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0|回复: 2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关于父母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21914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父母的讲记敬摘点滴


...香坐下来,一定要去经行一下。若不经行,下支香才坐下去几分钟脚就疼起来;若有经行,可能半小时脚才开始疼痛。若有做运动则可增加体力、耐力和身心的健康。或许可做地板拉腿或瑜伽(尤指在戒律中允许的运动,不要去跑山或跳绳。)
※如果今天老师要教你进入一禅的禅定,但不小心感冒了,鼻塞两、三天,鼻子不通;不小心又喝了姜茶驱风,又吃西药的感冒药,可能在此临门一脚,很关键的时刻,多年的辛苦用功,眼看着就要入禅定了,几天下来,因为无法专注在息上用功,定力也退下来,整个功亏一篑,所以不得不注意一下这些禅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10个导向成佛之法 5种方法去除愚痴
*修持篇*
10个导向成佛之法
布施DANA 持戒SILA
出离VEKKHAMA 智慧PABBA
精进VIRIYA 忍辱KHANTI
真实SACCA 决意ADHITTHANA
慈心METTA 舍心UPEKKHA
5种方法去除愚痴
?依照导师指导而生活起居。
?学习佛法
?研究佛法之义理。
?在适当的时候,听闻佛法。
?探讨什么是因,什么不是因。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七个培育智慧的方法
*修持篇*
七个培育智慧的方法
1)不断的请教智者。
2)保持身体和身外物之清洁。
3)保持信、精进等诸根之平衡。
4)远离无慧之人。
5)亲近智者。
6)省思有深奥之慧的法。
7)在所有四种姿势(行、住、坐、卧)都倾向
培育智慧。
*每日开示*
如何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正如登上一条备有桨和舵的坚固的船,技术高明、经验丰富,能载运许多人过河。
因此,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精通正法、明暸事义、付之实施,便能获得幸福。
正如一个落水者,自己只能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中随波沉浮,怎么还能帮助别人渡过河去呢?
一个坚定、勤奋的人,与这样的善人交往,领会精义、铭记于心、依法行事,他便成为聪明睿智的能人。
*每日开示*
依法正行
佛陀说:见法之人即见我,不要依靠别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赖自己。
佛陀强调,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修禅之重要性。
佛陀教导弟子们:即使有人恶语中伤佛陀本人,他的教法及他们僧团,都不要因不满不快而大发雷霆。
佛陀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不但把自己带到精神失落的险境,又不能判断他们所说是否正确,正如一个人,脖子朝天吐痰。痰沫污染不了天空,反而掉回自己脸上,弄脏自己。
你们应如此的自我培训,愿自己以法为
住,如理修习、依法正行。
*每日开示*
斩断束缚人的套索
从亲昵中产生恐惧,从家室中产生污秽,不要亲昵,就是牟尼的看法,独来独往的牟尼,他看见宁静的境界。
洞察根源、毁弃种子、摒除执爱、看见出生和毁灭的终极、拋弃疑惑,不再归属那一类。
驾驭一切、洞悉一切、有智力、有德行、乐于禅修、勤勉努力、任凭褒贬、寡言少语、调伏感官,就像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斩断束缚人的套索,铲除障碍,达到最高的目地。
*每日开示*
──佛对大爱道比丘尼说法──
你应做如是警惕,一切能导致兴奋的皆非安稳。高傲就是不恭敬、贪念就是欲望太多、喜悦于群居就不是出离、怠惰就是无法精进、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你应牢牢的记住,这不是法,也不是律,也不是导师所教的。
你应如此观想一切能导致安稳的,无法令你兴奋,要恭敬不要高傲、要管制欲望不要贪念、乐于独居而非群居、精进不要怠惰。这就是法,这是律,是导师所教。
(不久,她就证得圣果,达到最高的成就。)
*每日开示*
轮回
佛说:在这漫长的轮回当中,当我们和讨厌的人相处时,所流下的眼泪,及当我们和喜爱的人分离时,所流下的眼泪,比这四大洋的水,还要多很多。
在这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都在经历父母之死而伤痛,我们都在经历子女、亲人之死而感到悲伤。
我们也为了失去财富,患上了各种疾病而感到悲痛。
佛说:长久以来,你们受尽了折磨与苦难,把所有的坟场都填满了。这个长久的轮回,已经长久的足以令你感到厌倦了,是该舍离一切以获取你的解脱了。
不要发愿,来世要如何……。
要发愿:此生是最后一生,不要再来了。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
*修持篇*
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
每天用功打坐,每支香都坐在那里,可是定力却提升得很慢,因为心真正可以持续地专注在所缘上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时间。
比如说有些禅修者,每支香都能坐在那里一个半小时,但他真正专注在息上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而已,不久被妄念打断了。他也有警觉性,随时又回到息上,继续的专注在息上,但几分钟之后,心又跑去注意到脚疼或身体上不舒适的部位,他又马上把心拉回到息上,也就是说每几分钟后,专注力就被打断,并不是一直能持续的专注在息上。
所以即使这位禅修者每支香都能坐到一个半小时,但并不表示他真正的持续专注力是有一个半小时,其实他真正持续的专注力,只有几分钟而已。
禅修者先要检查自己真正的持续专注的时间大概有多久。然后每天打坐前,要下决心增加持续专注的时间一分钟,每天都增加一分钟。
最好每天的每一支香都能持续专注在息上
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都没有妄念,这时才是真正用功专注在息上的时候。不要到这个时候就累了想休息,应该好好的把握时机来用功。
打坐与长度无关,却与专注有关,禅那的基础在于专注,若用一颗散乱的心来用功,即使坐了很长的时间,一样是无成绩的;若是用一颗宁静专注的心来用功,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在很短时间内一样是会有成效的。





●[道澄尊者]禅修指导 防止堕入有分
*修持篇*
防止堕入有分
有些禅修者,在打坐用功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间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好象没有妄念、没有思惟,只有黑暗和静止,好象什么都停止下来,进入了一种状态之中。
某些禅修者,就开始执取这种现象,误以为是证入了禅定或不可思议的境界,错以为是涅槃或圣果。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所谓的堕入了有分,这时要提起警觉心,不要执取这种现象,应赶快离开这种现象。
《清净道论》──当在近行定时,定力还不是很深,是会生起五禅支,但还不是很稳固,所以很容易堕入有分,如同孩子学走路:才被人扶起后,又屡屡的跌倒在地上。只有当定力一直提升到安止定时,五禅支是强而有力,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专注一整天。只要自己检查一下,就会明白,在堕入有分的那种情况,其实心并没有在专注所缘上。要有警觉当心堕入有分时,心要赶快再度专注回到所缘(息)上,就会离开有分。两种心不会同时存在的,一旦心再次专注在息上时,就会生起一个心路过程,心前后的一直专注在息上,有分就会消失。
为了避免堕入有分,提升定力、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它将可帮助你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进而提升我们的定力。
*每日开示*
远离愚昧痴迷的人
从有家到无家,依法行事过梵行生活是最高的理想。如果他恶言脏语,像喜欢伤人的野兽,那么他的生活是邪恶的,他的污垢不断增长。
喜欢争论、愚昧痴迷的人,即使教导他也不懂佛陀宣示的法。由于无知而伤害别人,他不知道这是导向地狱之路的罪孽,堕入恶道,从黑暗到黑暗,这样的人,死后必定走向痛苦。
正如积聚多年的粪坑,这样的有罪之人难以净化。
让一切和谐协调,避开这种人,扫除污秽,清除污垢。
让有见识的纯洁者生活在一起,和谐的相处,这将结束痛苦。
*每日开示*
用智慧粉碎爱欲
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是否不拿没有给他的东西。
是否不说谎、不尖刻、不毁谤、不胡扯。
是否不染爱欲,心地纯洁、克服痴迷、洞悉诸法,是否有知识、品行端正、摒弃烦恼,是否不会再生?
有德行、有智慧、镇定自若、思想深...(●[布施供养·净公上人问答]最近经常发生水灾,把《无量寿经》沉入海底供养龙王如法吗?)


...
六、 生为一个持有「定邪见」(niyata-micchaditthi)之人;这是不幸的,因为即使持有「定邪见」的人生于佛陀出现的国度,法音之吼不断响遍全国,他也不能听闻与修习佛法。
七、 生为五根不具足之人;这是不幸的,由于过去世的恶业,他的「结生心」(patisandhicitta)缺少了三善因,即无贪、无瞋与无痴(ahetuka-patisandhika,无因结生)。因此他的眼、耳等五根不具足。即使他生于「中国」 ,也没持有「定邪见」,但是由于五根不具足,他不能得见圣者,也不能听闻与修习他们所教的佛法。
八、 生于没有佛陀出世的时期;这是不幸的,因为在这段时期,即使人们生于「中国」、五根具足与持有正见(即业报智),也没有机会修习戒定慧三学。
不同于上述的八个「不幸时期」(akkahana),第九个时期是很幸运的,它被称为「佛出世之第九时期」(Budd’uppada-navamakhana),因为这是有佛出世的时期。生于这时期、五根具足又持有正见的人,将有机会培育与修习佛陀所教之法。「佛出世之第九时期」包括佛陀在生的时期以及佛法住世的时期。
让这「佛出世之第九时期」成为有成果的
现今的佛教徒有幸生为人、五根具足、持有正见及生在正法住世的时期,他们已遇到稀有的「佛出世之第九时期」。虽然已遇着如此殊胜的因缘,若他们懈怠而不修习戒定慧,他们已经错失了黄金机会。生于八个不幸时期的机会是很高与频密的,反之生于正法住世的时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只有在很漫长的无数大劫之后,才有一尊佛出现。因此「佛出世之第九时期」是非常稀有难得的。
现今的佛教徒已经获得了两项祝福。第一即是生于非常难得的正法住世时期,第二即是生为一个持有正见之人。因此,对于这「佛出世之第九时期」,他们应该认真与正确地省察:「我们如何才能了知佛法?我们不可错失了这个正法住世的黄金时期。若错失了它,我们将很凄惨地在四恶道里长期受苦。」
谨记这一点,得遇稀有的「佛出世之第九时期」的人们,希望你们能够培育与修习佛陀所教的戒定慧三学,直到证得阿罗汉果。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三章:须弥陀婆罗门
第三章:须弥陀婆罗门

《佛种姓经》或《佛史》(Buddhavamsa)是佛陀开悟后第一次回去迦毗罗卫城(Kapilavatthu)时,向其释迦族(Sakya)亲人开示的。释迦族的长辈在见到佛陀的时候,由于固执和自满而不肯向他顶礼。为了克制他们的我慢,以使他们向他致敬,佛陀以神通在天空中变出一座由东至西广伸一万个世界的宝石台,然后在台上显现水火双神变(yamaka-patihariya)。此时,他接受舍利弗尊者的请求,从须弥陀婆罗门开始,说出了诸佛的生平历史。
在第一次结集时,大迦叶尊者、阿难陀尊者等为了背诵整部《佛种姓经》及序文,而引用一种特定的背诵方式,以“Brahma ca lokadhipati Sahampati…”的诗句开始。
在此,当从须弥陀婆罗门的故事开始叙述。
四阿僧低与十万大劫之前,有一个很繁荣的城市,名为不死城(Amaravati)。这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有良好计划的城市,它很美丽与令人感到愉快。四周是青翠与优美的空地,有许多凉爽的树荫与长满花草。有充足的食物与各种各样供人娱乐的事物。这城市令到天神与人心都感到温暖。有十种声音时常在城市里响起,即:象、马、马车、大鼓、小鼓、琴、歌、螺、拍掌及邀请他人用餐之声。(其它的城市时常充满不愉快的声音与哭喊)
这城市具备了大城市的一切特征。它不缺乏谋生的商业与艺术。它富有七宝,即:钻石、金、银、猫眼、珍珠、翠玉与珊瑚。外来游客到处可见。它有如天界一般地具备了各种供品,是有大善业之人享受善报的住所。
须弥陀菩萨
在不死城里住着一位名叫须弥陀(妙智,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Sumedha)的婆罗门。他的父母都是婆罗门家族的后裔。因此,他的出身是属于纯正的婆罗门世系。他的母亲是一位具有美德的女人。人们不能污辱他的出身,说道:「生于七代祖先皆是低贱之家族。」;他是不可受污辱与轻视之人。事实上,他有纯正的婆罗门血统,而且仪表非凡。
他在宝库中的财富以数千万计,有大量的谷类及其它的日常用品。他修读与精通梨俱(Iru)、耶柔(Yaju)和沙磨(Sama)三吠陀(Veda),能够毫无差错地背诵它们。他毫无困难地掌握与精通词汇(解释各种词汇的意思)、修辞学、语法和古传说。
他也同样地精通顺世论(Lokayata),一种不鼓励人们修善和鼓励人们长住于娑婆世界的哲学。他也懂得看相,例如未来佛、未来辟支佛等大人相。他也精通多代传承下来的婆罗门学问,是一个合格的导师。
须弥陀的父母在还很年轻时就去世了。之后他家里的总管拿给他一个财务单,打开装满金、银、宝石、珍珠等的宝库向他说:「小主人,这么多的财富是你母亲遗留下来的财产,那么多的财富是你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而这么多的财富是你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他告诉须弥陀说那些是他的七代祖先所遗留下来的财产,然后说:「你可以随意动用这些财富。」之后把这些财富移交给他。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四章:须弥陀出家
第四章:须弥陀出家
有一天,当他在屋子楼上独自静坐时,他想:「生是苦的,身体的毁坏也是苦的,受到老的折磨及愚痴地死也都是苦的。」
「这些都逃不过生、老与病。我将寻找息灭老、死与恐惧的涅槃。」
「若我能够毫不执着地舍弃这充满尿、粪、脓、血、胆汁、痰、唾、涕等污秽物的身体,那不是太美妙了吗?」
「肯定是有一个趣向寂静涅槃之道。不可能是没有的。我将寻找这趣向涅槃的善道,以便解脱生命之束缚。」
「譬如,这世界有苦(dukkha)也有乐(sukha),同样地,有导致苦的生死轮回,必定也有灭苦的涅槃。」
「再者,有热必定也有冷,同样地,有贪瞋痴之火,必定也有息灭这三种火的涅槃。」
「再者,有恶业也有善业,同样地,有再生必定也有止息再生的涅槃。」
过后,他更深入地想:「譬如有个掉入粪坑而沾满粪的人,看到远处有一座以五种莲花点缀的清澈水池,若他见到这水池之后依然不去找出可通向它的道路,这并不是那水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错。同样地,这世上有个不死的涅槃池以供人们清洗心中的烦恼,若人们不去寻找这涅槃大池,这并不是涅槃的错。」
「再者,若人为敌所困,然而有路可逃却不逃,这并不是那条路的错;同样地,若有人为烦恼之敌所困时,见到通往安全的涅槃金城之大道依然不愿逃跑,这并不是那条大道的错。」
「再者,若人患上重病时,遇到明医却不求医,那并不是医生的错;同样地,若人受到烦恼之病折磨时,有明师也不求教,这并不是导师的错。」
如此省察之后,他再观察如何舍弃自己的身体:
「若人肩上有个动物死尸之负累,他将舍弃这污秽的尸体,自由自在与快乐地任意漫游。同样地,我将舍弃这实际上只是充满各种虫类与不净物的身体,而走向涅槃之城。」
「再者,如人在厕所大便之后,毫不回顾地离它而去;同样地,我将舍弃充满各种虫类与不净物的身体,而走向涅槃。」
「再者,如一位船主拥有一艘陈旧、损坏、腐烂与破漏的船,他会厌恶地舍弃它;同样地,对于这个有九个洞孔不断流出污秽物体的身躯,我将舍弃它而走向涅槃。」
「再者,若有个身怀巨宝的人不幸与强盗同途,见到强盗对巨宝觊觎的危险,他将弃宝逃至安全之地;同样地,由于善业被盗之险时常令我感到恐惧,我将舍弃有如首要强盗的身体 ,而寻找一条道路以通往肯定带给我安全快乐的涅槃。」
大布施
以譬喻的方式省察了出离之后,须弥陀继续想:「累积了这许多财物之后,我的父亲、祖父,以及上至七代的祖先在去世时,连一个钱币都带不去。然而我将找出一个方法以带它们到涅槃 。」之后,他去晋见国王,说道:「陛下,由于我心中充满对生、老等引起之苦的恐惧,我要出家为隐士。我有好几千万的财富,请您收下吧。」
「我不想要你的财富。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分发它。」国王这样回答。须弥陀说:「好的,陛下。」然后他在不死城各地击鼓宣布:「谁要钱财的都来把它取去。」他以平等心、不分等级阶层地分发财产,以实行大布施。
出家
做了此大布施之后,须弥陀就出家,希望在当天可到达喜玛拉雅山脉的如法山(Dhammika)。帝释天王(Sakka)看到他出家后前往喜玛拉雅山脉,就招来毗首羯磨 (Vissukamma),说道:「去吧,毗首羯磨,须弥陀已经出家为隐士,你就为他准备一间住所吧!」
「好的,大王。」毗首羯磨接受了帝释天王的命令。他选了一个优美的地方作为禅园,在里面建了一个坚固的草舍...(●[布施供养·净公上人问答]最近经常发生水灾,把《无量寿经》沉入海底供养龙王如法吗?)


...物起执着(贪)、对受者起反感(瞋)和对布施与其善果的愚痴(痴)都是布施波罗蜜的对立因素,因为只有在无贪、无瞋、无痴时才能成就布施。
二、 十恶业是持戒波罗蜜的对立因素,因为只有在身语意远离邪恶时才能成就戒行。
三、 出离是远离欲乐、远离恶待他人与远离自我折磨的圣行。因此沉迷在欲乐(贪)、恶待他人(瞋)与自我折磨(痴)是出离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四、 贪瞋痴导致众生盲目,反之,智慧令盲目的众生复明。因此,这导致众生盲目的三恶法是智慧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五、 由于贪欲,我们对行善退缩不前;由于瞋恨,我们无能建立善行;由于愚痴,我们不能正确地努力。只有通过精进我们才能行善,建立起善行与朝向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因此,贪瞋痴三恶法是精进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六、 只有具备了忍辱,我们才能对治对可喜的目标起贪欲的倾向,对治对不可喜的目标起瞋恨的倾向,以及能够观察到无我与空的本质。因此,令人不能观察诸法无我与空之本质的贪瞋痴是忍辱波罗蜜的对立的因素。
七、 缺少了真实,我们就可能在接受人的善待时被贪欲误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