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95|回复: 1

[佛教经藏] 南师:法身 般若 解脱;解脱不是靠功夫,烦恼起来要如何解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
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
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
       当我们修证法身时,要注意不要痴迷许多人执着空的境界,人我皆空一直定下云,往往会贪恋其中,憨山大师讲:”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在清净环境中,做不到转身入世,所以做到法身不痴,就是般若,是大智慧。
        永嘉禅师,在永嘉集中,分十章来叙述见地、功夫与行愿,其中第八的简示偏圆,及第九的正修止观篇需仔细研究。
       讲了天台宗到永嘉大师《禅宗集》,成佛有三句话:”法身不痴即般若“,你一念清净,万缘放下,证到法身,大彻大悟这是大般若,
        ”般若无著即解脱“,什么是智慧的解脱呢?一切不执着,佛不是告诉你,”一切众生皆俱智慧如来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吗”你不妄想,当下即是。“解脱寂灭即法身”,永嘉大师这三句话,这个逻辑反反复复把佛法最高的、彻底的中心告诉你了。
       位永嘉大师老乡真了不起啊!所以我当年开始学佛,很有机缘,拿到了他的全集。那时我还在军校当教官,在办公室把它全部读完,还列一个表,非常佩服,真是天天顶礼膜拜他。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这三句可以说如珠走盘,没有一个方向保留的。三句即一句,一句即三句,一念寂灭清净当下成佛。
       而且他的全集虽然薄薄的一本书,却相等于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你们可以去研究。宗喀巴大师比他晚一千多年他当年写《禅宗集》,叫人先学做人,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修小乘,怎么样修大乘,最后大彻大悟成佛。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你们可当咒子念,能够破一切魔法。
        据天台宗的分类:法身断德注:能断除一切烦恼习气);报身智德注:大智慧);千百万亿化身,有大恩德注:大慈大悲)。何以见得?那就要研究永嘉禅师的《证道歌》
        维摩居士提出一个证入不二法门的方法第一就是解脱维摩居士提出的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可用理论推测的。
        一切众生被烦恼痛苦的绳子所束缚,例如生死就是一条绳子,为什么生了又死,为什么生来的命运自己作不了主,随外境而转。我们活着,就受外在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家庭、乃至自己身体的影响,自己始终不得自在这还是大的绳子,还有许多小的绳子,要求名求利、要结婚、要求学,都是。你不想捆这绳子也不行,都在这圈圈中打滚,永远跳不出来。不过你不要讨厌它,有时候这条绳子还难找,比如青年男女找对象,明明知道这条绳子算不准是上吊的,可是还不容易找到呢!连这找不到的心境也是一条绳子。所以人生最难得是解脱。
       我们如何解脱呢?不是方法,不是靠功夫好,也不是买得来。
       六祖在《坛经》中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什么?见着法身达到本了,就不入末
        许多学禅的人见解成什么样都不管,并不是正途,法身也没有现前,了不起只从人情中解脱。我常说有些同学个性太拘束了,不好意思同人讲话,做什么事也不好意思,这就须要人情解脱。那种不在乎的气魄也不容易学的,手受伤了需要截肢,能说要砍就砍吗?麻药也不用上了,那是真解脱了。
       痛还是痛的,但是不是练了武功,而是心念解脱,舍条手臂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解脱了,但是处处拘束,习气若改不了,何以说解脱?何以讲禅?
        我们几十年看到过的,有些学显教的或学密宗教理的学者例如欧阳竟无居士他的老师杨仁山居士等等,他们的佛学真好,是我们一般人所不及的
         佛学好有什么用?习气不改,生死到来不得解脱。
         佛学是文字般若,也是般若的一种,但是毕竟没有得到真正解脱所以有般若没有解脱,法身不得清净,不得圆满。
         由定而生慧自然可以得到有如甘露的无根水,甘是形容微带甜味,但又不是太甜的味道。得禅定的人说,是得到诸佛菩萨的甘露灌顶,也可以说自己为自己灌顶,自己的口水都是带甘味的。
        到了这地步,就不太在乎一般的饮食,因为自己在甘露法食之中,也自然得到解脱,烦恼少了。即使心中故意想着最痛苦的事,也不起烦恼。但是虽然解脱了烦恼,可是离解脱生死还早。即使有人可以做到告诉大家自己要走了,也真的就走了,他还不算是解脱,了生死。这只是定力功夫够了,能解脱分段生死,还没能解脱变易生死。
         学佛是求解脱,如果一有点事就想不开,有一点烦恼就去不掉,那学个什么佛?自己要反省。维摩居士说自己得了智慧的果实,所以处处得解脱。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学到无垢,一切善法恶法都不受染污,而真正得解脱了,这是佛境界。所谓无垢就是自净,是真正的净土,绝对地清净圆满。
        维摩居士说,用八解脱法门,洗练自己身心。八解脱不只是理论,是要用身心实证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宗讲得道的境界有三法身、解脱、般若。般若是大智慧为什么要智慧?解脱不是靠功夫,烦恼起来要如何解脱?你能丢下不想就解脱了,就这么简单。
        如何不想呢?要有智慧。所以修行要有般若才能解脱,解脱以后就自然清净,证得法身涅槃。也可以倒过来说,你法身不清净就不会解脱,不解脱就没有般若。学佛这三样,缺一不可。  
       我们学佛,所谓得道、悟道为什么呢?得解脱!所以这一点我们特别要认识清楚啊!所谓你们打坐、修道,不管你修哪一种,为了解脱嘛!人生都是束缚在那里、困在那里,解脱不开。譬如其他学宗教的人,希望往生天堂,因为在这个世界给它束缚得很厉害,想跳出这个世界另外到一个环境,这还是求解脱的一种方法。
        《唯识与中观》你看永嘉大师《永嘉集》又简单又明了,把五乘道讲完了永嘉大师当时悟了以后,他著作了《永嘉集》把五乘道由人怎么三皈依起,怎么样学佛、出家、修行,一路一路上来,要彻底做到,一直到止观完成,简单明了。
       这是最后的成就,都讲得清清楚楚所以真正的六祖传承,最了不起的是一宿觉——永嘉大师。
        用功方法,昨天给你们提到过,修摩诃止观的时候,“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都给你讲完了然后到达大彻大悟的时候,才是永嘉禅师的《证道歌》。
      《证道歌》不要先读,一读了以后,你们拿到《证道歌》,前面工夫基础没有,就变成狂禅了。
        永嘉大师是修天台止观开始的,他悟了以后,无所印证,从浙江温州到广东来见六祖。这条路不晓得他怎么走法,要多少时间?那时是走路哦,没有飞机也没有火车,起码走两三个月吧!
        见到六祖以后,两个对面只谈了几句话六祖马上给他印证“如是如是”他得到印证了,赶快磕头告辞。
        六祖说,天黑了,你回温州?不要那么急嘛!他说本来是不动,哪有太急。六祖就问他一句话:“谁知非动”,他说:“仁者自生分别”,六祖说:是妄想分别出来,是不是啊?他答复说:分别也不错啊!六祖说如是如是,怕什么妄念分别,分别本身就是空。
         六祖留他在那里住一晚上,就回去了,所以叫做“一宿觉”
       《菩提道次第论》,或者《瑜伽师地论》真的要读完,凭你们学力,不行啊!如果真要你们念《永嘉集》你们肯发心研究一下,是有捷径可走。永嘉大师写《永嘉集》的时候,《瑜伽师地论》还在印度没有翻译过来,玄奘法师快把佛经带回来了;而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论》比他更迟六百多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0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