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9|回复: 0

[其它] 卍续藏第59册No.1104芝园遗编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卍续藏第 59 册 No. 1104 芝园遗编》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59 册 No. 1104 芝园遗编




  芝苑遗编卷之下

  六世法孙 道询 集

  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请简.谢诗附)

  之奇顿首。即日想惟戒体安隐。为大导师。幸甚。幸甚之奇旬休。欲携蒙。诣讲席。愿闻略讲戒律大意。并佛法名。以涤家吝。敢辄先禀闻。幸希道照之奇顿首。

  判府枢密三月初十日。与令嗣提宫寺丞婿发勾陈奉议同群夫人。俱预法筵。焚香拜请。讲曰。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欲令众生入佛智慧。是以种种方便。为一切众生作成佛之由也。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所以。常不轻菩萨每将十三字教化于人。但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于是八十年在世。五十余年说法。其意无他。只欲教化众生作佛耳。如来于十二年中。但说略教一偈。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善护口言。即口业也。净志意。即心业也。莫作诸恶。即身业也。三业道净。即是佛行也。大仙.金仙皆召于佛。世间神仙皆小仙也。即此谓之教授木叉。但由众生无始结惑。三障所缠。过境而动。而妙清净体。堕生死海中。故华严座上现千尺卢舍那。身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一一叶中。释迦化佛。皆来听诵佛戒。初结波罗提木叉。即梵网经菩萨戒也。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即报身佛也。是中十重戒。谓波罗夷。四十八条。谓轻垢罪。大抵止人为恶。有人惧以戒禁。多不敢受。经云。若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庶人.乃至四趣众生。但解法师语者。皆可得受。故云。宁受后破。不可不受。何以如此。以受心境遍。功德深也。破戒则别别所犯也。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又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诸经论中广有赞戒功德。此即约大乘戒如是说也。其有机缘不等。故华严会上法所不被者。如来即现应身。乃降生示迹诞质王宫。厌世无常。弃荣入道。现丈六身。作比丘相。普度一切。广诱世间。随机设戒。种种调摄。然此戒律不唯释迦如来所制。乃至十方三世如来所传。佛佛道同如是也。故戒本云。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者。现在诸世尊。能胜一切忧。皆共尊敬戒。此是诸佛法。当时人法两胜。机感相投。始于鹿园度五拘邻。故世尊一呼。善来。须发自落。袈裟被体。即时纳戒。以善根夙利。自然冥合故也。续以机性差劣。不可以善来得度。即以三语受戒。所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于此言下。便得具体。又复人性浇薄。机缘转疏。不可以三语。乃以白四羯磨纳戒。一白之词三番羯磨也。羯磨。梵言。此翻为业。亦翻办事。以能办僧中止作二业一切法事也。大率以此方咒法。能以心业同力秉之。可使革凡成圣也。仍置坛场。立十僧行法。坛上敷设佛像。布列天神.星像。皆有所表。今则我等比丘所受者。即声闻二百五十戒也。其间五篇七聚罪相轻重。与世官法典刑不殊。如俗五刑。古谓墨.劓.剕.宫.大辟。今谓笞.杖.徒.流.死。以佛教推之。则三皇五帝周孔训籍。制立条法。皆大权示化。非凡智所能为。抑亦过去古佛流及。世世相循也。今此佛法戒律。即释门中家训也。如来诫诸弟子。有过失者。当如法治之。律中乃有七九治罚。条而结之。是以比丘非律勿视.非律勿听.非律勿言.非律勿行。故国无礼刑。莫治天下。僧无戒律。莫以御众。由昔迦叶问佛。云。佛法几时当灭。答曰。随说戒律灭处则灭也。又论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又曰。我实不灭。半月一来。以戒法常在故。是知住持佛法。纲纪僧宗。功在斯也。今此戒经。初篇四重谓波罗夷者。此翻为弃。以犯此罪。永弃佛法海外。不得预清净僧中法食之数也。此四者即淫.盗.杀.妄。譬之四树。以为根本。下去诸篇。皆枝叶也。罪喻断头。不复有佛法寿命。故永绝道分也。教中亦许伏首行忏。但入众时在僧末坐。位同沙弥也。次篇十三条僧伽婆尸沙者。此云残。谓犯此篇罪。覆一日即治一日。覆一月即治一月。所谓僧前与覆藏法。后与出罪羯磨。用二十僧行法。乃至全净。有残之罪。由僧除灭也。第三篇一百二十条波逸提者。义翻为堕。以此篇多因财事。生贪染心。饮居戏剧。人多喜犯。后堕烧煮覆障地狱。第四篇波罗提提舍尼者。此翻向彼悔。以对人说所作罪也。亦云此罪应发露也。不者堕泥犁中三亿六十千岁。第五篇一百条众学。名突吉罗。此云恶作。乃是检学僧伦威仪之要行也。有犯即对首忏之。此乃五篇之名。就中离出偷兰遮。并恶说罪。遂名七聚。今现前比丘登坛禀受者。即此具戒也。诸篇所列。盖是所止二百五十件过恶。以至三千威仪.八万律行。于一一行中。断其过恶。又何止于此。乃至微尘数威仪行相。而比丘尽当谨而护之。何也。山河大地。草木藂林。胎卵湿化。有情无情。一一根尘。发得无作戒体。智论云。略则八万四千。广则尘沙无尽。然制法虽多。不出现前三业。所谓身处木叉.口处木叉.意处木叉。当知此三。即是毗尼藏也。所谓篇聚。总而谓之威德木叉。木叉即持戒之果号。由是始于鹿苑。终至鹤林。而嘱累云。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等。此毗尼藏。佛灭度后。结集之时。有窟内窟外。谓之根本二部。后复分为五部。今南山律师所宗四分。部主昙无德师。即五部中之一也。且夫持戒要在圆融。识达其体。况戒学属于事相。心法存乎理智。自非戒律制约三业。?勤四仪。则过患奚以防御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6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