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14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4-6-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4-16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十四年抗战中,有太多感人的事迹,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中国的战时教育,它的风采与气象,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中学、小学、女中的建筑最先被炮火吞没,南开大学成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第一所被炸毁的中国大学。
教育是民族复兴之本,如果中国的教育能在火光血海中重生,中国也必将重生。
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誓死保留文化血脉,在长沙和西安两地成立战时临时大学。
其中南开与北大、清华一起,组织长沙临时大学,最终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而西安临时大学后来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历时八年之久,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为艰苦的战时高校迁移由此开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文化长征。
仅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就有六十九所高校内迁。
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各大高校在院系规模、师生人数、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到一九四五年,高校数量增加,学生人数比战前增加了一倍。
这么多的师生是怎样生活的?一分钱的老豆腐,一分钱的米饭、咸菜,汉中老百姓编织一分钱两双的草鞋。
土坯房、泥巴地的校舍,没有课桌,只有单侧扶手的课椅。最后,穷得连铁皮屋顶的也要卖掉,换作茅草屋顶的教室、宿舍。
面对敌军的轰炸,每天跑防空洞之后,该读书的读书、该上课的上课,一天教学都没有耽误。
拮据的生活所逼,出现了以篆刻贴补生计的著名学者,卖炸麻花维持开销的教授夫人,与猪牛马为邻、摘破棉花做灯芯、埋头苦心钻研的教授……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无数的读书人与学子不消极、不狼狈,从容有度,不畏环境艰苦,这种毅然决然维护中华文脉的浩然正气,可谓贯日月、立天地。
仅就西南联大,这所战时只存在八年十一个月的大学,就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百七十三位两院院士。
战时内迁的中国各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振兴民族的中坚力量。
这也让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关联、休戚与共,育才强国、兴学安邦。
抗战时,不仅高校在努力,许多中学也想尽一切办法保存文化火种。无锡沦陷,辅仁中学被逼停学,后来得以在上海复课。
据记载,抗战时期的辅仁中学共毕业八届高中学生,当时中国几位优秀的实业家、营养学家、水力学家,都是这一时期校友中的代表。
东北中山中学,三千里大迁徙,进入四川复课。
一些老师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无论怎样艰苦,始终秉持保护和培植东北爱国力量的初心。
当时有一位生物老师,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
老师说:「上!」老师就用粉笔在自己大衣上画图演示,说:「黑板就在我的胸前。」
学生们也倍加珍惜读书的宝贵机会,复课三个月的成绩远胜平时三年的收获。
我们这次谈话的题目,「吾人何幸而生此时代」,就取材于抗战时东北中山中学老师出的作文题目,「吾何幸而生于中国」。
六十年后,这位老师的学生在洛杉矶写回忆录时无限感叹道,「老师所用的『何幸』两个字使我深思不已。老师是以十分坚定和自信的心态来预示的,这里没有半点凄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