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6|回复: 2

[佛法知识] 「自然和尚」《略講宗鏡錄序》第五講(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自下然和尚宣講 ~
2019年8月11日
「講義」
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
愛染無明悉因顛倒,鼓慢天豐羽,搧欲感快意。
撲一時過癮,旋焚身之輪。
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
以妄想心鏡。現三有形儀。

「视频文字稿 南行法務組 騰字」
昨天講到用無明貪愛之翼。今天講到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谷響言音,就是覺心墮在感受之時,都是一切現前的種種彼此對待。用對待的種種心裡面的種種雙峯,夾道的雙峯,在這邊起成的種種回響,就是谷響言音。因為那種心中隨著現在種種阻障之中所激發出來的種種聲音,都叫做谷響言音。
論四生妍醜,這個論,不單只是我們現在彼此互相的談論,而是你根本覺心從此以後就淪為如是四生妍醜。你就淪落在四生妍醜之中,隨他起成種種心中的以為認知,那就是論。妍醜就是好壞,也就隨這四生之中起成種種是好壞的種種彼此的輪迴,彼此的流轉。覺心隨緣到最末梢時,就是如此。因為末梢當前,就是現在隨種種纏境界知,能夠呈現種種境界的種種現前,塵中境界的種種現前。塵中境界的種種現前一定是隨著心中,你隨緣一直隨緣之時,在緣感,在這些世間種種塵緣當前,你發現你心性之中就是如是造作的種種勢力。造作的勢力,永遠難出胎、卵、濕、化,就難出胎、卵、濕、化。
胎、卵、濕、化種種相,大覺心體甘心隨緣之時,就好像你入胎一般,從此以後就好像能夠隨其種種緣分滋生一切感覺,那就是胎。住在如是胎中,如何被如是感受所裹縛,包裹起來?就是卵相。然後你的所有一切感覺就從這邊開始滋潤,在這邊流潤滋發,就是濕相。從流潤滋發之時,就起成化現種種感受,呈現種種感覺、直覺,就是化。
雖然我們隨著胎、卵、濕、化,現在似乎好像報相不同,但是所具的四生之中,但在哪一生中都具足胎、卵、濕、化心中流轉的業力,你當前就具足如是業力。只是哪一方業力強時,你似乎就隨種種胎、卵、濕、化隨他的種種業緣現生,只是如是而已。隨他業緣現生之時,你就以為當下就是什麼?就是有如是實在,就是如是事實,叫論四生妍醜。是好是壞,是現在感覺到的種種阻障,還是現在種種的心裡面的順應,其實都已經是谷響言音,都是背覺以後的谷響言音,從此就在這個上面起成種種沉淪,覺心就是如此。
覺心到末梢時,你就會發現他就是這種相。但是這種相這麼強烈處,如何跳出這些眾生四生之中的種種業力感覺?你要永遠都會明白那就是覺心的作用。因為你永遠不明白是覺心時,但要是背覺,就從此受其勢力。眾生墮在這樣的業感勢力之中,要如何回頭?但要只能肯對面對於大覺,直下都在哪裡?就在認本達本中參。若不是達本,都不是根本解決之道。達本就是什麼?照了自己所有覺心的本來面目。
就類似我講的鏡子照色之時,鏡子一定能夠隨種種緣,起成種種鏡色最末梢的種種舉體呈現。哪怕鏡色末梢就具足四生,種種業感,似乎就有業感的因緣,就有受入胎,就有如是裹袱,就有如是流潤,就有如是化現,就是如此,就是如是業力的這種狀態。
鏡色起來之處,在這種狀態中,業感當前,你要如何消除鏡色的種種這些業感的勢力?明白鏡體就好。當明白鏡體時,你就自然知道鏡色隨緣時就是如是相,就是如是法。古德講:千變萬化,而未離真際。任其變化,任其講到說你到最末梢時,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你就不能夠說把你自己就定形在這業力了:「我現在可憐,我就是凡夫現在如是的闇障。」
《諸法無行經》云,眾生過去凡夫之所以不能夠回頭,不能夠發起菩提心,就是因為常常心中有如是的言音。什麼聲音?就是一直告訴自己:「我就是如此,我就是這樣。凡夫就是如此,凡夫就是這樣。」你一直向現前的業感肯定。
什麼人才能夠真正走出過去你以為感覺到,雖然常常告訴自己是無始劫來的種種惡業糾纏?這麼樣強烈的無始劫來的種種惡業糾纏,其實你要跳脫如是惡業,也在當前這一念,當下而已,就在於你肯不肯於面對。是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力量?你可以於當前的這一念就可以從此跳出,從此解脫?那是因為一切法中根本都沒有離開過你本來的大覺清淨。假如一切法中不是從你的覺心之中之所呈現的,你也不可能知道有一切感覺。就算你能夠明白一切感覺,你就永遠也不可能是解脫之相,因為找不到解脫之法。念頭解脫之相、解脫之法都沒有,念頭之中連解脫這兩個字都不可能有,何況你還想要求得解脫?
凡夫眾生之所以心裡面還有在一些苦難之時,心中還有一念善心,一念良知,想要自我求得解脫,是因為他根本心裡內心深處良知、良能從來不肯承認,他就是現在這種窘困的地步,才有那種解脫的發心。所以永遠要記住眼前的千變萬化,講出任何名字,祖師講出這種聲音是告訴你業力的現象,而不是只是告訴你,你只是墮在這裡,這麼可憐。但講到業力的現象,你要是只認業力,不認覺心,當然就違背宗鏡二字,你就不懂古人、祖師跟你講宗鏡是什麼意思。
既然要跟行者講的宗鏡,告訴你達本的法門,告訴你你現在當下的業力呈現,你就要在如是業力當前,就路還家。怎麼樣就路還家?就不同一般過去的凡夫,或者是外道,或者是二乘之人,就路還家就是因為這是業力,所以要改變業力,我要走出這種業力。你想要改變業力,也是業力所起的改變的方法,那你改變的方法也是從這個業力之中所生,其實業運,運氣跟業中的力量還是一樣。佛門中的改變,不是隨你現在的種種妄想妄執妄認,還在上面多增種種造作叫改變。佛門中的改變已經告訴你,你要認得你的本來面目。
為什麼認得你的本來面目?因為你現在會沉淪,都是因為背覺所起的種種妄想,種種造作。你將來要從沉淪之中,在流轉當下能夠跳脫出來,但要從當前的業力之中你要念念之間至誠懇切,你要發出那種願心,發出那種勇氣,告訴自己其實就在這麼強烈的業感當前,他的本體就是你的大覺心體。你只要願意向大覺心體去認,現前的種種業境幻影自然消歇。當他消歇之時,不是說從此以後就像一般人解釋一樣一切都無,消歇之時你就會知道他為什麼會現出這麼樣的境界,原來就是覺體隨緣法爾如是。
鏡子現鏡色時,鏡子從來非色。鏡子從來非色,鏡子跟鏡色從來其實就在那一點上,但是鏡子現鏡色,明明在那一點上,可是會讓你感覺到整個鏡子託起的就是鏡色。你看到鏡色之時,就看不到鏡子。看到鏡色之時,就看不到鏡子,因為你找不到鏡子在哪裡了。其實這就是什麼?這就是鏡性的清明。過去跟你講說你找不到鏡子,你認為好像叫迷失了吧?將來你會知道,原來找不到鏡子,整個舉體,鏡體舉體都成色,這就是鏡明性,鏡子的明性就是如此。
鏡子若是照色之時,還有一個鏡子在那裡,還有一個色,那是二法,就亂了。鏡子為什麼會舉體作色?因為鏡子跟鏡色就在那一點上,根本就是一體,就是一如,當然舉體。說舉體就是告訴你,你要永遠不要只認鏡色,所以方便說舉體。其實舉體都是多餘,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體,幹嘛說舉體?正在舉體作色之時,你就仿佛好像就到了色的最末梢,就剛講的胎、卵、濕、化,感覺到最色的最末梢,就是隨種種現前鏡色的緣起,種種因緣,呈現種種鏡色中的因緣境界,那種境界,那種感覺就是什麼?就是谷響言音。因為每一個鏡色之中都是夾著他現前的業感變化而問的,那不都是谷響業因嗎?他傳達的都是谷響業因,都是一個一個差別業力之中的呈現,一個一個差別業力之中的強烈。
強烈又何妨?不能現強烈還是鏡色嗎?還是鏡子嗎?每一個呈現時,你就在這感受之中似乎就整個鏡體就舉體就現出差別的種種鏡色的種種氣氛境界,那叫做論四生妍醜。是好是壞,你不就在上面論嗎?在這邊呈現就是論。論,用在這裡講,用在你心性中講,論不單只是講談論,而是論就是告訴你現在沉淪在其中,從裡面所作的一切心中的認為認知。你就是在上面論四生妍醜!
事實上鏡體到了最末梢,其實都是什麼?你要怎麼樣走出鏡色這麼樣強烈的差別?明白鏡子就好了,誰讓你走出來?有東西可以走嗎?有東西可以走,就是二法。有東西可以走,鏡子跟鏡色過去根本就沒有關係。就不怕有任何煩惱,也不怕有任何境界,就怕你不知道是覺心。在這一點上就知道古人講的宗鏡是什麼意思?就是念念達本為宗。
昨天有小菩薩問我:「什麼叫達本?」我也跟他講:也只有中國這些老祖先,儒家啦,老莊思想啦,一直到中國佛教,佛教到了中國以後。當然大乘佛法在印度也是講根本本來的自性,但是誰在哪裡開始真正闡明如是達本?是中國佛教,真正發揚光大。因為中國人,中國我們老祖先的心性裡面,流淌的就是念念之間就在達本的智慧之中,為自身建立所有一切中華文化。
什麼叫達本?達本我們不要講得太抽象,達本另外講到一個世間的作用,就是念念可以成就自心,那就是達本。譬如說你看到大山,不要講大山。你看到一個聖賢,看到一個善人,當你看到時,心中起成心裡面的這種好樂,起成的這種景仰,景仰跟好樂其實他就是什麼?他就是一種啟發唉!當你對他有景仰時,表示你心裡面已經對他立了一個目標,那個目標就是本,就是人有所本。本什麼而來,人有所本。這個本,跟達本,跟佛門講的自本來面目那個本相同,只不過一個是出世;一個在世間。在世間的本就是告訴你,當你立一個目標時,就心中必定有本。所以你在聖人面前一瞻一禮,你看到是一瞻一禮,他念念之間潛移默化的將來就能夠轉凡入聖,他能夠成就你現在所瞻禮,所有一切聖賢的一切功德。
你或許頂禮的是孔子,雖然孔子姓孔,但你頂禮孔子的種種過去聖人的種種智慧跟性德,你將來成就也是能夠聖人的智慧跟功德的,你雖然不叫孔,但可以叫孟聖人,可以叫孫聖人,姓氏雖有不同,聖人法中絕對是一。
什麼叫不達本?同樣的一個地方,你看到神明,一瞻一禮,永遠他就是他,你就是你。你瞻禮他,你永遠變得更委屈,更柔弱,只能等著他依賴,這叫做不達本。你成就不了你心中的嚮往,你成就不了你心中的目標,只能阻礙你,那就不叫達本。中國人講的信仰,信仰兩個字,中國人講得最直接了,信必能進,有信一定能進取,仰而能止。你心裡面所崇尚的,所敬仰的,將來你會發現,我所謂的敬仰,不是虛狂的敬仰,是真正發心敬仰的,你將來心性就能夠跟他合二為一,就能夠成就,叫止,叫仰而能止。這是什麼?這是你覺心之中,本來眾生心性中的必然,是根本你覺心之中一定有的作用,這叫性用,自性的性,就是如此。
什麼叫迷信?明明有信的相,就好像你信有國王,信有神明,一瞻一禮之中,雖然有信的相,卻啟不了「信必能進,仰而能止」的作用,你只能在瞻禮之後反而越覺得卑屈,越覺得委屈,只能起無盡的等待,無盡的期待,無盡的仰賴,就失去了性中應該有的作用跟性用,那叫迷信,就是迷信。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放眼望去,除了我們華人的東西是真正達本,其他,這不是說真正罵人,西方所有的一切我們所謂的信仰,哪一個是達本的?越信,你感覺到很快樂,為什麼他們信那些教,好像每個都很快樂呢?因為他們叫做委屈心中依他而起,依他所起的那種心境,會自己把自己塑造得好像跟過去真的不同,但是這種不同絕對將來會失去的,絕對不是真實的。唯有修行,修行人是因為他要面對自己,放下,所以今天雖然向聖幹什麼,但是都知道自己要啟發的,所以剛開始之時,就完全不是依他的依賴,以為的當下,願意好像自己故意去塑造自己的改變變化,反而要面對自己煩惱時,所以你會看到真正出家人,有的時候好像煩惱特別多。
煩惱多不是出家人多喔,這裡面要解釋對喔,出家以後看到煩惱多,是誰煩惱多,你知道嗎?是過去在家習氣煩惱多,今天出家因為心還不熟,在家習氣一直衝擊他,他現在出家的力量還不夠,還沒有辦法真正對治他,所以老是隨著過去在家習氣,被他打擊。所以你要認清楚喔,出家讓你看到煩惱多的,因為在家習氣太深。所以你們還敢在家太久嗎?在家太久了,將來想要出家都很難出,想要克制都很難克制。這叫達本。
既然達本,任何聲音告訴你,你現在的沉淪在哪裡?他不是只是告訴你幫你唱悲調,讓你覺得難過,不是如此。讓你覺得難過是一般外道,佛門之中講的是什麼?講的是佛法,佛法就是以覺印覺法門。以覺印覺法門,怎麼會只是讓你難過,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卑微,覺得自己可憐?既然叫以覺印覺,他早就跟你講,為你樹立一個將來成佛的願望,那個叫成聖成賢的願意。因為有成聖成賢的信仰,叫達本。再跟你說現在你的境界,你從你現在的境界,那不是只是讓你委屈自己,覺得可憐,而是你在這上面應該當下就懂得反省,跟起成向進之心,起成慚愧,馬上作用就是念念懂得精進的那種力量,那跟你說的,那叫宗鏡。住法理,更堅決達本的作用,叫宗鏡錄。
而且聖人教你的解脫之道,念念跟你傳法意義,已經告訴你念念就在覺心下面去體會。覺心下面體會,怎麼樣體會?就是古德講的,行履的履,履逆而自順。碰到違逆,逆境的時候,你行持在逆境之中,要自順。聽起來很簡單,自順,怎麼自順?你最初修行的時候,因地心中就要發自順的因。就類似我們常常聽過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自淨其意怎麼自淨?就捏著心,你要改過來,要發現:那個業力跟思想,就一直在抗衡我一直改不過來。你那個叫自淨嗎?那叫自盡,那不叫自淨。
自淨其意,不是說再造作一個什麼自己在那邊清淨,而是告訴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後面還有一句話叫是諸佛教。什麼叫是諸佛教?你永遠要站在大覺心體上的所有一切道理去教授。大覺心體上的道理是什麼道理?諸惡莫作,是因為你再看到一切過去的惡習之時,你都知道過去為什麼有這麼多惡習?因為背覺故,所以才起成造作。今天任何念頭起來的時候,我不是在這上面降伏,也不是在這上面壓制,而是我念念之間已經知道其實知道這些惡念的是覺,我念念在這惡念之中要慚愧、反觀什麼是覺?我根本不隨順他。因為不隨順他時,會發現這種行為也不是壓制他,也不是隨他流轉。既不壓制他,也不隨他流轉,就是大乘佛法中講的不即不離。但你不壓制他,也不隨他流轉,也是念念參你的覺心在哪裡?
眾善奉行是什麼?就在覺心之中,你看到惡,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吧?你看到該什麼行為,你要知道覺心既然叫做覺,什麼樣的境界現前,你就應該有什麼樣的清淨守持。你為什麼突然有如是的反省跟智慧?是因為你念念在覺心上作觀。你的念念在覺心上作觀,還有一念就是念念在向聖上作觀,你心中有一個目標,所以叫做是諸佛教。
念念在向聖上作觀時,你哪怕是碰到種種善惡境界,當下心中就知道我是應該什麼行為?我是應該怎麼對治?是什麼樣的法我該做,是什麼樣的法不該做?絕對不會迴避,絕對不會有這種聲音說:「我不知道,我不敢面對。」絕對不會有這種聲音。因為那是什麼?那個就是我們古人講的:良知良能。叫眾善奉行。
明白如是觀時,那叫自淨其意。為什麼叫自淨其意?這中間沒有任何造作,因為你明白覺體,他就能夠如此。你不明白覺體,刻意一直不斷地約束自己鞭策,那都叫外道,那都叫違逆。誰叫你一直不斷地約束自己鞭策?要直下不斷地習慣在覺體上面體會,叫做是諸佛教。
不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假如用我們解釋,自淨其義就是我們要好好去學,好好改變,幹嘛是諸佛教呢?那一切我們認為的宗教不都講這些嗎?那也可以是諸基督教,是諸什麼教,幹嘛一定要是諸佛教呢?最主要在自淨其意,跟後面告訴你的根本是諸佛教。
明白時,叫做履逆而自順。自順表示什麼?你當初因地心中修行時就用如是自順的心中修行,因中若不是有這種自淨其意,自順的發心,你將來還是在造作上面,就是像過去經典中講的你不過是在伏草,壓草而已。暫時以你的能力草不再生長,可將來一定還會什麼?還會再從縫隙中鑽出來,那都不是究竟。所以你才能夠處剛而自柔。
覺得剛強,為什麼自柔?自柔的自就是裡面沒有半點造作叫做自柔。任何剛強的念頭起來時,你要是明白是覺體的話,要是念念都在覺體上參,我所謂的明白不是你完全明白,你肯於最初給一個聲音,其實覺得剛強都是覺啊!你只要把這個聲音提起來,你現在的剛強就已經勢力小一點了。
或許我們現在剛做,你會覺得不可能消,事實上只要懂得一點心理學,都知道一定能消。只要知道說其實任何感覺都是覺啊,眼前過去你指任何感覺那種強烈的勢力,過去習氣太強,剛開始提起這個聲音好像沒有改變,你認為沒有改變,事實上這種成份已經少了一點。你一有這聲音,正確的聲音,那強烈的成份已經減弱。只是我們自己是凡夫,自己不能知不能覺而已。等到你念念之間把這聲音常常習慣在心中起成回響,起成回響以後他就一定有個作用,他就起成任何念頭現前,他似乎在後面就有一個覺照,照明於他,就類似我剛剛講的良知現前。
過去我們是惡心人的時候,會發現念頭一來,就控制不了就沖動了。後來有一念慚愧懺悔,光那一念慚愧懺悔,就心裡面有一點慚愧,慚愧就心裡面有一點良知,良知之時,惡習還在。什麼叫惡習?惡習有多可怕?惡習就是你過去的習氣,念頭起來的時候,就佔據你所有的思惟,佔據你所有現在的感覺,叫做惡習。過去在這麼強烈的時候,叫你向善,你一定會說:「不可能,我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麼委屈,我就是這樣的氣氛,我怎麼跳得出來?因為完全就是這氣氛,我怎麼跳得出來呢?」
可是當你有一點慚愧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還是完全就是這氣氛嗎?他過去還是一樣這麼濃,還是佔據你整個的思想,整個現在的感受啊!可是你卻在這整個的感受之中,居然還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不可以這樣做。」你以為你真的是那個整個嗎?因為你的覺心從來非一切法,所以你覺得有整個時,你根本潛在意識有個覺心他也不是整個,怎會是整個呢?是你自己抓著整個以為是整個,整個就被他整了,但他也不是是整個。
但要有一點聲音把他喚起來之時,自然在你心中就有空間,就能面對。當你知道「我不應該再這樣做」時,這聲音就算再不強,你似乎就有一個覺知已經在看著現在的種種你過去認為的那勢力那麼強的過去惡念。當你能看著他時,那勢力你認為是這麼強,其實已經消解很多了,你只是不認而已,因為習慣認那麼強。你覺強還是覺,覺也非種種強。你覺強覺弱,覺可以覺強;覺也可以覺弱,那覺是強是弱?當下就明白覺非強非弱,只是隨緣現強現弱。為什麼老是現強現弱之時,你忘記一定有覺才能覺強覺弱?你要認覺,不要老是捉著強、弱而甘心背覺。
師父過去講這個法,你們可能找不到如何下手,這個下手是常常把這聲音放在心中。常常放在心中,再大的惡習現前,突然有個慚愧的音聲起來,那已經叫做傳響。傳響就是音,善用音聲作佛事,開發就不是過去的覺照,那叫作佛事。不管怎麼作,你一定要作什麼?你一定要端居絕學,要永遠端居在絕學,深履無為。
端居絕學,深履無為,就是告訴你懂得什麼叫做自淨二字,懂得什麼叫自順自柔。自就是沒有造作,你要如何達成沒有造作?現在開始從因地心中,念念迴光之時,就是在覺心上參。因為你就知道,只要明白覺心,覺心不是造作,我是念念從覺心之中的種種體會,所以現在的感受他自銷。我只要提起覺心,感受自銷,所以我不是在感受之中壓制,也不是在感受之中改變。我是在達本,他自變,叫自順,要發這個心。發這個心,你這一生所有的一切行為,所以最後這點歲壽,你不能夠再今生在學佛時,在面對自己最後生命時,你所有的行為,用的精神,用的發心都將成將來的徒勞,不是可憐嗎?一定要用對聲音!就在最後這幾十年中,你要用對聲音啊!你要絕對相信什麼叫做法?心熟就是法,你心熟就用得到他。
你為什麼一直覺得「我不行,我不會!」這個譬喻已經跟你講了好多次:「師父,我不行,我不能。師父,真的聽不懂!」你就是一直在這地方太熟了,你知道嗎?這個熟的東西你放一放不行嗎?你就是因為熟,所以老是覺得「我不會」。同樣道理,明白心熟就是,你現在不會,熟就會,所以心裡就有信心,有激勵:「熟,我就會!」如何熟?常常提起來。提起來的意思就是把他提起來,能提得起來就熟。菩提菩提都還有個提,提得起來,自然就熟。
要是不能這樣子深履無為,後面講的入眾妙之玄門,什麼叫眾妙?妙,妙在什麼時候?妙在你真正明白是覺時,你突然發現只要明白是覺,現前雖然好像就從此以後跟過去的感覺中的業力慢慢慢慢就能夠跳出,而且從此以後跟他截流,再也不是種種惡業,這是其一。將來明白是覺時,他不只是截過去的惡業,還可以回頭反觀惡業的緣由。因為只要說是覺,就不像一般人說的好像只是迴避,迴避之中你再也不敢面對。知道是覺,你不必迴避,也不必面對,只要知道是覺,將來自然而然就能夠照了一切法中是善是惡,一切本末因緣。一,他不隨他流轉;二,他而且能深入。而且這種深入又不隨他流轉,不流轉又能深入,才是眾妙之玄門。你在這裡出入,出入為門。這裡面一點造作都沒有,只要認覺,他就是這樣,叫自淨。清淨的淨,自淨。所以叫遊一實之境界。遊一實,實在的實,一實法,一實之境。
既然叫遊一實之境界,剛才講的用穀響言音。論四生妍醜。相現如是相中是眾生流轉的惡業,就在如是相中不就是讓你當下熟悉一實之境的當前下手的方便嗎?只要明白誰覺誰現,現在的所覺所現再也不能夠成就讓你流轉的勢力。就如同鏡色現前,你只要明白任何鏡色,不管他再怎樣強烈,再怎樣誘惑,只要知道是誰覺誰現?只要知道誰覺誰現,目的就是要讓你知道達本,知道是鏡體。只要明白誰覺誰現,現在的所覺所現就不會迷惑你。
所以你一定要離開鏡色嗎?不用離開鏡色。離開鏡色,還有鏡子嗎?那你以為離開現在種種眾生差別業力的感覺,再找一個覺心嗎?那覺心不能入差別還叫覺嗎?覺心一定能入差別才叫覺,覺才能夠叫做多采多姿,才能夠叫做大圓滿覺。覺心沒有差別叫什麼覺?在大跟小一模一樣,在黑跟白一模一樣,黑白不分、大小不分,哪還什麼感覺?就沒感覺啦。覺心一定現前都是差別,就是如此。
眼前我們看的一切感覺根本不必迴避,是好是壞,是逆是順,是身體的種種精合還是違逆,都是感覺。甚至於將來修行時,打坐之時,任你盤起腿子來一切感受,是癢是痛,是什麼樣的感覺,你都要知道是感覺就好了。都要知道是覺,你自然就不受群邪。你要用覺心面對。
什麼叫知道是覺?因為感覺現前,不是說感覺現前後面還有一個感覺,不是,你要知道整個感覺其實就是覺。只要提起這個聲音,你慢慢就能相信再也不是感覺的力量,就叫做修。那不是感覺的力量,你當初認這覺時,又不是離開感覺,另外再舉一個覺的,所以當不是這個力量時,你這覺中他還起成能夠深入,叫做倒駕慈航。還能深入感覺,叫回入娑婆。那時候深入感覺是一點負擔都沒有,而是明白。鏡子正在照色最明白處,也就是差別的這種境界最強烈時,鏡子一點負擔都沒有,他就是這樣現的,現強現弱都是這樣子現的,覺心也是如此。
不要說將來成佛,你就算有一點的世間四禪八定,都能夠知道世間最初的感受現前,你已經淡薄了。淡薄什麼意思?淡薄不是沒有感覺,是你知道他,但你已經不是他。就類似於講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反過來說,「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時,你更明白感覺,那叫旁觀者清。旁觀是什麼意思?你不是隨他沉淪,反而更清楚。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就是一心,從來不是二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明白時,就看到心境之中,前面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就在這一些六道之中的報相,再來就是以妄想心鏡,什麼叫妄想?就從你覺心兌映之時,隨緣兌映之時,就是妄想心鏡。我常常講,妄字,中國字寫得多好,亡,下面是個女。亡,不是說沒有,寂滅,滅掉了,亡是什麼亡?亡應該怎麼解釋?流亡。覺心隨緣之時,你就向外流亡。流亡在哪裡?女者,叫陰覆,一直流亡在陰覆上,就起妄覺,亡女。女字就具足如是相,講到負面的現相上就是陰覆,講到正面的現相就是女中的含潤,懷抱,就是種種種種孕生。但是要看錯孕生之時,孕生是負面;你看對了孕生之時,就是佛母。一切願力,剛開始要結這願力之時,你心中一定要有個女德,那女德之中念念幫你潤生願力。不管說現在現的男人的身體,將來在性中作用之時,那女德還也是在心底深處幫你滋潤,幫你滋生。
所以,你發了大願,誰是地藏菩薩前身?婆羅門女。不是哪個人叫婆羅門女,是你自心有一個梵行女。婆羅門叫梵行。梵就是清淨行,你最初清淨行中,心中一定有個滋生潤生的女德,在為你成就。你任何的大願,將來能顯出大丈夫的氣概,都沒有離開這一念最初的潤生,所以第一卷就告訴你婆羅門女救慈親。救什麼慈親?你心中但要如是心中的這種女德的種子,他從此幫你的肉骨凡胎,從此打破你過去凡胎的種種母體,他解脫你過去凡胎的種種過去親緣的潤生的母體因緣,讓你能夠起出母體因緣,就已經是天上的淨德,就不是世間的種種造作,那叫做度母。
有的人認為說:「為什麼不度父?」那是性中講的,誰跟你講要度父?度母,就是從此以後你過去凡情的那些肉骨凡胎的意識,整體脫換,那叫度母。而且經文中,你們都有讀過《地藏經》,經文中講父親叫什麼?尸羅善現。母親叫什麼?叫悅帝利。為什麼只度悅帝利,不度尸羅善現?自性之中的父親一定什麼?父就是你現在心中根本交付你性命,因為我們有這性命,也有這姓氏,所以姓氏跟性命其實是有關聯的,交付給你自性之中應該有的家業,這叫父德。那父德,就算在世間,他也叫什麼?叫尸羅善現。
尸羅是什麼意思?戒!尸羅波羅蜜,就是戒行。什麼叫戒?就是根本心中的律動如是現前的,所以叫交付家業。哪怕是墮在世間,也是隨著覺心的路,隨緣的律動,好像就有託付的,叫尸羅善現。但是一看到尸羅善現之時呢?尸羅善現現前處,一定有個女德隨他,那女德是什麼?叫悅帝利。
什麼叫悅帝利?你在善現之中,就有一個陰相,一個女相,既然叫善現,就抓著現在的善現,悅字有個心,忄旁邊一個兌現的兌,一直在這邊抓取兌現。帝利呢?就是分割,割截。國主叫剎帝利,帝利就叫做割截。
明明是善現,這邊就幫你割截。你會發現,不管你是男人女人,心中就有這種子。本來有一念心就是覺心善現,但一善現時,就有一個女相幫你在那邊捉取、分割、截取,一直在那邊不斷地攀緣,跟你的善現同樣在一起的,他也不是你的子女,就是什麼?就是一夫妻之相,連體之相。
要真講到密宗,講到心性,唐密,我說的密宗是唐密。藏密當然也是唐密過去的,蓮花生大師也是真正佛教密教中講的精華,但不是現在後面這些東西,後面就把這個女相女德完全變成世間人我的慾望追逐。
我跟大家講過伏羲女媧,講到祖先,也是一男一女,交尾而生。現在人不懂,說:「你幹嘛?中華民族怎麼老是把自己老祖先講成這種德性?」你根本不懂,好不好?那個老祖先不是遠古老祖先,遠古也沒有離開你現在這一念。你會發現你念頭之中伏羲女媧這祖先就在其間每一個心底深處,要是沒有伏羲女媧祖先這祖德,你根本起成不了現在的種種萬念,種種行為。
伏羲叫大照,太昊,就是大照。女媧開始,念念就能夠成就一切感受,叫補天。天叫一大,可以為你成就安布一切種種天德,流出種種作用。她拿什麼東西補天?五色石。五色石就是什麼?就是現在種種五行,種種作用,五方五法,都在這其間。要明白這一些法,這一些五法,五字的所有一切法石,你才明白原來你那一個心性之中那個天德的天性。
天叫什麼?一大為天。為什麼叫一大?你任何的感覺現前時,雖然隨著感覺之中有種種差別,是好是壞是差別,但不要忘記,你覺好覺壞的永遠是一。就從這一中,能現一切法叫一大,那就是最初的天德流潤,忘記這一大,叫氾濫。你要明白五色,明白這些萬法、五法,就能夠把天穩住,叫補天。就是把你的天德穩住,就是一大穩住。
他們不是交尾嘛,為什麼?因為就是根本心性之中的太昊,當下就是補天的作用。補天的作用就是太昊的作用,所以是一母所生。為什麼是一母所生?就是一個覺體所生。又講兄妹為姻,所以人家想說:「奇怪!中國人講兄妹為姻,我們都是近親唉?我們應該都很傻。」胡說八道,你的念頭就是兄妹為姻,每個念頭起處就是兄妹為姻,因為他根本就是一心所起。
要能明白心性之中的陰陽二性,陰陽二諦,你才能夠感受到知道現在的念頭是怎麼樣呈現的。越明白時,你才能夠越什麼?越不會在現在的念頭之中,因為不明白心性之中的陰陽的作用,你違背如是陰陽的倫常,就會從此起成壞法,起成混濫。當你要明白之時,要向心性之中如是陰陽二德去認,自然就符合規矩,所以伏羲舉矩,女媧舉規。那畫像上不是有矩有矩嗎?要明白這個像,跟真正唐密,講到毘那夜迦雙身有什麼不同?他是告訴你見像要明心的。後來要刻意把他造作成世間那些貪染,以為把他當成大法,拿如是大法的名字其實就是誘惑自己,你一直不斷想要糟蹋別人,佔別人便宜,放縱自己,怎麼叫大呢?你要明白心性的時候,就根本沒有一點希求想要在世間行為。你越明白心性,就越想要在世間行為,就越覺得淡薄,這就是如此啊。
密教講到心性中,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的,不是一般人能夠用世間語言去解釋出來的,那叫密。既然不是一般人,你怎麼拿一般語言在那邊胡說八道呢?密教大教之中就有如是相,講到《地藏經》中,講到婆羅門女,講到尸羅善現,講到悅帝利,講到度母,你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嗎?為什麼講到他是地藏菩薩前身?到了婆羅門女,是最初前身,看到天德。到了光目女,表示一切法中明明白白,朗朗照現,叫做光目女。光目女還是陰,為什麼是陰?因為他還是你心中、願力之中的醞釀,所以都屬陰,叫做光目女。你心裡面要有光目女時,你的母體,再投胎變化就不是天人的福德,再現前就是出超三世的菩薩。這母體就是一步一步救度的,不是嗎?這母體不是一天到晚就是,你為什麼老是走脫不出現在你以為的凡情意識?因為就在你心底深處,你那凡情,那母體未救,母體未脫,那叫悅帝利。不是地藏菩薩的母親叫悅帝利,我們人人心性中都有一個母親叫悅帝利。
你明白就知道經文之中從來沒跟你講什麼故事唉!任何經文看起來都在講故事,當你要是真正用心時,一篇經文的故事裡面會發現你心中的圖騰就在如此,所以古人祖師讀經以後,心裡面真正慢慢通達時,可以把每個經文叫做變相,叫做變相圖。什麼叫變相?不是把他畫成圖叫變相。拿著經文,在當下體會的時候就能夠辨相,知道現在的相是什麼,拿現在的相去解釋經文,他能夠體會心中就有如是相。你有這種變相的能力,將來才能夠看到過去為什麼古德能夠留下什麼經文的變相圖,畫出什麼世界世間,你不要以為他只是畫出世間莊嚴,你還看不懂唉!你看得懂的時候,他那個世界莊嚴裡,每一個莊嚴,每一個角落上都是心,都是你應該具足什麼心法心態跟德行,就是如此。
當你再看心境,再往下走,就是什麼?以妄想心鏡,現三有形儀。妄想心鏡就是對應當前,隨緣對應當前,現三有形儀,因為你永遠跳不出三有。三有是哪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無色界,色界欲界。你為什麼跳不出?覺心隨緣之時,一定還有一個最初的德性是什麼?我常常講的,鏡子照色之時,你都能夠體會鏡子非色,鏡子非種種色。但是我現在講鏡子非種種色時,已經不是在鏡子的根本本來面目上說非,鏡子的本來面目根本不必說非,在鏡子的本來面目上說種種色幹,不是多餘嗎?為什麼說他非色?是因為他一定要到色,所以一定要知道非色。
覺心一定能夠現覺,覺心在最初現覺的時候,一定有個相叫什麼?空生大覺中。你突然覺得有空,現前的是虛空,所以一切造世間一定先有虛空起,然後大氣成就,然後開始任何中國西方的哲學家,只要有一點世間稍微的智慧禪定都能知道器世間成就的時候,先虛空,然後大氣,大氣完了以後開始就是水奔騰。水就是什麼?識陰流注。意識的識。我們叫意識,你們叫识,意識流注,氾濫開始,那是流注,大水奔騰。所以一定有個無色。
覺心隨緣現的時候,一定有一個無色,你會明白非色。明白非色,不就是無色?但非色現前就是什麼?就是要照色之時,所以下面一定是色有。然後只是現色嗎?不是嘛,就像鏡子一樣,鏡子只是現色嗎?不是。現出色來的時候,你是在每一個色上有他的境界,有他的氣氛,有他的情景,那叫欲,欲有,那勢力就是欲。欲不是只是跟他的染造而已,他當時能夠渲染也叫欲。他有他的所求,有他的所圖,有他的表現,也叫欲。那叫欲,叫欲有。
覺心現前就這三有,但可憐的是我們現在只墮欲有。為什麼只墮欲有?因為每一個起心動念裡面,你都是抓著感情感覺,不都是欲有嗎?我覺得如何,我覺得情境怎麼樣,你不習慣在欲有嗎?因為你習慣在欲有,連你自己心中所起的任何念頭你都體會不出那色有的清淨,其實現出感覺只是色有,感覺只是呈現在眼前,你只要明白之時,就不是只是隨感受流轉的勢力。你可以明白於色,可以明白於那種情境,明白情境,那情境只是色,但是忘記他只是色時,就變成情境有另外一個區塊,那就是一種渲染,一種勢力,那都是欲。

阿彌陀佛!

「補充教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千變萬化。而未離真際。與三世佛一時成道。共十類生同日涅槃。擊法鼓於魔宮。震法雷於邪域。履逆而自順。處剛而自柔。臨高而不危。在滿而不溢。可謂端居絕學之地。深履無為之源。入眾妙之玄門。遊一實之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1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