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2|回复: 0

[佛法知识] 佛学基础词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微信图片_20180528141819.jpg
01
三宝
佛、法、僧
02
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03
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04
十善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05
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
06
四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07
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08
四神足
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微信图片_20180528141813.jpg
09
五根
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10
五力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
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
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
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
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这诸惑。
11
七觉支
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1) 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2) 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 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 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快乐;
5) 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6)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 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12
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1)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2)诸法无我是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
3)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13
四圣谛
苦、集、灭、道
1) 苦谛:
a、生苦:初出母胎,冷风割体,烦恼业力,众苦交集;
b、老苦:颜衰色变,体力减退,举止言行,皆不如意;
c、病苦: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苦痛无安;
d、死苦:五蕴分散,神识相离,茫然自失,业境现前;
e、爱别离苦:亲族朋友,名位权利,一切爱乐,离失之时;
f、求不得苦:一切荣乐,可爱诸事,心生欲望,求之不得;
g、怨憎会苦:怨家仇人,及诸事物,相遇会见,心生不安;
h、五阴炽盛苦:身(色)心(受想行识)无常,变易炽盛。
2)集谛(无明):
a、 贪:名利财色,一切贪欲;
b、 嗔;嗔恚忿恨,嫉忌不平;
c、 痴:事理不明,迷暗愚昧。
3) 灭谛:
无明烦恼,集谛业断,我法执除,贪嗔痴尽,生死解脱,众苦云消,得寂灭境,安住涅槃。
4)道谛:即八正道
其中,四谛里又分迷界与悟界两因果。“苦”是迷界果,“集”是迷界因,“灭”是悟界果,“道”是悟界因;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
14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
1) 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2) 行:造作诸业;
3) 识:业识投胎;
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5) 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6) 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7) 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8) 爱:对境生爱欲;
9) 取:追求造作;
10) 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11) 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12)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5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16
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微信图片_20180528141809.jpg
17
三学
戒、定、慧
18
二谛
真谛、俗谛
19
三福
1)人天福:孝敬慈悲 身善 口善 意善
2)二乘福:三皈自性三宝 住持三宝 严持戒律之精神和原则
3)大乘福:发菩提心先断烦恼再度众生 / 深信念佛必定成佛 / 读诵大乘
/ 劝进行者
20
四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微信图片_20180528141804.jpg
21
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22
六和敬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23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4
十愿
礼敬诸佛 / 称赞如来 / 广修供养 /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 请佛住世 / 常随佛学 / 恒顺众生 / 普皆回向
微信图片_20180528141759.jpg
25
三资粮
信、愿、行
26
四大菩萨
27
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8
三藏
何谓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
精通三藏,并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尊称为三藏法师,如姚秦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试略谈其义:
一、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大都属于经藏。
二、律藏。佛所制定之律仪,善能调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藏。
三、论藏。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29
佛教八宗
1)禅宗:直指人心,即生见性成佛,不执著禅定而不离禅定
2)密宗: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开方便,提倡肉身成佛
3)唯识(法相):建立一切,说八识如来藏等,接引畏空众生
4)天台:三止三观,建立如来禅方便程序
5)华严:华藏世界重重无尽,世界一切清静...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6)三论:否定否定,破人法执
7)成实:三心、二谛、二空
8)净土:佛我互感,信心而往生
(注:以上所答,为龙树菩萨之八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