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9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3-1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讲话要清晰明了,该说的要表达清楚。当然,不该说的,也没必要夸夸其谈、喋喋不休。
可能是习惯或性格不同吧,有些人语言简洁、毫不啰唆,每句话都有甚深的道理;而有些人说了半天,让人不知所云,问他讲了什么,他自己也稀里糊涂,这种现象并不可取。无论讲经说法还是与人交流,说话都要言之有物、物有所指,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一肚子理论只吐出一两句,其他的全部憋在心里,会让听者觉得不满足;如果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却一直口若悬河,“叭叭叭”说个不停,那也只是自得其乐,让嘴皮子运动运动而已。
我们说话之前,首先应该要观察,重大的问题一定要讲。但在师长面前必须有恭敬心,即使是符合事实的道理,也要理直气“缓”,以柔和的语气来表达。否则,有些人得理不饶人,在严厉的对境面前,也自认为了不起,一开口就像下命令,别人听起来也不舒服。所以,语言上的窍诀和分寸,大家要学会掌握!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拜见长辈时,不要慢吞吞,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而应快步上前,以示对长辈的尊重;从尊长身边告退时,不要转身就跑,好像巴不得快点离开,而应缓慢地退出。所以,来要快,但也不能太快,像小孩一样冲过去,会把别人吓一跳;去要慢,要有种依依不舍之情。
“问起对,视勿移”:拜见的过程中,当长辈问话时,应起身恭敬回答,目光注视着长辈,不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昨天,我问文殊学校的几个孩子:“你们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来的?”他们什么都不说。我问了两遍没人应,就不再问了。可能是老师没教过吧?按理说,这些孩子应该恭敬我才对,因为我是他们老师的老师(众笑)。但他们好像没有感觉,眼睛东看西看,还互相嬉戏打闹,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是第一次,我不想说太多,希望以后问话时,答得好、答得不好都要开口。比如我问:“你叫什么?”大家应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叫益西多吉!”“我叫胖胖!”……
在汉地,我看到一些孩子很可爱,可能是父母教导有方,让他念“阿弥陀佛”,他马上合掌念;叫他磕头,他马上就趴在地上。表面上这只是一种“听话”,但有了它,孩子长大后,领导、尊长说什么,他会一呼即应、马上执行,这对一生有很大帮助。如果从小怎么叫也不应、怎么问也不说,那到了工作岗位、僧众团体后,领导或法师吩咐一些事,他不但不会做,还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样肯定让人不悦。所以,看似小小的行为,对人生却有重大的影响。
古人常说:“人不学,不知’道‘.”故对这些人伦之道,我们一定要学。在这个地球上,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也有人道。那么,何为人道呢?简单而言,就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不做。像在宇宙太空中,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轨道,假如不按轨道运行,就会与其他星球发生碰撞,人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对生存所需的自然规律,每个人务必要学习。
若不学古人的甚深教诲,自然也就不会入道,犹如野马不被驯服,就无法步入正途一样。而要想学习,就要常读圣贤书。古人说得好:“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很喜欢这句话!确实,有些人刚来学院时,每天都去听课,那时面目很可爱,心性也调柔。但过段时间,不知是业力现前还是非人教唆,他不愿听课了,此时再看到他,感觉有点可怕,好像很野蛮、很凶恶一样。不说别人,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时出去看病一个月,不讲法也不闻法,就会觉得:“是不是我的样子变得很难看、很可恶?是不是别人都怕我?还是回去吧,应该讲一点法。”
所以,天天学习很重要。我非常佩服一些老法师、老修行人,他们闻思不是浅尝辄止、得少为足,而是“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所学的方方面面知识,才可以调伏自己,也可以教化别人。所谓文化,有人解释为通过“文”学来调“化”心灵,而这种调化,需要很长时间。当然,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等包罗万象的学问,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些调伏烦恼、约束行为的经论教言。即使不能长期广泛地闻思,哪怕学一两本书,每天用几个偈颂来要求自己,也非常有必要。
总之,做人就要学礼,像这里的“视勿移”,就体现了细微礼节的重要性。其实看一个人的眼神,基本能了知他的心与定力,若能做到“视勿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给别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否则,跟人说话时,眼睛东瞟西瞅,即使只是短短的接触,也会让人生厌:“这个修行人不行,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所以,现在国际上的交往,讲究各种公关礼节,如今学的人也很多。如果不了解这些基本规则,要想在这个社会存活下去,势必有很大的困难。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年纪与父亲相近的长辈,如叔叔、伯伯、舅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敬重。对待年龄和兄长相仿的人,也要像对待家中兄长那样尊敬。
概言之,应把所有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把所有年长、年幼、同龄的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从这个层面看,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确实很高深。不过相比之下,佛教的精神要更上一层楼,因为佛教中不止把所有“人”当作自己的父母,而是把所有“众生”都视为父母。以这种精神环顾现在的宗教,佛教无疑是最出色的。对于这一点,深入其义的人定会明白。
此处说,对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应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把所有老人都当作自己的老人来孝敬;疼爱自己的孩子,也要把所有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疼爱。孔子亦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能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言外之意,是应把普天下的人都当作亲人,把普天下的孩子都当自己的孩子。
话虽这样说,但要想真正做到,儒教的方法比较少,就像一个领导让大家做事情,但具体执行时,方法比较欠缺一样。佛教则与此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