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56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菩萨就真照顾。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全都是善知识,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学来的。这个人是善人,样样都叫你称心如意,你在这个境界当...(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五集) 20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5 》)
净公上人讲真愿集第三卷
...的,都是第一等的高僧大德,他们「彻底担荷得去」,这四个人都是念佛往生的,这还得了!「盖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这个法门看起来好像浅显,实际上无上深妙。至圆,圆教圆到极处,圆中之圆,一丝毫欠缺找不到。至顿,顿是顿超、快速,所有一切顿教当中这是顿中之顿。哪有这么快的,一天就能成功。《弥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连一个宋朝莹珂法师三天都成功。禅宗三天不能大彻大悟,净土这三天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大彻大悟,为什么?「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他虽然带着烦恼,他没断烦恼、没有消业障,三天他就成功了。我们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只要真信真愿真念佛。这个真念佛,不许有杂念夹杂。印光大师一生用的这个方法,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记得清楚,就是一到十。为什么?不许杂念夹杂。这是属于技术上的问题,心里上的问题是真放下了,这个重要,技术其次,真放下!这个世界,我在住旅馆,再二、三天我走了,这旅馆里一切好坏与我都不相干,我管它这些事情干什么?都好,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你有分别执着,我没有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看不清楚,没有分别执着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分别执着用的是真心、智慧,有分别执着用的是妄心。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就落实了。
真正念佛人,我相信他有个愿望,这个愿望跟阿弥陀佛有个默契,那就是什么?我随时可以往生。我在这多住一天是为阿...(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五集) 201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5 》)
...伽陀药,这个药能治一切病,无论什么病,你遇到这个药就都能治好。所以把阿伽陀药比喻作持名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种就够了,其他的你都不必去问了。千器,器是器皿,千千万万种,成于巨冶,冶是冶炼。我们讲的,一个很简单的模型,能成就许许多多的器皿,我们看到陶器的制造,祖师大德也用这个做比喻。净土持名念佛的方法就是巨冶,千器是比喻上中下三根,无量无边的修行人,只要遇到这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就。
「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这个功德不得了,无与伦比!但持,就是这一门,没有第二门,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真信真愿他就必生彼国。无论是什么人,或是高、或是下,这都讲根性,根性高的人,根性卑下的人;或者你是圣人,初果以上都是圣人,或者你是六道凡夫;或者你相信,或者你怀疑。怀疑什么?怀疑也念佛,他不是不念。怀疑真念佛,为什么真念佛?如果真有,那我就往生了,占便宜了,没有就算了,抱着这种怀疑的心念佛求生净土。如果真有那我就赚了便宜,没有就算了。这种人往生都生边地疑城。也不错,边地疑城也到了极乐世界,不过只耽误一个短暂的时间,人间五百年,在极乐世界不算很长的时间。他那个疑心一断掉他就入品了,下下品往生,或者下中品往生,很容易就入品。这是有信有疑。或者是赞,或者是毁谤。毁谤是什么?先毁谤,以后明白了,忏悔、改过...(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七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7 》)
...只修福不修定的,四王天跟忉利天,向上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统统都修定。定就是制心一处,现在科学讲念力,我们能把念力集中专注在一点,会产生无比的能量。这个能量可以改变地球、可以改变外太空的星球,有这么大的力量。可见得佛经上所说的不是假的,佛法里面的修学功夫完全用禅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全是修禅定。我们念佛也是,念佛一心不乱就是禅定。事一心不乱相当阿罗汉的禅定,九次第定,《楞严经》上说的;理一心不乱相当于宗门,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是用信、愿、持名的方法修定。所以佛在《大集经》上告诉我们,持名是甚深的深妙禅,比禅宗要求那些条件简单。它没有条件,只要求你真信、真愿,这一句佛号老老实实念下去,决定不要改变,决定不能怀疑,他就成功了。古大德说这个法门暗合道妙,真有道理。
我们看底下这段文,体究,不是研究,是属于参究。「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世间法,如果纯用出世间法,就不要用这些方法。但是对我们这个根器来说,特别是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那这个很容易接受,知识分子听这个说法挺有道理。这下面说,「夫一代圣教之判分,诸家有异」。这是人分的,不是佛分的,佛没有这个分法,而是祖师大德为了教学方便起见,他办学。所以讲到藏,就有「三藏、二藏」,讲到时,就有「五时」,讲到教,有「二教与四教、五教...(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七集) 201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7 》)
...幸,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怎么会逢到了?逢到要认识,不能当面错过,要好好的把它抓住,不能放松。为什么?这部经对我们来说绝对有利益,绝对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生死问题,它能帮助我们。大问题能解决,小问题就不必说了。
我们再下面文。「是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刚才我所说的,就不圆不顿了。「但净宗则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直出三界,故实为顿中之顿圆满之教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