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好,我们大家请看经文: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 恶毒鬼王他是众鬼王之首,所以在这里,率先来向世尊陈述鬼王的职责,先说的是鬼王的数量和住处。无量鬼王都属于阎罗王管辖,住在阎浮提内,《长阿含经》中说:“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也就是说,鬼神的住处无处不在,非常的多,像我们这个房屋、街道,还有坟地、树林、河流,到处都有鬼神的住处,没有一处是空的。在《婆沙论》中,对鬼神的住处,也有这个详细的介绍。饿鬼的住处分为正、边两种,论中说,第一正处者,此阎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饿鬼界被阎罗王领,是其正处。第二边处者也有两种,一有威德者,二无威德者,彼有威德者,住山谷内,或住空中,或住海边,皆有宫殿,果报过人。彼无威德者,或依不净粪秽而住,或依草木塚墓而止,或依屏厕故塸而居,皆无舍宅,果报劣人。也就是说,鬼道众生中有德的,那福报大,就住在山林、空中、海边这些好的地方,我们说干净,风景好的地方,而且还有宫殿。福报小的呢,就是住在这些杂乱塜垢的地方,不净的地方,而且还要受饥渴之苦。看,一切众生,都是因福报,依报都是自己修的福报,而决定的。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这是说明鬼的行业,有的利益人,有的损害人,千差万别,所行不同。《长阿含经》中说:“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由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这是佛所设立的一个假设的问题,来教这些弟子们。比如,外道就问这些弟子们,为什么有的人被鬼神所扰乱,而有的人不被鬼神所扰乱呢?佛又接着告诉他们,“若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护卫一人,彼亦如是,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意思就是说呢,世间人做不善事,而且是非不分,我们今天说少福德者,那这种人,几百人当中才有一个鬼神来守护。那同样一个人他修十善,修种种的庄严,他就有百千的鬼神来卫护这一个人。那以此之故,世间的人有为鬼神所扰乱的,那个福报大的,有德的,因为他有这个神护,他一人得百千鬼神护卫,那他就不被恶鬼所骚扰。所以这个鬼神来骚扰来扰乱,也是跟人的所作所为有关系的,如果这个人做善事,这个鬼神都敬佩你,都会报之以福,人作恶,鬼都会给你带来灾害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师父曾经看到一个笑话,想想也有道理,有个人做十恶,阎王来索他的命,他命中应该是掉打猎的陷井里面,掉到陷井里面出不来,被饥饿而死,被围困饥饿而死。他这一天,走到这个陷井里面,他也走到陷井上面去了,但是没有掉下来,这个阎王就查了,他明明该掉里面,怎么没有掉下去呢?最后阎王一查,有好几个小鬼正在托着他,用个东西托着他。阎王就问了,他明明该受惩罚的,你们为什么要托着他呢?这些小鬼就给阎王说了,他这个人这么坏,他要到我们鬼道来了,也会祸害我们的,干脆还是叫他留在人间祸害人吧。我们这个虽说是一个笑话,也就是说,你做恶,鬼都不待见你。所以我们要想生活的平安幸福,就要多做善事,而不能靠一些不善的行为去欺骗,不择手段的得到,那样得到的也只是带来灾祸。我们看好多人虽说富了,但是灾祸接踵而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因为有财没有福,担不住这个福,他会倚福造业,这个财就把这个祸给你招感来了。所以我们在有福报的时候,这个德一定是最最主要的,要不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没有德,你有财,我们想想多可怕,那造业造的更大,堕落的更快,造业造的大,你受报就非常的猛烈,来的非常的猛的。 然是业报,这里面说,鬼道众生都是随自己所造的业,而感生到鬼道的,都是自己感招来的。《正法念处经》饿鬼品中说:“由于贪嫉,欺诳于人,贪惜积聚,欲望长富,广积众恶,恶贪所覆,不行布施,布施沙门婆罗门,及诸病瘦盲冥贫穷,有来乞求,心生悭嫉,不肯施与,不作功德,不持禁戒,此世他世,无利衰恼,妻子奴婢,吝惜不与,悭嫉自诳,以是因缘,堕饿鬼中”,这是堕饿鬼的因缘。由此可以看出,鬼道的众生,是由于贪婪、嫉妒、吝啬、欺诳于人,这些恶业所为的,所感招来的。所以说,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游行就是行走的意思,来来往往游行。也就是说鬼道众生的恶多善少,而我们人道呢,因为修十善,你十善修的圆满,福报就大,十善修的不圆满,但是还可以及格,你就会有一部分福。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恶一部分的善,所感招的一部分的福报一部分的恶果,所以我们人道的福报,是不圆满的,没有圆满的,苦乐参半的。而这个鬼道,就是恶多善少,我们现在说,就是受的苦要多,享的福要少的。在重庆相思寺,有迦叶佛留下来的脚印,宋代诗人郭印,写过一首《相思寺迦叶佛脚迹诗》,这么一首诗,“巨迹相传岁已深,往来游客好追寻,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道宣律师曾问这个天人陆玄畅,这个相思寺迦叶佛古迹的这件事。陆玄畅说呢,这是迦叶佛时,佛弟子罗子明,有这么一个居士,迦叶佛住世的时候,离我们已经很久了,这么一个罗子明居士,他憎恨破戒的人,发愿作恶鬼来吃这些破戒的人,有愿必成,因愿受身,他就来到了这里做了山神,他管辖的土地有七千多里,每年要吃掉一万人以上。迦叶佛当时就教化他,将他调伏,并且给他受了五戒,于是他就不再吃人了,迦叶佛怕他以后变心,改变了,习气又萌发了,习气的种子非常深嘛,怕他以后再犯习气,接着吃人,所以就在山上留下了脚印。这个脚印不是给我们旅游观光的,而是给我们反思的,对我们一个提醒,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是让我们去求佛心的,看到这个足迹,让我们去求佛心。 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幡一盖。少香少华。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 这里先讲的是鬼神行走,游行的地方,城邑聚落就是指城市和乡村,庄园房舍,都是人居住的地方。在《长阿含经》中说,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世间的一切的众生,所造的这个善恶业,都瞒不过鬼神的,因为世间都有鬼神。据《冥祥记》中记载,晋朝人赵泰,他由于心脏疼痛,突然死过去了,但是他的身体一直不冷,是温的,而且非常的柔软,他的邻居,就把他的尸体保留了十天,不像我们现在,三天就去火化了,看他身体柔软,给他保留了十天,后来他苏醒过来了,苏醒过来,他就给大家谈了一下他的经历。说阴间的阎君,喊着他的名字,就问他,你生前做过什么样的罪,行过哪些福善,必须如实交代。你不如实交代也不行的,因为这个阴间,经常派六部使者,常到人间记录众生所作善恶,所以不能虚报的。就像我们经中,《地藏经》当中讲的十斋日,这些天神,鬼神,六部使者,都到我们这来巡查的。《太上感应篇》中也说,天地有司过之神,又有三台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我们家里都供灶神,凡是人做了恶事,大的夺纪,小的夺算。什么是纪,十二年为一纪,一算为一百天,如果做大恶的,就要夺你十二年的寿命,如果你造的恶小,就要夺你一百天的寿命。同样那你做的善大,也是给你在增的,也增福也增寿的。所以我们平时为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个吉凶祸福,寿命长短,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你不作恶,天地鬼神奈何不了你的,你作善,天地鬼神敬仰你的。宋朝光孝安禅师,他在禅定中,看到两位僧人在谈话,一开始的时候,天神在旁边守护,过了一会儿这个天神就散去了,就退去了,竟然有恶鬼在骂他们,这个光孝安禅师一看,就明白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僧人一开始的时候,在谈论佛法,谈着谈着,我们叫又跑题了,就开始谈世间的俗事了,继而谈到财力供养,这个时候鬼神,善神离开了,恶鬼来了就责骂他们。就像师父刚才讲的,阎王想要你的命,小鬼说拖着不让你来,怕你祸害他们。我们想想,谈恶事鬼神都不欢喜,何况要是造作这些,杀盗淫妄的恶业,我们想想真的是太害怕了。下面是讲世间男子女人,所修的善事,不论做善事是大还是小,乃至极微的善事,像毛发那么小的善事呢,都是有利益的。 供养幡盖的功德,如《菩萨本行经》中说,佛与诸比丘在游行聚落的时候,就在走在城市和乡村的时候,当时天气非常的炎热,就像我们今天一样,非常的炎热,没有阴凉的地方。有个放羊的人,他非常有善根,他看到佛没有遮荫的地方,他就用草编了一个盖,举着这个盖,来帮助佛来遮凉,一直随佛行走,直到离羊群很远很远的时候,他才把这个草盖放下,又回到了羊群那里去。这个时候佛就微笑着,对阿难说,这个放羊的人,以恭敬心,编草盖覆在佛上,以此功德,十三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享福,生尊贵家,快乐无极,而且常有自然七宝之盖,而在其上,十三劫后,出家修道,成辟支佛,名阿耨婆达。就以此给佛遮荫的功德,我们看看,就修这么大的福报,功德,然后十三劫后,证辟支佛,多大的利益。以华供养佛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以散乱的心,在佛像前供养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值遇无数的佛。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偈一句,转读尊经就是读诵大乘经典,读诵经典。一切的佛法都是出三界的宝筏,疗治众病的良药,读诵佛经,一方面能自己精进修行,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人听闻而修学。我们知道,六祖出家以前呢,他是靠打柴为生,有一天,他在为别人送柴的时候,在窗户下,听一个人在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有所悟,于是到黄梅双峰山,拜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出家修行。就因为听到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成就了六祖。不仅转读整部经的功德很大,就是烧香供养经中的一偈一句,都能得到利益的,我们现在有好多法师,在拜《法华经》,这个呢,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的。《法华经》中说,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