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1|回复: 2

[佛法知识] 「自然和尚」《略講宗鏡錄序》第八講(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自下然和尚宣講 ~
2019年8月13日
「講義」
雖云味靜冥空。不知埋真拒覺。
縱其常綿靜謐安處空靈,亦是隱蔽真心隳滅大覺也!
如不辯眼中之赤眚。但滅燈上之重光。
如不治眼病,唯滅幻影。
罔窮識內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虛影。
斯則勞形役思。喪力捐功。
不異足水助氷。投薪益火。
豈知重光在眚。虛影隨身。
除病眼而重光自消。
息幻質而虛影當滅。

「視頻文字稿 南行法務組 謄字」
雖云味靜冥空。不知埋真拒覺。縱然你能夠真正用心常綿靜謐,安處空靈,冥空就是默契,默默地契合,就算講到在這上面不斷地專精冥空,還是不認你本來性淨明體,你永遠埋沒你本來的真性,永遠還是違拒你根本的大覺心體。但要知道是覺,這上面不可能有任何再有多餘的造作。
有的人就會聽錯:「沒有造作,什麼法都不修了嗎?」錯。就是讓你去認覺,於如是聲音、於如是法才叫難行,才叫苦行。不是你要能夠認覺,當下就能夠明明白白清楚,能夠照了覺心的,那是要用多少行者的發心,要用多少行者的赤誠,你念念之間在心裡面不斷地除垢,不斷地在裡面能夠韜略自心。就這一些念念之間,在自己為自己架構如是真心時,你才看到過去墮在煩惱、墮在凡情的種種造作上面,你已經造成了多少對於覺心的心體深處那種錯認,那種錯覺。你永遠難以捨離現前,一直用到眾生過去思想的一切結使,一切造作的心態,永遠沒有辦法一下子能夠感覺到當下就能夠真正甘心提攜,甘心停歇。面對如是心境,有的人若是心力發的不真,或是不是很勇猛,還需三大阿僧祇劫。何況你還要走脫走錯路,走成歧途。
古人永嘉大師證道歌云: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還有妄心可捨,還有真理可取,取捨當下這心都已經是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就學人不了,心中不了,念念之間總是在這邊營造種種感覺,種種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永遠都是認賊為子而已。都是用到今生的你的發心,你的赤誠,你的精力,為什麼還是在心裡面甘心還是隨其過去凡情的知見,一定要找到感覺上有一個修行,有一個行為,有一個好像你才能夠覺得在上面可以使力使勁的這種感覺,你才能夠覺得心安,是為修行?凡所有能夠讓你感覺是為心安,可以修行的東西,在佛門中來看,都是小法,全然是小法。因為那都是過去凡夫可以習慣的意識,可以感覺到的東西,都叫小,再苦都叫小。唯有打破過去眾生心意識,根本不是你過去眾生心意識之所能及的,念念之間你還要在內心之中念念面對,不但要念念面對的時候,還要念念否定你過去所有的一定心境,那才叫大,那才是真苦行。
不然這一生修行都一樣,都在認賊為子,你永遠都在習慣埋真拒覺。真不是有個真理可見,有個真心可得,還在那邊妄想有真心可求就已經是違背真心。既然講到心中的道理,就妄當體,其實就是你的真心。但絕對不是過去眾生語言:「妄心當下就是真心,所以從此以後我就可以轉在妄。」不是這種理解,不是這種眾生思意。告訴你妄心當前就是你的真心,這裡面是要有多少行者的誠心,學人的誠意,念念之間知慚知愧,念念迴光光反照的發心,你才能夠懂得這一句,才能夠用得上這一句。
講起來很簡單,就類似於師父常講的譬喻,在鏡色當前,你要知道就是鏡體。好簡單啊!鏡色似乎你很容易可以去體會,覺心上面你就非常難。甚至於感覺上,我現在在妄心上面好像已經體會這就是真心了,光這一句,你還是過去習氣。什麼時候才能夠清清楚楚,連這一句仿佛好像已經沒有任何錯誤的話,都變成過去習慣呢?那是行者真正想要了脫生死發菩提心及要發出行者的赤誠時,你才能夠一步一步念念為自己披剝出自己的一切妄想塵埃。
心就是心,根本就是離一切言語道斷,不是拿你任何言語,那種思想,那種感覺以為如何的,都不是。但是沒有過去你回頭之時,有那種言語,有那種思想的過程,也不可能到。所以你在面對凡情、面對修行時會有很多類似心中不斷地衝擊,不斷以為的自以為是現前,在這麼樣強烈的感受之中,要一次一次懂得否決,懂得放下,懂得向真心中認。那是非常痛苦的,有的時候自己都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樣下手。
你自己還以為是真的有妄心可取,妄心可捨,真理可取,就還是埋真拒覺,永遠跟大覺心體相違背。因為一體的覺心,從妄中念念之間要照到真心之時,因為過去流轉在妄心太久,都是用眾生的語言,眾生的思惟,所以回頭之時你仿佛好像有那種慢慢照見的感覺,但你永遠忘記慢慢照見也是真心,也是覺心。覺心根本也不需要你覺得好像照見,你但有一句好像照見,光一句「好像照見」不就是前塵的所有一切業力嗎?
但你若是真正用功深入之時,自心所起,面對的行為裡面,面對一切感受,連回頭的一切聲音,你念念之間都不能夠迷惑於你,何況是過去一切煩惱現前、塵埃現前的所有一切光影,他還能迷惑於你?絕無是處。慢慢在這裡,你才能夠體會得出來,就是宗門講的,這還不是開悟喔,這者宗門講的最多見跡。你才開始發生信心,已經念念之間都感覺到覺心的存在。不是只是知道任何法中有覺心而已,連現在在修行過程中所起的一切聲音都知道覺心的存在。
但要有覺心的存在,就不落現前這一句所有一切話語之中過去的攪擾塵埃。雖然講到不落,可他一定會湧現。因為我們畢竟是凡情,他一定會湧現。就算你將來大徹大悟,一定也會知道一切心意識的所有一切湧現,會明明白白。不是說你慢慢慢慢不斷地一步一步地否認以後,心念頭就沒有了,不是啊!要是這些念頭都沒有了,不叫智慧。智慧的過程之中,從剛開始初、中、後過程之中的所有一切心理變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告訴你他一定會如是現。將來就算你大徹大悟,從此站在你的根本真心本體上面,你也會知道剛開始學習的人會起成什麼心態,起成什麼樣的念頭,你也會知道。
否認也不是說完全排拒,否認只是你再也不會墮在那些妄想氣氛中,再隨其流轉。就是不在那種妄想,自心所起的心念都叫妄想,自心所起的念頭之中都不隨他的妄想氣氛再受流轉,漸漸就會發現你心中就可以起任何念,但任何念頭起來就是你的根本的覺明心鏡,就是你的根本覺明的清淨。你最初才能夠體會到一個清淨的心體啊,那叫淨覺現前,那叫明心現前。
淨覺是什麼意思?淨覺不是說什麼念頭都很清淨叫浄覺。是一切念頭現前都不隨他染,一切念頭明明知,了了見,中間絕無染著。不隨他染著,也不受他勢力,根本不受他勢力。你們會說:「師父,怎麼可能?」你現在聽可能覺得很遙遠,現在跟你講就是你的過程,將來在心中你想要回光面對,他就是會在你的修行過程之中自然會照了。你要明白道理,當你要是照了之時,自然就知道在當下應該用什麼心,當下當機立斷,直下的是什麼?應該是取在何處?下手在何處?所以不要懷疑,現在講起來好像聽不懂,什麼時候才能夠到如是?而是要跟你講,你要是真正肯於面對自心時,你就會發現,只要有個聲音告訴你,你面對是你的根本自心,你要提起你自心的種種名字,敢去擔當、敢去迴光向自心的根本名相之中念念去熟悉,念念去向他熏習,自然在現在的所有一切念頭現前,一樣會現前的,過去習氣一樣現前,就算你證得阿羅漢習氣還在,一樣會現前,現前又如何?現前之處不就是真心起處嗎?就類似的我講的,鏡色現前處,不就是鏡明現前處,鏡子的明性現前處嗎?
到時候你時全然住在覺心的清明看一切變化。「覺心的清明看一切變化」,連這一句都叫多餘。覺心的清明本來就是一切變化,覺不能覺,叫什麼覺?在這上面,你還要迴避什麼嗎?你還需要迴避什麼嗎?根本不必迴避,你只是了然明白。你在了然明白之中根本沒有半點在塵埃之中,就是一體是覺。發現之時,回頭最初體會之時,也是明白一體是覺。一直到真正大徹大悟,一體是覺。所以在最初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也是知道一體是覺,只是在這上面你可能還不知道如何善用,但是你已經能夠找到如是根本跡相,那叫見跡。那也知道你開始怎麼樣下手,你也知道開始怎麼樣起行,那叫見跡。
古人又講,祖師云,修行的時候,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不逐有緣,勿住空忍。也不會逐有緣,有緣就是現在一切感受都是有,有中的氛圍都是有緣,你不在這上面妄逐。不逐呢?你說:「我不逐,排拒。」排拒也是逐,你要排拒,從哪裡來的排拒?就像剛剛講的味靜冥空,就像剛剛講的捨妄心,都叫做逐有緣,不然這些念頭從哪來的?你以為捨就叫不逐嗎?捨就是因為有緣中起的捨。「那不住空忍?」不住空忍不是說現在都不住,什麼念頭都不起,幻想心中以為有什麼靈明,有什麼完空,都不住。
這句話已經告訴行者,在你剛開始回光之時,在回頭當下,在修學當下,過去要開始念念之間,就類似剛剛祖師講的,你一定有個心是開始捨妄心。有個心捨妄心,但你會在捨妄心上面不斷地修正,修正連捨字都知道都是過去妄心所起,因為你不可能一下就能夠像祖師講的那樣。只是祖師告訴你將來畢竟的現象,畢竟的過程,你從畢竟的過程之中有你現在漸次,你一定要突破的過去習氣跟所有的業障。
所以在面對之時,你知道不逐有緣,但似乎在有之中,仿佛還有一個空忍,好像有一個空忍。這種心中的變化從哪裡來?不是凡情對待過去習慣來的嗎?你的情緒之中就是這樣。你只要想說有有緣,不住,就會好像有一個如同虛空一般的心境,照了的心境,這種變化從哪裡來?也就是從過去習氣凡情中的同樣的業力中來。他已經在教授行者,在你不住不著有緣之時,感覺心中後面的空忍,你也不住,不住空忍。因為這種空忍從哪裡對應出來?就是從有緣對應的。從哪裡可以現前,可以感覺的?就是你現在修行可以感覺的。你在哪裡修行感覺的?最初捨妄心,似乎就有住在取真理上,取真上,就埋真,就在味靜冥空上,就一定會有。
現在告訴你味靜冥空,其實全是流轉。這已經告訴你剛開始正確修行時,心中的過程都還有如是相,不是現在去造作一個味靜冥空。造作一個味靜冥空,就是經上講的,你刻意造作,那都還是真正埋真拒覺,永遠拒覺。我說的是正常修行,你都似乎要從有中走到一個空覺,因為你不是刻意造作的,空覺都是一步一步的過程,不住有,勿住空忍,是一步一步的過程。因為不是造作,一步一步的過程,就是一步一步的過濾,一步一步的澄清沉澱。
在這裡面勿住空忍時,慢慢就會發現,有緣是過去的習氣,你已經知道勿住。然後現在空忍,是你面對有緣的現前的心中的一定的心中的對待,然後這你也不住,你就念念會慢慢體會你就用到一種平懷,因為面對空忍時,對待就有緣;看到有緣時,對待的就是空忍。他不是真正味靜冥空那種造作,你慢慢體會的就是一種平懷。一種平懷,將來在這種業力習氣上,那種差別的感受里面,他才能夠泯然自盡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盡是自盡的盡,昨天講的自淨其意是清淨的浄,但都講到自。「自」字之中,是沒有任何造作的種種妄想、妄立,那是你發心要是明白時,念念之間自然的發現,你智慧之中自然就會為你深入覺起,就自然會讓你帶起如是,你會走進如是智慧之中,所以他泯然自盡。
慢慢你懂得一種平懷時,就一切現在感受泯然自盡。盡雖然叫盡頭,但他也不是完全從此以後沒有。我說的泯然自盡是什麼?泯然自盡是告訴你,一切感受現前,如古德講的,如是現就如是歇。在如是現就如是歇,雖然講泯然自盡,是什麼意思?這叫覺心大明,永遠住在真性之上。覺心大明,為什麼他能如是現,如是歇?因為你一定能覺。不覺,還叫覺嗎?覺中一定知道對待,他一定會知道眾生一切法,一切相。在過去眾生一切念頭現前,一切法一切相時是流轉,現在你在一切眾生流轉的一切法、一切相時,那是一種平懷,一種根本平等覺心。
所以覺心現起還是覺;覺心現滅還是覺,那是泯然自盡。自盡之中,起是因為覺心清淨平等而起;泯也因為覺心清淨平等而泯。慢慢慢慢會發現,你將來的修行,就算還未證,你念念之間,所有的起心動念都是在這上面念念用功,念念精進。但有一念還墮在感受之中妄想有作,妄想有為,你就知道那就是什麼?那就是違背真心。還在一些行為之中你以為那叫做精進,你還在褻瀆你的根本真覺,還是打盡自己過去自己在眾生思惟之中的妄想分別。但有取捨,都不是。還有取捨,都不是。
光這句話,要講清楚:「但有取捨,都不是。那就不要取捨?」於覺心明白中,不是過去眾生那種分別的取捨相,那才是真正心中的直下真正揀擇,那叫清淨揀擇。你說:「那有什麼差別?」當然有差別,你有任何取捨都是念頭,你明白念頭時,根本不住在念頭的取捨之中妄說取捨,我說你才是真正明白什麼叫做大覺取捨。取捨有在取捨上取捨嗎?沒有。他根本沒動,怎麼有取捨?但是沒有動中,他可以捨去一切眾生妄想取捨,這叫難行,這你才能夠念念像磨鏡子一樣念念磨瑩。
將來習慣之時,就算你是在家,現前每一個感受,眼睛見色,耳朵聞聲,現在看到你見色聞聲,我們一定是習慣貼在上面的,你從來沒有在見色聞聲上面,先不要說的太深,你從來沒有在上面感覺到有個距離,就是古人講的旁觀者清的距離,光有那距離,我就告訴你已經明心現前,明心最初現前。因為是覺,有距離他一定覺,不可能不覺;不覺都是覺,誰覺不覺?不覺都是覺,你連不覺都有距離。不是說只有覺有距離,你連起一個不覺都有距離。什麼叫做距離?就是誰看著這念?
你說:「師父,這好像你講的太玄。這我怎麼修?」錯了,什麼叫做玄?我們平常,日常生活中,可能你們沒有在意,平常之中,我們有的時候就有如是靈光乍現,什麼太玄?有的時候你心境平和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面的聲音,或者看到外面任何的事情,你都能知,都能看,外面的任何現象,喜、怒、哀、樂你都知道,但你似乎好像心中特別的寂靜,你在寂靜之中好像又特別的明了,都一定有過,只是一下子我很難用譬喻講得出來,那都一定有過。但這種作用不過靈光乍現,類似而已,類似都有這種相。
有的時候覺得環境太吵,突然有一天心情覺得好受,同樣的吵在旁邊,你突然都能夠接受,你也不覺得他吵,而且居然不但不覺得他吵,周遭的環境,走過的過去嘈雜的聲音特別清楚。過去覺得吵時,那吵你還沒仔細聽過叻,怎麼會沒有?有啊!只是我們在凡夫,現在還不是修行人,只是可能靈光乍現,你也不用太在意。將來你要是修行人的話,開始念念在心裡面這樣參,那種還叫靈光乍現,也如同過去我們在家人說的差不多。但是那時候,突然一下的法喜,你才會發現以前有種類似過,但你這念頭中,以前有類似過的時候,因為你還是凡夫,還是用在凡的感覺說修行,都是屬於妄念。但是妄念之中已經有一次一次的法喜,讓你絕對相信原來心是可以分離的。
「心是可以分離的」這句話要講清楚,不是心真的可分離,因為心覺得分、覺得離都是心,心覺得不分是心,心覺得有分離是心,心覺得現在趴著感覺是心,心覺得現在感覺之中好像有個距離也是心,當然可以?因為他是一心所現,當然可以,不是真的有分離。更何況我們用在世間法中,就用在世間作用上面,他本來你不認他都能清清楚楚為你分出能跟所來,一定有一個能明白的心,跟所明白的境界。你從來都是在所明白的境界之中,但你那能明的心也從來不是所。雖然沒有所,就沒有能,但你永遠知道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他本來就是這樣用的。在能非所的所,一定要見能才能顯能;在所非能的能,一定要有所才能知能,他的關係就是這麼樣的複雜。
為什麼他複雜?覺心是一,根本是一。既然根本是一,你現在作用前面能所都清清楚楚了,那是不是叫做分?分不是刻意把他一刀剖開叫做分,分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嗎?所以你將來一定也可以,清清楚楚如是。
這是因為要往下講,師父刻意要講一點,讓你們懂得好像最初開始修行時有一些應該有的面對的現象。不然一直講到最後面,中間你要是不知道的話,將來也會懷疑對你太遙遠,所以你們現在下手也要相信。只是你為什麼,師父已經講了,剛開始修行應該有這種心裡面的清清楚楚的好像的分離,那叫離心現前。不要講離心現前,也就是古人講的旁觀者清,不然古人幹嘛講旁觀?真的能旁觀嗎?誰在旁觀?第二心在旁觀嗎?那還是你那一心!為什麼你還是著重在自己現前的感受之中,你才能起成慚愧。要是真能起成慚愧,就算你還在在家,但要起成慚愧,多用一些真心,多用一些真修行,你將來一定還會得到一些我說的類似法喜。
那一些類似的法喜雖然不叫究竟,他可以奠定你從此以後對現在的行為不會再有懷疑,你再也不會去妄想攀緣其他不是面對自心的任何所謂的修行。為什麼你不會攀緣?因為你都知道你「覺得攀緣的是誰?」不是已經都在覺心上想了嗎?你覺得找另外一種修行,那「覺得那個的是什麼?」你認為覺得另外一種修行,有所某某境界,都會知道那「某某境界又是什麼?」但有一點還在味在,味靜冥空的味,著味在一種境界上,就知道是背覺。可是你自己就會看到你心中的聲音,心中一發起來時,你自己講話就知道,所有的語言都是味著相,全然都是味著。「說的如何如何,感受如何如何,怎麼怎麼現前了。」全是味著,都是緬味在其中。但有如是相,現在告訴你,就如是相,就是背覺,全是背覺。
你只要把這些障礙的名字全部釐清楚以後,你自性之中再也於這些名字,這些幻影、幻名、幻語再也不相應,自然慢慢慢慢就脫離這些妄想、名相之中的種種塵埃。就是這些名字,就是這些名相,在我們心底深處一直這樣欺騙、欺蒙我們無量劫,因為已經習慣了那些名字。那些名字之中,那些字相之中,就帶其惑著,就永遠帶其惑著。
下面說,如不辯眼中之赤眚。你不去辯眼中之赤眚,就是眼病,然後但滅燈上之重光。根本你就忘記了,本來病原在哪裡忘記了,你只想到滅掉燈上重光。因為赤眚眼病之時,似乎看燈,就像《楞嚴經》講的,就會有重光會亮,光影,兩個光圈。你不去治眼病,去滅重光有什麼用啊?滅重光,刻意把兩個重光合在一起,就算拼成一個光圈,也是妄作。就算有辦法把他拼在一起,也是兩個光,兩個光也是心中的妄想,兩個光拼成一個光。看一個光都是妄,還看兩個光拼成一個光幹什麼?
所以叫如不治眼病,唯滅幻影。罔窮識內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虛影。罔窮識內之幻身,不知道窮盡識內,意識之內的幻身,你只是空避在現在感受當照,日中,就是當照,一切感受當照現前處,你只是迴避那些幻影。那些幻影是因為身現的,你覺得有身之時,覺得現在有感受、有應對、有赴感的,都是妄身,何況你還在赴感當前還去迴避幻影,以為還有當照的幻影,你念念之間不在自己根本本來忘記大覺心體的病原上治。這些話後面有講,所以先不說,先往下說。
斯則勞形役思,喪力捐功。你這樣子只是一直不斷地勞困形支,就勞困於你現在的形支。不但勞困你的形支,你還被困在形支。形支就是什麼?形支就是幻影,就是形質。支是分支的支,支脈的支。但是你就在勞困你的形支,將來也就困在如是形質,質地的質。一直不斷地疲役心神。疲役你的心神,就是一直在這邊不斷地營造所有的一切妄想分別。
神,一個示,一個申,你現前展現就是一直不斷地在上面申展。你是在妄心上面不斷地早展,就是神相。能夠有如是神時,當然中國人講精、氣、神,你念念之間念念在那裡面難捨,為精,堅固就是精;然後在那裡不斷地盤旋迴盪,就是氣;那你就感覺到好像真有如是作用,思維的申展,那就是神。思惟,你不要想得思惟,思惟還會起成幻境,還會起成種種幻醒,都是申。那只是喪力捐功,白費你的力氣,喪力捐功而已。
不異足水助氷。就是腳上的水,踩著氷(冰),氷塊上,只能助氷,就是結氷。
投薪益火。拿這些東西,只是更增長你的愚癡之火,永遠增長你的愚癡之火,你永遠在增長永遠背覺的習氣,你永遠都在燒燃一把你念念之間你以為你習慣過去凡情的種種心裡面的熾燃的妄念,你以為都在這上面,但都是過去的凡情的種種燒燃。
豈知重光在眚,虛影隨身。你看到那燈影上的重光,那是因為有病,眼睛有病。什麼有病?法眼有病。這裡講到重光,就體會剛剛師父講的下面有講,拿到這邊來說。明明是大覺根本法眼的一種平懷,根本的等視,一種眼光,從來沒有第二重光,但你看到感覺之時,就在上面變成感覺之中又有似乎種種眼目,不是重光嗎?明明覺心能曉了一切,就是大覺心體根本一種平等,本來的法眼目光,可你在這邊妄分,就像剛剛講的妄分能所,妄分種種感覺,從覺心之中又墮在現前感覺上面你以為的眼目,不是重光嗎?你以為的所見,不是重光嗎?
重光從哪裡來?法眼生病。你的法眼已經墮在妄想病患。所以你不要法眼中療治,虛影隨身。你看那個虛影,日下的虛影,隨你現在的妄想形質,照在你現在的妄想形質中,所以你才想迴避。是好是壞,不都是妄想形質嗎?不是好壞是妄想形質,一定有個當業,照在你之個當業上面,你才會在這個當業的人想形質上面才分別妄想,分別是好是壞。現在連當業當情沒有,誰在妄想虛影上面還在滅什麼?要滅的就是你在那邊妄想執著當業、當情的根本堅固妄想。當業、當情的是誰?就是人相我想。我想當業、當情的還是什麼?還是覺,覺得當業都不是業。
不是跟大家講過我,你覺得有我,哪個是我?你說執我之時,那個我字都還沒有辦法找到哪個我來說是我。這個我,每個人都知道有我,那我是哪一個我?你現在看到哪一個我?是在心思說我,還是身上說我?身心二途隨舉一個,不然身心二途舉一說,哪裡說我?心是剎那生滅,身也是根本念念變遷,哪個是我?身心的一個剎那生滅,一個念念變遷,就算合在一起你也找不到,他還是變來變去,哪個是我?始知大我,你也不是拿形質來量他的。就是不是拿形質來量他,大我才能隨你以為的當前,你以為的當業當下,隨他羅織種種幻我,不是嗎?隨他起成種種業感之中從小到大,從大到老的種種過程之中一切幻我。但仔細思惟,這中間連個我都抓不住,在哪裡?我都無形。
為什麼將來要講到常、樂、我、淨的大我呢?因為覺心必定能明了一切,所以跟你講說過去那個我字根本沒有東西可抓,是虛妄,將來你才知道那虛妄的我字是法身,他將來隨種種因緣時可以立一切我,那是菩薩的智慧。他能夠知道什麼種種我,但是絕對不墮在任何我中。因為知道什麼?大我無我,但是無我之中他能夠為一切智慧,一切蒼生現一切種種我中的利益。覺心也無我,但是覺心能現種種我,這你要回頭去認才叫做大圓滿覺。不是你只知道無我,無我就完了了,還敢擔當大我,那才把覺心講完。覺心不能現我還叫什麼覺呢?過去講我是我執,是生死闇障,將來你要斷我執都還要知道覺心必定能夠現我。
你說:「那還現的不還是我執嗎?」你知不知道我,根本大我,根本無形,你又什麼我執?你執哪個我執?就是根本不執哪個我執的大我,他才能隨緣現盡一切我中的莊嚴,為一切蒼生開盡一切法中的妙嚴。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裡講到,當業之中,你不去消妄業,還墮在我執之中,還只是被我執之中是好是壞、是什麼,是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你要去哪裡,我要好好修,我不敢下地獄,我要去西方,全部抓著虛影。你說:「古德不是說去西方也是這樣子發心嗎?」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啊!你看到是那樣子,我跟你講,中、上、根人的根性,那文字你看不到啊,雖然同在那一篇中,你永遠解讀就是那個。就像我講《地藏經》一樣,永遠解讀就是那以為的叫什麼發心,「我要去西方,西方多殊勝。」你永遠講的就類似這個,這叫天方夜譚故事一樣。
將來你若是真正發心精進,文字還是那樣,字裡行間一字不變,但居然發現他講的是你心中的好樂,念念的向往,你才知道那就是古德講的當下西方,即心淨土。古德為什麼同樣的淨觀,居然可以體會當下西方,即心浄土?你也是讀這經文,還是講到以為真正他方十萬億國土,有一個世間叫做極樂,我就要開始去那邊,阿彌陀佛在那邊,我要去那裡。 你永遠沒有離開那虛影。
你說:「為什麼要用這些文字來接引呢?」因為剛開始,但起一切最初開始接引時,要幫助那些根本不懂道理的眾生,下根眾生,但起好樂。你不知道覺心的不可思議,你的好樂是依聖性之中起到好樂,縱然剛開始好樂之時,還是根本不懂道理,還是叫下下根器,但要發生好樂,總還你將來一步一步念念的增上,就怕你不好樂,叫做什麼?就是講到至誠好樂往生。往生不是說現在把生命掐掉後叫往生。既然講到往生,佛門之中告訴你,所有的字都是惟心所起,往生也不是這一期果報完了你才往生,這一期果報也不見得看到你肉身上叫這一期果報吧?有的人雖然肉身還沒滅,但心態已然煥然,已然大徹大悟,你還是說他這一期果報嗎?
真正的往生也是什麼?也是心性之中的智慧。往者,趣向義。生者,大德曰生。大什麼德?那是你心性之中的大,那根本自性之中的所有的一切,你不能拿形來形,拿量來量的根本自性的智慧,叫大德。古人講,什麼叫生?大德曰生。往生什麼?趣向性德,趣向如是大德。你若是真正能夠念念之間趣向如是性德,如是大德,已經就不是在這肉體上分一期不一期了,不是抓著形質在分一期不一期了。既然不是抓著你的形質分一期不一期,那還要看到你現在死或不死,去或不去啊?你當下心中念念去,當下心中過去的凡情念念滅,你當下心中那種身跡念念去,你將來去的西方在哪裡?就你什麼心,去什麼地方,不是嗎?即心淨土。所以叫做不可以少功德得生彼國。
什麼叫少功德?不是說你一天要念二十萬遍,三十萬遍,四十萬遍佛號,結果突然有一天你碰到一個人念八十萬遍,突然覺得「我好少」。你好不容易把自己憋到八十萬遍,結果碰到一個八十五萬遍的,完了,你去撞牆吧,永遠趕不過人家。什麼叫少功德?背覺即少。因為背覺以後,你所有的一切行持、一切感覺就是闇昧於覺,就少功德。什麼叫做多?全面能夠明白如是覺,就是做多,根本不在多中說的多,那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你只要背覺就叫做少功德。不可以背覺去的西方。那意思是你往生都不是背覺說的。
明明覺體,你懂得覺體時,他在現一個感覺,都是全部的圓滿照現,照現一下,都是圓滿,根本全部,都是多。你要忘記覺體,你也看到黑,但都是少,那是覺心啊!你明白覺時,雖然師父是用黑見黑來表,要是真正明白覺時,你現在在一切感受現前,哪怕念一個佛名,覺心若是真正圓滿清淨時,你念一個名字,他馬上在你心中長養的就是全體聖人的光影,就類似跟你講眾生世界之中,假如你的心境,你的覺心是清淨的,還不要說是像剛剛講的說去西方的發心,你的心若是清淨的,你活在世間看到大山,大山會壯闊你;看到大水,大水會讓你起成種種心中的種種智慧。見山見水,他都能夠什麼?他都能夠圓滿你的覺照,他就能成就你的心智。何以故?心清淨故。心清淨中,覺心就能夠如是以覺印覺故,他不但能夠如此,心中的氣氛,那種氣氛,不是山水能夠影響他而已;他也能夠影響山水。所以這德行的人,走到任何地方,一切風水隨他轉,無情之物、器界都隨他轉。
我以前也講過一個譬喻,他還不是修心的人,只是但有一點世間如夢如幻的假想福德,你看他當了宰相,或當了皇帝,到他的家鄉去看看,龍山龍脈。他還沒有登基以前去看看,窮山惡水。他登基以前若是都是龍山龍脈,這一些人大概都被殺頭了,頭被砍光了。過去的皇帝啊!任何能看風水的都知道哪個皇帝登基以後都龍山龍脈。你家正在走運的時候,隨便放一個杯子,怎麼放,得力。你不走運的時候,花盡重金請風水學家教你擺,下面來一個看的,剋煞。你走運的時候,隨便插花,鮮綠。你不走運,噴漆,還變黃,就是這樣子的,器世間都是如此。那叫什麼?那真正知道叫做覺心,所以要用到如是心中的清淨。
除病眼而重光自消。除什麼病眼?凡情那些,過去的造作之眼。除病眼的目的什麼?就是法眼開,開法眼。什麼是法眼?法眼到覺心上才叫法眼。什麼是法眼?平常我們表的法身,法眼是什麼?過去你看到感覺就是感覺,你被感覺,受感覺的種種節制,制裁,雖然還在那些法數之中,但是你是不自在,是被他制裁。什麼叫法眼?你看到任何感覺,看到得來是根本心法的過程,你知道就是法的作用,那叫做法眼。法者,從氵從去,你可以看到心智的流演,過往的擔當,就是法。
你說:「講這太玄?」怎麼會玄?你只要將來慢慢慢慢肯於回頭時,就算你還沒有出家,你在家就是我剛剛剛的,在每個感受現前時,你再也不是感受了,你當下現前時,你是在解讀你的心境。先不要講得太深太玄了,要有一點良知,有一點真正向善的心現前時,每一個感受變成什麼?變成他辨析現在心性的時候:「這念頭現前是我過去什麼習氣,今天碰到什麼因緣,所以就有這念頭,好似將來有這行為。那這行為對不對?這行為若是對,他要幫助我下一念是什麼?這行為若是錯,他要障礙我下一念是什麼?」我講的話是這麼複雜,其實在他就是一念「啪!」就知道。
向善的人都還是類似法眼,何況修心的人不是?所以可以馬上在一切感覺中知道他是不是真修?是不是真法?他還是讓你墮在種種感受的虛妄嗎?你馬上知道過程是什麼,類似知道本末因緣。最初的法眼,只是知道世間的種種福德,善行,將來從這種法眼慢慢慢慢昇華,總有一天看到出世間的智慧照了,那不但只是世間的行為,善行而已,他還在善行之中看到與出世間的根本心性相應。
所以說世間十善,要是說修大菩提心,沒有世間十善,根本沒有下手處;但抓著十善說一定成佛,那就是下手。抓著十善,最多人天福報,何況以為真正執著有善在行善?那還真正叫做連福報都不見得有,那叫造作。修菩提心,修大覺心性在哪裡?還是在現在的行為裡。不是說修菩提心還有另外的行為,沒有吧?還是世間行為吧?還是什麼?十善。但是念念十善之中,長養的是出世間的智慧跟胸懷,那完全不一樣,全然不同。
息幻質而虛影當滅。幻質就是什麼?你自己以為當情,自己以為都是什麼?也剛好師父想要點醒你們的就是,現在說修行也是,一直抓著「我現在要去修什麼行了,我去幹什麼,我去修什麼行了。」其實修行好像是好事,抓的還是那個我——幻質,永遠還是抓著他。
剛開始下手的時候,是隨你現在的種種念頭,是好是壞的念頭,或者是凡、是向聖的念頭起的每個念頭,「我」字先看清楚「我」,「我」字虛妄,自都虛妄,自己起成「我」都虛妄,那才叫做開始當下能夠念念觀得住現在的心。擒賊要擒王,不是說每個幻念起來一個一個觀,觀得住啊?把「我」字看住,一切心中就沒有力量。
就是我講的,最初剛開始,尤其是修行,那時候我們心中還沒有什麼智慧,心裡力量還很柔弱的時候,連「我」想起來都要想辦法觀他是虛妄。你知道那種不是枯燥乏味而已,那是要命,那會發瘋。我講發瘋不是恐懼你們,我的意思是說那是真苦行,那是你突然找不到任何下手處,這樣做也不對,那樣做也不對;是不是這樣觀,是不是那樣觀,不是又墮在過去的業感嗎?剛開始還不知道,就是起成心裡面那種掙扎。
這種掙扎也就是我以前常講的譬喻,就好像發明家發明東西時,他現在要發明的志向跟願心一定是非常清楚,而且非常堅固:「我一定要發明。」就在他發明的過程中,卻是跌跌撞撞,受盡煎熬。沒有一個發明家說要發明馬上就發明出來的,發明任何東西一定是跌跌撞撞,到處已經似乎走盡種種瓶井,已經快要到不到方向,幾乎都要前功盡棄,全部放棄又不甘心,那種掙扎,突然有一天,一摔跤,或撞到頭,「嗙!」發明出來了。你沒有前面掙扎的用心,也沒有後面的發明,不可能有。前面就是磨礪。但是前面的發心叫發明嗎?不叫,那叫闇昧,怎麼叫發明呢?後面發明出來以後才叫發明,前面叫闇昧。但是沒有前面的闇昧,也沒有發明,懂嗎?
沒有前面的掙扎,也沒有後面慢慢慢慢心中的清楚。所以我才講那掙扎才叫苦行啊!那才是真苦行!我講苦行是什麼意思?你一定會經過一翻大苦,那才叫修行。不是一上坐,就感覺:「嗯!很得力了。」絕對是魔!你那意識有所攀緣的東西,根本不是!那不是真正叫做淘換心性,那是棄心意識這種掙扎。或者馬上一下就感覺有什麼了,絕對是魔,那不是真修行,那是一次一次帶你從這個洞到那個洞,從這個坑墮到那個坑裡,不都是所覺嗎?那不都是重光嗎?只是他變化成種種不同的影像,你以為是不同而已。但仔細思惟,心底的那種執著,過去的那種心中根本還不知道覺的攀緣是不是一樣?背覺的攀緣是不是一樣?甚至於你覺得:「我好像超越背覺,不是背覺,我明明白白。」明明白白也是背覺。為什麼明明白白也是背覺?明明白白還要你知道明明白白,那不是背覺嗎?
像禪宗的公案里面,講到達摩祖師,不還要講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要經過這麼樣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以為很簡單?試試看,你坐下來以後,沒人跟你講話,你心裡面那個對話,比平常你講話還要多,嘰哩呱啦嘰哩呱啦,才發現自己這麼呱噪。而且真正有心裡面突然覺得有所體會時,那些心裡面自己在那邊不斷地交辯交諍,都怕說太用力,會摩擦出生火來。真的,有時候會像閃光一樣,啪啪啪冒出火花來,就是妄心不死。那怎麼辦呢?這還是跌跌撞撞中,這還是剛剛講的發明之中前面的跌跌撞撞。你不要一擦,乒哩乓啷好像有火光了,「咦!」就像漫畫一樣,突然有一個燈泡在裡面亮了,「啪!」亮了。你以為你明白什麼了。那是漫畫,絕對不要畫在自己身上,你沒有那個燈。你覺得有燈的話,旁邊特備一個釘錘,打破,跟你沒關係,絕對跟你沒關係。

阿彌陀佛!

「補充教材」
永嘉大師證道歌: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信心銘》三祖僧璨大師云: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https://youtu.be/nAx4RtjLqPo

講義(全)下載處: https://drive.google.com/op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