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0|回复: 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0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共508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http://ft.hwadzan.com/media/flv/02/02-041/02-041-0102.flv



http://ft.hwadzan.com/media/mp3/02/02-041/02-041-0102.mp3

来源: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41-0102&lang=zh_CN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二集)  2014/9/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1-01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诸位同学,今天我们戒律学习班这前夕,大家听我讲经,在开经之前没有念开经偈,早年我们都会念开经偈,现在用三皈代替开经偈。这是前年我在斯里兰卡讲经一个月,那边的法师给我建议,希望我带著大家在每堂课前做一次三皈传授。这个意思很好,我接受了。为什么?三皈的授受实在讲是一种形式,纵然传授三皈的老师,把三皈的义理说清楚、说明白,我们现代的众生很善忘,记不住,根本就没有三皈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建议,我听了之后很有道理。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三皈,没有三皈就没有五戒、就没有十善,三皈是根本,应当时时刻刻不能把它忘掉。我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六岁,跟章嘉大师,大师举了一个比喻,告诉我三皈依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我在台湾,台湾从台北到高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那个时候普通车大概要十三、十四个小时,快车八个小时。从台北到高雄,三皈就像我们乘火车的车票一样,你要想上车,先要把车票准备好,而且车票一时一刻不能离开,在车上有人查票,到终点站还要交回。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三皈依像我们乘车,我们皈依三宝,票拿到手了,时时刻刻有人检查,可不能丢掉,到终点站就是成佛,圆满成佛。
  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头?回到什么地方?第一个是皈依佛,我们有没有皈依佛?佛是什么意思?三皈很多种讲法,最重要的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我们形式上所谓住持三宝,不是的。但是住持三宝起很大的作用,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自性三宝是自性觉,自性本来觉而不迷,我们现在是迷而不觉。你看看《六祖坛经》里头,这是一千三百年前,惠能大师他传授三皈,他没有说皈依佛法僧,他说的是皈依觉正净,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我初读《坛经》的时候,看到这个句子我就想,他为什么把佛法僧改成觉正净?那个时候佛法传到中国大概七百年,六、七百年的样子,时间久了,愈传愈讹,大家都把泥塑木雕的那个佛像当作真佛。是要当作真佛,那是我们修恭敬心,没错。可是你真把它当作佛,错了,不是这个意思。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这就对了,要皈依自性三宝才管用,才能够明心见性,才能够成佛作祖,这个要晓得。看到经典,乃至於看到所有的书籍,都能提醒我们要皈依正。经典指什么?正知正见,这是法,不是邪知邪见,不是偏见,你说这个多重要。所以看到书本就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不管出家人是不是持戒,修行怎么样,不能问这个,那是他的事情。见到出家人,提醒我们什么?净,皈依净。净是什么?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我们才能成就。如果我不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就全染污了。
  三皈依就在我们经题上,你看皈依佛,自性觉,清净平等觉,法呢?法是平等,僧代表的是清净。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经题上有三宝。经题上有三学,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戒定慧三学。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佛时时刻刻记住,世尊给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是觉正净;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戒是修净,定是修正知正见,觉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觉是佛宝,正是法宝,净是僧宝,这要不搞清楚,我们学什么?那我们就要问,我学戒有没有得到清净心?如果学戒,清净心不能现前,这个戒叫白学了。为什么心不能清净?著相了。诸位要记住,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是佛教教育,要求的是什么?要求的是清净心。初果就得清净心,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所以戒律的作用就在此地,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将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好说话,第一个身见,第二个边见,第三个见取见,第四个戒取见,第五个邪见。这五种错误的见惑要把它断干净,统统放下了,证须陀洹果。全靠放下。大乘把五种见惑断尽,是十信位里面初信位,正式入门,是佛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我们还在念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还没分,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自己知道了,那就是传戒师教海贤老和尚的那句话,你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你把戒的道理、精神都明白了,那个人他破戒,他没有持戒,你可不可以说他?不能说他,各人生死各人了。如果你要说他、劝他,没有第三个人在旁边,这个可以;有第三人在旁边,看他错了,也不能说。他有些做对的地方赞叹他,做错的地方不说他,这就对了。海贤老和尚,我们说他的运气真好,老师是真善知识。老师到什么境界?我们猜想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1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