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8|回复: 6

[心得体会] 金刚经解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


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


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


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


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


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


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


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


非法。’”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


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


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


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


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


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


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


去,故名如来。”


----------------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意:依文解意。


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可以这样讲,可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可度。


因为一切众生本就具足,所谓的度,实为法,让众生自度的方法。


给了可以得度的方法,得度了吗?其实没有,只是在度的阶段,方法还需想得度者,具体的依法去做去行,才会得度,所以谁也度不了别人,只能自己度自己,自己不去依法作为,谁也度不了。


---------------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相者即为凡夫。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不住六尘,不住相者即为菩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个相,包含了很多,眼中所见是相,耳中所听是相,舌中所尝是相,鼻中所闻是相,身中所触是相,意中所想是相。一切所见所知都是相,这相即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见所感所知,产生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中所见之色,颜色,色因光而存,光变色变。耳中所听之声,声音因气而生,因空间震动而出。


舌中所尝之香,因物体性质不同而有差别。鼻中所闻之味,因气体性质不同而有差别。身中所触之感,因物体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气体质量不同而有差别。意中所想,因眼、耳、鼻、舌、身所见所感,而生种种我见,生思维,生思想,生想法等等。


​


色声香味触法,这其实都是相,其中最主要的相是色相,也就是眼中所见色彩斑斓的世界。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知道什么是世界的实相吗?虚空,虚无,却又包含一切的一种状态,即为世界的实相。


虚空法界,虚空顾名思义,就是什么也没有,一片虚无,加上法界,这个虚空就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意义就不同了,所以虚空法界,指的就是一种本质上虚无的,却又包含一切的一种状态,所有的世界,都包含在内。


就拿现代的电脑、手机来做参照物,电脑、手机的系统,就是所说的那即是虚无,又包含一切的一种状态,程序即是形,依形而生的即是相。


讲都这,就不得不说下道德经了,为什么说道德经呢,因为此经讲了一切的开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 一,是一种处于先天状态的混沌元气,混为光明能量,其性为阳,沌为黑暗能量,其性为阴,先天状态的混沌元气,即是先天阴阳元气结合的一种状态。先天混沌包含的属性有:阴、阳、土、木、水、金、火,这七种属性先天混沌元气都包含了,而先天混沌元气,就是一种即虚无,又包含一切的一种元气。说先天混沌元气虚无,是因为先天混沌元气无形无相,说无形无相可能有的人不理解了,那说无色无味,应该明白了吧?从现代来讲,什么是无色无味的?


手机接受发射的信号就是,信号肉眼不可见,鼻不可闻,所以说信号无色无味,虽然无色无味,但是信号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先天混沌元气也一样,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又确确实实存在。先天混沌元气,就是一 一。先天混沌元气分化之后,就是后天阴阳元气,从先天阴阳结合的一种状态分开,分为一种阳性包含五种属性的元气,一种阴性包含五种属性的元气,这就是二 二。后天阴阳元气又分化为后天五行元气,从一种阴性包含五种属性的元气分化为:阴土元气、阴木元气、阴水元气、阴金元气、阴火元气。从一种阳性五种属性的元气分化为:阳土元气、阳木元气、阳水元气、阳金元气、阳火元气。这就是三 三。天有夜晚天明之分,人有男女之别,万物也有阴阳两种属性,所以用双数表示。


生万物,也就是诞生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包含,未法世界(色欲天、小千世界),有正法世界(非想天、中千世界),正法世界(空界天、大千世界)。有正法世界处于中间位置,一边是半阳性的世界,连着全阳性的世界,一半是半阴性的世界,连着全阴性的世界。有正法世界,中间往上,阳性越来越多,直至纯阳,中间往下,阴性越来越多,直至纯阴。


我们这就处于阴性的世界,主要是由阴性的五种属性元气形成,当然也有阳性的五种属性元气,只是五种属性元气较多。


下面讲形与相,什么是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而相呢,就是根据形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物体,如黄色方块,绿色长棍,蓝色圆球等等。


还是用电脑、手机来做参照物,比如电脑、手机游戏,因为电脑、手机系统的功能,在加上程序的编辑,通过显示器,显示出动态的,可操作的游戏画面。显示器为什么会显示出不同的画面以及不同的颜色?是不是因为显示器没有固定的画面以及固定的颜色,才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画面以及不同的颜色?显示器的画面以及颜色,是怎么样在你眼中所见,生动起来的?是不是显示器以非常快的速度,前后相接显示出一系列的画面,显示器才显示出生动的游戏画面的?


程序编辑出的,就是形,显示器显示出的,就是相。形和相,都是即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系统,不同的变化,形为不可见的变化,相为可见的变化。


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一样,有部分是不可见形成,有部分是可见形成,比如气体,如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所以也没有固定的相,肉眼不可看见空气,但是呼吸时,却可以感觉到空气。在比如物体,因为物体有形,形与形之间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物体。


在比如不同属性的元气,肉眼不可看见元气,但是感悟到元气存在,吸入体内,元气入体之时,也会很明显感觉到元气存在。


世界有五大基本属性,即土、木、水、金、火,五种基本属性,又有阴阳之分,世间一切可见的物体与不可见的气体,实际上,都是不同属性元气所化,物体就是不同属性元气,转化为可见的相,因为属性不同,所以有了不同之物,如大地,如树木,如大海,如钢铁,如火焰。这是可见的。引力、空气、冷、热等等,这是不可见的。


比如游戏之中的场景,场景之中有多少不同的物体,景色,皆是相,其中的人物也是相,人物在场景之中往前快速移动,景色不断往身后到退,你说是人物在动,还是相在动。认为人物在动的,白看了。认为相在动的,才知道我讲的是什么。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明白吧?虚空法界,所有的世界都包含在虚空法界之内,虚空法界本质上,是虚无的,包含一切的一种无的状态,从无的状态之中,生出的相,在不同,在多,也都在虚空法界之内,大小都是相,远近也是都相。所以是无大也无小,无远也无近,一切都是相的变化。佛是达到无形无相境界的修者,在佛眼中,相是没有分别的,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可有也可无。所有的相,都包含在虚空法界之内,佛认为没有相,那相就是不存在的,佛认为有相,相就是存在的。所谓的来去,也只是相不同的变化而已。佛在虚空法界之内,等于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地方,如果佛化出身相的话,佛的身相不用移动,即可达到三千大千世界任何地方,因为佛移动的是世界的相,不是移动自己的身相。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就是达到那无形无相的境界,或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一切相,看见那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到时即可看见自己的佛性,或者说见到真正的自己。


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化出了有形有相的色、声、香、味、触、法,人通过六根看见感知到这六尘,就认为这色、声、香、味、触、法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所以产生了很多很多苦难,身心不得自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化出了有形有相的色、声、香、味、触、法,即梦幻泡影。从根本上明白,一切相的本质是不虚不实的,是如真如幻的,似梦非梦的存在,不以一切相影响本心,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一切法,都有一个统称,名心法。心生种种,种种生,心无种种,种种无。以心转境,以心化相。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形无相,心中没有任何形,任何相,即无为,没有任何形,任何相,就没有任何分别,所以可以以心转境,以心化相。


心无所住,就是让人处于无形无相的状态之中,也就是那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心无所住,而无所不住。
心有所住,心住在那?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中,住在梦幻泡影里,所以为凡夫。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以及菩萨呢,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心不住梦幻泡影里,却又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住在梦幻泡影里。佛没有相的分别,没有对任何相的执着,无所谓住与不住了,都是一样的。菩萨还没有成佛,所以需要积功累德,功德只能靠度化众生获得,功德积累够了,才可以成佛。菩萨去度化众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心不住梦幻泡影里,心却又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心住梦幻泡影里,但是跟凡人是不同的,菩萨明白这些都是相,没有执着妄想。这就是合光不同尘,光其实也指世界,眼中所见不同颜色的相,其实都是不同颜色的光。同光可以理解为处于同一世界之内,不同尘,这的尘就是指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菩萨没有六尘的分别与执着,所以跟凡人是不同的。




电脑、手机的系统,相当于虚无却包含一切的世界实相,程序编辑出的相当于形,显示器接受程序的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相当于相。生命的最根本,佛性,元神,真灵,真我,跟虚无却包含一切的世界实相差不多,但是拥有自我智慧意志。因为拥有自我智慧意志,所以才会被自己认为的假相所困,不得自在,为什么会被假相所困?因为有颠倒梦想执着!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形无相的才可以称之为无名,有名万物之母,万物之母,意指阴阳五行。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大道无执,运行阴阳,大道无形,演化天地。道生:一 一 、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天只有一层,道也只有一个。这都是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所化,虽然佛经道经不一样,但是很多经义是相通的,只是讲授道的方式不同,这也就是法无定法。最终核心原理一致,怎么讲授都行,目的是为了度不同心性的众生,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法,虽然法有很多,看着法与法之间不同,最终却是一样的法。




发表于 2018-8-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8-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的理解也很难得。

补充内容 (2018-8-9 13:45):
有道家的思想
发表于 2018-8-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意:依文解意。


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可以这样讲,可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可度。


因为一切众生本就具足,所谓的度,实为法,让众生自度的方法。


给了可以得度的方法,得度了吗?其实没有,只是在度的阶段,方法还需想得度者,具体的依法去做去行,才会得度,所以谁也度不了别人,只能自己度自己,自己不去依法作为,谁也度不了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兄台,别再现了好么?别再谤法了好么?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8-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自己还弄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硬解嘛,否则误导别人也不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