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5|回复: 3

[其它] 净公上人讲六和敬集第四〇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六和敬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都叫根本大戒。所以诸位不要以为,根本大戒提起来,就晓得是五戒,不知道三福、六和是根本大戒,一定要知道。世尊在《观经》上跟我们讲的三福,末后的结论,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两句话就是明白宣示出,是三世一切诸佛的根本戒。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这就是一切诸佛,净业的正因,佛所以成佛,这是他的正因,你说多么重要!一切诸佛修行成佛的方法不一样,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都建立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净业三福。我们要想往生不退成佛,离开三福不行,要知道那是根本戒。六和,你要说六和不是根本戒,我们受三皈的时候,一定要念皈依僧、众中尊,这一句也就是为我们显示出,六和敬是根本戒。僧团能在一切团体当中成为最尊贵的,就是六和敬。这个众,佛法里面讲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团体。僧的团体是世间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尊贵的,最值得人尊敬的,什么原因?它守六和敬,守这六条戒。
  所以我们今天讲持戒、守法,这四条都是属於根本戒,一定要做;五戒、十善、三福、六和,这四种根本戒,你要是不能受持,定慧都不可能有。
  【持戒则少欲知足,修福必深信因果。】
  这是一定道理。
  【能生信心,信为入道之门。】
  这个入道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门。他真的相信,以此为实,他就真干、真修!就跟诸佛菩萨的生活完全一致。真正用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相当中,学两边不住,这就是真的他受持金刚般若 波罗蜜。
  【佛所说法,本来皆不可取,皆不可说。】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佛法也不能执著。有很多人,很难得学了佛,世间五欲六尘淡薄了,但是执著佛法。...(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二十三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23》)


...由此可知,他们感觉比我们要灵敏。对这个磁场的感觉很敏锐的,他能感觉到,所以他对这个地方特别恭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心正的人、心清净的人,他的磁场跟一般人不一样。我们用现代的术语来说,他跟诸佛菩萨,跟一切善神,心心相应;相应就得到加持,本身场的能力已经很强,又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所以一切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能靠近他,远远的都躲开了,场的能力很强,他不敢接近,不敢接触到,这些用现代科学能够证明的。
  这一段是世尊在《大般若 经》里面举出忉利天主,帝释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作玉皇大帝。这些都是善神,聪明正直,他用什么方法教化众生?也常常为天人宣扬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里面建立共识,我们六和敬,六和敬的基础建立在见和同解上,大家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能够接近、一致,能够维持到一个水平,这才叫真的和合,真的团结了。大乘是正法,大乘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说诸佛菩萨真心的显露,诸佛菩萨的真心跟一切众生的真心无二无别,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前清宫廷里面提倡读《无量寿经》,使我们不能不佩服满清开国帝王,那是真实智慧,他不用昭书、不用语录,不用这套。不是说你们大家都听我的,他不用这一套,他用《无量寿经》,大家都听佛的。作皇帝的我也听佛的,我们大家都听佛的,这真能叫人心服口服,用这个方法来团结人心、来建立共识。非常可惜,宫廷读《无量寿经》这个办法,被慈禧太后废除了。慈禧太后废除读经,我们在历史上看,清...(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二十八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28》)


...础。无论你学哪一宗,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都在这上面奠定基础。如果没有三福,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决定不能成就;如果你要是有成就,那释迦牟尼佛这句话不就变成妄语?由此可知,三福重要。我们学佛的人要不能把这三条十一句做到,你学的什么佛!念佛能往生?不见得!念佛的人不能往生的太多太多了,他为什么不能往生?这个基础没打好,没有从基础上修。好像盖房子一样,这是打地基,他没有打地基,所以他房子盖不成,盖不到一半就倒了。这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念佛人,念了一辈子不能往生,因此这个三福要细细的来讲求。我过去用专题讲过,好像有录音带,题目就是「净业三福」,非常非常重要。学佛从哪里开始?从这里开始。
  「六和」是六和敬,这是佛告诉我们的。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团体独立去生活,也就是人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大众,我们生活一切所需都要靠大众,我们穿的、吃的、用的一切,都要靠许许多多人来供养。不能离开大众,要跟大众在一块相处,要怎么相处法?佛教给我们这六条,这六条是与大众相处基本的戒条,决定要遵守,不遵守不是佛弟子。学佛有很多假佛弟子,不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三福、六和没做到就是假的,就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一定会把它做到,真正去依教奉行。第一条就是「见和同解」。我们现代人常讲的建立共识,也就是说我们大家对事、对人,看法、想法要接近,愈接近愈好,因为接近就没有争执,我们意见就相同,人与人相处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四十七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47》)


...相,发心要离相,你要问为什么?因为离相与清净心相应;著相,清净心就失掉。清净心是自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自性相应了。有丝毫分别执著,与自性就不相应;相应是觉,不相应是迷,觉迷差别就在此地。
  【则般若 为贯彻始终之法门,离相是转凡成圣之途径,当可洞明矣。】
  这个洞是当清楚讲、深入讲,你应该透彻的明白、深入的明了了。这不离相能行吗?般若 就是讲的离相。真正发心修学,我过去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我们这个世间有四个人发心,整个世界的劫难都转了。一般人讲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这个世间人要毁灭一半以上,有没有人发大慈悲心来救这个劫难?四个人发心就能救,可是四个人找不到。四个人发什么心?发菩提心,组成一个僧团,六和敬的僧团,就有救了,真的找不到!一个人一个意见,两个人意见都不相同,所以六和敬到哪里找?僧团最少是要四个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到利和同均,有这样一个僧团住世,十方诸佛都拥护,这个世界劫难就没有了、就化掉了。没有人真正肯牺牲自己,不肯发心,各个都是自私自利,说为众生、舍自己决定做不到,那就没法子了。所以看到众生遭这个灾难,我们自己能不能幸免,这都不保险的。
  我们中国古人常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个话在历史上有证据,展开我们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那个朝代的兴起,的的确确只有几个人同心协力,他就能够建立一个政权,能够维系几百年之久,就是开国的时候几个人同心,不多!展开我们中国历史,可能每一个朝代都没有超过十个人,所以只要大家一条心,就能闯大事业。《三国演义》很有...(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五十三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3》)


...。
  我们中国古人常讲:「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个话在历史上有证据,展开我们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那个朝代的兴起,的的确确只有几个人同心协力,他就能够建立一个政权,能够维系几百年之久,就是开国的时候几个人同心,不多!展开我们中国历史,可能每一个朝代都没有超过十个人,所以只要大家一条心,就能闯大事业。《三国演义》很有名,别的历史不懂,《三国演义》提出来多少还听说过。《三国演义》里头四个人同心,刘、关、张加上诸葛孔明,四个人同心同德也能建立一个王朝,你才晓得这个「和」多重要!所以想想我们僧团,今天佛教落得这样的地位,我们实在非常痛心。缘故在哪里?一个人一条心,两个人同心同德合作的都没有,哪有六和敬的团体?戒律再严,表面是一样,心里不一样,那个没有用处,最重要是心里一样。为什么做不到?般若 智慧都没有了,没人讲了,没人学了,没人修了,从哪里同起?当然不同。没有般若 ,诸位要知道,必定是妄想、执著、烦恼天天增长,不会减少的,天天在增长,叫三毒增上。那个后面的结果,不说大家就晓得,哪有什么好果报?这是我们常常想到这桩事情,真正是痛心,真正是机缘可遇不可求。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创教的时候也是五个人,鹿野苑遇到五比丘跟他自己,六个人同心,在这个世间建立佛法。佛教最初的僧团是六个人,度这个世间的一切众生。这个我们也只能说说而已,想找谁,谁也不答应,谁也不肯;纵然答应,表面答应了,过两天...(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五十三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53》)


...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佛在这个地方,总结前面一段无实无虚、离相布施,他所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经文里面说得很清楚,当来之世,不是指佛陀在世的时候。
  【当来,通指佛后。】
  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佛当年讲经所说的当来之世。
  【意在展转弘扬此经,不令断绝,利益无尽焉。】
  佛法要弘扬,佛法要流通,才能够利益广大的一切众生,佛法决定没有自私自利。我们自己修行,做大众的榜样;我们团体修行,给其他团体做一个榜样。在三皈依里面,皈依僧,众中尊。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僧?僧是和合、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内心,就是无住,就是此地讲的无实;修六和敬,那就是无虚、就是生心;僧团是这个意思,无住生心。六根清净,无住;修六和敬,生心;无实无虚。六和敬的团体,我们现在叫团体,古时候佛门叫众。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团体。社会上团体太多,人不能离开社会生存,大团体、小团体。大的团体是国家,更大的团体是联合国,大团体;小团体,在家同修最小的团体是家庭,家庭是小团体。没有办法离开团体生活的。「尊」是尊贵,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尊贵的;换句话说,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的好榜样。他用什么给人做榜样?各个人心清净,大家和睦相处,六和敬相处。一个僧团的建立会影响别的团体,人家到那里一看,这个团体会叫人生恭敬心、生羡慕心,他就会想到「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就是布施。不必要教,做出来给你看。僧团可贵,真正是一个僧团,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护法神护持谁?护持真正的僧团。如果我们心不清净,跟别人不能相处、合不来,那就是不和合,这个团体再多、再大、人再多,也不叫做僧团,不可以称为僧团;僧团一定是心地清净,修六和敬。这个意思就是要展转弘扬,僧团里面就肩负这个使命,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道场,诸位要晓得,不管是大小,住持就是承担责任的人。他的责任就是弘化一方,住持就像一个学校校长一样,他要负责任的。校长可以不讲经,可以不说法,可以不上课的...(净公上人金刚般若研习报告《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六十二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62》)


...大的团体是联合国,大团体;小团体,在家同修最小的团体是家庭,家庭是小团体。没有办法离开团体生活的。「尊」是尊贵,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尊贵的;换句话说,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的好榜样。他用什么给人做榜样?各个人心清净,大家和睦相处,六和敬相处。一个僧团的建立会影响别的团体,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大乘菩萨中道第一义谛的境界,不是平常人能理解的。他看到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
前面讲你二六时中所接触的都是正法,所以增长正念。第四、你接触的人事环境都是菩萨,心地清淨,慈悲平等,不会引诱你去做坏事,不会叫你起心动念。

『外无魔邪』,邪魔没有了。『内无烦恼』,就是前面讲的菩提心增长,正念增长。内无烦恼,外无恶友。

我们这个世界福报薄,恶友多,善友少。同参道友,几个人天天见面,有没有劝你好好的念佛、念经;还是讲这个地方好玩,那个地方好去,我们一道去玩玩。把你的正念破坏了,你还认为他是好朋友,其实是恶友。天天劝你念经,劝你修善,对这些朋友反而敬而远之,道业如何能成就。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友。这个世间甚至于道场裡,同住的大众,都不是善友,原因在不修「六和敬」。六和敬第一是「见和同解」。若每个人的看法、想法都不一样,各人都有意见,当然在生活中就会起磨擦。这是现前许多道场都不能避免,只是磨擦程度上有差别。那裡去找一个清淨道场?有些人很想发心出家,到寺院裡住了几天,见到住众勾心斗角,不能住了。我也常常遇到人来跟我说这些。我说,你要想找一个清淨道场,恐怕一百年都找不到,你这一生出家的机会就没有了。到那裡去找?找不到!只要两个人住在一起,都会打架,因为见解不同。

昨天你们在这裡念佛,来了一位法师,他也是跟李老师学的,比我还早,资格比我还老。说话也快,性子也急,尽是废话,说了一大堆。我就直截了当告诉他,你的心怎麽这麽乱?为什麽不念佛!年岁这麽大了,所以我劝他...(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不二法门。』

诸位要知道,「二」就不平等了。可见平等就是一心。「一」就平等了,二就不平等。起心动念就不平等。从这一点我们才真正明白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裡的「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以前我们都是讲的皮毛,精髓没有见到。没见到怎麽能讲得出来?从《无量寿经》上我们已经明白了,觉悟了。恆顺就是平等心。心裡起一个妄念,不叫随顺。随顺是随顺性德,随顺法性,随顺自性。自性清淨,法性无染,这叫随顺自他。自己是自性,他是法性。这是真正随顺。所以,随顺是清淨的平等,是平等心,这是真如。

要怎样才能达到平等?中国人讲和平。你不和,就不会平。和是因,平是果。所以,佛教我们修六和敬。六和敬的目标就是平等觉。不能修六和,平等是有名无实。与人相处要和。人要和,事也要和,无一法不和。佛教我们六和,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的修学。「清淨、平等、觉」是一而三,三而一,互为体用。

你不平等,决定不清淨。唯有清淨才会平等;唯有平等才会觉。像水一样,水不起波浪就平等,不溷浊就清淨。觉是它的用处,像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觉是照见,所以心要清淨,清淨就是不染污;心要平等,平等就是不动摇。这是真如,这是『不二法门』。所以,修行最贵的是一门,一门容易得到平等,容易得到清淨。学多了,达不到这个目标。

题上「平等觉」三个字,古大德有四种解释。

1、 平等普觉一切众生。即...(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再取汉译的经题《清淨平等觉经》。这个题目取得多好!题也是会集的。汉译是最初的,宋译是最后的。这两个题合起来,十二种译本,名题的意义圆圆满满的含摄在其中。也可以说,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名题裡就显露无遗。再说得亲切一点,我们所学的、所修的、所希望证得的,也全在名题之中。》)


...他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在当时大众中有一部分,佛看出他们这一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这是佛弟子当中第一等的成就。证菩萨果位,证阿罗汉果位,是小果;往生是成究竟佛果,四教裡属圆顿教佛。这是殊胜无比的果德,佛才为他宣说这个法门。所以此处的「一时」,我特别跟诸位强调,是信、愿、行三个条件同时成就的时候,与诸佛菩萨决定感应道交之时。

『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这是讲经的处所,以及当时的听众人数。即是处、众,二种成就。

「比丘」是梵语,是佛出家弟子的通称。跟佛出家的,称为「比丘僧」。「僧」不是一个人,僧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住,遵守六和敬,这样的团体才能称为「僧团」,简称为僧。一个人也称僧。譬如军队,军队不只一个人,很多人聚集才是军队,可是一个人,我们也称他为军人。类似这样的称呼。三个人以下不能称僧团。四个人以上,遵守六和敬,同一羯磨,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会议表决。佛教是民主的,大小事情都要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才称之为僧团。

比丘含三义。第一、「乞士」。「乞」是指生活方式,他们外出乞讨、乞食。乞食是讨饭,是中国人最瞧不起的。佛跟弟子们每天都要外出乞食,其实这不是普通的讨饭人,他们有学问、有道德。

「士」在中国,是古代社会裡地位最高的,有学问、有道德,为大众敬仰的人。从前中国社会也分四等:士、农、工、商,称为「四民」。读书人是社会大众最尊敬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尊重知识德行。

胡秋原先生在台湾,他的着作不少,他对于历史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了。我们看到真的生起无限的欢喜心,无限的羡慕。我们要发心学习,从那裡下手?下一位菩萨教我们下手之处。

『制行菩萨』。「行」是我们的心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约束,要控制,这就是淨宗常讲的「持戒念佛」。戒律就是约束我们心行的,要从这裡下手。前面十四位菩萨所表的,是教我们认识念佛法门,认识这部经典。第十五位菩萨是教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正发心修学,得从那裡下手。下手处要不说得具体一点,我们还是摸不着边际。因此,我在淨宗学会成立的时候,写了一篇「缘起」,提出行门五科,就是我们下手之处,这是「制行」。

第一个科目是「三福」。《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讲的三福,一定要做到。第二个科目是「六和」。一定要修六和敬,离开六和就没有僧团,没有僧团就没有佛法。佛法是建立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大家在一起,若不遵守六和敬,修得再好,也不能往生,因为你破坏僧团。僧团是代表整个佛法,代表弘法利生的。好像你在学校念书,虽然个人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你破坏学校的规矩,虽然功课好也没有用,品德不好,学校一样把你开除。若品德好,功课不好,学校还愿意留你,因为这样的学生难能可贵,可以为大众的表率,大家还是尊敬你。功课好,品德不好,这还得了!我们住在一个僧团裡,不能遵守六和敬,就是佛教的罪人。千万不要学了佛,到最后往生阿鼻地狱,这就错了。堕到阿鼻地狱,你不能怪我,当时为什麽不教你。我教过你了,是你没听进去。所以,一定要遵守「六和敬」。

「制行」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事事都要忍让。为什麽六和做不到呢?就是不能忍让。能谦虚,能忍让,才能做到六和。菩萨在此表持戒念佛。

下面还有三个科目:「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三学」是戒、定、慧。「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十大愿王,后文再介绍。这五科要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是佛弟子行为的准则。若不依照这五科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念佛,你没有真正修行。

这句「阿弥陀佛」,包括五科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