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97|回复: 0

南师:涵括十部大经论.三百多部显、密思想集中精华之宗镜录-22福德与智慧必须双重圆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比如前天跟孩子谈空中跳伞的经验,自三千米的高空跳到地面八分钟。有时在空中碰到气流,人在空中转,上不去下不来有个把钟头,怎么办?那只好由它转,把重心稳住,转到相当程度,把握住机会。结论是完全靠智慧,这个时候要灵光,如何求生存?是智慧。假使外在境界碰到气流,就象空中跳伞一样,只要把自己稳住,这就是定。外界的大势力、风向、气流的回旋,你无法抵挡,不等这个力量过去,你下不来,等于我们修持一样,此时唯有定,心更要静定。我问他慌不慌?他说慌啊!那下一步呢?他说我早知道,下一步不对就是死,没有第二个字。      同样的,修持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你只要放下、定住,心里的威德就起来。跳伞在空中,此时不可能有外力的帮助,在那个大力量的轮回、大气流的回旋中,外力被那股回流的力量挡住进不来。实际上,那股气流的力量也是空的,它本身空,空的东西一起动时,其威力之大无法想象。唯空能够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都是空的力量。一切物质的成就,空的力量使你成就。空也能破一切法,物理的道理也一样,原子弹爆破的强大威力,也是空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成功,也是靠空的宁静才起来,所以《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清清楚楚。
    于心外取法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道。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经过去,只看到新结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结的瓜中有种子,已经产生另一个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这个因果现象是生灭的因果。我们这么一反省,晓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灭的因果,不生不灭的是“非因果、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简易。
       凡夫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万遍,一个月念三百万遍,不得了,功德积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赚钱一样,这是以生灭心来计算生灭法。又如打坐,一天坐天次,比别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灭心修,一下观肚脐,一下搞这里弄那里,不打坐当然没有,以生灭心修行。以生灭的因,所得是生灭的果,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佛法以无生为因,所得为无生之果,没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得全是错误的路子,所以说一切众生“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永明寿禅师说,本来众生为了跳出生死而修行,然而不学佛修道还好,一学佛修道“重增生死”,跳不出生死。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无生灭、无生也无死,用不着去了它,因为我们提了一个观念要去了生死,因此“重增生死”。
     诸佛菩萨“为是等故”,为众生有这样多的错误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了什么?为了“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拔去众生根本妄想、生灭妄生的痛苦。众生本来没有痛苦,都是自寻烦恼,自寻烦恼的根拔除,是诸佛菩萨教化的用心。
                        百年刹那间
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悬露。临崖之朽树,烁目之电光。
     永明寿禅师的才气横溢,文采风流,一写文章,好像控制不住笔下才情,文字光芒四射,真是美极了!都形容尽了,他为段提出生死的问题,生死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本,生死乃众苦之本,所以说“死生之事大矣!生死是个大问题,人活着固然苦,如果叫你忘了痛,否则下一分钟就要死,你一定马上忘,因为最大的痛苦就是死,死的问题太恐怖。人虽有百年寿命,回头一看,刹那之间过去,我加一句,要“回头一看”。我经常体会到,现在老了,回头一看当年,好像俱在目前,向前面一看,自己还觉得前途无量呢!老年人不要有心灵空虚、前途有限的心境,这种心境受衰老之威胁,很要命,算不定活它三千年,要有这个志气,心里不受威胁,就算明天要死,你当还有一万年,多舒服,虽然不是生死,这也是唯心所造。
我经常跟年轻人一起跑步、做事,逗他们说,自己老了拿不动了,实际上我的心里没有这个观念,要拿就拿,我从来没有年老与年轻的观念,年轻不觉得年轻,老也不必觉得老。这些劝告的话,我称之为劝世文,年轻人应该听,老年人可以不必听。虽百年犹若刹那,滚滚长江东逝水。“似西垂之残照”,太阳下山,一下子就天黑了。接下来都是形容的文辞,不需再解释。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
      这是警告之语。他说我们学佛法一定要求得真正的菩提正法。得了正法之后,还要“广大修行这个很严重。据我个人经验发现,大多数学宗教、学佛的人,心境变得不广大。搞上这玩意儿,心如浅洼小地,是要命的!学佛修行是发广大心,换句话说,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不过,据我所接触的经验,一搞这玩意,变得“狭小修行”,而且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一搞修行,看别人都不对,因为别人不修行,就觉得不对,这非广大修行,千万要注意!尤其中国人喜欢念观音,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要注意“广大”二字,心量胸襟不广大,不能发大心,不是学佛的正路。这话不是我说的,现在手边就有“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跳不出生死。
    得了正法,没有广大修行都不行,况且我们还未得正法!假定有人得了正法,就象具备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条件,然而你的“功德”不圆满,声望不够,对社会没有贡献、功劳,别人不知道你,就不是广大修行。福德与智慧必须双重圆满,福德由广大修行来,尤其青年同学学佛的特别注意!广大修行几年来没有人做到,更可怕的是越来越狭小,这是我深深感觉到的,今天特别提出来,希望诸位与我共同勉励。不向广大心的道上走,那不是修行,要想跳出生死,是不可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1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