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21|回复: 2

[佛教生活] 圣严法师|八识规矩颂讲记--前五识颂释义 (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相观空唯后得

  前八句是讲前五识的世间有为法,以下四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出世间无为法。

  此句是说,前五识转识成智的变带相分,所观的真如空性,不是根本智,而是后得智。

  此处的「变」字,有人写作带字,是有转变的意思;「带」就是携带相分和转变相分。欲知八识自相及共相的相涉相依,必先明白八识的作用,古来诸论师间各有看法,而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也就是四大论师,各别的主张不同,建立二分、二分、三分、四分之说。

  1、若依安慧论师之说,仅立一心自体的一分,他以为见分及相分,情有而实无故。

  2、若依难陀论师之说,建立见相二分,他以为必有依他之实体境相分,能缘见分的心不能生起。

  3、陈那论师之说,除了见相二分,另加自证分,而成三分,他以为见分虽知相分,而见分不能自知见分,如刀不能自斩,为别知见分之用,故安名自证分,即是识的自体分。

  4、护法论师之说,建立四分,是于见分、相分、自证分之外,再加一证自证分。由于玄奘所传译的《成唯识论》主要是依据护法的观点,所以中国的唯识学派,即以四分说为准则。

  相分:是本识阿赖耶的现行及种子,存于本识内部为种子,现于本识之外为现行,现行即是本识变现的根身及器界,即所谓依正二报。此本识的相分,通于前五识的性境相分及第六意识的三种相分:(1)五俱意识性境相分,(2)散心意识带质境相分,(3)定心意识性境相分。

  见分:本识阿赖耶的见分,即是被第七末那识执以为我的带质境相分,也是第六意识散心带质境的相分。也就是说,第七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是第八识的见分,第六意识对第八本识所缘的,或为第八识相分的根身器界,或为第八识的见分,原因是见相二分,乃是自证分的一体而两个面,两个面连成一体,不能离体而独立,所以从外缘其相分,也和他的相分割不开,第七识不缘根身器界及其种子,故仅缘本识的见分。

  自证分:是本识的自体,因为见相二分,若无自证分,便失依怙,不能自存,所以必须知有自证分为本识的主体。

  证自证分:自证分仅为见分相分所缘,如何自缘本识,故必须建立证自证分,本识的功能才始完备。

  由于前五识是第八本识的相分,故不能亲缘本识的见分;在三性之中,属于遍计所执性,在三能变之中属于第三能变。故当前五识以观真如实性的无我空相之际,也即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之时,无法与本识转成为大圆镜智相同,所以仅有后得智而未得根本智。

  何谓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乃是诸智的根本,契证真如妙理之智,是任运彻照法体,契会真理,又名如理智、实智、真智。《成唯识论》卷十云:「缘真如故,是为无分别」。至于后得智,又名无分别后智,即是在得到无分别智之后所起的慧用。根本智,非能分别,亦非所分别,后得智为所分别及能分别。根本智为如理智,后得智为如量智,佛陀成等正觉是根本智,佛陀成佛后起大慧心救度众生所用者为后得智。真谛译《摄大乘论》卷十二云:「根本智不取镜,以境智无异故,后得智取境,以境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后得智缘境如张目。」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故谓「变相观空唯后得」。

  所谓三能变:(1)初能变是第八阿赖耶识,为异熟识。(2)第二能变是第七意识,是思量识。(3)第三能变是第六意识,是了别识。是对于唯识能变现万法之谓。乃是唯识变现有漏诸法的能,故与此处转识成智的「变相观空」的变,绝对是迷悟不同的。

  果中犹自不诠真

  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起的,五识本身是把外境作为它的对象,前五识本身,并不全部都是属于精神的。如果没有五根对五尘的话,就没有前五识。而在成佛之后,如果没有后得智要度众生,成所作智是不存在的,因为成所作智本身是不能够单独成立的。虽然,成所作智能够照着前五尘的样子,实实在在如量观察;而它自己本身是真正和真如一体的、相应的,不是前五识转智的成所作智,而是第八识转识成智的后得智。

  所以到了成佛以后的果位上,只有真正的如理智才是和真如完全一样,难分难解。如果不产生众生的作用,就是真如;如果产生度众生的作用,就不是真如,而是从真如的体所产生的用和相。「真如」的用,在前五识叫做成所作智,在第八识叫做后得智。而真如的相,是前五识转识成智之后所见的五尘世界,不是真如。

  现在再回过头来探讨,为什么前五识到了佛果位中还是不能够理解「真如」?因为它自己本身没有这个能力,它不是真如的「体」,没有这个资格,而且它不能够单独存在;如果离开了五根、五尘,前五识就没有作用。

  「果中」是指在成佛之后的前五识,已经转为成所作智;但虽然是成所作智,它只是真如的相和用,而非「真如」的体,所以它不知道真如是什么,只知道照着去做。果位上的佛,用他的眼、耳、鼻、舌、身来度众生,但已不叫做前五识,而称为成所作智。因为那些功能,是从第八识的根本智之后,所产生的后智而来的。后得智是真如的相及用,而根本智则真如的体。

  圆明初发成无漏

  这一句是说当第八阿赖耶识最初转为大圆镜智之时,前五识也跟着从有漏转变成无漏。前五识变为无漏的时候,是一下子就变,而不是慢慢地变,是突变,非渐变。因为离开第八识转成的根本智,就没有前五识转成的后得智,所以第八识转的时候,前五识也跟着转;好象手掌和手背一样,本身是同一个东西。

  「圆明」是指第八识转成为「大圆镜智」,它是透彻、圆满而光明的;这就叫做无垢识,又叫做清净识,也叫做离垢识,或叫做无漏识,类似的名词很多。

  凡夫的前五识是依五相对尘境,一定是有漏的。「有漏」的意思,是指功德不能够圆满,生长的功德会一直漏掉;因为有漏洞,所以永远不会满。如果能够圆满了,从此都不会再漏失,那就是无漏。

  因为凡夫是依五根而起,所以是有漏的、有垢的。诸佛是在金刚道后,空去异熟识而成无漏智,便是根本智;再依后得智而使用五根,发挥救度众生的功能,便是无漏的成所作智。

  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类分身」所指的是:

  1、随类应化身,是三乘普被,五趣同沾。

  2、丈六紫金身,是为大乘资料位菩萨、二乘人、凡夫示现。

  3、千丈卢舍那身,是为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示现。

  第一类的随类应化身,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投胎化身,一种是变化身。「变化身」是忽隐忽现,一下子显现给你看,一下子又看不到,可变化为种种身。「投胎化身」,譬如释迦佛也一样的经过入胎、住胎、出胎的过程。随类应化身是为了度五趣中的任何一趣,不一定是现佛身,可能现菩萨身,现二乘人身,也可能现女身、男身,现老人、小孩,甚至现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等。

  第二类的丈六紫金身就如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转轮王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千百亿化身的丈六紫金身,就是现佛身。

  第三类的千丈卢舍那身又称为报身,是为了度唯识大乘四加行位的菩萨。唯识法相宗的四加行位,是其修行五位中的第二位,第一资料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于此三十心终了,将入见道位之前,有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善根,即名四加行位。到了初地的入心位,便是第三通达位,亦即见道位。由初地之住心位起(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个心位)到第十地之出心位,皆名第四修道位。第五佛位即是究竟位。唯于资料及加行二位,须由前五识转变的成所作智以三身化度。到了通达位,已非成所作智度化的境界。

  「息苦轮」是因五趣众生,流转生死,头出头没,永无了期。诸佛慈悲,他们虽已永脱苦轮,仍以三类分身,在三界五趣中普度众生。三界之中,虽也有苦有乐,由于未脱生死,往往受乐之时,已造受苦之因,或者受乐之后,又要接受苦的煎熬。

 三界五趣众生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趣,唯苦不乐或多苦少乐,人趣有苦有乐;欲界天享受物乐,色界天住禅定乐,无色界天虽无苦乐受,仍未脱离苦轮的范围,一旦定力退失,还堕于苦境受苦。

圣严法师|八识规矩颂讲记--前五识颂释义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0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