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 此经叫什么名字? 如何奉持? 修习此经有何功德? 谁来护持此经?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这一段我们不再解释了。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来不思议事。】贤善首菩萨一开始先赞叹佛,大慈大悲的佛为我们以及末世的众生说法,使我们悟到佛的境界。佛是什么境界?不可思议,我们要特别注意,不可思议,或不思议的意思是不可以用我们现在的观念去讨论去想象佛的境界,圆觉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但是,并没有说不能思议。一般人看到不可思议,就不用脑筋,不去研究,变成傻傻地迷信,这是不对的。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贤善首菩萨问佛,佛以上所讲的问答纪录要叫什么名字?我们要如何奉持?未来的众生依照佛所说的去修习,会有什么功德?我们要如何护持正法?如何使此经典广布流传?传到什么地方?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这一段我们不再讲了。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当谛听,当为汝说。】此时,佛告诉贤善首菩萨说:好的!好的!你们能够为其它诸大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问我这部经叫何名称?依教修习,有何功德?你们好好仔细听,我来为你们说。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此时贤善首菩萨知道佛要答复,非常欢喜,与其它大众一齐静默聆听。 【善男子,是经百十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佛说这部经不只是我在说,已经经过百千万亿恒河沙许许多多无数的佛都说过。守护这部经的不是什么神或鬼,而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而且这部经是十方一切菩萨之所归依,任何菩萨想要成佛,都要走这个法门。这部经也是佛法三藏十二部的清净眼目,最重要的部分,佛经中的佛经。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私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这部经典的名字叫大方广圆觉陀罗尼。 大,广大,伟大。方,遍满十方,无所不在。广,广大无边。我们学佛,其实,佛的境界就是大方广,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从做人,心理、思想上就要走这个路子,心胸要广大,人品要广大,思想要广大。圆觉,圆是圆满,不是局部,不是残缺,圆融无碍。觉,具有觉性,也是佛性,就是佛的意思。陀罗尼,就是总纲,一切佛法的总纲。 ”亦名修多罗了义“,修多罗就是经藏,经藏分为了义经与不了义经,这部经是彻底了义的经藏。 ”亦名秘密王三昧“,明白告诉你就是佛,可是,你不懂,这就是大秘密。道就在你那里,可是,你找不到,你无法成就,这是无上大秘密。这里所说的秘密,不是念个咒子嗡隆嗡隆,捏个手印,然后在头上洒点水,传你一个什么法。 这里说的秘密不是普通的秘密,称为秘密王,密中之密,直接告诉你什么是佛,心就是佛,如何找到心?如何修持?这部经都告诉你了。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懂了这个圆觉法门,决定成佛,必然性的,绝对性的,不用怀疑。 ”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人性就是佛性,悟到了人性是佛,人性就变成了佛性,把佛性换一个名称,就叫如来藏。如来藏就是一切众生的自性,不悟的话,不懂的话,认为有所差别;一旦悟了,就没有差别。 因为一个名称无法涵盖这部经,所以有几个名称。汝当奉持,你应当依照以上所讲的名称来命名。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佛又再吩咐,这部经所讲的是成佛境界,只有成佛之后,才能把这个法门讲得透彻清楚。假如有发心修行的菩萨及众生,依照这部经来修行,一步一步地渐修增进,可以成佛。在这里,透漏一个秘密给各位,你从第十一位菩萨开始,倒转来走,就是渐次增进的秘诀所在,否则,你从第一位菩萨开始,容易走上狂禅。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蚋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顿机利根的众生,有聪明智慧的众生,听了这部经,从此开悟。假如不是顿根,而是钝根的话,一步一步渐修,也可以成佛。 这部经犹如大海,不舍弃小河流,乃至细小的蚊虫喝了这个水,或者魔王喝了这个水,都可以成佛。这就是这部经真正的功德,接下来,佛又作了一些比喻。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假如有人把积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例如黄金、白银、玛瑙之类,拿来布施出去做善事,这个功德了不起吧!但是,不如有人听到这个经的名字,或者听懂了其中一句经的意义。好了,各位都听到了圆觉经的名字了,也听了圆觉经的讲解了,这下功德可大了。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佛说假如有人教一个人修道,让他得阿罗汉果,教一个人有此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教了百千恒河沙数的人都得阿罗汉果。 但是,不如有人宣扬解释这部圆觉经,不要说讲解整部经,乃至于能够把经中的半句偈子解释通了,其功德大于使无数人得阿罗汉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