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98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1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把这个制为重戒有道理。学佛的人对于每一条戒,佛为什么要制这条戒,你都要懂得,为什么?你才好遵守。持戒是活活泼泼,不是死在戒条之下,条条戒都有开缘,不是死的。佛这个人通情达理,他一定教你过正常生活,教你过幸福快乐人生,你才真愿意学佛。如果学佛都要受苦,人就不干了。真正修行功夫到家了,我们看到他生活苦,他乐得不得了,他哪里是苦!释迦牟尼佛那一帮人,在世的时候,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快乐!我们看到很苦。这不一样,这些不能不知道。所以,从这段经文,你把善跟恶因缘果报统统看清楚了,在一桩事情里头把这就看透了。
「经中详明两土净秽,令知欣厌」。极乐世界确实是清净,娑婆世界确实是染污。实报土是一样的,不能比较,方便土是四圣法界,同居土是六道轮回,这两个比较,我们跟极乐世界差别太大了。我们今天想脱离六道轮回谈何容易!但是你遇到净土法门,真的,你很容易离开六道,往生净土。这个法门的确难信易行,很容易修成,关键就在放下,要真放下,他就成功了。人家讲马雅预言,灾难预言,现在只有五个月了,不管这个事情有没有,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好事情,为什么?叫克期取证。还有五个月时间,我就把时间定到这五个月,我五个月一定要完成。完成什么?完成万缘放下,完成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叫功夫成片,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换句话说,五个月之后,我想往生就往生,真去得了。如果还有寿命,不想往生,多住几年也无所谓;没有寿命的想住几年也行,那为什么?不为自己为众生,来表演,这个佛也欢喜的,做好样子给人看。这个世界生活是很辛苦,在这边做好样子也是牺牲奉献,这种精神佛也会赞叹。两土净秽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就知道,对极乐世界欢欣,对娑婆世界厌离。
「《弥陀要解》云」,蕅益大师说得好,「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我们现在住这个世界,世界这样的乱,地球灾变这么多,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心行不清净。我们的心不善,心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疑,是这个心;我们干的事不善,干的事是杀盗淫妄,十恶业,身干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起心动念贪瞋痴慢疑。这样的心行感得现前的果报,这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在这里心行都不善,「理应厌离」。现在有这个机会,你可以离开,你可以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我们自心有干净的一部分,那一部分所感应的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有我们自己一分在,等于说股东一样,我在那里投资,有股份在。你现在想去不难,跟我们不是没有关系,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对于往生净土充满了信心。
「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换句话说,远离娑婆世界就是远离自心的染污,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求生自心清净,是这么一回事。所以,理应欣求,你应该求的。蕅益大师这两句话说得真好,娑婆世界你应该要离,是离自心秽,极乐世界要求,是求自心净,这两句话讲得好。「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舍就是放下,你要彻底放下,放下到,放下到究竟,再没有东西放下了,所有东西放下干净了。「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取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取至究竟处,就没有可取的。到那里真的是取至究竟。为什么?明心见性,一见性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大乘经教里佛说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就到究竟了,这就究竟就是圆满了。圆满就是一不是二,离求是一不是二,娑婆跟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染净不二、善恶不二、净秽不二,这才叫真正圆满。
「妙宗钞云」,《妙宗钞》是智者大师所作的,「取舍若极」。《妙宗钞》是《观经妙宗钞》。取舍要到了极处,「与不取舍亦非异辙」,取舍跟不取舍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下面说,「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要解》之说,事理圆融,妙契中道」。蕅益大师讲得好,这个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什么时候才入这个境界?大乘经教常说,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入这个境界了。
起心动念错了,诸佛菩萨取舍,起不起心动念?没有,我们要学正是学这个。但是起心动念太微细,不是我们境界,我们摸不着边际。我们还是由浅而深逐渐提升,先学不执著,真正不执著了,清净心就现前。要晓得,不执著的境界达到究竟处是阿罗汉,全放下了,不再执著。清净心现前,再把分别放下,分别放下就是菩萨,分别放下,平等心现前。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染污就不清净。见思是染污,见惑里头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里头又分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叫见思烦恼,这是染污。这个东西放下了,清净心现前。分别放下,平等心现前。后面那个觉,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平等到极处就豁然开悟,就成佛了。这是大乘法行门里头的总原则,最高的纲领,就是放下,古大德常说,放下便是。
我初学佛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头一个问题我向他老人家提出的,我说我跟方东美教授学哲学,从佛经哲学这门课程里头,我认识了佛法,知道佛法博大精深。我说,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能契入?章嘉大师听了我这个问题,不说话,看着我,我也看着他,等他开示。这一看看了半个多钟点,就好像在入定一样的。半个多钟点他说了一个字,有。我们的精神起来了,要注意听,有!说了个有字,他又不说话了。停了大概有六、七分钟,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第一天见面。这么简单的话,为什么不当时就说出来?要我等半个多钟点?十几年之后我才体会到、才明白了,古人的教学方法,观机施教。年轻人心浮气躁,这个耳朵听进去,那里出去了,不在意。一定要等你整个情绪定下来,他再告诉你,你的情绪没有定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