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6|回复: 0

[法师开示] 「自然和尚」一真如界中,開三乘五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2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自下然和尚 宣講 ~
大根小根,器世間之中的種種差別,你也要知道你那圓滿心性中的根性絕對沒有大、中、小,但墮在哪種現相時就有如是大草、中草、小草。《法華經》講三草,這是一種啟發,不是讓你墮在如是。但是就在這根氣不同,每個發心不同時,似乎就在一真如界中。就在你根本一真如界中,開三乘五性。
從這邊開始已經講如何回頭。這開三乘五性,假如前面所有的文字裡面,就在當下這些負面的文字相中,一切凡眾生流轉的文字相中,你不是當下念念拿覺來跟他相應,念念在宗鏡之上念念達本,卻用宗鏡如是的道理,反照如是文字,意思是你不是拿覺心去擔當這些文字。因為過去看到這些文字,什麼流轉啦,什麼流浪啦,你真的被以為業力如是。現在告訴你這些業力的目的,就是告訴你其實全體就是真如。要明白是真如,妄相自歇。都是萬法惟心,現出來的不是心嗎?現出這些不好的感受,或種種的業障,不是心嗎?當然是心。但是過去講他當然是心時,把這種業障當心,那當然就隨他流轉。我說的「當然是心」是你根本自性之中本來自心,不是在這上面隨緣再立種種別心。立種種別心叫妄心,隨妄心流轉。為什麼那叫妄心?從心立心,就是惑,或許是心,或然許他為心,認可他為心,就是迷惑的惑。在這上面開三乘五性。
三乘者,聲聞,緣覺及菩薩三乘。前面自性之中流出,你會發現就講到四乘之時,也是這樣如是呈現的,從佛乘不講,就是菩薩、緣覺、聲聞,四乘,然後到六凡。講到四乘,不是別於六凡說的四乘,過去告訴你有四乘、六凡,是告訴你有心性之中當下的根本心體境界就是如此。大覺心性本來圓明,妙湛總持,就是佛,佛境界,但是佛是看不到的,哪裡看得到?就像鏡體,看不到的。哪裡看得到他現用?就是悲智現前,大智大行,一切德性同時朗現,菩薩境界。妙湛總持也要大慈大悲,一切智行種種朗現,菩薩境界。
在朗現當前,當然能夠隨緣立物,念念之間知道緣起,緣起當下能夠隨緣緣起,能夠成就一切緣起。就從這朗現之中,明明是覺心,大覺的根本種種的智用,但是他可以開種種智用的種種法脈,於是在眼有覺,在耳也是覺,他可以開種種支脈,這種支脈最初就是緣起,他可以開緣起的支脈,但每個緣起的支脈都還是覺吧?那叫辟支,辟支佛。辟者,法也。辟者,明也。
他在隨緣開啟種種覺的名字,覺的支脈時,於是在這覺的支脈,譬如在眼叫見,或在種種緣起上,這個見一定什麼?能夠應緣,已經到了見,就一定應見的應緣。從見的應緣,似乎就是依佛聲應立一切聞,就起成種種覺心的種種開悟,那是從聖性往下流演的聲聞。那時候還立一個真性,但已經是支脈流出,每一個性中開始流潤。
從這聲聞當下的真性,再開始你看到所有的一切種種殊勝覺心的開布,那就是已經到了六凡,是最初的天,那個開悟以後,才說一大,才是一大緣起,叫做天。之後的幾個凡就不講了,也不在這個功課之中。意思就是告訴你覺心就是這樣子呈現的。
將來回頭之時,如何從六凡之中念念向聖道相應?不要老是以為我們都是利根人吶?不必,隨順這漸次而來。就像六祖,聽到《金剛經》就開悟。你知道六祖多生累劫是怎麼修的嗎?所以最初一定要從聲聞中來,從你現在,從一切感受,你知道是覺以後,你還要認得那個一大,你明白那個一大時,還要念念歸家。什麼念念歸家?你只要明白是覺,就念念歸家了。念念在根本自性上參,叫念念歸家。根本自性上參怎麼參?就是要在每一個現前之中都要知道有佛音聲。什麼叫佛音聲?都要知道是覺體的發聲,那就是聲聞。你一定要現聲聞相,所以誰說現在修行不要現聲聞相?
在家人不能現,怎麼辦?在家不是告訴你叫優婆塞、優婆夷嗎?你雖然現在種種因緣不能現得,但是心中要向往之。優婆塞、優婆夷叫什麼?近事男,近事女。近就是接近的近,你雖然身相在家,發心行為要如同出家。雖然現在還有一些不圓滿的過去業障,但這種發心一樣可以證出離心的,證聖果的。但你一定要近事才證,不是告訴你在家可證。在家不能證,在家人要近事才能證。
所以現在人胡說八道,說:「在家就可以證。」在家沒有發近事的心,你證什麼證吶?近事就告訴你,要如同出家,那一念心才能證。這種心才有證果,不然都是凡心,凡心哪有什麼果可言?業力因緣,什麼法什麼相,你都要知道。你說:「在家人可不可以證果?」可以。「怎麼證?」近事。「什麼叫近事?」心如出家。
就是類似於,你說:「在家可不可以學好學問?」可以。「怎麼學?」心如學生一樣,跟著學。心要有學生的相,才可以不用上學,在家學。但是一般的凡夫不上學,不要說自己能學好,就連相中學習的相自己都沒辦法為自己立,所以你也不知道這一生要幹什麼。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我們是一個凡夫,你不立一個相,他想要學習的學字的氛圍都搞不清楚是什麼。有的時候要假藉相,塑造一個學生的相,給他一個名字說:「我是學生,我是學生……」他天天看著這相,從學齡開始,學齡就是他這個年齡剛好就可以培養他學這個字的種種啟發。你給他一個相,給他一個名字,說:「我是學生,我是學生……」他將來才知道什麼叫向學。他明白向學時,也不見得是你給他什麼樣的課目開始以為的,是假藉課目,自己就發出好樂學習的心中的智慧跟作用。一直不斷拿課目培養他,等到他長大以後,課目跟知識的灌輸以後,灌輸的是學心的靈明,所以他走入世間還是用如是學心,活到老,學到老,永遠都是最聰明的人。就是要發他這心。世間人都尚且是如此,何況出家人不是?
這裡面一定有三乘,一定開三乘。三乘就是什麼?三車。你這三部車就一定是漸次的運載,你要漸次運載。漸次運載,有的人就誤會:「我一定要先修聲聞,再辟支……」錯了,你只要發心在覺心上體會,當初開始最初聞時是聲聞吧?久而久之,心性熟時,你當然就在每一個支脈上念念之間知道其實就是覺,那就是叫做辟支佛,能夠在十二因緣,十二緣起,十二有支中,念念都知道是佛。他就不是在最後的支脈再立一個真性,他在真性之中能夠知道大覺心體的緣起。辟支不是任何世間緣起,那是覺體入世的緣起。
十二有支是什麼?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那是覺體入世的緣起。緣起都知道,原來都是覺,叫佛,所以最初都有佛名。最後,當你明白這些緣起之時,你會總會歸於根本就是覺心之中的入世的大智,入世的大行,都收攝回來,就是菩薩道,總和就是菩薩道;圓滿菩薩道就是佛道。不然佛道你在哪裡找?就如是三種運載,三種路徑。
在這上面好像仿佛約根利鈍不同。就算利鈍不同,也可以說什麼?就是最初你認識之時,還認識不清,所以在那裡說發心的智力不足,在這上面有三乘。但要你踏上如是歸途,這三乘就是能夠讓你一往直前,他念念成就,一直達到成佛為止。所以開五性。
五性者,《楞伽經》云。一聲聞性。二辟支佛性。三如來乘性。如來乘性就是講菩薩道。四不定乘性。不定乘就是告訴你,其實覺性就是可以互相成就的,所以叫不定乘性。五無性。最主要跟大家講無性,無性是什麼?現在有很多凡夫,只有具足人天的有漏智,念頭之中沒有生出任何出世智的好樂,不會有,業力中不會有,縱然在世間行種種善法,成就種種人間種種善時,但沒有一念想要出離,不會起一念想要出離的,所以從來善時有好報,但是六道如夢如幻,如同達摩祖師講的,如夢如幻,一時的福報而已,永沉六道,終究輪迴。這種人甚至還叫做什麼?無性闡提,一闡提,因為他發起不了善根。
你說:「師父不是講說眾生皆有佛性,怎麼會有這種人呢?」覺性沒有辜負你啊,你一直抓著眼前這些,一直認為世間善法就是這樣:「可以,這樣就行了,其他不用懂了。」現在很多聲音就是:「我只要做好事就好了,你不要跟我講那麼多道理。」這種都算差不多了,自閉於覺,自閉於種性。甚至於在佛法中告訴你出世間的種種殊勝:「啊呀!我只要做世間慈善就好了,世間菩薩道就是世間慈善,你再告訴我什麼出離心,不必要。」這就是那浴佛浴宇宙大覺者的團體就是如此。叫他受菩薩戒:「不用受菩薩戒了,只要慈濟授證就好了。不要去西方,只要發心,將來還來做慈濟人。」這都是無性闡提。
你說:「她真正向善了嗎?」不是吧?要真正向善,怎麼會把自己塑造成佛呢?善心,若是真善之心,無如是事,因為善心之中一定具足什麼相?謙卑相。一定具足什麼?念念之間不會智慧以為自己傲慢,以為自己貢高,以為自己所成就相。所以她一天到晚救苦,拿大眾的錢叫行善嗎?也不盡然,因為她沒有出世善根,有的時候善行也就是造作而已,妄想執著以為「我有這種行為」,就自己沾沾得意,那屬於卑劣慢。
你說:「她真心善嗎?」不會吧?台灣出康師父的面,就做的慈濟面,慈濟面不都是康師父做的,他拿的是越南最骯髒的餿水油,就是拿那地溝油做的。不是魏應充被抓了,在台灣,她一直在幫他,現在居然還無罪釋放,就是花錢幫他。當時慈濟人怎麼講的?證嚴法師講的:「吃一點又不會死。」應該是聽到這東西,心中要痛苦唉!因為她那個慈濟面賣的是誰?康師父做的慈濟面,同樣的面,名字變成慈濟面,不是康師父,就一包貴五塊,她賣的是誰?賣給以下所有一切做慈濟的弟子,就那些弟子會買啊,買了以後就送給別人,都認為是慈濟,就是好東西。出了事情以後,不是害死都是自己的弟子。
要說害死自己的弟子,應該是我的弟子吃了這些東西以後心如刀割,心裡對魏應充應該是,就算是出家人,但是一定會跟他劃清界線。她沒有,她還幫助他,甚至於還發簡訊告訴大家:「魏師兄,他做的是高科技面,因為這些髒東西到了月球,什麼尿啊屎啊都可以吃,分解出來都可以喝,所以他是高科技面。」那時候我在講《圓覺經》的時候到處發講義,就講:「高科技面,你也要把他標注,我原料來自是屎尿,但是高科技提煉。」寫出來給大家知道!她又不寫,最後真的就是這樣判的:高科技,無罪。影響判決。
只是告訴你要執著世間十善,不是真正善法。要是具足出世間的發心,一定能行持世間十善。就是老子講的,要是真正向道之人,一定具足世間種種善行。叫你向道,你居然還排拒。排拒你再說的善行,就是什麼?就是現在有所為,有所執,以為的現在的行為,那叫貢高,那叫我慢。那叫做無性。
「節錄《宗鏡錄序》第六講(上)-上自下然法師 宣講」
阿彌陀佛!
https://youtu.be/QvJvleRE7ck

自然法語ZJL064 懺悔不能又墮在悔障的氣氛裡.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