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56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比喻。这是普发迅流菩萨,他为我们显示的,字字句句真的是无量义,我们得细心去体会。再看第二首:
【佛昔难宣无量劫,以愿光明净世间,诸根熟者令悟道,此普洁神心所悟。】
普洁泉涧主河神,这是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普现一切众生前令永离烦恼」。主河神,用清凉水洗涤众生的烦恼垢,这十位代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显示方法善巧无量无边,方向、目的只有一个,断烦恼的方法。如何教我们自己能够断烦恼,转烦恼为菩提;如何能帮助一切众生断烦恼。我们看这一章经文,总的义趣不外如是。普洁菩萨,在这名号里头特别要留意的是「洁」这个字,它是对治染污的。尤其「普」字用得好,普是平等,普才清净。
『佛昔难宣无量劫』,「昔」是往昔,难说能说,难解能解,无量劫不是短时间。佛的弘愿不可思议,『以愿光明净世间』,这句话我们绝不能够大意,要细心去体会。佛跟魔差别就在这一个字,佛以光明「净」世间,魔以光明「染」世间,你是佛、你是魔关键就在这一个字。诸位要晓得,佛有光明,魔也有光明,魔的光明也很大,普通人没办法跟他对抗。佛的光明是金色光明,魔的光明也是金色光明,诸位去读《楞严经》五十种阴魔你就知道。大魔王他的福德很大,他有广大的世智辩聪,天上人间都没有法子跟他相比。但是光,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诸佛菩萨的光明大,但是是柔和的,就是我们讲佛光很大,金色光明,它不刺眼,我们看到愈看愈舒服。魔的光明刺眼,就像太阳的光一样,你没有办法直接眼睛对它看,它刺眼,魔光跟佛光差别就在此地,这个我们要懂。
魔的磁场跟佛的磁场不一样,现在人讲磁场,我们中国人讲气分。诸佛菩萨的气分柔和,你亲近他你会生欢喜心,你会生敬爱心、敬畏之心,又喜欢又畏惧,喜欢,不想离开。魔的气分就不一样,魔的气分,你是完全被它制伏住,你想离开,不敢。不是不愿意离开,不敢离开,怕他不高兴,怕他发脾气,那我们受不了。而诸佛菩萨,我们不愿意离开他,是出於内心的。佛跟魔要从这些地方细细去辨别。为什么?对我们的修学产生关键的作用。无论世出世法,你要想求学,首先要找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是魔弟子还是佛弟子,那对我们修学就产生关键的作用。普洁神在此地告诉我们,凡是诸佛菩萨圣贤教诲,必定是让我们得到清净平等觉。
『诸根熟者令悟道』,这是佛经里面常常讲的当机者,他得到的受用最大。亲近善知识,他真的开悟了,就像宗门里面常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契入了,这是根熟的众生;根没有熟的众生,种了善根。根没有熟的众生程度差别很大,完全没有善根的人不是没有,有,但是并不是多数,是少数;善根少的人,帮他增长;没有善根的人,帮他种善根。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到世间就是来干这个的,没有善根的人帮他种善根,有善根的人帮他提升,善根成熟的人帮他悟入。这里面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十法界这里面的有情众生,有有善根的、有没有善根的,你就想到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上面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大分来说,细分差别是无量的。
善根成熟令悟道,这个悟道,道就是真如本性,明心见性叫做悟道。真的觉悟了,正等正觉,他离开十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入一真法界,这是根熟众生。十法界里头根熟的众生,帮助他脱离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根没有熟的,必须帮助他、提升他,这是普洁菩萨他所修的、他所行的,自行化他。『心所悟』,他要不悟,纵然肯自行,不肯化他。徐老师上午讲儒学,讲到儒家,君子儒、小人儒,那个小人也不容易,小人儒是什么?就是佛法讲的小乘法,只求自利,不能发心利他,是这么回事情。君子儒是大乘,自己觉悟之后,一定发心帮助别人,没有条件,尽心尽力帮助人,这在儒家叫大人儒。儒家讲的太极,就是佛家讲的真如本性、真心自性,佛讲的名词很多,都是说这桩事情,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第三首:
【大悲方便等众生,悉现其前常化诱,普使净治烦恼垢,净眼见此深欢悦。】
这是离尘净眼主河神他的赞颂。他修学的法门是「以大悲方便令一切众生断除尘垢」,都是与水有关系。尘垢是比喻,像我们这张桌子,桌子擦得很干净,一天不擦桌面上就落了灰尘;一个月不擦,这个桌子就不能使用,我们手一摸都染上灰尘。垢是污染,不干净的东西污染了。把这两个字来比喻五欲六尘,五欲是垢。我们一般人都不喜欢,身上穿的衣服要是被脏东西污染了,你就知道把这衣服脱下来赶快去洗干净,人都爱美。你心地被污染,你为什么不能够洗干净?
我们的精神被污染、心地被污染,被什么东西污染?财污染了、色污染了、名污染了,被饮食污染了,好吃;被睡眠污染了,贪睡。一个人贪睡的时候,精神萎靡不振,不能振作,大好光阴虚过了,这都是罪过。「垢」严重,「尘」比较轻一点,尘是六根所对的境界,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这是尘。我们看菩萨的赞颂,他是如何对治的,真正把自己的尘垢洗刷干净。我们想在这一生成就,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向他学习。
第一个「大悲心」,我们不能疏忽,大悲心把我们自私自利的尘垢洗掉了。他的大悲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怎么知道他是真的?『大悲方便等众生』,你看他大悲心的心量多大!等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这一句里头我们就明白,菩萨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有这样广大的心量,所以才有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两个字就是:最适合的方法。这个方法多了,对哪一种人最适合就用哪一种方法,方法因人而异,不是一样的。一样的方法度不了许许多多的众生,为什么?众生根性不一样,嗜欲不一样,嗜好、爱欲不一样。
再说得清楚一点,他的妄想不一样、分别执著不一样,所以佛要用种种方便,这才为我们说出「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