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367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已经摆好了,念头一动它就来了。再一想,现在我在极乐世界,我们的身是法性身,不需要这个东西,它马上就没有了。随着你的念头生起这些现象。你看欲饭时,七宝钵中,七宝钵是我们今天讲的餐具,碗筷盆瓢这些东西,都是宝,都是七宝成就的,非常精致,这里面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吃完了不需要了,钵皆自然去,没有了,不需要去洗碗,这个麻烦。你说极乐世界多好。《吴译》第十四愿跟这个相同,意思相同。
「又《魏译》第三十八愿曰: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心里面想要衣服的时候,衣服就已经穿身上。「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佛所赞的,应法妙服是袈裟,袈裟已经在身上了。不需要裁缝,也不会染污,不需要去洗衣服,这些事情统统都省掉了,衣食自然。佛的袈裟,像我们这个二十五条衣,这是大礼服,叫大衣。长礼服是七条,工作服是五条,叫五衣是工作服,七衣是长礼服,九条以上到二十五条都称为大礼服。为什么缝成一格一格的?要知道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饭容易得到,每天托钵,人家吃剩的,或者是特别给你留一点,供养出家人;衣不容易,衣很难得到,衣是要纺织。出家人的衣服多半是捡人家旧衣服,破了、坏了、丢弃掉的,去捡这种衣服来。捡来看看里头还有可以用的把它剪下来,累积在一起可以缝一件衣服,再把它缝起来,这么来的。因此,一件衣服质料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穿起来也不好看,所以佛叫染色。衣缝好之后把它染,染成这种咖啡色的。红黄蓝白黑,这叫五正色,这是世俗人穿。那佛呢?佛把这五种颜色混在一起,染成这个颜色,叫染色衣,这叫袈裟。袈裟意思就是混合的、杂色的,五种颜色统统有,袈裟就是很多杂聚在一起,这个意思。所以,饭也叫袈裟,为什么?不是一家托来的饭。佛托钵的时候准许你去七家,每一家给一点点,都在一个钵里头,所以它是混合起来的。这也显示佛法里头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和合,今天讲的多元文化。它不讲独立的,它讲和合,它讲包容。
这袈裟里面,我是有一次在北京,叶局长,宗教局局长,还有个是文化局的局长,两位局长陪同我去参观山东青州出土的一些文物。非常难得,正好在北京展览,我去看了,那个东西是南北朝时代的。我看到袈裟,我才想起它表法的意思。袈裟,这个大衣,它里面的纹是十法界,最上面这一格是佛法界,下面绣的是菩萨,再绣的是声闻、缘觉,到最底下的那一格是地狱。这个意思好,表十法界,这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念念不忘十法界,十法界的众生都要度。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一格一格什么意思,都称之为福田衣,一看那个才晓得,它里头每一格是一个法界。法界无量无边,从这件衣的设计上体现出这个意思。你看它接头的地方,它这个格子是错综的,也很整齐。到我们这个地方并没有,这条线并不是到此为止,它还继续在延长,无限的在延长,这个意思好!两头,无限的让你延长。这是讲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在你一个身上,一体,表这个意思。两个局长陪我,我就在这个袈裟看到这个图案,我就讲给他们听。这是过去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图,不晓得包含这个意思。看到这个图才知道,这一件袈裟代表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表现在这个衣上。
我们继续看下面文,「今经备集五译文义」,五种原译本的经文、义理,「结成此愿,名为衣食自至愿」。就是这段经文虽然不长,不是一个本子里头的,五种原译本里头都有,把它会集在一起,结成此愿。「如《会疏》释《魏译》」,《魏译》流通最广,是康僧铠的翻译本。在五种原译本里面,他翻得好,文也比较通畅,义很具足,所以古时候学《无量寿经》全学他的本子。我过去在台中,李老师讲《无量寿经》,早年他讲过一次,是用夏莲居老居士的本子。以后我到台中,听他讲《无量寿经》,就是用《魏译》的康僧铠的本子,是隋朝慧远的批注,这个批注叫《无量寿经义疏》,我学过这个本子。老师对于夏莲居这个本子以后他就不讲了,他把这个本子给了我,里面批注、段落都勾出来,可以说相当详细,我们能看得懂。
老师给我这个本子我很欢喜,我就想讲。这个本子很喜欢,比五种原译本确实是好,非常欢喜。老师那时候制止,他说你现在不能讲。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本子有争议,有很多人批评。他说你讲这个本子,你年轻,出家不久,恐怕你招架不住。我就明白了。一直到老师往生了,他这个眉注本很多人没看见,我把这个本子印了一万本,在海外流通。每个人看到这个本子都欢喜,缘成熟了,要我讲。我第一遍讲是在旧金山,第二遍好像是在温哥华,在温哥华讲过一遍。先后用这个本子好像是讲过十遍,每到一个地方都讲这个本子。
那个时候我跟黄念老没有联系,不知道,一直到他到美国去访问,经过同学的联系才知道。没见面之前,他的名字我知道,这是李老师在台中曾经提到过,所以我有这么个概念,知道梅光羲的外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会集本里面,前面的序文,梅光羲写的,梅光羲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所以李老师对这个非常珍重。后面黄念老一篇跋,跋文,有这么个印象。听说他要到美国来,我们表示欢迎。他这个批注,那个时候刚刚完成,我们现在这个批注里头他修订过的。我们第一次印的本子是原本,跟这里头的内容他有很多都补充。才看到他这个本子,他那个时候只带了一部到美国,他送给我了,油印印的。现在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油印。刻钢版,油印印的,那品质很差。数量当然很少,我估计顶多一百二十本,一百二十本之后,那个蜡纸就不能用了,字就看不清楚了。我相信他是选最清楚、最好的带到美国去,就一套,送给我了。听说我也讲这部经,送给我了。我把它带回台湾,印了一万册,重新做版印了一万册,送给他,非常欢喜。这个批注就这样流通了。
我们在海外广泛的宣传,所以大家对这个本子熟悉了,学的人渐渐多了。可是没想到还是有风波,在国内,在台湾也有,反对会集本。让我想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