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167|回复: 0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释“三心”与“五种正行”(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注解:又向一切往生行者告白:现在我再为你们说一个比喻,来守护信心,以防止外道邪见异见的妨碍、责难。是什么比喻呢?比如有人想要向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半途之中,忽然见到两条河,一条是火河,位处南边,还有一条是水河,位处北边。两条河都各有一百步宽,河水深不见底,南北方向都看不到边际。在水火二河的正中间,有一条白道,约四五寸宽。这条白道由东岸至西岸,也有一百步那么长。水河的波浪常常漫过浸湿这条白道,火河的烈焰也常常焚烧这条白道。水火交相,不断地吞噬白道,没有片刻的休息。此人既然已经来到空旷僻远之处,更不见人迹和鸟兽。却有很多的贼人、恶兽,见此人独自一人,都争着想来杀害他。此人怕自己性命不保,直接向西奔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于是自己就想:“此河南北两个方向不见边际,中间现出一条白道,极为狭小。东西两岸距离虽然很近,但如何能通过呢?看来今日必死无疑。”正想原路返回时,只见群贼与恶兽渐渐地逼近他。正当他想要从南边或北边逃走时,一些恶兽毒虫,也竞相来围攻他。正想要向西沿着白道走过去,又害怕掉进水火二河之中。当时此人内心惊惶恐怖,难以言表。当时他心想:“我今日往回走也是死,停止不前也是死,从两边逃走也是死,哪种情况都难逃一死,我宁可沿着这条白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白道,必定可以由此度过。”正当此人心中这样盘算时,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说:“仁者!只要下定决心沿着这条白道前行,一定不会遭遇死难,但如果停留不前,就会丧命。”又听到西岸上有人呼唤道:“你只管一心正念,直行过来,我能护佑你,不必畏惧堕入水火二河中罹难。”此人既然听到东岸发遣与西岸呼唤的声音,于是自己端正稳定身心,决定沿这条白道直行过去,不生丝毫怀疑退怯之心。当他刚走一、二十步时,东岸的群贼便呼唤他说:“仁者!赶快回来!这条白道险恶,绝对不能通过,(再往前行),必死无疑,我们对你并没有任何恶心。”此人虽然听到呼唤声,也不回头,一心直进向前,系念着白道往前走,须臾间就到达西岸,永远脱离种种厄难,与西岸上的善友们相见,欢庆喜悦不已。这是讲述这个比喻。接下来显示比喻的内涵:所谓“东岸”,是用来比喻此娑婆火宅;所谓“西岸”,是用来比喻西方极乐宝国;所谓“群贼恶兽假装亲善”,是用来比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和四大;所谓“无人空迥泽”,是比喻众生经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所谓“水火二河”,是比喻众生的贪爱如水,瞋憎如火;所谓“中间白道四五寸者”,是比喻在众生无边贪瞋烦恼中,能生起清净愿往生净土的心。由于众生贪瞋烦恼极为强盛,所以用水火来作比喻;由于众生善心微薄,因此以(四五寸宽的)白道为喻。又水河的波浪常常漫湿白道,是比喻众生常生爱欲心,能染污善心;又火焰常常焚烧白道,是比喻众生的瞋恚嫌恶之心,能烧毁功德法财;所谓“人行道上直向西者”,是比喻回向一切所修行业,直接求生西方净土;所谓“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是比喻释迦牟尼佛已灭度,后人不得见佛,但仍有释迦佛的遗教存留,可以遵循,即以声音为喻;所谓“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是比喻别解、别行、恶见之人等妄说种种见解,接连迷惑扰乱,以及自己造下罪业退失往生的信愿;所谓“西岸上有人呼唤者”,是比喻阿弥陀佛的本愿意;所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是比喻众生久沉生死苦海,旷劫轮回不休,迷惑颠倒,作茧自缚,无法解脱,仰蒙释迦本师发遣,指归西方,又仰凭阿弥陀佛悲心召唤。如今信受随顺两土世尊的心意,不顾水火二河的危险,念念不忘失求生净土,乘着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命终之后,得生净土,与阿弥陀佛相见,那是多么庆幸、欢喜啊。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注解: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身口意三业所修,无论昼夜,什么时间,心中常常作这样的理解,常常这样去想,因此称为“回向发愿心”。又所谓“回向“,即往生净土以后,还要生起大悲心,回入生死流中(乘愿再来),教化众生。这也称为“回向”。“三心”既然具足,所修的净业行法没有不能成办的。愿行既然已经成办,若还不能往生净土,决定没有这样的道理。又此三心也通摄定散二善的义理(三心贯通于定散二善一切行法,少一心则不得往生)。应知。
--随佛愿浅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1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