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5|回复: 5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初心集第二六三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初心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初心集第二六三卷







...别」。下面第十七品,我们念的这是第十二品,「贤首品第十二」。「发心功德品」是讲初住菩萨,发心住,特别细说发心住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他说,也说初心具无边德,与此何别。我们这个地方是十信位的初心,与这个有什么两样?底下答,「答,此」,此是此品,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贤首品」,此品。「据行首信门所具」,这十信菩萨所具的,从这上所说的。「彼」,彼就是第十七品,就是发心住的菩萨,「发心功德品」。「约行本菩提心具」,不一样的在此地。这个说法我们还是不好懂,我把它简单说一下,大家就懂得了。
  十信位跟十住位,十住位是发心住,用心不一样。为什么?十信没有见性,用的是什么心?妄心,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但是他的妄心用得纯正,没有过失。所以妄心,没有明心见性,用阿赖耶识用得最纯最正,完全依靠佛法,依靠经教去修行,决定没有一丝毫违背,可以成道,也能成佛,十法界的佛。所以,天台大师六即位里面叫「相似即佛」。天台大师把佛说成六种,说得好!第一种是「理即佛」,从理上讲,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没说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华严》、《圆觉》上有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哪个不是佛?这从理上讲的,就是从佛性上说的。蚊虫、蚂蚁它有佛性,佛性就是觉性,所以统统是佛。饿鬼地狱都是佛,乃至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它都有法性,法性就是佛。所以从理上讲,真的各个都是。这是第一类。
  第二个讲「名字即佛」,这是说有名无实。你虽有佛性,你迷了,你迷了之后就变成凡夫,凡夫称...(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七卷)  2006/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7》)


...
  我们今天有一点觉悟,能够打上个二分、三分,不错了。从二分、三分再进步,希望年年进步,能够到十分,能够到二十分,能够到三十分、到四十分。能够打到七十分就证阿罗汉,八十分就辟支佛,九十分就是十法界里的菩萨,一百分,圆满了,你就明心见性,你就离开十法界了。所以,从这里你就知道,初住菩萨的菩提心是一百分;十法界里面的佛,菩提心在九十多分,没有到一百分。九十九分还在十法界,一百分就出了十法界,我用这个说法大家好懂,概念很清楚。所以我们今天只有一、二分,这个要知道,不要气馁,一、二分已经非常难得,难能可贵;因为一般凡夫他没有这个概念,他一分也没有。
  於是你就知道修行怎么修法,这不就懂了吗?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人、对事、对物,对世法、对佛法,想想我是不是真诚?初学的人最害怕,怕什么?怕吃亏,怕上当。我用真心对人,人家都是来骗我,都用虚情假意,我用真心对人,我不就吃亏了?这是个很大的障碍。你怕吃亏,你永远菩提心发不起来,那你的亏就吃大了。你真的要懂得,我吃亏吃一世,我吃这一生,来生我就作佛去,那你真的就没有吃亏了。怕吃亏的人永远吃亏,不怕吃亏的人他都往上升。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别人讥笑,全心全力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勇猛精进,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清凉大师《疏钞》「法界融摄门」第二个问答,我们把文念一段对对地方。「问,约法相收,是则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修信才满,即得如此无边德海」。这是问句,虽然意思不深,我们也略略的介绍一下。就法相来说,就是前面讲发心,菩萨初发心,讲过行布次第,讲过圆融通摄,讲过缘起相由、法界融摄。这是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题,有人这样问法,就法相来说,前面讲得都很如理如法。他...(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七卷)  2006/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7》)


...吃亏吃一世,我吃这一生,来生我就作佛去,那你真的就没有吃亏了。怕吃亏的人永远吃亏,不怕吃亏的人他都往上升。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别人讥笑,全心全力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勇猛精进,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清凉大师《疏钞》「法界融摄门」第二个问答,我们把文念一段对对地方。「问,约法相收,是则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修信才满,即得如此无边德海」。这是问句,虽然意思不深,我们也略略的介绍一下。就法相来说,就是前面讲发心,菩萨初发心,讲过行布次第,讲过圆融通摄,讲过缘起相由、法界融摄。这是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题,有人这样问法,就法相来说,前面讲得都很如理如法。他说如果就修行人来讲,「约人修行」就是从修行人来说,「岂十千劫」,十千劫就是一万劫,「修信才满」。这个地方给我们透个讯息,十信位的菩萨要修多长的时间?一万劫。
  我们知道修行愈是初学愈难,初学是难於入门。入门之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内有长远的时间薰修,成就菩提心,外有很多助缘,诸佛菩萨加持。可是愈往上愈难,就愈不容易,真是像爬山一样。中国谚语所谓爬山行路「行百里半九十」,我们走路走一百里,一百里一半是多少?不是五十里,是九十里,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说后面十里那个辛苦跟前面九十里差不多。
  我们从大乘教里面世尊给我们讲的修行,佛常讲菩萨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这三个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个阿僧只劫就修成功了;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只劫十地圆满,上面是等觉。由此可知,愈往后面是愈艰难。十信位一万劫,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他算是快的。但是十信心满,修信才满,满...(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8》)


...薰修,成就菩提心,外有很多助缘,诸佛菩萨加持。可是愈往上愈难,就愈不容易,真是像爬山一样。中国谚语所谓爬山行路「行百里半九十」,我们走路走一百里,一百里一半是多少?不是五十里,是九十里,这就是说后面十里那个辛苦跟前面九十里差不多。
  我们从大乘教里面世尊给我们讲的修行,佛常讲菩萨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这三个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一个阿僧只劫就修成功了;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只劫十地圆满,上面是等觉。由此可知,愈往后面是愈艰难。十信位一万劫,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他算是快的。但是十信心满,修信才满,满是第十信,就能够得如此殊胜的功德。这个功德就是这品经贤首菩萨要给我们讲解的,实在是很不可思议,很难相信!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出来,因为十信心满,他的功德就跟普贤菩萨差不多,确实是让许多修行人,通宗通教的,难以接受。
  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答,「答,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若诸菩萨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无量劫,或无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说」,这是一个小段。《华严经》在大乘教里面是圆顿大教!这个法门是「圆融具德」。什么叫圆融具德?一位具足一切位,一行具足一切行,这叫圆融具德,这个确实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前面说过很多,后面还有细说。「若诸菩萨」,这个诸菩萨从初发心,初信位一直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修普贤行,就是《华严》里面所说的。「是彼所收」,彼就是下面第十七品里面所说的,「初发心功德品」,那个地方是讲初住菩萨,你看看那个地方所赞叹的就是!
  在修行时间上来讲,或者说是无量劫,或者没有一定的限制,因为时间不是真的。圆融法里面念劫圆融,无量劫可以说成一念,一念可以说成无量劫。为什么?时间没有了。时间从哪来的?时间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来的。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有时间跟空间;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时空就不存在。没有空间,没有距离,远近没有了;没有时间,没有先后,过去、未来没有了,当下即是,这是圆融具德法。成就,实在讲就看各人的根性。现在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学得也不...(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8》)


...不可思议,很难相信!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出来,因为十信心满,他的功德就跟普贤菩萨差不多,确实是让许多修行人,通宗通教的,难以接受。
  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答,「答,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若诸菩萨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无量劫,或无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说」,这是一个小段。《华严经》在大乘教里面是圆顿大教!这个法门是「圆融具德」。什么叫圆融具德?一位具足一切位,一行具足一切行,这叫圆融具德,这个确实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前面说过很多,后面还有细说。「若诸菩萨」,这个诸菩萨从初发心,初信位一直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修普贤行,就是《华严》里面所说的。「是彼所收」,彼就是下面第十七品里面所说的,「初发心功德品」,那个地方是讲初住菩萨,你看看那个地方所赞叹的就是!
  在修行时间上来讲,或者说是无量劫,或者没有一定的限制,因为时间不是真的。圆融法里面念劫圆融,无量劫可以说成一念,一念可以说成无量劫。为什么?时间没有了。时间从哪来的?时间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来的。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有时间跟空间;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时空就不存在。没有空间,没有距离,远近没有了;没有时间,没有先后,过去、未来没有了,当下即是,这是圆融具德法。成就,实在讲就看各人的根性。现在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学得也不少,《华严经》学到此地也学了三千多个小时,大致上情形也很明白了。佛跟凡夫的差别在哪里?除了觉跟迷之外,毫无差别。同一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8》)


...想分别执著的人来说,时间没有了,时间、空间对他都没有意义了。
  「故贤首菩萨云」,这也是引下面的偈颂,「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实在讲,信大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桩事情,还不算是难,能信此法比信大乘要加倍的难。为什么?不思议解脱境界。此法就是华严境界,就是四无碍法界,理没有障碍,事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解脱。我们今天理事有碍,事事有碍,障碍重重。重重障碍从哪来?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变出来的;换句话说,全不是真的,都是假的。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段,「第二菩萨发意下」,这个「下」是以下,菩萨发意以下,总共有三百四十六还加半首偈颂。说这是贤首菩萨提出报告,他们的修学心得报告。「正明发心修行胜德」,给大家正式说明,初发心的修行无比殊胜的功德。这么长的文,有三百四十六首半。这文很长,所以「文分为五」,这很重要,这么长的文,分为五大段。「初五颂」,第一段就是有五首偈,说明「发心行相」,行是修行,发心的人修行的样子。我们在这里要好好的体会、学习,我们像不像?初发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我们像不像?这有五首偈颂。第二段,「信为道元功德母」,这首偈以下一共有七颂,有七首颂。「略示胜能」,能是能力,我们现在社会习惯称为能量,能讲得通,能是能力,也是能量,殊胜的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从发心来。所以发心能产生能量,让我们有能力完成,完成所学习的功课。
  第三段,这就比较长,「若常信奉下」,这个以下一共有四十九首颂,它的文长,四十九首颂。讲「所具行位」,它所具备的修行的位次。第四个大段,「或有刹土下,无方大用」。这是很长的经文,总共有二百零六首偈颂。你看贤首菩萨的报告,总共是三百四十六首,第四段里面就有二百零六首,你就晓得这是整个报告里面的中心,主要的,无方大用。最后第五段,「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是用比喻来比喻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共有七十九首颂。这是将全品的偈颂,首先做一个体系的报告,它能够分为五大段。
  现在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有五首偈颂,发心行相,我们要特别留意。「然此五段」,...(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好的体会、学习,我们像不像?初发心,看我们像不像?这有五首偈颂。第二段,「信为道元功德母」,这首偈以下一共有七颂,有七首颂。「略示胜能」,能是能力,我们现在社会习惯称为能量,能讲得通,能是能力,也是能量,殊胜的能量。这个能量从哪里来?从发心来。所以发心能产生能量,让我们有能力完成,完成所学习的功课。
  第三段,这就比较长,「若常信奉下」,这个以下一共有四十九首颂,它的文长,四十九首颂。讲「所具行位」,它所具备的修行的位次。第四个大段,「或有刹土下,无方大用」。这是很长的经文,总共有二百零六首偈颂。你看贤首菩萨的报告,总共是三百四十六首,第四段里面就有二百零六首,你就晓得这是整个报告里面的中心,主要的,无方大用。最后第五段,「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是用比喻来比喻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共有七十九首颂。这是将全品的偈颂,首先做一个体系的报告,它能够分为五大段。
  现在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有五首偈颂,发心行相,我们要特别留意。「然此五段」,五段就是前面这五首颂。「初一」,第一首,「显正发心」,后面四首是「发心之德」。这当中第三首也有讲到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后二是第四、第五,都讲的是修行之德。我们看第一首偈颂,这是经文: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於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清凉大师在这首偈有很详细的解释,就是《疏钞》。首先把段落点清楚,这一共是五首偈,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总标」,后面的四首是「别显」,关系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说这首是总说,后面四首是详细的说。说什么?一定要晓得,说发心的行相,发心的样子。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要很认真努力的学习,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发心了。
  注解里面说,「瑜伽菩萨地」,瑜伽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面有说「发心有五种相」,初发菩提心,初发心。也就是说明第一句,『菩萨发意求菩提』,这个菩提是无上菩提。因为偈颂一句只有七个字,受这个限制,所以我们读起来就要知道,只要是发这个心,这个人就是菩萨。他发心求成佛,无上菩提是作...(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系的报告,它能够分为五大段。
  现在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有五首偈颂,发心行相,我们要特别留意。「然此五段」,五段就是前面这五首颂。「初一」,第一首,「显正发心」,后面四首是「发心之德」。这当中第三首也有讲到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后二是第四、第五,都讲的是修行之德。我们看第一首偈颂,这是经文: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於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清凉大师在这首偈有很详细的解释,就是《疏钞》。首先把段落点清楚,这一共是五首偈,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总标」,后面的四首是「别显」,关系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说这首是总说,后面四首是详细的说。说什么?一定要晓得,说发心的行相,发心的样子。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要很认真努力的学习,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发心了。
  注解里面说,「瑜伽菩萨地」,瑜伽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面有说「发心有五种相」,初发菩提心,初发心。也就是说明第一句,『菩萨发意求菩提』,这个菩提是无上菩提。因为偈颂一句只有七个字,受这个限制,所以我们读起来就要知道,只要是发这个心,这个人就是菩萨。他发心求成佛,无上菩提是作佛。你想想看,这个心一发,当然功德不可思议,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有这么大的志向,世间人所讲的立大志。这个志向在世出世间是第一,没有第二的。
  《瑜伽师地论》里面讲这里头有五种相,这五种相遍布在这五首偈子里面,「今文五偈具之」。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个是「自性」,第二个是「行相」,第三是「所缘」,第四是「功德」,第五是「最胜」。这个心一发,这五种相统统具足了。所以自然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准备作佛。虽然现在不是佛,你的方向、目标是佛。就好比现在我们民主社会里面选总统,这个人发个心,他要去做总统,为全民服务。虽然他现在没有做总统,他是候选人,候选人就得到国家治安单位的保护,就好比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瑜伽菩萨地」,瑜伽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面有说「发心有五种相」,初发菩提心,初发心。也就是说明第一句,『菩萨发意求菩提』,这个菩提是无上菩提。因为偈颂一句只有七个字,受这个限制,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读起来就要知道,只要是发这个心,这个人就是菩萨。他发心求成佛,无上菩提是作佛。你想想看,这个心一发,当然功德不可思议,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有这么大的志向,世间人所讲的立大志。这个志向在世出世间是第一,没有第二的。
  《瑜伽师地论》里面讲这里头有五种相,这五种相遍布在这五首偈子里面,「今文五偈具之」。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个是「自性」,第二个是「行相」,第三是「所缘」,第四是「功德」,第五是「最胜」。这个心一发,这五种相统统具足了。所以自然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准备作佛。虽然现在不是佛,你的方向、目标是佛。就好比现在我们民主社会里面选总统,这个人发个心,他要去做总统,为全民服务。虽然他现在没有做总统,他是候选人,候选人就得到国家治安单位的保护,就好比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心一发,只要这个心不退转,心真正发了,不退转,十方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同一个心,同一个愿。
  「今文五偈具之」,这就说明贤首菩萨的报告头一个大段一共五首偈,五首偈里面将这五桩事情,就是五种相,统统具足。「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菩萨发意,这个发心是从真心里面发的,不是妄心。那我们要问,初信位的菩萨发心他还是用的意识心,不是用真心;换句话说,初信位的菩萨妄想没断,分别也没断,执著确实放下一半,这个很难得。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我们虽然也发心,我们的执著没断,所以发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初信位的菩萨他们发心,见思烦恼,这是讲执著,执著是见思烦恼,见惑断了,思惑没断。
  什么叫见惑?什么叫思惑?这个都要知道,见惑是见解,错误的见解,惑是迷惑,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大乘教里面佛常讲,六道凡夫,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八十八品见惑,有八十一品思惑,头数这么多。可是把它归纳起来讲有五大类,思惑有五大类,见惑也有五大类。见惑头一个是「身见」,我们都执著...(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选人,候选人就得到国家治安单位的保护,就好比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心一发,只要这个心不退转,心真正发了,不退转,十方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同一个心,同一个愿。
  「今文五偈具之」,这就说明贤首菩萨的报告头一个大段一共五首偈,五首偈里面将这五桩事情,就是五种相,统统具足。「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菩萨发意,这个发心是从真心里面发的,不是妄心。那我们要问,初信位的菩萨发心他还是用的意识心,不是用真心;换句话说,初信位的菩萨妄想没断,分别也没断,执著确实放下一半,这个很难得。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我们虽然也发心,我们的执著没断,所以发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初信位的菩萨他们发心,见思烦恼,这是讲执著,执著是见思烦恼,见惑断了,思惑没断。
  什么叫见惑?什么叫思惑?这个都要知道,见惑是见解,错误的见解,惑是迷惑,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大乘教里面佛常讲,六道凡夫,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八十八品见惑,有八十一品思惑,头数这么多。可是把它归纳起来讲有五大类,思惑有五大类,见惑也有五大类。见惑头一个是「身见」,我们都执著这个身是我。你要晓得,初信位的菩萨知道身不是我,他身见破了。
  什么是我?你看现在一般人说灵魂是我,身见有没有破?没破,灵魂也不是我。这个难了!什么是我?灵性是我,不是灵魂,是灵性。所以一定要契入大乘教义。禅宗常讲明心见性,性是我,性不是灵魂。前面跟诸位说,灵魂是阿赖耶识,它在迷位,它没有觉;性在觉位,不是迷位。阿赖耶识如果大彻大悟,那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法性,那就对了。什么时候见性?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底下第十七品讲到「初发心功德品」,那是初住菩萨,那个功德是真实。十信位的菩萨虽然比不上初住菩萨那么样的真实,但是非常接近。所以,发心的行相,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他也具足,非常的希有难得。
  你总要从真心,换句话说,人要执著这个身是我,灵魂是我,思想念头是我,全是假的。这是凡夫,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一切统叫轮回业,学佛所造的也是轮回业。经教里佛常讲,境随心转,你的心如果是佛心,起心动念...(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教里面佛常讲,六道凡夫,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八十八品见惑,有八十一品思惑,头数这么多。可是把它归纳起来讲有五大类,思惑有五大类,见惑也有五大类。见惑头一个是「身见」,我们都执著这个身是我。你要晓得,初信位的菩萨知道身不是我,他身见破了。
  什么是我?你看现在一般人说灵魂是我,身见有没有破?没破,灵魂也不是我。这个难了!什么是我?灵性是我,不是灵魂,是灵性。所以一定要契入大乘教义。禅宗常讲明心见性,性是我,性不是灵魂。前面跟诸位说,灵魂是阿赖耶识,它在迷位,它没有觉;性在觉位,不是迷位。阿赖耶识如果大彻大悟,那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法性,那就对了。什么时候见性?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底下第十七品讲到「初发心功德品」,那是初住菩萨,那个功德是真实。十信位的菩萨虽然比不上初住菩萨那么样的真实,但是非常接近。所以,发心的行相,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他也具足,非常的希有难得。
  你总要从真心,换句话说,人要执著这个身是我,灵魂是我,思想念头是我,全是假的。这是凡夫,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所造的一切统叫轮回业,学佛所造的也是轮回业。经教里佛常讲,境随心转,你的心如果是佛心,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无一不是佛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心、佛行、佛德。我们今天是凡夫,轮回心,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你明白之后,要紧的是放下。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真的什么人都帮不上忙。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不就是修行!修什么?就是学放下,什么都要放下。头一个把身心放下,你看看身,身体是物质,心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灵魂。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他不执著这个身是我,他执著什么?我能够思惟想像,那个是我。思惟想像的是第六意识,能够执著的是第七识,这不是我。
  所以身心世界,世界是依报,统统要放下。你看这个多难!统统放下,与自性相应了,不是完全相应。就是我们自性上面盖覆的三重障碍,妄想是最里面的一重,分别是当中的一重,执著是最外面的一重。这个初发心的人,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外面这一重执著他放下一...(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99》)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全txt656MB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pJmcIyZ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http://pan.baidu.com/s/1jIl1APShttps://share.weiyun.com/295f229a6fedb00c255c26aedf056cd0。本软件包括各种txt文本文件的CBETA藏经、中华佛典宝库、中华大藏经、乾隆大藏经、高丽大藏经、藏要、高僧大德著作等共计2.86GB文本资料,34948个文件。是您深入经藏的好帮手。 主要功能:某段文字的汉语拼音、阅读藏经、导出某个藏经、书签功能、搜索功能、简繁体转换、佛学辞典等方便您使用。请大家测试一下,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回帖反馈或发送邮件到wlxg20130220@163.com 欢迎大家提出改正意见,让这个软件成为您深入经藏的好助手。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