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6|回复: 2

[佛教生活] 圣严法师|八识规矩颂讲记--前五识颂释义 (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这是说,前五识在五十一心所里,与之相应的有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以及六个根本烦恼中的贪瞋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

  遍行为诸识必俱;别境是因五识随六识的希望等境而起作善业,故有别境及善心所;中随及大随是遍染心故;根本烦恼中,五识起着故有贪,起憎故有瞋,痴为染心之本故亦相应,前五识无执我功能,故与慢、疑、恶见不相应。

  五识同依净色根

  色法有十一种,即是五根及六尘,根与尘相接触,即生识的功用,前五识与五根的关系是一个配一个的,即是眼识配眼根,耳识配耳根,鼻识配鼻根,舌识配舌根,身识配身根。但是五根有外表的粗相,名为浮尘根,有内隐的细相,名为净色根。浮尘根是指五官及身相,也是指神经系统,都属于物质体的色法;根尘相触,映摄外境的功能,便是前五识依五种净色根而产生。因五识各别依其所配之净色根而产生功能,故名不共依。又因前五识不能离开第六意识而产生作用,前五识的任何一识生起作用时,必与第六意识俱起,故有将六识名为五俱意识。

  由此可知前五识对外必依净色根,对内必依第六意识。而第六识的功能有通过前五识而起分别作用,故其自身名为分别依;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可为染法之我,亦可为净法之我,故其名为染净依;第八阿赖耶识为诸识之根本,故其名为根本依。

  在八个心识之中,彼此均有关连。若由前五识开始,向外缘境,又必须对内有其所依,是依于第六识而起作用。第六识又必依第七第八识,第七识则依第八识,第八识还依第七识,均称俱有依。前五识的俱有依,是第六、七、八识,又同依五色根,第六识的俱有依是第七、八识,第七识的俱有依是第八识,第八识的俱有依是第七识。这项俱有依的说法,见于《成唯识论》卷四。

  九缘七八好相邻

  「九缘」是指以九个条件,使前五识产生作用。

  识的生起作用,凡有四缘:(1)因缘,即是以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眼识随生,故名因缘生。(2)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即是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故名次第。(3)所缘缘,即是心心所法,须仗托诸缘而起,是自心之所缘虑,于是而有亲所缘缘(自心)及疏所缘缘(外境)之分。(4)境上缘,即是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境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故名境上。

  此处所说的前五识与九缘的关系,意思是说:

  眼识:须具「九缘」而生作用,那就是眼根、分别依的第六意、染净依第七识、根本依的第八识、作意、空、明、色境、眼识种子。

  耳识:须具「八缘」而生作用,比起眼识,少一个「明」缘,其他八缘则为耳根、六识、七识、八识、空、作意、声境、耳识种子。

  鼻识:须具「七缘」而生作用,即:鼻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香境、鼻识种子。

  舌识:须具「七缘」,即:舌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味境、舌识种子。

  身识:须具「七缘」,即:身根、六识、七识、八识、作意、触境、身识种子。

  合三离二观尘世

  「尘世」指物质的六尘世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亦名六境。世为世间,古往今来为世,四方上下为间,时间加上空间就是世间。五识中的鼻、舌、、身三种识须由根、尘相合而产生作用;眼、耳二种识则必须根、尘相离才能产生作用。鼻根合香尘才生鼻识,舌根合味尘才生舌识,身根合触物才生身识,故名「合三」。眼观色,必须与发出光线的物体隔一些距离,耳闻声,必须与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故名「离二」。

  「观尘世」的观是观察,也就是把五根和五尘相对,以五识来观察。如果仅仅只有五根和五尘相对,而没有五识的作用,世间虽有,仍等于不存在,因为只有五识才知道根、尘相对;除了五识之外,不能产生根、尘相对的心理反应。

  因为五识能够观照,是能观五尘的。正因其观察尘境故,所以才有造业、受报的事实发生。观尘世,并不是个旁观者,而是透过前五识而造业、受报,有在尘世中,既造业又受报的意思。

  愚者难分识与根

  唯物论者的哲学家认为,我们的观察、思辨、学习、记忆、分析能力,以及感情的反应等,都是神经的作用;也就是认为人之所以有喜、怒、哀、乐,是因为脑神经、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等的作用,记忆属于脑神经,痛、痒属于感觉神经。不论生理或心理的现象,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根产生,而不是另有一个识。但是,人死后神经系统都还在,若解剖尸体,可以找出一条条的神经,那是一种肌肉组织。同样有神经组织,为什么活人有作用,死人无作用?因此,智者发现,除了微细的根,必须尚有识的存在及作用,活时依根生识,死时根存而识离。

  识与根有关系,但识不是根,愚者却认根为识,根识不二,根识不分,但是不知何以人死之后,根即失却功能。而且如果识就是根,那么人死后,根还在,死人有没有感觉呢?

  曾经有位太太告诉我,她先生死了,舍不得用火化,要土葬。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火烧了好痛。」我说:「人已经死了呀!」她说:「人死后若进入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在地狱中受苦报,冷还是冷,热还是热;把死者送去火化,等于把他送去八热地狱;在生时已经很苦,死后再送去火炼地狱,太可怜了,所以我舍不得把他火葬。」这种把身体和精神分不开的人,是很愚痴。

  我告诉她:「人死后根败识离,就没有知觉,所以烧了他,他是不会痛的。」这位太太又问:「那烧了他,他知不知道呢?」我说:「他可能知道,他站在旁边看,身体烧掉了,在旁边做个旁观者,实际上他并不会痛。」

  也有人说:「报纸上登载某人被水淹死,尸体找不到;后来死者托梦给家人,说他好冷,请家人送衣服给他;家人就问要送去那里?死者说,送到落水的地方就可以收到。第二天。家属就将衣服丢到死者落水的地方,那衣服顺着水流,流到一个地方,就停止不流了;家属请人下去打捞,结果真的找到尸体。有人就说死后尸体在水里,所以会觉得冷,要穿衣服,所以死后身体还是怕冷的。」

  另外还有人说:「他家的亲属死后土葬,棺木浸水;死者托梦,说住的地方很潮湿、很冷,要搬家。家人就去挖迁,挖开之后,发现棺木里都是水;搬迁后,就不再托梦。」

  这些都是把神识和遗体分辨不清的人,都是以为死后身体还有知觉,其实这是死者的执着心,他看见自己的身体泡在水中,就感觉大概会冷吧。事实上,尸体已无知觉,怎么会冷呢?除了守尸执着,别无其他现由。火葬后由于没有遗体可被执着,就可以好好转生他趣,乃至往生善道,或往生净土去了;否则成为守尸鬼,就十分可怜了。

  前五识是从五根、六尘相对而产生,识不是根,也不是尘。根尘与识有不同的定义,根是能感受,识是能了别,尘是被根所受、被识了别的境;因为根是物质,所以只能感受,但不能了别。 

  根与识的关系极为密切,总说有五点:一是根能发识,二是识必依根,三是根能助识,四是识属于根,五是识犹如根。由于有这五种关系,所以根与识似乎有点类似,使得许多人都无法分清根与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此所谓愚者是指凡夫外道以及二乘人。

  「根能发识」是说根与境相对,识才能产生。「识必依根」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产生。「根能助识」应该很容易了解,不需要再说明。「识属于根」是说前五识依根得名,譬如眼识依眼根得名。「根犹如识」是说如果没有五根,则前五识不能发生作用。一般人以为识好象就是根,但如前所说,死人还有根,但是已经没有识,因此可知根不是识,五根是纯物质的,前五识则是依第六意识而起作用,第六识的所诊则为第七识及第八识。所以识不是根,非常明显。

  依唯识的观点,前五识不能以尘境为亲所缘缘,但须要藉五根为增上缘,以自识所变起的主观条件为亲所缘缘,尘境乃是疏所缘缘。因为五识对尘缘,必须依靠五根为增上缘,又须依自识为基础,所以产生识用时,虽藉根尘相接触,识所缘者,已经不是如实的尘境本身。

  唯识所认知的净色根,并非如常人说的五官外形,甚至也非指的神经业,乃是在根尘相接产生识用时而有,当识离时,尘境虽在,净色根已消亡,如果尚余有根,乃属于浮尘根。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9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