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0|回复: 2

佛教戒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教戒律
杨宁(学习佛法
佛教戒律分大乘和小乘两个系统。小乘戒律后来集中在《律藏》,大乘戒律则散见于大乘经典中。
在大乘佛教盛行的中国,佛教界内部一直有一种说法,白衣不能阅戒,即非受戒出家弟子不可以观看学习戒律。这种说法给律学带来一丝神秘色彩,而南传小乘佛教无此说法。
究其原因,大概有几点:中国汉传佛教虽为大乘佛教,但出家弟子的标志仍是受小乘佛教的具足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或五百条。因小乘戒是在印度制定的,传到中国后,因与中国本土的时间、地域文化、社会背景的差异,中国的佛弟子们根本无法做到所有戒规,怕世人以此来攻击僧侣,诋毁佛教。
另是果位上的大乘菩萨以种种善巧方便利益普度众生,他们的言行有时与戒律不相符,但目的和发心却是符合大乘教义的。这样易使世人诽谤、诋毁果位菩萨,造下口业。不过,不管是何原因,在佛法进入二十一世纪,居士学戒已不再鲜见,律学不外露几乎做不到。
大小乘戒都不神秘。佛当年制戒的目的是为了对治弟子的欲望、习气,规范僧团的共同生活的。而且,戒律条文的制定也不是一时形成的,是随着佛陀对弟子们的度化以及僧团中共同生活出现的问题,因时因地制定一些戒律。如五戒中的不饮酒,是有弟子喝醉酒后失去正定,偷盗、强奸并杀人。故佛告诉弟子们,喝酒易使人迷乱、昏沉、没有清醒的自制力、分辨力和觉照力。故注重“由定”来开启智慧的佛弟子应戒酒。
佛涅槃后,到印度阿育王时代,传说时有五大罗汉,各领徒众弘扬佛法,对戒律见解不同,所以小乘诸律分成五部。其中有四部翻译到中国,这五部为:小乘萨婆多部《十诵律》、昙无德部《四分律》、婆富罗部《僧祗律》、弥沙塞部《五分律》、迦叶维部律(未传入中国)。此外还有属上座部中“分别说部”的《铜牒律》等。伴随这些律本的还有戒本,如《四分戒本》与《四分律》。其中戒本是具体的禁约条文,律本则是条文的解释和它们产生的背景因缘。小乘戒律的主要内容便集中在以上诸戒、律本中。
随大乘佛教兴起,出现了称为“菩萨戒”的大乘戒律。“菩萨戒”比较集中的有两个系统,即“梵网”和“瑜伽”。
“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共六十一品,其中只有《心地品》一品被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为汉文。《心地品》又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心地法”,下卷讲“心地戒”,此“心地戒”即是“梵网菩萨戒”的来源。此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汉传佛教的很多大德用《梵网经》来授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摘自印度无著论师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由玄奘法师单独译出。内容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偏重止恶,无恶不止;“摄善法戒”偏重修善,六度万行齐修;“饶益有情戒”指菩萨应以自己所修所证来利益普度一切有情众生。所以,“菩萨戒”又名“三聚净戒”。“瑜伽菩萨戒”中宣说了大乘行者障碍道业的“四种他胜罪”和“四十五种恶作罪”。
另外,虚空藏菩萨讲了十四条戒律,龙猛菩萨在《学集论》中归纳为一个偈颂,内容包括国王易犯的五种定罪、大臣易犯的五种定罪、平凡人易犯的八条罪,共有十八条罪,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共延伸出二十条菩萨堕罪。
《虚空藏经》中所延伸的二十条戒和“瑜伽菩萨戒”被藏传佛教授菩萨戒时所重视。
那么,大小乘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强调的重心不同。小乘诸律重点在防非止恶。大乘戒重在广做善行。小乘戒重在“行为”,大乘重在“心性”。
对小乘佛法来讲,善行是行者自己要在行为上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诽谤别人等。总之,要正身、正言、正意,只要在行为上做到,就算守戒,以此逐渐达到内心贪、嗔、痴的净化。
对大乘佛法来说,善行是因对三千大千世界“有情众生”升起慈悲之心而产生的行为。偏重“菩提心”和“慈悲心”的发起。大乘戒强调心性上如果做不到,即使行为上做到也已破戒。“胸中若未空情见,身外徒劳肃礼仪”,这是大乘见地。大乘行者认为心相无量,戒也无量,五百戒条、八万威仪、六千细行也无法精确、无有遗漏地定出约束每个行者心行的戒律,每个佛弟子必须以“心”为戒体,发自内心去实行禁戒,即“摄心为戒”。
大乘戒重在发心和动机。在小乘佛法修证中,不管行者动机是什么,不善的行为就是破戒。而对大乘行者来说,只要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佛法的兴盛,任何行为都可能是善行。那么究竟什么行为能利益众生?这并无明确的界限。然而对什么行为是助道之缘,什么是障道逆缘还是有限制的。但末法时期有一些大乘行者也会利用这个理由为自己的某个行为辩解。因为有时侯,行者自己也很难分辨出自己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有时,有些事也许发心是好的,但做时却掺杂了太多自我的私欲,扭曲了善行,甚至结果并不良好。所以大乘行者要很有智慧,才能将一切行为变成既利益众生又有助于自己成道的善行。
菩萨戒不仅用于出家众,也可用于在家佛教信徒——居士。中国的出家众都是先受小乘“具足戒”,后受“菩萨戒”。未出家不能受“具足戒”。受戒仪式“具足戒”要三师七证,“菩萨戒”只要传授菩萨戒师一人。
佛法的持戒与人世间善行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行善的人不一定会止恶,止恶的人也不一定会行善。但持“菩萨戒”者一定同时止恶修善。
当行者永远断尽作恶的心时,持戒圆满。
   
   
十重四十八轻戒
发表于 2013-4-5 09: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6-2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