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不增不减悟玄中。你若能悟得这个自性是也不增也不减了,你就了悟最微妙的中道理体了。方才讲龙树菩萨所说的无生的道理,提到佛在说方等法门的时候,说法有八种相,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已经讲过了。 「不断不常」。一般的人不是执断就是执常,断就是断灭,常就是永远存在的,这是外道的理论。外道不是执着断见,就是执着常见;佛说法是不断不常的。就拿我们这个人来讲,你说他断,我们这个人死了就没有了吗?我们现在人吃的这个米,还是古人所吃的米。古人吃这个米,我们现在也吃这个米,这是不断。你说他不断,那就是常了。若说他是常的,现在的人怎么见不着古人呢?没见着古人就不是常;我们现在还吃古人所吃的东西,这又是常。所以佛说法说的是不断不常,不要执着断见,也不要执着常见,要合乎中道,所以说「悟玄中」。 「不一不异」。「不一」就不是一样;「不异」就不是两样。「不一」是没有相同相,「不异」是没有差别相。就拿我们这个身体来讲,这个身体不是单单由一种的东西组织起来的,是由很多不同的部份组织成这么一个身体,这叫「不一」,不是由一种东西组织起来的。但这个身体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身体,没有什么其它的分别,这是「不异」。这种道理说起来是很复杂的,我们每一次少少说一点,说多几次才能了解。 「不来不去」。如来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不要说如来,就是我们这个人,也是不来不去。说是来,我们人从什么地方来的?你不知道。说是去,死了到什么地方去?你也不知道。所以说「不来不去」,无所从来无所去。 讲到不增不减这个道理,我想起中国有一句话,对这一句经很有帮助的。这句话是怎么样说的呢?说「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佛法苦后甜」,岁月是无情的,一点人情都不讲的;它虽然是在增加,可是也就是减少。这又怎么样讲呢?不是说不增不减,怎么又有增有减了呢?有增有减,也就是不增不减。岁月无情,你叫它不要走,就停留在这个地方,多陪你一点时间,不可能的。「今天」是无论你如何留也留不住的。你想叫它不走,除非你能把太阳制住,叫它不动。现在科学虽然进步,也还没有办法叫太阳不动弹,所以它是无情的。 「增中减」,如果说我今年六十岁,明年就六十一岁了,在寿命上好像是增加了一岁,可是你若往死的那个年岁去计算,就是减了一年活命的时间,譬如我一百岁应该死,现在活了六十岁,就还有四十年可活,明年六十一岁,就剩下三十九年可活了,这是减少了。所以这一边增,那一边就减,这是增中减。那么减中也就是增,你若真明白这个道理,根本就没有增也没有减。所以我在教你们中文的时候说过,你若没有一个老的心,就永远都是年轻的。 「有味佛法苦后甜」,佛法是最有滋味的。你学一点,就多明白一点。我昨天讲开悟有小悟、中悟、大悟。小悟,多少谓之小呢?像临虚尘那么小,那么多,在你八识田里已经开悟了,你自己还不知道。中悟,你觉得明白多一点道理了,原来不增不减是这样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这么多的意思。明白一些道理,这叫中悟。大悟,你把生死了了,怎么样来的知道了,怎么样去的也知道了;怎么叫增,怎么叫减,怎么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道理也都完全了解了,这叫大悟。有味佛法是苦后甜,你一定要先耐一点苦,不是学三天半连五天都不够,就说我学够了。你一定要把你的忍耐性放下去,无论怎么样困苦艰难都要学。昨天我不是对你们讲,为什么天天到了教你们中文的时候,我一定要教你们中文,到讲经的时候我就讲经,除非有特别情形,否则我绝对不会懒惰的。因为什么呢?就是要你们认真去修行,才能得到这其中的滋味。「苦后甜」,你必须要先吃苦,然后才会甜!所以大家学佛法不要怕苦,越苦越好。要打起精神来,立定志向,向前勇猛精进。不怕苦,不怕难,才能学佛法。 湛然静极超造化。 「湛然」,就是很清净的样子。「静极」,静到极点了。「超造化」,超出天地造化的这种功能。 顿觉我法本圆融。 你若能明白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的道理,即刻你就会觉查到,我和这个法本来是圆融无碍,没有分别的,是一个的,无二无别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空中无色相 受想行识亦亡蠲 六根六尘并六识 三心三止透三关 白牛大车辚辚转 黄脸小儿跳跳钻 若问个中何旨趣 前三三接后三三 「是故空中无色」,这是接着前边那一段经文说的。前边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这样所以真空里头没有色。「无受想行识」,也没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的本体也是空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没有了。「无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没有了。「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六识也都空了。《心经》就是谈空的,谈般若真空。般若真空就是妙有,妙有非有也就是真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真空,所以前边经文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法都空了。 这五蕴法是法的一个总相,其余的六根、六尘、六识,是法的别相。这个总相既然空了,别相也就不会有,所以才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六根又叫六入;六根加上六尘,叫十二处;六根六尘加上六识,这叫十八界。十八界都是空的,都是没有的。既然没有,为什么又说出这种法来了呢?这种法在凡夫上是有的,对证果的圣人来讲就没有了。所以偈颂说: 是故空中无色相。 因为前边所说的这些道理,所以空里头就没有色。 受想行识亦亡蠲([juān])。 受想行识也没有了。 六根六尘并六识。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对着六根所显出来的色声香味触法。根是以生长为意;尘是以染污为意。六根对着六尘,在心中生出一种分别,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 三心三止透三关。 三心就是过去的心、现在的心、未来的心。过去心要止,现在心也要止,未来心也要止,三心都不要有,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了不可得。「透三关」,过去心不起,现在心不生,未来心没有,那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你既然三心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想善想恶呢?所以这也就是在你用功修行,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时候。这个正在静坐的时候,你可以开你的初关、中关、上关。初关又叫尾闾关,中关又叫夹脊关,上关又叫玉枕关,又叫生死牢关。初关、二关容易过、容易破,到第三关就有一点困难。过了这三关,你若再向前继续的修行,会有什么境界呢?,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