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4|回复: 2

[讲解文档] 宏圆法师:《地藏经》讲记 第五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五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我们请看经文: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尔时,就是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天龙鬼神云集到忉利天宫的时候。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菩萨亲临法座,天龙八部也皆来集会,大众心中惊疑,为何来闻法的这么多。佛悲心悯众,慈眼观机,以大众心中的疑惑,来问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译为妙德、妙吉祥,因为他了见三德佛性,所以称为妙德。法王子,佛对一切世出世法,都能够通达自在,所以称为法王。菩萨从佛所说的正法而生,能够绍继佛种令不断绝,所以称一切菩萨为法王子。在经中,大多称文殊菩萨为法王子,因为文殊师利菩萨,不但智慧殊胜,而且德行甚深难量,居菩萨众之首,所以称他为法王子。汝观,因为文殊师利菩萨,在诸菩萨中智慧第一,所以这个汝观二字,含有非你文殊菩萨智慧,莫能观知的意思。来众太多,非智眼不能得知,佛这里告诉文殊菩萨,以你的智慧,观现在这忉利天宫里,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来的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究竟数目是多少呢。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文殊菩萨就回答佛说,世尊,以我的智慧神通之力,就是用一千劫的时间来测度,也不能得知。文殊菩萨我们都知道,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已经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现在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作佛,号普现如来。既然文殊菩萨他是三世古佛,怎么不知道这个法会来众的数目呢?因为是法无定性,有时候说知,有时候说无知,不论说是知,还是不知,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文殊菩萨说不知,意在请佛宣说地藏菩萨的大愿,并且显示出地藏大愿所度众生,有的已成佛,有的当成佛,有的未成就,反应地藏菩萨度众生成佛的大愿,真实不虚。我们前面讲过,忉利天宫非常的广大,周围四万十千由旬,但是来的大众无量无数,天宫能容得下吗?这是由于佛与地藏菩萨,有不可思议神力,以及诸天福业,他们的福业自然之力,那么忉利天宫容纳这样多无量大众,是不成问题的。比如我们在《维摩诘经》中看到,维摩诘居士的丈室,能容纳三万两千个,四千由旬高的师子宝座而毫无妨碍。又比如夜摩天,一千人同坐在一个莲花瓣上,一点也不狭窄。遍净天六十人,坐在一个针头上听法,也互不妨碍。诸天的业力尚能如此,更何况佛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所以我们对此不要有任何的疑惑。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佛五眼圆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具足。《大智度论》中说,佛眼无事不知,无事不闻,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佛怎么能不知道所来众生的数目呢。佛这样说,是为了更加显示地藏菩萨,所教化的众生重重无尽,刻刻不停,表地藏菩萨的大愿无尽无穷。
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这是讲地藏菩萨累劫度众生无量。地藏菩萨以出世的孝道,让人人得度,人人出生死苦海,入涅槃道,转凡成圣。已度,已成就,就是今天来忉利天宫的十方诸佛;当度,当成就,就是今天参加法会的,十方世界的不可说的诸菩萨众;未度,未成就,就是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无量亿的天龙鬼神,他们以鬼神之身来积功累德,行菩萨道,而功未圆,果未满,所以未来必定成就。所谓种熟脱三,时时不废,也就是说,化导众生分三个阶段:第一要先下种。对众生播下成熟的种子,这是与佛法结缘的最初阶段;第二就是熟。这是过去被播下的佛种,逐渐成长而根机齐全;第三就是脱。就是佛种已经长成,达到佛的境界。众生机缘有迟速,度也有先后。《大智度论》中说:“譬如摇树取果,熟者前堕,若未熟者,更复后摇,又如捕鱼,前网不尽,后网乃得”,就是这个分三个阶段。我们看下面的经文: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经文分三段,先是文殊菩萨表明自己能够信受;第二段是说下根之人未免兴谤;第三是请说因地行愿。
我们先看第一段。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文殊菩萨已于过去久远劫,成等正觉,早已成佛,我们刚才讲过,号龙种上尊王佛,现在他是现菩萨身,助释迦牟尼佛来度化众生。他了知这些小根机的众生,疑惑难除,也为未来世众生着想,于是代大家来发问,请佛来释疑,让众生能够信受佛语,得到利益。这就好比大象摇树,让小象都能够吃饱。所以佛曾经赞叹文殊菩萨,汝真是三世佛母。就是一切如来,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曾经被文殊菩萨引导,初发信心,以此因缘,在十方国土成正等正觉,所以都是以文殊菩萨为其母。文殊师利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来,久修自利利他的善根,而证得无碍智。智分两种,一种叫做无著智,就是见众生界自性清净,这是如理智相,也叫根本智;第二种是无碍智,能够通达无边世界之事,这是无量智相,也叫后得智。玄奘法师这样解释无碍智: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惑于名,见相不随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可谓无碍智慧。文殊菩萨已经证得了无碍智慧,对佛所说的地藏菩萨度化众生之事,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之事,自然通达无碍,自然的信受。
第二段就是说: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这里举出三类必怀疑惑的众生。先是小果声闻,他们证的是偏空之果,向来只闻小法,不闻大法,对大法疑惑,智慧浅陋,那怎么能知不思议之事呢;第二是天龙八部,这些是属于杂类下机,对于大法不能深知;第三就是未来世诸众生等,这个未来世诸众生等,包括了佛灭度后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的众生,这些众生浅解者多,深解大乘的少,志性不坚,业障纠缠。自然也指我们,对佛所说的不思议事很难理解。大家心里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疑惑,有的会认为,为什么地藏菩萨度了那么多众生成佛,度了那么多众生,但是自己至今还没有成佛呢?所以这三类众生,虽然听闻了佛的真实之语,但是心里难免疑惑,认为虽然是这样说,事实未必是这样,夸大了,他们从表面上看,虽然是顶戴受持,难免会说一些不信之语,反而造成了诽谤,必堕恶道,堕阿鼻地狱的。因此必须要问明地藏菩萨因地之事,表明地藏菩萨因地所发的大愿,才能让这三类众生,听信以后,能够决定无疑。
第三段就是说: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因地,就是从初发心开始,菩萨从初发心,中间所修的种种菩萨行,在未证妙觉之前,都是称为因地。地藏菩萨从发菩提心以来,究竟立过什么愿,作过什么行门,才能成就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的事呢?愿和行就像人的两足,鸟的双翅,缺一不可。如果有愿无行,愿则成了虚愿;如果有行无愿,那这个行则成了孤行,没有目标,没有目的。所以文殊菩萨在这里愿行双问,让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的诸众生们,听闻地藏菩萨因地的胜妙之事,而生诚信之心,欢喜信受,以免堕落恶道。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佛要说明地藏菩萨愿行之前,先略赞功德。这里先作了一个比喻,然后再列功德果位之名来对比,才能让人明了地藏菩萨,证十地以来经历时间的长远,及所作的功德。这里说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范围。在我们这个世界海中,一个须弥山,一个四大部洲,一个四天王天,一个日月,一个六欲天,一个初禅天,这是一个小世界。我们今天说的银河系,就是一个日月,一个须弥山,这么个范围称为一个世界,今天称为银河系。这样增加到一千个小世界,有一千个这么范围,那它覆盖就是到了二禅天,其中日月就各为一千个,这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它就又覆盖了三禅天,其中这个日月,就增加到了百万,一千个小千世界,就是一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中千世界了。那一千个中千世界,它就覆盖到了四禅天,其中日月增加到了万亿,到了四禅天,日月是万亿个了,这么大的范围称为大千世界。我们常说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它是因为有三次千的名目,我们也叫三次千的进位,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它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这是三千大千世界。
恒河是印度的四大河流之一,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恒河两岸的人民,至今还保留着,一生中至少要到恒河中,沐浴一次的古老习惯。这是让恒河,来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恒河的沙非常的细而且多,像我们平时用的金光明沙,大家都好拿金光明沙,金光明沙,就是用恒河的沙子,用金光明咒来加持的。恒河中的沙特别细,是其余河流不能比的,佛的弟子们,因为都对恒河非常了解,所以佛经常在经中用恒河沙、用恒河来比喻。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里,我们看经中的比喻,所有的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把其中任何一物,都算作一条恒河的话,那么就有无量条的恒河。再把这无量恒河里的每一沙,算作一个大千世界,那恒河里的沙子,大千世界里的恒河的沙子,又是无穷无尽,那就有无穷无尽个大千世界。再把一个大千世界内的,每一粒微尘算作一劫,那么这个微尘难知其数,劫的数目也很难测量。再把这一劫之内所积的微尘,每一粒微尘再算作一劫,说真的,那怎么算,就是很长的时间了。给大家说,就不要算了,不可思议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你们了解一下这种比喻,这个比喻也就跟我们说,无量的无量。然而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这是证十地果位到现在的时间,远远的超过上面比喻的千倍,证十地。何况还要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更何况在声闻辟支佛地的这个阶段,无量了。这正显示地藏菩萨广修胜行,经历这个时间的久远,时间久远那功行必定深厚,所以现出这种种不可思议的妙境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威,就是能令天魔外道畏惧。神,就是神妙难测,令人尊敬。誓,就是救拔一切受苦众生。愿,是令一切众生得成佛道。这里佛总结赞叹地藏菩萨,降服天魔外道的威力神通,广度一切众生的愿心,弘誓,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好疑问菩萨问佛:“世尊,此善男子从何而来,所居何国,去此远近,成就何等功德善根,而蒙世尊种种称叹,复能赞佛不可思议功德法海,我等昔来未曾闻见,惟愿为说”,佛回答好疑问菩萨说:“止,善男子,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间天人大众,皆不能测其量浅深,若闻如来为汝广说,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间天人大众,皆生迷闷,或不信受”,不敢相信。佛在经中又说:“如是大士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严胜三摩地,善能悟入如来境界,已得最胜无生法忍,于诸佛法,已得自在,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所在佛国,悉皆止住”。由这两段经文可见,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确实不是我们可以能够思量到的,不是我们能够用语言可以说到的。我们看经文: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未来世,就是指佛在忉利天宫,广说地藏行门以后的无量无数劫。若,这是不定词,若有,因为将来行恶者多,行善者少。善男子善女人,这是指有善根的男子女人。菩萨名字,菩萨都是以德来立名,名虽说是假名,和合而生,本性空寂,但是要随世间立名,可以让众生闻菩萨名以后,而生敬仰之心。以名来召德,闻名成种,有感才能应。就像我们的洪钟一样,洪钟虽说洪亮,有叩则鸣,不敲它怎么会响。闻地藏菩萨名,而修敬仰之行,必得利益。就是说,如果在将来的世界中,有这些善男信女们,听闻地藏圣号,或用语言来赞叹,或者瞻仰礼拜,或者专称菩萨的名号,或者以百味饮食,花香灯烛,来广修供养,乃至用五彩绘画,用各种木料来雕像,或者用油漆来装饰地藏菩萨像,那这么丝毫的微善,这种人就能应当感得,一百次往生于三十三天,永受天福,而且永远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当中去。
因为古来大德对《地藏经》注疏的很少,我们查的资料里面,只有清朝青莲大师的《地藏本愿经科注》,还有民国知性法师的《地藏本愿经演孝疏》。这里边对《地藏经》的三十三天解释,和我们现在人解释的不同。我们现在的法师,把三十三天解释为横着的三十三天,横着的,就是忉利天。师父讲经讲过忉利天,是三十三个横面。近代的法师有的解释为忉利天,还有一部分的法师解释就是三十三天,不作更深的解释。按照青莲大师的《地藏本愿经科注》,还有知性法师的注疏里面来讲呢,说这个三十三天,并不是指忉利天横着的三十三天,而应当是灌顶咒经当中的,竖着的三十三天。这样更能说明,供养造像功德之广远,显示出地藏菩萨不思议的威神之力。
这三十三天是:近际天,普观天,快见天,无结天,色究竟天,净光天,普等天,爱胜天,福爱天,极妙天,广妙天,微妙天,守妙天,净明天,遍净天,约净天,水应梵天,水无量梵天,水微梵天,水行梵天,摩诃梵天,梵辅禄天,梵众妙天,化自在天,化应声天,不憍乐天,兜率陀天,盐摩罗天,须焰摩天,忉利天,毗沙门天,惟睒闻天,毗楼勒天,提头赖叉天。这些天我们知道也就行,这就是欲界天和色界天,只不过翻译的人不同,所以翻译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就像我们《无量寿经》翻译的是阿惟越致,而《弥陀经》翻译的是阿鞞跋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翻译的人不同。这里说的百返生于三十三天,这是青莲大师的《地藏本愿经科注》当中说的,是指从第一重天四天王天,往上到色界五净居天;再从五净居天往下,到四天王天。中间的每一层天,都按次第而生,各尽每一层天的寿命,这样上下往返一百次,享受天上的妙乐。而且不但是享受天福,还能永离三恶道。像我们说欲界天,色界天,色界天里面五净居天以下,还都是凡夫居住,还是要六道轮回的。而这里就跟我们说明,永离三恶道,没有六道轮回的,这个更加显示出地藏菩萨的大愿了,没有六道轮回,永在天上受胜妙乐。后面经文还会讲到,然后承得天福,还能修行,最后成就佛果,是这么一个大的功德利益。我们前面讲过,要往生到天道,要修五戒十善,四禅八定,五净居天是三果圣人居住的地方,很难修的。而现在闻地藏菩萨名,赞叹、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只做到其中一种、两种,哪怕极微的一种,就能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可以说是修因少而受报多,历时近而享福远。这一段经文,主要是体现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誓愿力,令一切刚强难化罪苦众生,修丝毫的微善而得大利益,这都是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威神妙力。我们刚才讲过的威神誓愿,他百千万亿劫,他老人家无量劫,所发的誓愿所修的威神,来成就我们的。就像阿弥陀佛,我们讲四十八愿的时候,阿弥陀佛,我们五逆十恶的众生,只要你具足信愿,念佛不要有任何的功夫的,只要你具足信愿,这就是功夫,具足信愿,念佛临欲命终十声皆得往生。而这里给我们说明,地藏菩萨的大愿,你丝毫的微善,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承载着你往生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宋朝空观寺的释定法,每个月的斋日,十斋日的时候,他模写地藏菩萨像,来礼拜供养,祈请地藏菩萨现身。这样坚持了三年,就在年满三年的这一天,外面来了一个小和尚挂单,这个释定法听说了,出来就向这位小沙门恭敬的问讯,说了一两句话,这个小沙门突然就不见了,旁边的人非常的惊讶,就问他这个小沙门说了什么,定法说,他说妙愿已满,意气何短。大家就对定法说,一定是菩萨现身了,让你发菩提心。当天夜里,这个释定法就梦到这个沙门,就给他说了,我是地藏菩萨,你虽求见我身,但是你不发菩提心,所以我来帮你觉悟,你模写我身巨多,永不堕三恶道,舍寿之后,生兜率天,弥勒佛下生之日,当得授佛记,我随顺你,如影随形,如水随器。定法醒了之后,感动的泪如雨下,他把他自己的钱都拿出来,为地藏菩萨塑了一尊像,雕像身中放进去他自己曾经模写的地藏菩萨像,他每天礼拜供养,佛放光明。由此我们应当相信,地藏菩萨的功德巍巍不可思议,礼拜、供养地藏菩萨,绘画雕刻地藏菩萨像,功不唐捐。我们看下面经文: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叙述地藏菩萨,在凡夫地初发心的缘起。大长者,是指年纪大德行高的人。《法华文句》中说,大长者必须具备十德。第一是姓贵。姓氏要尊贵,比如印度的四种姓氏中,婆罗门和刹帝利就是贵族的姓氏;第二要位高。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第三是大富。资财超胜,富甲一方,广行善事,乐善好施;第四是威猛。要有威严的气质,用现在的话说举手投足,都能透出正气凛然的气场;第五是智深。博学多闻,智慧超群;第六是年耆。年纪大;第七是行净。言行一致,行为上没有任何的污点。第八是礼备。礼节周到;第九是上叹。上则一人所敬,受到国王的赞叹;第十是下归。下则四海所归,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戴。要具备这十德,才能称为大长者。大长者子并不是长者的儿子,不是大长者的儿子,大家都认为是大长者的儿子,不是的。子是对有德人的尊称,就像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等,这是一种尊称。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狮子是兽中之王,能伏百兽,佛是法王,能够降服天魔外道。奋是指狮子奋动身毛,抖落尘土,比喻佛能奋除一切微细的烦恼。迅就是前进后退非常的快速,其他的兽类要想往后退的时候,它要转身,而狮子不是这样,要进就进,要退就退,不要转身,这是比喻佛出定入定非常的迅速。我们要学入定很难,非常容易受到外境的干扰,入了定再出定也很费劲的。当年广钦老和尚,在泉州山洞入定的时候,一坐几个月,坐了几个月,山民上来敲锣打鼓,也不能让他出定,认为他圆寂了,就要把他给荼毗,我们今天说烧了,要火化了,正好这个时候弘一法师来了,弘一法师就三弹指,把这个广钦老和尚,从定中给唤醒了。而佛不是这样,他以慧力奋除微细障定之烦恼,迅速出入三昧,就能证得一心,具足万行。一即一切名具,一切即一名足,以此三昧力而成正觉,所以因德立名号,叫做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在这里呼唤当机者文殊师利菩萨说,地藏菩萨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当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住世教化众生。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这是地藏菩萨初发心的动机,就是我们说的他初发心的因缘,是因为见这尊佛相好而起疑问。当时大长者子在途中,偶然遇到佛,见佛相好,千福庄严。相好是说佛的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每一百福成就一相,一百福成就一相,那这三十二相就要修三千二百福,所以称之为千福庄严。那怎样才能算一福呢,我们曾经讲过,就好比天下人眼睛不好,你把所有天下人的眼睛,都给治好了,这算一福。又好比过去这个肺结核,痨病,这个肺结核治不好,是从最近才可以治好的,最近一百年吧,才可以治好的,如果你把这个肺结核你给治好了,让天下人有这个病以后,都不能因这个病而离世了,以后再没有这种病了,这样算是一福,要修三千二百这样的福。有相无好也不能圆满,所以菩萨在三祇修福慧,还要百劫修相好,才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在大长者子见佛相好光明,心生仰慕,于是就问佛,要做怎样的行愿,才能得这么庄严的相貌。
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告诉长者子说,成就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来由。要想证得相好庄严,必须要久远的度脱一切受苦众生,众生的苦尽了,佛功德自成,这个相好自现。灭苦得好果,度苦是好因,要想得到相好庄严的佛身,就要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说我们今天的这种相好,叫大家看了比较顺眼,都是由我们的这种好心,来显现出来的。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地藏菩萨听了佛的开示,效仿先佛之行,于是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要在尽未来劫的世界中,广设种种的善巧方便,度尽造恶受苦的众生,这些受苦众生都成佛了,然后我自己方成正觉。尽未来际,不可计劫。这是度众生的时间,时间非常的久远,难以知道确实的数字,所以说用不可计劫,不可计量了。罪苦六道众生。这是所度之机,包括了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我们现在有人误认为,地藏王菩萨只度地狱的众生,他是幽冥教主,所以我们好多的居士,在读《地藏经》的时候,晚上不敢读,认为会把这些幽冥众生招来,这都是误会。我们看这里面地藏王菩萨发愿,要度罪苦六道众生,当然也包括我们人道了,也包括天道了。只不过六道中地狱最苦,所以地藏菩萨更加注重。经中说,地藏菩萨每天入定观察,日巡地狱,度机缘成熟的众生出苦,在度恶道众生之余,更要度人。因为人道是六道的枢纽,升沉,人道是枢纽,苦乐交参,有向道之心,更易得度。就好像有小病的时候赶紧治,何必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再去治呢。在人道的时候他有善心,求佛道的心还比较迫切,所以人道是更加先度的,何必等堕落到地狱里面,再去度脱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地藏王菩萨,是度尽六道众生的,不只是度尽幽冥众生。
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地藏菩萨在佛前立下大愿,到现在已经过去了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那由他是我们现在的亿,这么一个数量,亿,百千万亿的亿,所以历史非常久远。那么菩萨所修功德也必定很多,功德修的多,成佛也一定快速,而地藏菩萨现在仍然是以菩萨的身份,来忉利天宫参加法会,可见地藏大愿广大坚固。《华严经》中贤首菩萨说:“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这是说,初发心的功德,尚且无边无际,而地藏菩萨自经历了,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劫,仍为菩萨。所以十方一切佛,都来一起称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不能尽。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