谓,世人以「死之祠祭杀生为凶,嫁娶等为吉。世人于此二事,竞各为之。」盖吉凶是因,祸福是果。杀生祭祀是凶,杀业所感三途之报为祸。世人皆以嫁娶为吉。但不知因喜庆而杀生,反成凶事,而招当来无穷之祸。此正是世人不明善恶所招之恶果也。「身愚神闇」者,《嘉祥疏》曰:「身造恶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又《净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闭。生死善恶,自不能见。」故知愚闇,即是痴毒。以愚痴故,心意闭塞,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正信因果。不能信受经法,入于正道。对于外道邪说,反易信奉。故云:「转受余教」。如是颠倒之见,相续不绝,永溺生死。而其根本,正是痴业。生死无常,以痴为本。故云「无常根本」。
  「蒙冥抵突」者,「蒙」者,有眼球而不能见也。憬兴云:「蒙又作蒙。蒙,覆不明也。冥,闇昧无知也。」「抵」者,兽以角触物。「突」者,冲也。又义寂释此句曰:「谓无所了知,触事违犯。如小儿夜行,狂犬妄走,无所不作也。」以愚昧蒙昧,故不明经义。以抵触为性,乃好冲突,故于经法,不能信受。于是「心无远虑,各欲快意」。《会疏》曰:「不顾后世。但求现乐,故云“各欲快意”。」存心嗔恚,贪财好色,无有休止,故云「哀哉可伤」也。「先人不善,不识道德」表祖上愚痴也。《净影疏》曰:「素不为善,明其无行。不识道德,彰其无解。」无解无行,愚痴之极也。世代相承,子受父教,都是邪说,不谈善恶果报。故云「无有语者」。先人痴顽,后辈无知,事乃必然。故云「殊无怪也」。「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者,《净影疏》曰:「生死之趣,不能自见,不识果也。善恶之道,不能自见,不识因也。于因于果,自心不识。他无语者,故永不解。」是以「都不之信,谓无有是」。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见之,父子、兄弟、夫妇,死别之时,互相哭泣,无得免者。
  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
  世人愚痴贪爱,不知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而不知无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时愈亲爱,死时倍苦伤。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亡者,悲自身之长逝。互恋难舍,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昔日恩爱,今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又结缚即烦恼。《大乘义草》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故知缚于情爱,即是结缚于生死,无有解时也。「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人命在呼吸间,故云「年寿旋尽」,「旋尽」者,谓转瞬即尽也。
  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上明从痴起嗔之过。三恶业中,嗔业为地狱因。又云:「一点嗔心火,能烧功德林。」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故心怀杀毒,残伤他命,恶气炽盛,从冥入冥。故云「恶气冥冥」。又「冥冥」,者幽暗也,无知也,暮夜也。所作皆妄,故云「为妄兴事」,于是「违逆天地」。《嘉祥疏》谓为「上不顺天心,下违阎罗王之意」也。如是任意作恶,故云「恣意」。一旦罪恶满盈,故云「罪极」。于是罪业牵引,则不待世寿终了,乃顿夺其命,「下入恶道」。「夺」者强取也,使丧失也。顿然断其寿命,故云「顿夺其寿」。《嘉祥疏》释「顿夺」曰「灭寿夺算」也。又《净影疏》曰:「痴故起嗔,共相残害,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事等。」续云「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极,顿夺令尽。将入恶道,受苦无极。」疏谓:世人因愚痴而生嗔心,相杀相害。心怀毒恶,唯作妄事。如是造罪之人,由其宿世罪恶之业力,种种恶缘自然相随,恣意作恶。待其恶贯满盈,果报显现,顿然夺尽其寿命,堕入三恶道。所受果报,无有穷极。欲出无期,故云「无有出期」。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末段普劝,止恶从善,求生极乐。「若曹」,即「汝等」。「熟思计」即常云之深思熟计。「爱欲荣华」至「无可乐者」,《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不知是苦。智者观之,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为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为乐,灭即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盖谓众生所乐正是苦因。从兹苦因,必生苦果,故云「无可乐者」。
  继劝精进,求生安乐国。得生彼国,悉皆「智慧明达,功德殊胜」。「明」者明了,「达」者通达。《净影疏》曰:「智慧明达,得智胜也。功德殊胜,得福胜也。」智福并胜,故劝世人,精勤求生。并诫之曰:「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亏」者,缺也。「负」者欠也。「经」指经教,「戒」指戒行。此处特劝持戒,以戒乃万行之基也。「勿得随心」者,《涅槃经》云:「常为心师,不为师心。」盖师心自用,乃行人大失。因此妄心,正是生死根本。师此妄心,恰是认贼作子。煮砂作饭,何能得食。何况随心任性,妄作非为者耶!《四十二章经》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与此同旨。「在人后也」者,落后于他人也。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本品弥勒领旨,心得开明。佛复垂训:一者当断惑念佛,知苦修善。二者自利利他,转相拯济。三者重示乐国胜果。四者谕除疑悔,免生边地。
  弥勒白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弥勒领解佛语,深自庆喜。乃申赞颂,而白佛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教戒」二字见于《魏译》之高丽藏本。余本多作「教诫」《韵会》曰:「戒通作诫。」《俱舍界品颂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又《会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诫,诫约也。言彻实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云甚深。转凡成圣,故云甚善。」法音广被,普令闻者,「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会疏》云:「解脱忧苦者,得闻要津,绝流浪忧。饱耽法乐,脱生死苦也。」意谓得闻法要,乃断流浪六道之忧。饱尝法乐,则除生死之苦。「佛为法王」者,《法华经药王品》曰:「如佛为诸法王。」如来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法华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者释尊之自称。「群圣」者,指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断惑证理之诸圣人。佛为九界尊师,众圣中尊,故云「尊超群圣」。佛之光明,彻照洞达,无有极限。故云「光明彻照,洞达无极」。又《净影疏》云:「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复解「无极」曰:「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两解合参,则达空无极,表自智究竟通达第一义空,彻证理体,是为大智。故云殊胜。普度十方有缘众生,无有穷极,是为大悲。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故妙用无尽。是乃弥勒以福智超胜赞叹佛德。又佛十号之一曰天人师。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游步十方,为大导师,故云「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值」者遇也。经云「人身难得佛难值」是一大庆也。「复闻无量寿声」,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又《弥陀要解》曰:「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故令会众,欢喜庆幸。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如《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靡」者无也。「靡不欢喜」即与会大众皆大欢喜。
  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佛重诲弥勒,首当自度。
  「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此四句实为一大藏教之纲宗。「敬」者恭敬。敬佛者,《净影疏》云:「敬荷佛恩,名为敬佛。」「荷」者承担领受之义。如来万劫薰修,入佛知见。乃以佛之知见,开示我等,普令悟入。以佛果觉,作我因心,不历三只,顿入佛智。此正佛之深恩。我等遵依佛示,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入于实相,是名敬荷佛恩。依此经中种种教诫,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横生四土,圆登不退,才是真实敬佛也。故曰「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大者,即大方广之大,绝诸对待,强名为大。此云「大善」,谓无上之善。又《会疏》曰:「三业敬奉,是为敬。」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乃名敬佛也。非同世俗,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密宗常云「清净三门信上师」,「以身口意供养上师」,均是此义。如是敬佛,实为大善。又《会疏》云:「佛如善见药,见闻悉得益。故为大善。」
  「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盖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身口意三,全入佛中,始是真实归敬。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绝疑,不敢勇猛直前,谓之狐疑。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倘时信时疑,半信半疑,或勉强试念,而意实未安;或口虽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实念也。要之,疑情不断,正信难生。信愿有亏,资粮欠缺。故须「截断狐疑」,老实念去,蓦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是才是「大善」。
  上明断疑而念佛。下复明,念佛即能断疑也。《安乐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贪嗔痴。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愚痴少智,心则狐疑。念佛除痴,疑情自断。莲池灵峰两大师均云「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乃「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之又一义也。
  「拔诸爱欲」。憬兴云:「拔欲者,令离烦恼。」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故劝拔除爱欲。「杜众恶源」,「杜」者,塞也。《净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之断塞,目之为杜。」其大意为:杜众恶源之意,即是令离恶业。因恶业使人入恶道,乃恶趣之本,故称为恶源。故应杜塞云云。望西同之。疏曰:「杜众等者,令断恶业。流转生死,恶业为源。故云之源。」《会疏》异是,疏曰:「诸烦恼中,嗔恚为最,故云之源。亦指无明为之源。佛悉断尽,更无余残」。故云「杜众恶源」也。以上两释,不妨同参。《会疏》就佛边说。《净影疏》等,则指行人下手处也。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挂」者,碍止之义。又「挂碍」,高丽藏本作拘阂。流作「拘碍」,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憬兴所云「无所拘碍」即「无所挂碍」。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乃专就《魏译》而释。今释会本,则应广摄发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经云:「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又云「随意修习,无不圆满」。故能「无所挂碍」也。往生之人,游行十方,宣示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顿妙法,导引未度之人,归向极乐。故云「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此段经文,前半段谕众断惑念佛。此下半段劝众知苦修善。「若曹」即「汝等」。「永劫」劫即久远无比之长时。今云永劫,则是永久之永久,永久无极也。「五道」即前「横截于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与地狱。据《会疏》「汝曹。。。。。。不绝」诸句,意为「永劫以来,虽值多佛,发大心圣道修行难成就,故常没常流转。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据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沉沦生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